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太常380年夏。
安静流淌的河水近来出现无数波澜。
对于各个洞天的普通百姓来说,这波涛起始的地方距离自己太远,他们尚未能意识到这是海啸的到来,只是注视着略有起伏的海涛……十分快乐。
因为最近他们能感受到的变化,都是好事啊!
比如说,米行的大米,价格陡然下跌,现在已经跌到只有原本价格的一半了,还有继续往下跌的趋势。
两仪门商行旗下的各个商会们,从去年年末起,便开始兜售为名大琢米和小琢麦的高产粮种,说是产量比普通大米至少高五倍!
但是,这些粮种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下一代粮种产量会大幅下降,用完后必须重新购买粮种。
对于广大农民伯伯来说,心路历程大概是这样的:
啥子,我种个大米还要去买种子?
……哦,高产啊,交水费、钉牛掌马掌、修农具买速生根送?那没事了,种点看看?
PS:水费一般指水渠引水灌溉的费用;速生根是一种育秧时常用的肥料,一点点便可缩短育秧时间,让作物的根系长得比原本要长;钉牛掌是因为耕牛往往也承担着拉车的职责,要保护耕牛的蹄子。
啥子,不能留种?你这说笑呢,是不是瞧不起咱农家人的耕种技能哈?
而且还要长期购买三种肥料,按照规定堆肥——俺家祖上爷爷的爷爷就开始种田了,用得着你教俺想要作物涨得快便要多盖两层肥料的道理嘛?
什么,第一茬肥料也是免费的?咳咳,当俺没说。
在上述几种攻势之下,有着从众和贪小便宜心理的农民伯伯们立刻沦陷了,大多数人都划了一块田,种下这些麦子或者稻子,大多按照要求,将一个小袋子里头的粉末,用一大缸水稀释,然后均匀的浇在作物根部的泥土中。
然后……农民伯伯们傻掉了。
不是说两仪商行为首的商会虚夸了大琢米和小琢麦的产量,实际上,这一点大家早有心理准备,不说增产多少,只要没有减产,这就不错了,收成若是真能比原本高个两三倍……
那真是做梦都会被笑醒。
可是事实上,各大商会不敢相信琢治给出的实验数据,极大低估了琢治作物的实际水平,只敢宣传五倍速。
所以,实际上,冬天种下的小琢麦,产量为普通小麦的十倍到十三倍之间,部分耕种条件本就优渥的地方,更是达到了二十倍往上走的恐怖产能。
夏季,大琢米丰收,也同样延续了小琢麦的高产,普遍十倍往上走的恐怖产量。
农民们乐开了花。
当然,由于涌入市场的米面太多,撑爆了广大居民的胃口,确实出现了数日的滞销现象,这也是米面价格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但很快的,各大商会不约而同的收购低价的大琢米和小琢面。
收购这么多拿来干嘛呢?
除了奢侈的制成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谷物制品,还有酿酒之外……当然做成饲料啊!
各种禽类饲料、还有马饲料、羊饲料之类的,然后大肆开办养鸡场羊场之类的养殖场,到了今天夏天的时候,肉类食品的价格也迎来了夸张的降低。
这种影响曾辐射状,逐渐覆盖每一个选择了琢治粮种的洞天,而牲畜大规模养殖所带来的发展福利,将在一至两年内实现井喷。
据说在两仪商行中的几个大商会,已经开始引进琢治的机关造物了,而且还开办了很多免费的学堂,学堂还包中午饭。
可以想见,在未来数年后,识字率会以一个惊人的速度上升。
变革的风在吹拂,而大部分人却只沉浸于“咱家买肉可以超级加倍”这一点上。
倒是在各大商行有掌柜透露风声,说是以后可能还会有高产瓜类种子后,有些农夫突然意识到一个朴素的道理:
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价格还在不断降低,会不会……以后米面就没那么多人吃了?
这部分明智的农夫,其实大多从今年开春起,就减少了稻米或者小麦的耕种面积,转而专注于种植一些比较冷门,但味道不错的瓜果。
比如火龙果啊、荔枝啊、香瓜啊之类的。
事实也证明,在温饱问题有了一定保障后,原本一般人家不怎么舍得买的瓜果,今年也愿意狠下心来买点尝尝了,对于这种销售势头,各大果商已经预定,或者在预定的路上了。
这些瓜果的价格不仅没长,反而略有降低,但即便是如此,各位果农们也是大赚——本来嘛,这些瓜果售价就不低,唯一制约其种植规模的,除了运输之外,就是客人的消费能力问题了。
而下层的变化带动上层变动,在很多城池中,最近入雨露春风的竹笋一般,冒出了不少食物的新吃法,比如一般城民也能消费得起的水果烧烤和水果拼盘啥的,就连街边的饺子铺,都多了好几种素馅饺子。
另外,由于大量的织布机自琢治生产出来,走进大小布庄中,城中想要补贴家用(指绣帕子或者娃娃等纺织工艺品)的妇人们,也买到了更实惠的布匹,她们的消费,会带动工人们和富商得到更多的钱,而这些钱,部分又会用于购买更多的纺织工艺品。
这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钱生钱闭环,而这样的闭环,其实塞满了整个人族社会。
正如珂芋编写在经济类教材扉页,独占一页的仙人名言那样——
流动的金子,若在仓库里吃灰,便只是金属。
在琢治抛出的各种划时代发明面前,当然也有人想要仿制,得山寨真传,但很可惜,在仙筹册面前,一切都是徒劳的,而且若是想要生产织布机或者灵池等产品,琢治有正规的申请渠道,就算缺乏本金,交不起专利费,琢治商会也特许这些一穷二白的可怜家伙,专利费可以从后续的利润中扣。
若是连建立场地的资金都没有……那也简单,琢治本地的劳动力从来就没够用过,我看你很有想法,只是差个机会,要不要去琢治洞天接受免费教育,然后谋取一份好工作啊?
还真有不少人愿意去琢治试试看,若非黑域常在,怕不是琢治洞天早就被挤满了!
那么,对于一成不变的人族来说,如此大的变化,难道一点负面影响都没有嘛?
当然有,比如,由于高产粮种的出现,过半农夫即将失业,就算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种植其它蔬果,结局也不会太大的不同。
比如,能够代替人工刺绣的印花机和刺绣压印机,已经在琢治投入试用阶段了,之后,只要能平衡效率和成本的问题,便可投入大规模生产。
若是如此的话,男耕女织中的女织,将受到更加严重的打击。
本来,织布机的出现,其实就已经让很多农妇失去了一项收入来源了,但往好处想,可以直接买便宜的素布和彩线刺绣嘛,整体来说收入应该会变高才是——手工织布,疏密有别是常事啦,会影响刺绣效果也是常有的事情。
织布机则不然,其纺织出来的素布,疏密一致,确实更适合刺绣。
但,若是印花机广泛使用,城内的夫人们多有那么一两样刺绣绝活,印花机轻易模仿不来,但农妇们那三流刺绣工艺,怕不是会瞬间就没了啊。
单说纺织业就已经这么可怕了,其他行业便更是如此。
可以想见,慢人一步跟上时代的人,需要担心一下自己会不会被历史的车轮碾成尘埃了。
每一次变革,总有没法适应、或者来不及适应新时代的人,被碾成粉末。
珂芋可以通过让所有商会在各个地点开设免费的学堂和食物来缓解这个过程,但是,要命的黑域阻碍了交通和交流,成为了最大的阻碍。
当然,珂芋也可以强行在各个洞天之间开启大量穿界门强行连通,但这样一来,会有很多问题……这个先不谈,解决的办法她已经让肖元真君带过去了,如果因为修真者自己的问题,强行扣下解决问题的天涯藻,那珂芋只能说……
那她把所有修真者全部揍趴下,人格修正拳伺候,然后建立新秩序,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
昆仑派,剑冢山——
传闻人族有六大玄皇,其修为深不可测。
昆仑老祖是资格最老的玄皇之一,据说其剑可焚天化地,乃剑修的顶点。
只是,自从大灾变之后,昆仑剑祖便很少露脸,若非是当环城战况紧急之时,老祖时常出剑相助,恐怕,修真者们都要怀疑,这位老祖是不是和文圣一样,都在大灾变时没了。
而剑冢山,便是老祖最喜欢的清修之地。
剑修死后,若是其剑尚存,且没能继承者,剑修们便会将其剑带到剑冢山上,数万年来,这里堆积了数不尽的飞剑,其可怕的剑意汇聚在一起,不分彼此。
筑基期修士若非剑心极好,瞬间就会被剑意划伤皮肤,一柱香内若是不及时撤出此地,就算身体还撑得住,神识也会被剑意千刀万剐——这还是建立在飞剑们没有可以针对的前提下。
若是一不小心惹怒了剑冢山的飞剑,仙君都有可能命丧当场,复活读条……说不定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