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八十八章 祭祖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八十八章 祭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苓九也不知道自己对顾南承是怎样的感情,但她不讨厌对方的触碰,也很喜欢和他相处,待在他旁边总有一种莫名的舒心感,让她下意识的整个人放松下来,而且他不仅人长得好看,身上也特别好闻。
    闻着闻着苓九就泛起困来,上下眼皮开始打架,一道细微的鼾声就那么传到顾南承的耳边。
    他低下头望着怀里的小丫头,无奈一笑,起身将对方轻放在床上,用厚重的被子将苓九盖的严严实实的,不放心的还压了几下。
    接着他拿着帕子轻柔的擦拭着苓九的俏脸。
    侧身坐在床沿边,靠在床头上,单手将油灯挑掉,安静的看着窗外的雨帘,时而抚摸苓九的发丝,温柔的注视着。
    —————
    转眼而至除夕夜,迎来了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岁除之日,这一天不管是乡里还是城里皆尤为的热闹,家家户户忙碌着,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门贴对联,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杨氏准备好这些祭品,着一件玫红袄子穿上,甚至还简单的画了个淡妆,描眉画眼,傅粉施朱,远远望去,好一个俏佳人,不似苓九的青涩,也不似周氏的端庄,整个人像水一般,自带一股娴静的气氛,苓九觉得杨氏穿上蓝色的衣服会添色不少。
    “小九。”杨氏唇角微微上扬,朝苓九连招着手。
    本来杨氏给苓九挑了一件大红色的衣裙,上面还绣着各式各样鲜艳的花朵,瞧上去就喜庆的很,但苓九十分拒绝,打死也不穿,从柜子里拿出一件月牙白的,被杨氏给拒绝了,两人就苓九的衣服争论了半晌,无奈之下二人各退一步,苓九换上了一件桃红色的袄子。
    “娘,东西可都备好了。”
    杨氏拍了拍身侧的篮子,笑道:“自是带了,酒也带了,忘啥都不能把你爹最爱喝的酒给忘了,今天我们要给你爷爷奶奶,还有你爹带些吃的,让他们保佑我们小九平平安安的,健康幸福,一生顺遂。”
    “也保佑娘。”
    除夕祭祖的风俗习惯已经流传了千年,勋贵人家自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宗祠,在祭祖一事上要比普通百姓讲究许多,单单这一祭祀礼仪每一个环节在时刻上都拿捏的准,不准有一丝一毫的纰漏,而这祭祀礼仪的内容包括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在整个过程中,还会请专门师傅几次鸣锣击鼓或弦乐伴奏,为祭礼增添热烈,这一套下来可不是普通人家受得了的。
    乡下人家多半就简单的带点吃的,携上一沓纸钱,前去墓前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乞求来年丰收,最后将带来的纸钱尽数烧掉,俗称“送钱粮”。
    今日的天气也是极好的,乡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未曾断绝,一阵连着一阵,空气之中似乎都在飘荡着鞭炮的火药味儿,偶尔见一群孩提追着领头手拿风车的孩子,肉嘟嘟的脸蛋一晃一晃的,被风吹得通红,每一个幼童似乎都穿着大红色的衣服,就算没有,家里人也会给其做上一件红色的褂子穿在外面。
    路过的每一户人家脸上都荡漾着喜庆的笑容,每走一步便要打声招呼,有些人家的大门前甚至还挂上了两个红灯笼,但基本上都贴上了对联和“福”字。
    话说这对联和“福”字,有些人家便会提前几天去镇上买一些回来,而有些人家会等着乡里识字的读书人亲自提上一笔,也有这样一些人,带上一些礼品亲自去读书人家请求对方提笔写下对联。好比如顾家,每年除夕之时就会有不少人带上一些家里的鸡蛋、腊肉等产品去寻顾南承写下一对对联。
    苓九家里的对联和“福”字就是她亲自找顾南承写的,当然一分钱没花,一个东西没给,昨晚上就给贴在门上了。
    扫墓回来之后,杨氏又拉着苓九开始洒扫庭院。
    苓九拿着一把大扫帚站在院子里,不解道:“娘,前段时间我们不是扫过了吗?”
    “这是习俗,若是今天才打扫,那得搞到什么时候去,都最后一天了还不快点把这些晦气扫掉,免得来年气运不好。”
    “知道了,知道了。”苓九垂下头,有气无力的扫着院子里的落叶,杨氏笑而不语,转身进了里屋。
    “小嫂子。”
    一道充满惊喜的声音骤然响起。
    苓九下意识抬起眼,看到院子外面站了三道修长的身影。站在最中间的就是苏念安,穿了一套大红色的貂裘,手里抱着一个汤婆子;而右边站着的似乎是苏念安的那个侍从,叫什么名字苓九给忘记了,就是此人穿的黑不溜秋的,委实煞风景的很,偏偏还板着一张脸,那更是煞风景;至于左侧就是顾南承的书童阿昱了,笑得像个小福娃似的,脸颊边窝起小小的梨涡。
    梨涡?苓九神色微动,若有所思,但很快就敛住神色,满脸笑意的朝外面那三人摇手。
    “小公子,许久不见,近日可还安好。”
    “好,那茶饮实在是喝的痛快,简直是不枉此行啊。”
    苓九放下手,嘴角轻微抽搐,因为玖茶于除夕开始休假至大年初三,于是昨儿刘家奶奶亲自送来这三个月的账本,还顺带着讲了一下她无水镇之行,店铺已经盘好,只待年后就开业,钱是从公账里出的银子,苓九在第一个月时将自己的那份钱存到钱庄之后,后面的一段时间苓九、刘家奶奶还有方家老爷悉数让出一半的营业额放入独属于“玖茶”的公账当中,之后店里收购原料、购置铺子、伙计月例等都是从公账中出。
    期间刘家奶奶也顺便提了苏念安一句,说小伙子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嘴甜,就是此人胃口太大,不仅能喝,还能吃,短短几天时间就将菜单上所有的东西都轮番来了两遍。
    苓九当时听了心就忍不住的在滴血,真想回到那日将自己狠狠的抽一嘴巴子,谁知道小公子看上去瘦瘦小小的,那肚子竟是饕餮的肚,只见进的,不见出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