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这次的脑热病,和以往的根本不同。
    患者明明身体很好,有的菜农还在田地里干活,猛然一个喷嚏,鼻子血液喷出,人就昏倒在地。
    接着如一把钝口刀子在胸膛里胡乱搅动,让人痛苦不堪。
    这个症状,和吴时中在外面那次突发病症,一模一样。
    郎中束手无策,以往的清热解毒药物,还有什么四时感冒药,都没有效果,
    京师郊区的菜农已经死了百余人了。
    大家说是上天降下瘟疫,,来收世上人了。
    很快就传入了城中,进入了皇宫。
    时机到了。
    太医们忙得之乎者也,可是,患者一时半会好不了。
    有大人物患上此病后,三天就大去了,农夫们,就被脑热病十天半月的缠着。
    有的人服药后,好了几天,又会复发。
    街道上,也有好些人因为这奇怪的脑热病死亡了。
    吴时中觉得不能够再拖了,救人要紧呀。
    于是连夜写好奏折。
    早朝时,吴时中居然第一个出班启奏。
    这有点太不可思议了吧。
    一个小官,居然敢这样造次。
    严嵩心中一百个不满意。
    可是吴时中就跪在丹墀下,大声启奏。
    “吾皇万岁万万岁。微臣此次是有十万分火急的大事启奏陛下,敬望陛下早早批复。”
    这次的嘉靖帝朱厚熜出奇的不同。
    大概是鬼使神差吧。
    居然要值班太监当场把奏折念给他听。
    原来是举荐一个神奇的道家,入宫治疗脑热病。
    当即,严嵩首先反对。
    他出班后也跪在丹墀下。
    大声启奏:“这么多的太医,都对这脑热病,无可奈何,岂可去召一个山野中的无名野道进入宫中。这是蛊惑人心,理当把吴时中推出斩首。”
    听了严嵩的话,嘉靖帝的脸上,也露出了狐疑之色。
    御史路揩和几个大臣,立即附议。
    嘉靖帝心如明镜,就是不采取严嵩一党的建议,也绝对不会斩吴时中的。
    可是这时户部尚书就不肯附议严嵩一党。
    他说:“启奏万岁,京城中近几日,每天死亡人数为近百人,如果照此下去,如之奈何?”
    这时,春宁宫的太监万分火急来报:“宁靖贵妃患脑热病三天了,太医日日守着熬药,看着服药,都无济于事。”
    “贵妃很想见圣上一面。”
    宁靖贵妃,是嘉靖帝最宠爱的贵妃。
    他立即宣布退朝。
    春宁宫内,嘉靖帝守在宁靖贵妃的床边,还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
    果然热得烫手了。
    太医院首席医官,带着三个最能干的御医,瑟瑟发抖地跪在皇上身边。
    首席医官颤颤抖抖地说:“据说离京城三十里的天王庙里,有个仙道,治好了周围不少的脑热瘟疫患者。我们恳请圣上召来,或许有救。”
    因为三个御医知道,如果贵妃仙去,他们三颗脑袋,也要落地的。
    就是举荐不力,顶多也不是人头落地。
    如果举荐有功,说不定还有赏嘞。
    所以没有了医者相轻之心理了。
    嘉靖帝猛然记起了吴时中的奏折。
    他立即派值殿太监去宣吴时中。
    吴时中一见嘉靖帝急忙退朝,知道时机已到。
    他深深地醒悟了姚聃道长的“时机”一词。
    所以太监一出金銮殿,就碰到吴时中站立在大殿门边。
    吴时中见十万火急,要太监急忙代为回奏。
    他要飞马去那荒郊破庙去寻找姚聃了。
    马蹄得得,尘土飞扬。
    半路上只见一人穿着崭新的八卦道袍,盘腿打坐在路边山崖上。
    吴时中也看到了,那正是姚聃。
    于是勒马不住。
    只见姚聃拂尘一扬。
    一股清风扑面而来。
    吴时中胯下的坐骑居然人立而起,仰天嘶鸣。
    幸亏吴时中骑术颇佳,才没有摔下马匹。
    吴时中大喜,就要下马见礼。
    可是姚聃手中的拂尘又是一转。
    那胯下马匹也是一转,居然掉过了头来。
    吴时中还没有明白是啥意思。
    那道长一站立起身,轻轻地一跃,落在他的马匹屁股上。
    吴时中明白了,喝一声得,坐骑就又是飞跑起来。
    犹如腾云驾雾一般,一下就到了朝门边。
    那值殿太监还是站在朝门边,一见吴时中来了,居然让他纵马进去,而且要他直奔春宁宫。
    这真是前所未有的宠幸和荣耀。
    春宁宫前,有四个小太监在等待他们。
    两个约住了马匹。
    另外两个,赶快来扶吴时中和姚聃下马。
    一进宁靖贵妃的寝宫,吴时中和道长立即跪下要叩头。
    万岁爷急忙说:“两位爱卿快快平身。”
    “事情紧急,不哟啊再拘束于礼仪了。”
    姚聃立即起身,走到宁靖贵妃的床边。
    他看一眼,见贵妃脸颊已经烧得通红了。
    他用右手掌在离贵妃额头三寸远的地方,晃荡了三下。
    众人平心静气,看着大道长的一举一动。
    姚聃这么晃荡三下,就算完成了御医们繁琐的望闻问切和悬线搭脉。
    他从怀中掏出两颗乌黑的药丸,要宫娥端来一碗热开水。
    御医心中大惊。
    看来这个山野道士是一无所知的人。
    御医头子闻到了药丸上散发着泥土,人体上的汗臭味儿。
    更加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还闻到了狗儿尿液的骚气味。
    而且高烧患者,要用凉开水送药才对呀。
    另外两个御医,望闻问切的本领略微次一点。
    但是这狗尿气味的特殊骚气,还是闻到了。
    那御医头目,几次张口想说,但都忍住了。
    这三人都有人味儿。
    因为,反正是死路一条了。
    只是可惜了那兵科给事吴时中,也会含冤上那断头台了。
    这个无知的野道,连自己在内,一下就要断送五个人头了。
    可是谁也没有出声。
    嘉靖帝在急迫中,没有闻到这些肮脏的怪气味。
    只是也想说,用热开水,莫烫了我的爱妃呀。
    但是,他还是忍住了,没有开金口吐玉言。
    宫娥拿来金汤匙,要喂开水送药。
    姚聃立即摇手制止了。
    他拿出了一个黑不溜秋的瓷器汤匙。
    把汤匙放入了碗中。
    这时贵妃已经无法张开凤口了。
    姚聃说:“拜请圣上用左手汤匙逼开贵妃的嘴唇,右手端碗,灌水。”
    “贫道要亲手把药丸送入贵妃口中。”
    嘉靖帝准奏,立即照此操作。
    汤匙一进贵妃的口,她就微微张开了。
    姚聃用食指拇指夹着药丸,离贵妃的嘴唇有三尺三寸之远。
    轻轻地一抛,药丸向着天花板飞去,差点碰到天花板了。
    可是就转一一个圆圈,落到贵妃的红唇上。
    奇怪了,药丸粘在汤匙上很是稳固。
    因为贵妃的红唇只是微微张开,药丸无法进入嘴中。
    姚聃拂尘朝屋顶一扬。
    贵妃立即大开嘴唇。
    药丸一骨碌就滚下了她的咽喉中。
    只听的咕噜咕噜两声。
    贵妃就吞了下去。
    三个御医,觉得这是仙道在故弄玄虚,在耍杂技。
    这样子,哪里是治疗病人的样子呀。
    两粒药丸都顺利地服下了。
    姚聃说:“圣上洪福齐天,只要过一个时辰,贵妃就会退烧的。”
    大家目瞪口呆,觉得这个道长,真会夸海口。
    贵妃的寝宫里,摆放这西洋进贡的金座闹钟。
    皇上要小太监记下了时间。
    皇上要小太监领吴时中和仙道,到餐厅休息进餐。
    可是,无时中和姚聃就异口同声地说:“还请圣上赦免三个御医的治疗不力之过,和我们同去餐厅吧。”
    三个御医心中的何等的感激吴时中和这个野道呀。
    这就是吴时中收买人心的绝妙招数呀。
    一个时辰到了。
    两个小太监喜气洋洋地进入了餐厅。
    他们俩大声道:“恭贺道长和吴大人,贵妃退烧了,还能下床坐在床沿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