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74章:废旧律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74章:废旧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望沧国大军撤至东海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
    朝中一片喜庆。
    这是这段时间以来最好的消息。
    众臣都在夸赞沈玉棠少年英雄,智勇无双,当得起大都督这一职位。
    全然忘却了当初皇上欲下旨封赏时他们是如何劝阻的,说沈玉棠年纪尚轻,理应由李老将军他们三人主管大局等等。
    有人谏言道:“既然已经将他们逼至东海郡,何不一举将其赶出东洲,收复山河!”
    立马有人跟风:“是啊,现在他们失了锐气,正是我等夺回东海郡的好机会。”
    “确实如此。”
    “只要及时下令,不出两个月必然能解决东洲之患。”
    他们只知道东洲此番打了胜仗,杀敌六万,逼迫对方缩至东海郡,全然不了解东洲具体情况。
    现在尝到了一些甜头,就想要索取更多。
    高坐之上的皇上面色苍白,最近感觉身体越发虚弱,可朝中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尽人意。
    “诸位过于异想天开了,东洲的兵力顶多十来万,如何能对抗几十万人的敌军,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兵!”澹台明宫作为丞相一开口就让众人静了下来。
    能看透这点的不止有他一人。
    朝中多的是人精。
    只不过……
    “话虽如此,但此番东洲大胜,能赢一场,何以不能乘胜追击?”有人问出了众人所想。
    澹台明宫踱步上前,道:“乘胜追击?笑话,此番不过是守城成功,借住了天时地利人和,若是追上去,不仅有可能会落入敌人的陷阱中,原本的优势也会失去。
    此番能得胜,多归功于运势,当然,其中少不得沈都督指挥得当,用人合理。”
    他说罢,也不管那些个官员有没有听明白,径直就朝皇上一躬身。
    “皇上,此消息该传出去,让大燕百姓高兴高兴。”
    此刻,城中一匹骏马飞驰,骑马的红甲军装的将士高声喊道:“北境捷报,定北军围困敌军三日,杀敌三万!”
    “北境大捷!定北军将士杀敌三万!”
    “北牧人退回漠北!”
    京城的百姓脸上洋溢着笑容,早上刚开摊的时候,就听到东洲传来的捷报,现在又传来北境的捷报,看来太平日子不远了。
    他们虽说远离纷乱的战事,但国土一日未能收复,战事一日未消弭,蒙在心中的那层阴霾就挥之不去。
    传捷报的人很快便被带到了大殿上。
    听完传报,皇上苍白的脸色有了些许红润。
    褚侯爷站在朝臣中,欣然接受一些好友对儿子的夸赞。
    从北境回来的将士将当时的战况仔细说了一遍,听得众人心中开怀。
    皇上开口道:“此番大捷,户部方面可有筹备好粮草兵马,送往东洲与北境?”
    犒赏三军,需要钱粮,而大燕的国库竟然处于亏空状态,他也是前些日子才知晓,其中必然有人作祟,否则国库不可能只有那么些钱,都不够给他修一座体面的皇陵。
    想到这里就来气。
    户部尚书上前道:“已然在安排了,三天后便能派人送往两地。”
    有人疑惑道:“为何北境的捷报如此详细?东洲那边却含糊其辞,这里面不会有什么蹊跷吧?”
    听到此言的众人,脑海同时闪过‘虚报军功’四个字。
    褚侯爷道:“李大人看来不相信啊,那不如亲自押送钱粮前往东洲去看看,看那堆积如山的人头。
    战场杀敌后,我们都会将敌军的人头堆成山尖,一来示威,二来彰显功绩,以免被小人怀疑。”
    褚侯爷最讨厌这一类看着两袖清风,实则捞的盆满钵满的又满嘴的猜忌的文官,尸位素餐的那些人都比这种小人要强一些。
    李大人哂笑两声:“并非本官多疑,而是褚世子在北境拼死拼活才围杀敌军三万,东洲那边,人数不多,如何能杀敌六万的?总要有个缘由啊,捷报上也不说清楚,免不了让人多想。”
    褚侯爷抱着膀子道:“李大人的眼界不够啊,史书上以少胜多的例子多不胜数,一千人对三万人都能赢下的事都有,为何到了本朝,到了李大人这里就成了让人多想了?”
    李大人面色难看,“话不能怎么说……本官只是就事论事!”
    褚侯爷睨了他一眼,不再搭理他,要不是他书读得多,还真有可能说不过这老家伙。
    只是,朝中不止一人有此想法,他们都相信凭沈玉棠他们的能力可以杀敌六万,可以逼得敌军退回东海郡。
    可事实摆在眼前,总不能说捷报是假的。
    那可是杀头大罪。
    高坐之上,皇上开了金口:“朕相信沈爱卿,现在该说说旧律之事了,东洲既然大胜,该废除旧律了!尔等若要再行阻拦,杀无赦!”
    “臣等敬遵圣谕!”稀稀拉拉一些臣子跪拜领旨,还有些许固执的老臣如木桩一般立定不动。
    现在已经有了一位女将军,且立了不少战功,既然如此,旧律废不废除都无所谓了。
    这些臣子也都想明白了,皇上的先斩后奏的招数。
    开源三十一年,六月十七,皇上废除女子不得干政的旧律,恢复女子地位,且准许女子参与科考,入朝为官。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时成为百姓口中的谈资,三句话有两句与其相关。
    有人认为此举不妥,会导致阴阳失衡,女子不再遵循规矩,变得不像女子,如何能相夫教子,如何能服侍公婆。
    多数人觉得新鲜又怪异。
    他们已经习惯了男子做主的时代,觉得女子便是附庸品,如何能平等处之?
    旧律一被废除,就开始不断有女子反抗,一条街上,总有几户人家里传出哀嚎之声。
    府衙的门槛都被人给踩塌了。
    皇宫中。
    皇上听着侍从讲述从四方传来的消息,心中舒坦,这件事他筹谋了许久,总算是成功了。
    远在陵阳的老师若是知晓了,定然会开心不已。
    女子当政又何妨呢?
    只有愚蠢胆怯的人才会去限制女人的权力,他们是担心斗不过。
    他正高兴着,皇后带着侍女端着汤药走殿外进来,皇后也有四十六岁,保养的虽然好,但也显了老态,她眉目柔和,嘴角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容,如同一尊保持标准笑容的菩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