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百二十章 终章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百二十章 终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靖海军在开城外摆开了驾驶,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黑压压的蒙古骑兵从北边呼啸着杀来。
    李崇亲自指挥部队,列出一个改版的空心方阵。
    靖海军的士卒以连队为单位,分别列出一个个小实心方阵,这些小实心方阵按照空心方阵的排列方式排列成形。
    小方阵与小防阵之间有着通道,专门给骑兵通过留的。
    李崇之所以要将空心方阵中的小阵,都由空心改成实心,那是他根据现在的战场具体状况所作出的相应的改变。
    近代的欧洲战场,之所以空心方阵的小阵都是空心的,那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在敌军的火炮打出的实心弹对己方步兵的杀伤效果。
    是故,只能牺牲空心方阵的防御和火力投送能力,列出空心方阵迎敌。
    而现在靖海军所面对的敌人却是传统的东方骑兵,并没有火炮力量支援。
    李崇也就没必要再去牺牲空心方阵的防御能力和火力投送能力了。
    如此的话,用小实心方阵来组成大阵,就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蒙军骑兵一拥而上,靖海军的火炮开始全力发威。
    轰隆隆!轰隆隆!
    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中,呈密集阵型冲锋的蒙军骑兵被火炮轰散。
    他们的阵型崩溃,变成了零星的骑兵,向着靖海军的阵列杀来。
    蒙古骑兵呼啸着入阵,顺着小阵与小阵之间的通道,进入了靖海军的空心方阵内部。
    下一瞬间,靖海军的火枪开始齐射。
    一时间噼里啪啦的枪声响彻战场。
    入阵的蒙军骑兵如同割麦子,齐刷刷的倒地。
    很快,蒙军骑兵便崩溃了,开始转身逃跑。
    李崇下令靖海军骑兵追击。
    靖海军的骑兵撵着蒙军的败兵,一路赶至一处山谷中。
    靖海军的部队将山谷前后的出入口封锁。
    将一门门重炮搬到了出入口的位置上,然后开始了狂轰滥炸。
    轰隆隆的炮击声响彻整个山谷。
    蒙军的死伤数字不断的攀升着。
    半日之后,蒙军派出使者请降。
    李崇成功的俘虏了大量的蒙古战俘,然后又转身攻破了韩国王都开城。
    在攻破开城之后,他果断带兵直扑辽东,准备要抢一个蒙古在辽东的军马场。
    李崇见忽必烈的女儿貌美,果断将让给按到了床上。
    然后,就带兵直扑辽东。
    辽东战事结束之后,靖海军大军南下,准备返回琼州。
    而与此同时,忽必烈也是得知了韩国别攻破,自己女儿被掳走的消息。
    当即下令大军南征灭宋!
    调集了好多蒙古自制的火炮,然后凭借兵力优势攻下了襄阳城。
    吕文焕战死,大宋荆湖战局崩盘。
    蒙军顺江而下,直扑临安,临安城告破。
    赵祺乘船出逃,船只沉没于钱塘江中,至此大宋灭亡。
    靖海军见此,只得打出自家大唐后裔的旗帜,重建大唐,李啸自任监国,发兵抗蒙。
    宋国残部逃至泉州立足。
    蒙军主力再次南下,想要一举灭掉宋国,以及将唐国势力从陆地上驱赶到海里。
    宋朝于泉州向蒙军投降,宋朝国灭。
    蒙军杀至两广,主角派兵同蒙军于两广大战,战败,退守广州。
    为了让蒙军退兵,只得派遣水师突袭海津镇,进犯大都,元庭大震,只得调兵回防。
    唐军顺势发起反击,收复两广全境,并派兵攻下福建,全歼进驻泉州之蒙军。
    然后调派水师进攻长江口,试图收复江南。
    蒙军派兵南下,于唐军战于金陵,唐军战胜。
    但蒙军骑兵机动迅速,快速撤离战场,主力未损,并没有多大的伤亡。
    为了提振天下人的抗蒙士气,李啸抵达金陵,改金陵为南京,登基称帝,年号承顺。
    并册封李崇为太子封秦王,主角在紫金山誓师抗蒙,并喊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成纪,救济斯民的口号。
    并再次借助水师之利,溯流而上,准备收复荆湖。
    并汇聚兵力,进攻湖南,江西等地,企图将蒙军赶出南方精华地带。
    唐军胜于湖南,败于江西,但由于唐军收复荆湖,蒙军虽胜,但也只能退出江西。
    至此,唐军成功收复东南半壁!
    蒙军再次集中优势兵力,进攻荆湖。
    唐军则是在稳住荆湖战场的同时,派兵向川蜀挺进,集中兵力企图收复川蜀,双方战于重庆,又战于成都,唐军成功收复川蜀的大平原,并夺取进出川蜀的主要道路,设立关隘,并向川西进军,打出缓冲区。
    云贵方面的蒙军陷入唐军的半包围中,只得退向大理。
    主角寻找到了一个大理高氏后人,扶持其恢复大理,企图在西南方面打出一个缓冲区。
    至此,长江以南半壁河山得以收复。
    长久的战事中,唐军缴获了大量的蒙军战马,骑兵规模不断的扩建。
    在骑兵和水师的配合之下,唐军又向着两淮进军,同蒙军主力战于淮安,收复两淮。
    忽必烈遣使和谈,约定双方为兄弟之国,但在和谈的同时,派兵走高原迂回,进攻云贵,企图杀穿唐国后方。
    而主角也是假意和谈,派水师出兵韩国,进一步进攻辽南。
    唐军于蒙军战于桂林,桂林失陷,唐军败退至广东。
    但唐军却是在辽南取得突破,大败蒙古的东道宗王。
    紧接着,主角率军亲征荆湖,带兵收复襄阳,企图恢复宋时防线,吸引蒙军主力。
    并派川蜀之军南下西进,准备要迂回包抄攻入广西的蒙军后路。
    双方激战于大理建昌路,蒙军主力损失惨重,仅有半数不到的兵力得以撤出战场,走高原返回北方。
    随后,双方休战,唐元和亲。
    主角正式纳忽必烈的女儿为侧妃,忽必烈也是捏着鼻子命人送来贺礼。
    双方开始了短暂的和平时期,唐国忙着屯田改革,整理内政。
    元朝则是忙着从几个汗国调兵,研发火器,准备接下来的战事。
    两年的和平时间之后,战事再起。
    元军兵分五路,一路山东南下攻两淮。
    一路自中原南下攻荆湖。
    一路自汉中南下攻川蜀。
    一路绕道高原攻大理和广西。
    最后一路则是进攻唐国在辽南的据点。
    主角当即作出决断,除去两淮之外,其余几路全部坚壁清野,准备固守。
    而他则是亲率禁军走水路,绕道山东登陆,准备集中兵力,消灭进攻两淮的蒙军。
    就在双方激战之时,大理高氏忽然反叛,蒙军长驱直入杀入唐国腹地,威胁湖南两广。
    主角在两淮大胜蒙军,歼灭蒙军主力,俘获张弘范,并派兵进入沂蒙山区,夺取蒙军对山东的控制权。
    然后在得知大理高氏反叛之后,主角调兵回援驱逐蒙军,并派兵灭亡大理,建立云南行省,在云南实行土司制和卫所制。
    第二年,为了避免和蒙军在平原上决战,主角制定了先攻河北,后取山西,然后居高临下收复中原的大战略。
    唐军和蒙军战于海津,蒙军退却,又战于大都,蒙军再退,忽必烈直接撤出大都,改西安为大元都城。
    主角在燕云山脉中修建关隘,用于抵挡来自北方的威胁,又修山海关,用于抵挡来自辽东的威胁。
    接下来便是派兵进攻山西,山西到手之后,唐军便以河北,山西,山东,荆湖对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半包围,唐军派出骑兵主力配合步兵进攻中原。
    唐军于蒙军先后战于开封,洛阳等地,中原大战的同时,主角又派兵进攻汉中,蒙军连遭败绩,忽必烈的几大世侯纷纷归降大唐。
    一番激战之后,双方休兵罢战一段时间,各自修整。
    后决战于关中,第一次关中决战,唐军小败一场,但占据了潼关,恢复了当年金国的关河防线。
    第二年,第二次关中决战爆发,唐军起主力进攻西安,双方战于渭河平原,蒙军再败,忽必烈走陕北撤回草原。
    唐军秋风扫落叶般收复了关内的全部土地,并在长城沿线设九边,恢复长城防线。
    主角父亲病重不能理事,退位太上皇,主角登基称帝,年号洪武。
    设大都为北都,设立北都行营,筹备北伐事宜。
    紧接着便制定了北伐草原的策略,先取辽东,断其一臂,后攻西域,绝其后援,派兵出塞,袭扰漠南,待其疲惫,决战漠北!
    唐军先取辽东,同蒙军激战于辽河平原,蒙军撤退。
    后进攻西域,同蒙军以及各汗国的联军激战于西域,小败一场,退守陇西。
    主角调动兵力,进击高原,在拿下高原之后,配合陇西强兵西出,成功夺取了西域。
    然后又频繁派遣精骑出塞,袭扰漠南诸部,漠南诸部降的降,亡的亡。
    蒙古疲敝!
    洪武十年,主角登基之后的第十个年头,终于率领大军出塞。
    大破蒙军于哈拉和林,忽必烈病逝军前,蒙军崩溃,败走西域。
    主角在狼居胥山封禅!
    重振了汉人失落了几百年的荣光和尚武精神。
    天下为之欢欣鼓舞!
    无数人都在赞颂主角的英明神武,甚至蒙古人主动为其上尊号,称其为天可汗。
    蒙古残部在抵达中亚地区之后,又被各大汗国所不容,只能继续西迁……
    但在大唐的巨大压力之下,蒙古各大汗国只能联手西征,准备彻底拿下整个欧洲,在欧洲休养生息,以图将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