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 24 章 晋江首发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 24 章 晋江首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天幕:
    【始皇为什么要统一文字?】
    【除了中央集权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理由?】
    【理由么,当然是有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信任李斯,愿意给他展露伸手的机会。】
    嬴政:?天幕在说什么?
    李斯:信任……
    如果不是他现在差点跪断腿的话,他可真的要信了。
    但确实,皇帝陛下一直很优待他,在也仅仅局限于天幕出现之前。
    天幕:
    【书同文之前,文字异形的现象很严重。六国之间地域不同,风格不同,因此文字样式差别很大。】
    【这种说法出自其东汉的许慎: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大汉。
    刘彻皱眉:“为何是东汉?”
    卫青同样不理解。
    刘彻只是短暂地纠结了一下,心说这也没什么值得他纠结的,只要是汉,那就是归他管辖。
    猪猪开始豪言壮语
    【刘彻:这天幕上细数的文人都来自我们大汉,你们秦一个人都没有。@嬴政】
    【朱元璋:所以你们汉抹黑秦的可能性很大,误导我们后人。】
    【刘彻:你别乱说,朕的子民怎么可能是这种人!】
    【武则天:始皇采纳李斯的意见,废分封、立郡县,统一文字,乃是壮举。不知始皇知道他后期的一番作为之后,可有采取什么行动?】
    【朱棣:或许杀了吧。】
    【李世民:朕认为,始皇不会杀李斯。】
    【刘彻:他贤臣那么紧缺,李斯对他或许还有用。】
    【朱棣:但是他让死后的始皇与一车咸鱼相伴,这是在挑战始皇的皇权,用天幕的话来说,就是……嗯……大概是在始皇粉头蹦迪?】
    大秦。
    李斯看着天幕上的一波分析,额角冷汗直冒。
    其实大可不必在此说起这件事情。
    这天幕之上的言论分明就是在一遍一遍地提醒着皇帝陛下,自己十恶不赦的罪责。
    但嬴政依然没有说什么。
    他只是在思考。
    若是想要扩大秦的疆域,那么那他必然还是要重用李斯。
    但他是君主,若什么都不惩罚李斯,自然是不可能的。
    天幕:
    【统一之前,六国文字不同。那统一之后,不同的文字就会相同了吗?
    当然不会。所以那个时候的秦虽然扩大了疆域,但其实交流起来很不方便。
    虽然夏夏精(吹)通(牛)八国语言,若是让夏夏去一些讲小语种的国家,自然也是要准备翻译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统治者来规范文字。如果文字进行统一,必然会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大
    的方便。】
    【不过当时始皇也没想到要去统一文字。政哥每天批阅很多公文,工作上也还是存在了漏洞。
    点名批评!】
    大秦。
    嬴政声音低沉但气场强烈:“天幕竟敢批评朕?!”
    扶苏急忙上前提醒:“父皇,不要被天幕的表象疑惑。”
    嬴政:“竟敢说朕每日的朝政存在漏洞,他怎么敢!”
    【刘彻:天幕要优待一下始皇,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向朕一样能够事无巨细。】
    【朱元璋:事无巨细?噗。】
    天幕:
    【当时政哥给当地人民传达诏书下达命令的时候,没有人执行。
    为啥?因为看不懂。】
    【所以政哥才让李斯去整理文字,开展统一文字的重要工作。
    多功能李斯真的很好用。因为统一文字是一项大工程。
    李斯在原有的文字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字“小篆”。文字创造出来了,但是这个时候全国人民还不知道。所以就要进行推广。】
    【丞相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称“秦三仓”。①
    秦三仓作为范本在全国推行。】
    【李斯有才能大家都知道。但是赵高,其实也不差,他还曾是秦朝的书法大家。
    比之夏夏,只差那么亿点点。
    所以这里夏夏要提醒一下政哥,并不是每个有才能的人都像夏夏一样,心地善良。】
    嬴政:心地善良?这个词是这么使用的吗?
    【刘彻:书法有什么值得可吹的?朕的书法才叫精妙。】
    大唐。
    说到书法,李世民觉得自己很有发言权。
    【李世民:朕的书法也不差。】
    刘彻觉得仿佛受到了挑战,于是问:
    【刘彻:口说无凭。】
    【朱元璋:口说无凭。所以你们一起展示。】
    【武则天:两个人比多没意思,不如一起。】
    【朱棣:正好看看前辈们的书法。】
    此时国宝999似乎发现了财富。
    它适时地上线,暂停了天幕,在天幕之上显示出了一行字:
    【国宝999:检测到似乎有比试要进行,是否开启展示权限?@嬴政】
    大秦。
    他对这种比试没有兴趣,他也分明没有在天幕之上说任何话语,所以这个天幕为何艾特他?
    但是看天幕之上众皇帝似乎兴致高涨,也不好扫了人家的兴致。
    于是嬴政选择了开启。
    大汉。
    刘彻又不乐意了。
    为什么权限都只能交给始皇来开通,先前的弹幕权限也是。
    怎么可以如此偏心!
    猪猪不开心,猪猪要闹了。
    正当思考如何闹之时,天幕上又是出现了一行字:
    【国宝999:只需花费三个币(),
    @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心里顿时平衡了不少。
    大秦。
    嬴政起初觉得没什么。
    但是他忽然想到,先前的弹幕权限也是由他开启,也是由他来花钱,为何他是那个大怨种?
    怨种始皇想要辩驳,系统像是听到了始皇的心声,问:
    【国宝999:若您不想拥有权限,可进行转让。请确认是否转让,并转让给以下人员:
    刘彻;李世民;武则天;朱元璋;朱棣】
    嬴政凝眉深思。
    扶苏阻止:“父皇不可!”
    嬴政觉得难得扶苏的想法和自己很相似,但他还是想问:“有何不可?”
    扶苏:“父皇若是将权限转让,岂不就是让这些后世的皇帝有了操作天幕的可能?”
    嬴政:“那依你之见?”
    扶苏:“权限必须掌握在您的手中。”
    这与嬴政的想法不谋而合,况且这些后辈诡计多端,他自然是不放心将权限交给他们,尤其是那个叫刘彻的后辈。
    于是始皇帝拒绝了权限转让。
    并且耗费了三个币让这些后辈们进比试。
    大唐。
    这可难不倒李世民。
    李世民率先在天幕上投放了自己的草书屏风供人观赏。
    大秦。
    嬴政虽然看不懂这些字,但是不难看出,书写之人底蕴深厚,字锋强劲。
    嬴政点了点头。
    大明。
    朱元璋二话不说,向天幕投出了《吴王手谕》。
    同样身处大明的朱棣拆自己老爹的台:
    【朱棣:父皇,你有两处别字。】
    【朱元璋:你懂什么,朕没写错!】
    武周。
    武则天当然知道李世民的书法水平,同样的,她也想要叫其他皇帝瞧一瞧,自己的书法水平。
    于是向天幕投出了自己曾经抄写过的《金刚经》
    《金刚经》书帖同朱元璋的《吴王手谕》不同,若说《吴王手谕》属于狂放,那么《金刚经》则较为婉约秀丽。
    嬴政体会到了见字如见人之感。
    嬴政皱了皱眉,这些后辈确实有点实力。
    这三幅字帖难较高下。
    武则天的《金刚经》投放完毕之后,竟无任何皇帝进行投放了。
    【朱元璋:你们的作品赶快放上来!@刘彻@朱棣】
    【朱棣:朕书法不好。】
    【朱元璋:你敢说自己书法不好?你可别给朕丢脸,快拿出来!】
    朱棣不理会老父亲,转移话题:
    【朱棣:朕倒是比较想看看你的书法。@刘彻】
    大汉。
    刘彻因为平时写字比较少,因此没有合适的作品投放于天幕。又见天幕上各个皇帝精心准备的作品,于是想要极力减少自己的
    ()存在感,企图蒙混过关。
    但混是无法混过去的。
    刘彻只是装作消失了一会,朱元璋便发现了。
    刘彻想了个办法,开始学朱棣转移话题:
    【刘彻:朕比较想看始皇的作品。@嬴政】
    刘彻说完之后,国宝999又是出现:
    【国宝999温馨提醒:评委不允许参赛。】
    刘彻:?
    这不公平!
    但同时,他也为自己寻得了很好的理由:
    【刘彻:始皇不比试,对朕来说很是无趣,朕不比了。】
    【朱元璋:无趣。@刘彻】
    下次再也不想跟你玩了。
    只有课代表李世民在认真参赛:
    【李世民:那始皇认为,谁的作品最是完美?】
    嬴政看着天幕上同时出现的三幅作品,一时之间还有些难以抉择。
    后他又发现,这些作品的字迹比之秦简显示还要光滑。
    这是什么书写材料?
    若是知道了此种技术,何不广泛应用于大秦?
    其他时空的众皇帝都在等嬴政做出选择。
    他们纷纷好奇究竟谁的作品才能得到始皇的青睐。
    片刻过后,就见天幕上大字显现:
    【国宝999:《金刚经》】
    朱元璋不满,他起先以为始皇会选他:
    【朱元璋:朕的作品败在哪里?@嬴政】
    李世民虽然同样欣赏武则天的《金刚经》,但是作为一个对书法颇有研究的人,他也同样想问嬴政要个说法:
    【李世民:朕的作品败在哪里?@嬴政】
    嬴政一心只想研究如何制作出如此平整的书写工具,毕竟他们大秦,除了简牍、诏版和刻石,就只有在器物上来体现文字了。
    于是嬴政淡淡回应,却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嬴政:朕欣赏女皇。】
    武则天:始皇说什么?他说欣赏朕?!
    天啊!
    -------------------------------------
    刘彻认为嬴政选择女皇是因为他贪图美色,于是又打算嘲讽一波,但未料到却被嬴政刷了屏:
    【嬴政:朕有几位公主,若有机会希望能同女皇一起交流继承人的培养方式。】
    眼里只有国家和工作的嬴政一句话打消了所有人的误会。
    这恐怕是他在天幕上说的最长的一句话了。
    【武则天:朕一定知无不言,希望能同始皇交流治国心得。】
    众皇帝看到弹幕后:??
    他们怎么好像很开心的样子?突然间好像结盟了一般?
    扶苏看到嬴政的弹幕后,有些小小的失落。
    虽然他知道父皇想让能者上位的用意。
    众皇帝投出去的书法作品自然又被国宝999吞噬。
    依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夏菲继续干着苦力:
    【秦朝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
    可能是因为人才稀缺的问题,
    也可能是因为大秦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
    嬴政:再说短!
    【刘彻:哈哈哈哈哈短暂短暂短暂。】
    朱元璋很生气,因为嬴政没有选择他的书法作品:
    【朱元璋:就算长也不会有任何书法作品。】
    嬴政:?
    刘彻:?
    【刘彻:开始觉得你很顺眼。@朱元璋】
    天幕:
    【不过,“秦三仓”到后汉合并了,统称为《仓颉篇》,又作仓颉上篇。
    那下篇是什么呢?
    杨雄作《训纂篇》,班固又作续篇十三章,即仓颉中篇;后汉郎中贾鲂作《滂喜篇》,是仓颉下篇,上中下三篇合称“汉三仓”。】②
    【秦三仓和汉三仓,统称秦汉三仓。】
    嬴政不满,为何秦后面要跟一个汉。
    秦就是秦!
    刘彻同样不满。
    为何要把汉和秦并称!
    【不过,秦朝时候,也并非只有小篆一种文字。
    还有一种文字也被官府广泛使用,那就是——隶书。
    因为隶书的书写比小篆方便许多,所以秦朝的统治阶层们也使用这种文字。
    所以,始皇的“书同文”,并非是只有一种文字,大家不要误会。】
    【当然,政哥的功德并不止废分封立郡县,书同文等等。】
    【而且他似乎也知道自己很有成就。(狗头)
    他有生之年曾经五次东巡,而且到让李斯处刻石,歌颂自己的功德。
    李斯真的很好用!】
    【这些刻石当中,最有名的为《峄山刻石》、《泰山刻石》和《琅琊刻石》。】
    【始皇泰山封禅的时候,曾经让李斯泰山刻石。但很令人难过的是,泰山刻石原文有二百二十二字,现在只残存了十字。
    完整的七字为:“臣去疾臣请矣臣”,残缺的三字为:“斯昧死。”】③
    大秦。
    嬴政当然记得自己曾经泰山刻石,但为何却只剩下了这么一些只言片语?
    莫非是被人随意抹去了?
    【虽然我们无法看到完整的泰山刻石,但是也能理解,因为在那样一个动荡且战火连天的时代,想要完整的保存下来某一件东西,是非常不容易的。】
    嬴政沉默不语。
    战火连天么……
    朕已实现了大一统,所以往后两千多年的时光里,后世的社会依然动荡不安吗……
    天幕:
    【相传,泰山刻石上的文字乃是小篆鼻祖李斯所作。
    始皇和李斯真的有在尽心尽力宣传造出来的文字呢。】
    【虽然现在的泰山石刻不全,但是太史公的《史记》却留下了详细的记载,其中一部分的内容为: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等等。】④
    【不过,和泰山缘分不浅的皇帝,除了始皇之外,当然还有我们的猪猪刘彻。】
    刘彻:怎么办,好想刀了天幕。
    他,不是猪猪!
    【若说始皇泰山封禅是为了歌颂自己的功德,汉武帝刘彻登上泰山,同样也是为了彰显自己。】
    【所以我们常说“秦皇汉武”,并常将秦始皇和汉武帝刘彻并列放在一起。
    毕竟汉武帝是出了名的穷兵黩武,为什么能和秦始皇放在一起呢?(狗头)
    难道是政哥也有哪里不对?】
    刘彻惊讶:朕穷兵黩武?!
    【刘彻:朕为什么要同始皇并列,朕的功绩明明远超始皇!】
    嬴政同样气闷:
    【嬴政:这分明是你的荣幸!】!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