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433待价而沽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433待价而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那行,我就不矫情了,这幅画你尽管拿起吧!”
    陈睿对黄美凌说道。
    黄美凌点了点头:“给我几天时间,到时候肯定给你个好消息。”
    “好了,不和你们闲扯了,那只炉子预热的也差不多了,我得下去烧了。”
    老杨说完转身就直奔楼下。
    陈睿立刻也跟了过去,这次要烧制的时间会很长。
    光靠老杨一个人,肯定是看不过来,他自然是要过去帮忙的。
    “对了,那黄小姐邀请了你没有?”
    在往回走的路上,陈睿忍不住问老杨道。
    黄美凌都已经邀请了自己,那更是没有不邀请老杨入伙的道理。
    老杨笑着点点头:“邀请了。”
    “那你答应了没有?”
    “还没!”
    老杨很是狡黠的一笑。
    “擦,那我是不是有点答应的太早啦!”
    “哈哈,也不算早,且看看她能给你什么好处吧!”
    老杨笑着说道,陈睿立马就懂了。
    老杨之所以没有答应黄美凌,恐怕还是因为黄美凌开出来的价码,他不太满意。
    这家伙等着待价而沽呢。
    俩人回到工作室,老杨打开那气窑,陈睿这才看到,这气窑已经预热了好长时间了。
    温度已经升到了七百多,老杨这才穿戴好放火手套。
    把那件处理好的高足碗,小心翼翼的放到了气窑里面。
    然后关上了气窑的火门,这火门一关闭。
    屋子里的温度,立刻就低了几度。
    “烧制这种青花,温度一般要控制在1200度为最佳。”
    “可咱们做的是补彩,所以就不需要把温度烧的那么高。”
    “要不然瓷器上其他的青花都会被烧坏了。”
    “温度控制在600-700度之间,采用低温慢烤的方式。”
    “期间,要不断观察瓷器上青花图案的变化,要随时仿制瓷器釉面炸裂……”
    老杨一边操作,一边给陈睿传授这补彩的奥秘。
    陈睿也都一一记在心间。
    很快,老杨操作完毕。
    陈睿看了一眼炉子,里面一切正常,然后他转头问老杨到。
    “对了,那天黄小姐松了你什么宝贝,你才答应帮她补彩的啊?”
    这两天来,陈睿看老杨总是乐呵呵。
    可以他对老杨的了解,如果那黄美凌不出点血,老杨是肯定不会答应帮她补彩的。
    可这两天,他也没看到老杨收到什么礼物。
    如果说黄美凌,只是给了老杨钱。
    那陈睿感觉老杨应该不差这点钱,所以他就好奇,黄美凌到底靠什么说动了老杨。
    而这时的老杨,听到他这么一问,也笑了。
    伸手从旁边拽过来一只小书包。
    “嘿嘿,黄小姐刚送过来的。”
    说着老杨小心翼翼的打开书包,从里面取出来一对儿瓶子。
    瓶子是高颈瓶的样式,画片则是青花釉里红的样片,画的是两只红狮子,抢绣球的图案。
    看着就格外的喜庆。
    而陈睿一眼扫过,更是看出这两只瓶子竟然闪着及其刺眼的红色光芒。
    “嘶?这黄小姐还真舍得下重手啊!”
    “竟然送你这么贵重的礼物?”
    陈睿看着两只高颈瓶,忍不住赞叹说道。
    说话间,他拿起了其中一只,老杨也没有阻止,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他把玩那只高颈瓶。
    陈睿按照老杨教的,先看看瓶子的底部。
    确实圈足泛黄,拉手,底部还有不少气眼。
    底款的大明嘉靖年制字样,嚯,这难道真的是嘉靖时期的真品?
    不知为何,陈睿的心里突然升起一股疑问。
    虽然这瓶子的胎体看起来没啥问题,瓶身的青花釉里红,看着也没啥大毛病。
    但他总感觉这瓶子有点问题。
    而老杨则笑眯眯的看着他:“怎么样?看出点什么问题了没有?”
    陈睿猛地抬头看向了他。
    “怎么?这瓶子是假的?”
    “哈哈,你总不会以为,她真的会送一对儿真的给我吧?”
    “一对儿真的,那现在可值大几千万呢!”
    老杨这么一说,陈睿一想也是。
    黄美凌那一对儿高足碗才多少钱,她又怎么可能送大几千万的东西,让老杨来帮她补彩。
    “没看出来吧?那就再教你一招,看到这种带瑞兽图案的瓷器。”
    “如果看胎体看不出问题,那就看画片,看着瑞兽的脚。”
    “真的古瓷上的瑞兽的脚,往往是非常遒劲有力的,而假的,就往往更注重形。”
    “虽然形似,但却无力……”
    老杨指着那青花釉里红画片上狮子的脚,对陈睿说道。
    陈睿定睛一看,嘿,还真是那么回事。
    这狮子的脚,确实形态很逼真,但却还真就感受不到那种力量感。
    那些古代制瓷画片的匠人,已经将咱们古代山水画讲究意境的那股劲头,也带到了制瓷的画片上了。
    “那这一对儿青花釉里红的瓷器,又是怎么回事?”
    “这玩意,胎体也没问题啊!”
    “而且我看了釉料,还有光泽,甚至连釉下的气泡,我都检查过了。”
    “都完全符合,明朝古瓷的特征啊?”
    “可他怎么就是仿货呢?”
    陈睿有根老杨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老杨哈哈一笑:“官仿瓷听说过吗?”
    陈睿一愣:“你是说清代仿明代的那种瓷器?”
    老杨摇了摇头:“不是那种,我说的是现代官仿?”
    “啊?不会吧!这个咱们好像不允许吧!”
    老杨哈哈一笑:“那当然是不允许啦,但……”
    “话说八十年代的时候,那会儿刚刚改开,我父亲也刚刚下乡回城没几年。”
    “原本顶我爷爷的位置进厂里上班,可没干几年,我爷爷就辞职不干了。”
    “那几年,国家为了创汇,烧制了不少创汇瓷。”
    “甚至还允许一些古董,拿到外贸商店里交易。”
    “当时我父亲,就做起了这方面的生意,在这期间,就认识了不少香江的顾客。”
    “哈,你可不知道,那会儿咱们这创汇瓷的生意有多红火。”
    “最开始,咱们是自己按照老样式烧瓷器,然后通过香江的商店在卖给外国人。”
    “后来,做出了名气,就有不少外国人,专门跑到国内来,按照他们喜欢的图案,下订单。”
    “当年,我父亲,就接过倭国人的订单,那会儿一个杯子,就要价六百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