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罐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在发现罗斯128海洋深处出现如此怪异的景象后
    为了谨慎起见,当前杨勐还未打算亲自下场。
    毕竟,在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设备已经代替了大多数的人力劳动,
    就算是航天工程也不例外。
    当初,地球掌权者们在讨论系外探索计划时,便曾为了有人探索和无人智能探索的问题,争论过一段时间。
    但考虑到,
    以当时的航天技术前往系外星系,动辄数十年,通信周期更是在数年以上,
    而为了发挥人类在认识外星生命的主观能动性。
    最终,载人先驱航天计划,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通过。
    而为了保证先驱航天员的生存能力,
    人类为他们,配置了大量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各种顶尖交叉技术的辅助下,人类的地外探索工程师曾预言:
    「拥有这样技术的航天员,在配合基因克隆技术,
    已经有了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能力……」
    ……
    对于杨勐来说,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已经算是十分熟悉,
    不过,接下来这种开罐头式的探测器他还是第一次尝试建造。
    若光是他一个人类,
    完全考虑到,各种设备的模块布置,和集成化处理,以及让探测器内的各种设备有效的配合运转,
    而不会出现左手打右手,相互捣乱的情况,
    以他个人的能力很难完成这样系统工程化设计,
    所幸,他有着小尹这样的人工智能进行辅助,
    作为航天工程方面的人工智能,探测器的设计,模拟,测试等工作是小尹的强项。
    杨勐只需将自己面临的情况告诉小尹,
    如他需要有东西可以进入那金属圆球中。
    而小尹则根据杨勐的要求,
    利用之前水下探测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探测装置的设计。
    此时的杨勐已经将自己的要求告诉了小尹,
    而通过飞船上的超算,小尹也很快,提供了初版方案,供杨勐预览。
    在浏览过后,杨勐见第一版探测设备的开罐过程较为暴力,
    可能会导致金属圆球的内部安全问题,
    杨勐又提出了一些列问题,让小尹进行修改。
    而小尹对于的杨勐提出的问题,有的进行修改,有则是用数据证明可能无法修改……
    就这样,在多次讨论中,
    设计方案便出炉了。
    而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对设计方案,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测试
    ……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
    尤其是在忘我的忙碌中,
    一转眼又过去了七天的时间,
    经过这几天的忙碌,
    一个新的探测器,经过设计论证、模拟演算、三维打印、测试改进,终于被杨勐搞了出来。
    此时在设备舱内,
    杨勐正在对「开罐器」进行着最后一遍的检测:
    「接下来便是实际验证了!」
    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设备类型,杨勐还是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其能达成最终目标,,
    航天工程是一项十分严谨的事情,
    而他之前使用的那些探测器,之所以能不出问题顺利使用,得益于人类数百年航天工业的积累。
    但对于在深海中,用柔和的办法破开一个巨大金属圆球技术,
    人类在过往的历史中并没有多少先例。
    若是人类未曾突破可控核聚变技术,
    依旧困在地球上,
    也许会因为各种矛盾的升级,加强海洋深处的对抗,也许那时会迸发出各种深海技术,
    但现在人类向往的是更为广阔的宇宙星辰,深海探测也不是人类的着重点。
    ……
    「开罐」探测器被的设备舱内的吊臂运送,到了之发射舱内。
    随着燃料加注,发射确认,再到最后发射的指令。
    开罐器很快变成了一个亮点。
    此时飘在舷窗前的小光,见杨勐又发射了什么东西,它微微的闪烁着问道:
    「这次应该能探测到里面的情况了吧?」
    听到小光问话,
    依旧在忙碌什么的杨勐,头也不抬的回应道:
    「这次应该没什么问题!」
    话虽这么说杨勐心中还是有些不安,
    对于探测器能否开罐成功,他到不是很担心,,
    那点水压对探测器并不会造成什么危险。
    真正让他不安的是,
    之前看到的那大型复合多孔菌内情况,
    这让他心中产生了一些不好的猜测。
    「希望这些猜测是错误的!」
    ……
    与之前的气动探测器一样,
    新的开罐探测器,也是从夜半球进入。
    不过,因为这次不需要探测罗斯128行星的地表状况,
    开罐器直接从的夜半球的20点的时区进入。
    等探测器上因为与空气摩擦所产生的火焰全部消失后,探测器已经进入了19点时区,
    没用多长时间,探测器便进入了昼半球与夜半球可交界的18点时区,
    开罐探测器的飞行速度很快,
    不到三个小时,便从的18点时区进入了12点时区,
    若不是需要制动减速,
    整个开罐探测器到到达12点时区的速度将会更快。
    「已经到达1号金属圆球的上方,准备进入海洋!」
    小尹的语音再次在杨勐的耳边响起,
    此时飞船上的小光和杨勐再次聚集在了一个大屏幕前,
    看着开罐探测器的探索过程。
    与之前气动探测器需要在空中释放水下探测器不同,
    这次的探测过程中,
    整个开罐探测器,在进行了四次坠落制动后,整个进入的海洋中。
    随着海水的冲刷,
    黑色且泛着彩光的油性物质在探测器进入的地方快速散开,
    这部分黑色物质,
    是探测器在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东西。
    而随着黑色物质被冲开探测器接近银色的外貌显露了出来,
    这个是圆底半椭球体的结构,
    因为不需要面向广大人类进行直播,上面也未有任何标识类涂层,
    只是单纯的银色。
    此时这个椭球体从中间裂开,露出了里面真正的开罐器,
    这是一个头大一头小,有些类似葫芦的探测器,而这便是杨勐与小尹在这段时间内搞出的开罐探测器。
    通过小尹设定好的路径程序,
    探测器较大的一头,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气泡和不怎么明显的漩涡,
    随着这种现象的出现,
    整个探测器向着目标点移动而去。
    ……
    按照常用的逻辑,杨勐按照发现的顺序,
    将自己第一个发现的金属圆球,命名为1号金属圆球。
    此刻,1号金属圆球与它的多孔菌,正处于两百一十米深度的海洋中,
    而这样的深度并不算深。
    很快开罐探测器便到了多孔菌的附近,确定了一个孔洞,而后钻了进去。
    对于人类来说多孔菌复杂的内部结构犹如迷宫一样,
    难以找到准确到达金属圆球的路。
    但对于小尹这样的计算机程序来说,
    只要走过一遍,便会牢牢记住自己所走过的路,
    因此没有耗费多少时间,
    开罐探测器便再次来到金属圆球前。
    此刻在飞船上,
    无论是小光还是杨勐都没有言语,而是紧紧的盯着屏幕,等待着接下来的开罐过程。
    只见葫芦形状的开罐探测器,找到了之前发现的舱口,
    将较大的葫芦底部,对准的了舱口,
    缓缓的靠了上去,
    随着就底部靠在出口上,
    一个金属圆盘,通过微型震荡手段,检测舱口的稳固力学程度,
    见力学稳定达标,
    葫芦底部的排液设备开始工作,
    随着内部的液体排除,
    在强大的内外压强下整个探测器,牢牢的吸附在了金属圆球。
    而随着液体的排空较大葫芦的内部也出现了一个可供作业的空间,
    在后小尹通过操控机械臂,
    将三个链接底座被焊接在了金属圆球上,
    之后用三个金属杆,将金属圆球与开罐探测相互连,
    待链接完毕后,
    葫芦上方较小的部分内,投放了一个的碗装的设备,
    这碗装结构经过专门的设计,金属圆球的舱口完全吻合,
    紧紧的扣在了出舱口上,
    在抽取了倒扣的碗中空气,
    小尹又操控着设备,确定了一遍碗状结构的气密性,
    如此内外嵌套,也是防止因为舱门的打开,气压失衡,导致开罐器失衡后。
    而探测器的这一些列动作,都通过内部的微型摄像装置,传回了飞船上。
    「要开舱门了!」
    而看着探测器顺利的完成这些步骤,
    并到达了最后一步,面对这种情况,若说是杨勐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所有的情绪都被他压在了心底。
    「检查完毕是否开舱!」
    小尹向杨勐请示了一遍指令,
    「开始吧!」
    「明白!」
    随着杨勐的指令,
    机械臂开始拧动舱门上的螺丝口,
    这种结构是传统的开舱方式,
    即使到了这个高度智能自动化的时代,
    想要手动开启一个飞船的舱门,还是免不了要从裤兜里掏扳手出来。
    可惜,机械臂的扳手拧动了一阵后还是没有打开舱门,
    见此情形,杨勐暗道一声:
    「果然如此吗?」
    对于传统方式打开舱门的做法,他也不抱多大希望,他只是想试一下。
    毕竟,里面死了那么多的人形生物,
    在结合之前看到的那些移动的金属球,
    杨勐怀疑的这些生命体的消亡可能并不意外。
    在他看来,不论是人类还是克隆人都存在着一定的求生本能,
    若是他面临困在金属眼球的情况,
    那么等无风带到来,多孔菌浮出水面的时候,他会想办法逃出这里。
    然而这只是,他作为人类的想法,
    金属圆球内的存在是不是人还无法下定论。
    以他的想法去衡量里面的存在,显然是正确的。
    想到这里,杨勐向小尹询问道:
    「你认为无法用传统方式打开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分析,很有可能是丝扣与锁定结构脱离,
    或者是舱门被某种方式封死,所以无法打开!」
    「这么说来,要采用一些暴力的手段了吗?」
    看着金属圆球那光滑的外壁,杨勐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
    虽然使用一些暴力手段会触发一些风险,
    但他没有过多犹豫,直接下达指令道:
    「按照计划,先打眼,放微型机器人进去看一看!」
    「明白!」
    随着杨勐的指令,
    底部空腔内的机械臂换了一种设备,
    开始在舱门上钻眼。
    这种行为对于整个金属圆球来说是危险的破坏行为,
    可惜金属圆球里也没有什么生命出来向杨勐抗议。
    ……
    随着钻头的工作,
    杨勐发现的这个金属圆球外壁的硬度有些高,
    而小尹通过简单的分析发现了钻孔碎屑的金属物质以铁为主。
    看着不断掉出的碎屑,
    一个从遇到1号金属圆球的到如今依旧存在的疑问,再次从杨勐的心底浮现,
    「制作如此多的金属圆球,金属元素从哪里来?」
    「以目前所看到的金属圆球数量来看,所需的矿物可不小啊!」
    也就在杨勐暗自思索什么的时候,
    一旁的小光闪烁着说到:
    「进去了!」
    紧接着小尹的声音在杨勐的耳边想起,
    「正在派遣微型机器人进入!」
    「扫描舱内环境中……」
    「经过确定,当前舱室为压力舱!」
    ……
    随着小尹提示音,杨勐的注意里再次回到了屏幕上,
    对于舱门后是压力舱的情况,
    他并没有感到任何意外,
    若舱门后面不是压力舱,那才是奇怪的事情
    在这样的海洋环境中若是内外环境直接相通,
    一开舱门直接大水漫灌,那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只有用压力舱做隔断,才能保证进出安全。
    在监测到舱门后是压力舱后,
    微型机器人也开始传回图像,
    压力舱内的环境,十分昏暗,可以依旧看到一些屏幕上闪烁着幽暗的光芒。
    「这里竟然还有设备运转着!」
    通过微型机器人的视角,杨勐发现在压力舱内的一些设备,正显示着什么,
    这让他感到意外,
    根据杨勐的推测,
    这个金属圆球很有可能是从,之前的那个大型复合多孔菌那里飘来的,
    从10时区的位置到12时区的位置,是一段不小的距离,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若金属圆球自身没有主动提供能源的装置,
    整个内部应该完全陷入黑暗才对。
    而如今看到压力舱内的一些屏幕还亮着光,这让杨勐有些振奋。
    「看来金属圆球里的线索可能会很多!」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