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八章:建设煤场(第1/2页)
陈福禄越说越激动,指着那处浅坑和周围的山体:
“方才我已带人粗略勘探,此地蕴藏极为丰富!这漫山遍野,可能都是这种石炭!若大规模开采……”
孔立此刻已经意识到了煤炭的巨大价值,他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接口道:“若大规模开采……则……则今年寒冬,我梁国百万百姓,或可免于冻毙之厄!”
他想起了往年冬天,冻毙路边的流民尸骸,声音都有些哽咽。
“不止如此!”
陈福禄目光灼灼,继续画下更大的蓝图,“太守,此物不仅可取暖,还可用于冶炼、烧制陶器、砖瓦!若能稳定供应,我梁国的工匠作坊效率将大大提升!而且,南方缺柴,冬日亦苦寒!我们可以将开采出来的石炭,运往江淮富庶之地售卖,换取我们急需的粮食、布匹、盐铁!这煤炭,就是埋在地里的金矿啊!”
用石头换粮食?!
这个想法让孔立和他身后的属官们都惊呆了,但仔细一想,若这石炭真有如此妙用,在缺柴的南方,必然抢手!
然而,兴奋过后,孔立看着周围荒芜的山岭和远处依稀可见的迁徙人流,又皱起了眉头,泼了一盆冷水:
“福禄,此物虽妙,然……开采石炭,需要大量人力。如今流民虽众,但皆疲惫饥饿,如何组织?况且,开挖矿洞,并非易事,需壮劳力……”
“以工代赈!”陈福禄毫不犹豫地吐出四个字。
“以工代赈?”孔立咀嚼着这个词。
“对!”
陈福禄解释道,“我们不再无偿发放那点可怜的粮食。而是设立工坊,组织青壮流民开采石炭、运输石炭!按劳分配,干多少活,换多少粮食!
这样一来,我们既得到了开采石炭的人力,解决了取暖的问题,又让流民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避免了坐吃山空和可能发生的骚乱!
老弱妇孺亦可从事一些筛选、搬运的轻便活计,换取口粮!”
炭火在寒风中持续散发着稳定的热量,驱散了山坳里的寒意,也映照着孔立脸上复杂的表情。
他盯着那赤红的炭块,眼神中有光亮,但更多的是一种士大夫固有的迟疑。
“福禄啊,”孔立搓了搓被暖意烘热的手,语气带着文人特有的矜持,“此物虽好,开采售卖,终是商贾之事。
老夫身为朝廷命官,一郡太守,若亲自插手,恐惹非议,与民争利之名,实非所愿……”
他微微侧过身,避开了陈福禄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捻着官袍的袖口。
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如同无形的枷锁,让他不愿沾染这种铜臭之事。
陈福禄将孔立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了然。
于是脸上立刻堆起诚恳又略带几分市侩的笑容,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太守的顾虑,福禄明白。既然如此,不如将此事‘私有化’。”
“私有化?”孔立疑惑地看向他。
“对!”陈福禄点头,“由我来出面,组织人手,开设煤场,进行开采和后续售卖。所有盈亏风险,我一力承担!太守您只需以官府名义,开具一份允许开采此地‘石炭’的许可文书即可。
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官府直接经商的嫌疑,又能让这地下的宝贝尽快派上用场,解决百姓取暖和粮食问题。
煤场一开,还能吸纳大量流民做工,以工代赈,稳定秩序,可谓一举多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建设煤场(第2/2页)
孔立闻言,眼睛微微一亮。
这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不用他亲自下场,又能享受到实际的好处。
沉吟片刻后,他微微颔首:“嗯……若由你出面操持,倒也未尝不可。只是……这初始的人力、工具、还有前期供给民工的粮食……”
说到关键处,陈福禄立刻换上略带腼腆却又厚着脸皮的笑容,搓了搓手:
“太守明鉴!这……这启动确实需要些本钱。福禄如今是两袖清风,所以……想向太守您借调一批官仓存粮,暂解燃眉之急!待第一批石炭运往南方售出,换回钱粮,定当如数奉还,绝无拖欠!”
孔立闻言,捻须沉吟,没有立刻反对,陈福禄赶紧趁热打铁,画出了更大的饼:
“而且,我向太守保证,待煤场盈利之后,除了归还粮食,每年还会抽出一成利润,无偿捐赠给梁国官府!另外,再拿出两成利润,购买优质粮种,待来年开春,分发给流离失所的百姓,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耕作!”
这番话,彻底打动了孔立。
官府不用出一分钱,只需一纸文书,不仅能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还能在未来获得持续的收入和稳定的社会效益。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孔立脸上的迟疑瞬间被笑容取代,他拍了拍陈福禄的肩膀,语气轻松了许多:
“福禄啊福禄,你真是……心思活络!好!就依你!所需粮食,老夫从官仓调拨给你!开采许可,即刻便可签发!此事,你尽管放手去做!若有难处,随时来找老夫!”
“多谢太守鼎力支持!”陈福禄心中一块石头落地,郑重抱拳。
拿到许可和初步的粮草支持,陈福禄雷厉风行。
他迅速将迁徙的百姓队伍妥善安置在睢阳等地,随后立刻快马加鞭返回梁国城,几乎没有任何停歇,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煤场的筹建中。
第一步就是亲自挑选懂些矿脉勘探的老农和胆大心细的流民作为第一批班底,带着他们再次回到那处山坳。
第二步,指挥着人们清理场地,搭建简易工棚,制作箩筐、扁担、镐头等工具。
随着官仓调拨的粮食陆续运到,第三步工作也铺展开来,按照“以工代赈”的原则,开始招募流民。
招募矿工的告示一出,报名者几乎将临时搭建的木台挤垮。
很快,第一批身强力壮的矿工被挑选出来,领到了相对崭新的工具和第一份口粮,投入到开采中。
未被选中的流民也没被闲置。
陈福禄深知人闲生事的道理,立刻组织他们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投入到矿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伐木、夯土、搭建工棚、仓库、甚至规划中的居住区都提上日程。
整个山坳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号子声、锯木声、夯土声此起彼伏。
陈福禄又从新城调来了自己的核心班底。
赵二,这个曾经的马夫,被任命为矿场厂长时,整个人都懵了。
他捏着那张轻飘飘却重如千钧的任命书,手抖得厉害,反复在粗布衣襟上擦着手心的汗。
“福禄兄弟……我……我就会喂个马,这……这管人挖矿……我怕……”
他结结巴巴,脸上又是兴奋又是惶恐,生怕辜负了这份天大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