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81章 西头一个汉,东头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381章 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走长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381章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走长安(第1/2页)
    洛阳皇宫,嘉德殿。
    这座曾经象征着大汉帝国无上皇权的宏伟殿堂,此刻却被一股压抑到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所笼罩。
    金碧辉煌的梁柱,雕龙画凤的穹顶,在昏暗的烛光下,投射出斑驳诡异的阴影,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帝都的末日悲歌。
    董卓,这个一手将大汉推入深渊的男人,此刻正高高地坐在那张本应属于天子的龙椅之上。
    他脸色依旧苍白,身上不断翻滚的漆黑色魔气,与那明黄色的龙袍,形成了极不协调的诡异画面。
    他那双浑浊而又充满了暴戾之气的眼睛,缓缓地扫过下方垂手而立的西凉众将。
    “都说说吧。”
    他的声音沙哑而又充满了疲惫,“叶天小儿,气势汹汹而来,兵分两路,其主力更是直指敖仓。此战,怕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
    他长叹一口气,那股曾经不可一世的霸气,此刻竟是消散了不少:
    “洛阳城,虽是我大汉四百年国都,城防坚固,天下无双。但,关东群鼠,兵多将广,更有叶天那厮统领,虎牢关一战,我军已是损失惨重。若是再与他们硬拼,结果,怕是不会太好。”
    “诸位,可有良策,以退敌军?”
    话音落下,大殿之内,却是一片死寂。
    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都低垂着头,神情沮?丧,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虎牢关的那场惨败,如同一个巨大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西凉将士的心中。
    那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失利,更是一场信仰的崩塌。他们亲眼见证了主帅的疯狂,亲眼目睹了数十万袍泽的惨死,更亲眼看到了那个如同神魔般的叶天,是如何将他们引以为傲的一切,都碾得粉碎。
    就连一向桀骜不驯、自诩天下第一的吕布,此刻也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他站在那里,手中的方天画戟,似乎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叶天,那个白衣胜雪的身影,已经成为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彻底击碎了他那颗无敌的武道之心。
    虽然,西凉军的底蕴尚存,
    如西凉最强大的骑兵部队【飞熊军】、洛阳城之内被董卓篡夺的【羽林卫】这等王牌特殊兵种,依旧建制完整。
    董卓本人的实力,也只是暂时受损。但,想要凭借这点残存的力量,去对抗士气正虹、兵力数倍于己的十八路诸侯联军,所有人都知道,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就在这片令人绝望的沉默之中,一个身影,缓缓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此人一袭白袍,气度不凡,正是董卓最为倚重的首席智囊——李儒。
    他摸了摸唇上那两撇精心修剪过的小胡子,对着龙椅上的董卓,不卑不亢地躬身一揖,缓缓开口道:
    “主公。我西凉大军,新败于虎牢,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此刻,若是强行与叶天所率的联军决战,怕是,凶多吉少。”
    “洛阳城,固然是天下雄城。但,叶天之威,已非城池之坚固所能抵挡。”
    “所以,依儒之见,”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毒辣而又果决的精光,“,当务之急,上上之策,乃是——放弃洛阳,迁帝于长安!”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什么?!”
    董卓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因为情绪激动,牵动了体内的伤势,不由得剧烈地咳嗽了起来,“文优!你,你说什么胡话!洛阳!乃是我大汉四百年国都!自光武中兴以来,便是天下的中心!其地位之尊崇,城池之繁华,岂是说弃,便能弃的?!”
    他指着殿外,怒声道:“若是咱家不战而退,将这天下第一雄城,拱手让于叶天小儿,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咱家无能?!”
    面对董卓的雷霆之怒,李儒却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模样。他摇了摇头,不疾不徐地说道:“主公,天下,没有不可放弃之物。您可曾听过,最近洛阳街市之上,流传的一首童谣?”
    “童谣有云: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臣,日夜思索此童谣,终有所悟。这‘西头一个汉’,说的,便是高祖皇帝,龙兴于西都长安,传国一十二帝。而这‘东头一个汉’,说的,正是光武皇帝,中兴于东都洛阳,至今,也恰好传国一十二帝。”
    “天道轮回,气运流转。如今,正是我大汉气运,重归西都长安之时!主公若是顺应天命,迁都长安,方可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李儒的这番话,如同惊雷,狠狠地劈在了董卓的心头。
    他本就是迷信之人,对于这等谶纬之言,向来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此刻听李儒这么一解说,顿时觉得,这迁都长安之事,似乎,真的暗合了天意!
    然而,放弃洛阳,这毕竟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他心中,依旧是犹豫不决:“可是,迁都之事,兹事体大,仓促行事,当真,合适吗?”
    李儒见状,知道火候已到,连忙继续拱火道:“主公,切莫再犹豫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况且,那关东联军,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不过是一盘散沙!袁绍、袁术、曹操、叶天,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各怀鬼胎,尔虞我诈?他们之所以能暂时联合在一起,不过是因为有主公您,这个共同的敌人罢了!”
    “一旦我们迁都西入长安,他们便失去了共同的目标!
    而届时,其内部矛盾,必定会瞬间爆发!到那时,我等只需坐镇关中,静观其变,便可坐收渔翁之利,不战而胜矣!”
    “妙!妙啊!”
    听到此话,董卓那双浑浊的眼中,猛然爆发出了一阵精光!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联军内讧,自相残杀的场景!
    “文优之言,甚合我心!非汝之言,吾实不悟!”
    董卓一拍龙椅,下定了决心:“好!传我将令!即刻于北宫,召开朝会!召集三公九卿,共议,迁都之事!”
    “主公英明!”李儒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笑容。
    ——————————
    于是,
    当日,洛阳北宫,嘉德殿。
    董卓聚文武百官于朝堂之上。
    司徒杨彪、太尉黄琬、司空荀爽,
    这些位列三公,名满天下的大儒重臣,皆被传召而来。他们都是汉室的肱骨,士林的领袖,在大汉帝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刻,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入了这座富丽堂皇,却又充满了血腥与压抑的大殿,
    等待着那个权倾朝野的男人,
    宣布那即将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决定。
    嘉德殿内,气氛凝重如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1章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走长安(第2/2页)
    数十位身着朱紫官袍的大汉三公九卿,此刻正襟危坐,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难以掩饰的疑惑与不安。今日,并非正常的朝会之期,他们却被一道措辞强硬的命令,从各自的府邸之中,“请”到了这皇宫大内。
    一些消息灵通的大臣,早已得知了虎牢关大败的消息。他们的心中,更是充满了恐惧。他们深知董卓此人,性格残暴,喜怒无常。此刻吃了如此大的败仗,天知道,他会不会将怒火,迁怒到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身上?
    因此,大部分人的脸上,都带着一副心神不宁的模样,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就在此时,殿外响起了一声太监那特有的、尖锐刺耳的唱喏:
    “——相国大人到!”
    所有人的心,都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齐刷刷地转过头,望向了大殿的入口。
    只见董卓那魁梧而又肥硕的身躯,在李儒的搀扶下,缓缓地走了进来。
    他身着代表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金袍,腰间佩着长剑,脚上穿着朝靴,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怒。
    然而,真正让所有大臣,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背脊升起的,是他身后,那如同两尊门神般,亦步亦趋跟着的吕布,以及,
    那整整一百名,身着漆黑重甲,手持狰狞兵刃的——【飞熊军】!
    这一百名飞熊军士兵,每一个都身材高大,杀气腾腾!
    一股浓郁到几乎化为实质的血煞之气,缭绕在他们的身上,久久不散。那是一种只有在尸山血海中,反复冲杀,砍下了无数人头颅之后,才能凝聚出的恐怖气场!
    看着这些杀气惊人的飞熊军士兵,不少年迈的大臣,双腿都开始微微颤抖了起来。他们的心中,瞬间被无尽的愤怒与屈辱所填满!
    按照大汉立国四百年来的规矩,皇宫大内,尤其是这召开朝会的嘉德殿,乃是国之重地,神圣不可侵犯!别说是普通士兵,就连禁军将领,若无天子特许,也绝不可佩戴兵刃入内!
    可现在,董卓,却公然带着一百名煞气冲天的亲卫,大摇大摆地走进了这座象征着大汉帝国最高权力的殿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逾越规矩了,这是在公然践踏大汉帝国的脸面与尊严!这是在用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他董卓,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然而,愤怒归愤怒,屈辱归屈辱。面对那个如同战神般,面无表情,眼神却比刀锋还要锐利的吕布,以及那一百名随时可能暴起杀人的飞熊军,所有的大臣,都只能将满腔的怒火,死死地压在心底,丝毫不敢表露出来。
    “唉,”
    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自人群中响起。
    只见须发皆白,身着司徒官袍的杨彪,缓缓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他对着董卓,不卑不亢地躬身一揖,率先开口道:“不知相国大人,今日召集我等,齐聚于此,所为何事?”
    杨彪,此人非同小可。他出身于天下八大世家之一的弘农杨氏,乃是与汝南袁氏齐名的顶级豪门,关中大族。
    其家族,更是创下了“三世三公”的辉煌成就。在袁氏一族,几乎被董卓屠戮殆尽之后,弘农杨家,已是隐隐然,成为了新的天下第一世家。
    因此,杨彪,此刻便是这满朝文武,所有士大夫阶层的领袖与代表。
    即便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董卓,也要给他几分薄面。
    然而,董卓接下来的举动,却让所有人的瞳孔,都猛然一缩!
    只见他,竟是理都未理杨彪,径直走到了大殿中央,
    那张本应属于天子的龙椅之前,然后,按着腰间的佩剑,一屁股,大大咧咧地坐了下去!
    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所有的大臣,都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但在那一百名飞熊军冰冷的注视之下,他们终究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将这奇耻大辱,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董卓斜靠在龙椅上,用一种睥睨的眼神,扫了一眼下方的杨彪,冷笑着说道:“今日,咱家召集尔等前来,原因,很简单。”
    他顿了顿,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宣布道:
    “咱家,要迁都!迁往长安!”
    “自光武皇帝定都洛阳以来,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国运气数,早已衰败!否则,又岂会有黄巾之乱,群雄并起?以咱家观之,如今我大汉的旺气,已不在东都,而在西都长安!那里,才是最适合做我大汉国都的地方!”
    “咱家,欲奉圣驾,西幸长安!尔等,各宜回去准备,收拾细软,随咱家,一同前往!还有,这满城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以及,那百万洛阳百姓,一个,都不能少!”
    什么?!
    此言一出,无异于晴天霹雳,瞬间便将整个嘉德殿,都给炸开了锅!所有的大臣,无不骇然失色!
    迁都长安?!还要带上全城的百姓?!
    这,这是何等疯狂的决定!
    要知道,洛阳,作为大汉帝国近二百年的统治中心,早已是天下第一雄城!其经济之繁荣,人口之稠密,商业之发达,早已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地步!
    而长安呢?
    虽然,它也曾是前汉的国都,也曾有过“金城万里”的辉煌。
    但,自两汉交替,赤眉军作乱以来,早已是残破不堪!
    当年的那场大火,几乎将整座长安城,都烧成了一片白地!如今的关中,田地荒芜,人口凋零,又岂能承载得起,这洛阳城中,数以百万计的人口?!
    若是真的强行迁都,那可以预见,这将会是一场何等惨绝人寰的人道主义灾难!
    一路上,因为缺衣少食,疾病瘟疫,不知道,将会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惨死在迁徙的途中!
    届时,他们这些同意了迁都的大臣,都将成为史书之上,遗臭万年的千古罪人!
    想到此处,司徒杨彪,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不顾一切地,再次上前一步,痛心疾首地说道:“相国!万万不可啊!”
    “当年前汉末年,赤眉军大乱,火烧长安,关中之地,早已是千里无人烟,残破零落!
    而以如今关中之地的农田与储备,绝对,绝对无法承受洛阳及周边数百万人口的迁入啊!”
    “如今,若是无故捐弃宗庙,抛弃皇陵,强行迁都,必将引起天下震动,百姓惊惶!
    动之至易,安之至难啊!这一路上,不知将会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死于非命!望相国三思,体恤百姓之苦啊!”
    杨彪,这位出身于关中大族的汉室重臣,带着拳拳之心,几乎是声泪俱下地,向董卓,发出了最后的恳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