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79章 谢家彻底崩盘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79章 谢家彻底崩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七十九章谢家彻底崩盘
    【铭创创始人登记结婚,科技圈最狠搭档绑定成功!】
    【今天不是她在写代码,是她在盖章人生】
    底下评论区瞬间沸腾:
    【她不是注册公司,是注册婚姻】
    【他不是签协议,是签命】
    【技术为骨,爱情为心】
    【最冷静的女人,配最稳的男人】
    下午三点,段涵希照常开了个项目小会,把火种3.0的体验问题拿出来重新调整一遍。
    她边讲边修改,张思远忍不住问:“姐,你都结婚了,今天就不能请个假?”
    她淡定回:“我婚姻自由,不耽误我更新。”
    他叹口气:“你俩这婚姻不是谈恋爱,是打组合技。”
    “我是真的见证了一段‘职场协议爱情’。”
    段涵希边打字边说:“我们不是协议,我们是默认配置。”
    “该升级就升级。”
    “该绑定就绑定。”
    晚上七点,铭创官网更新了一条内部公告:
    【段涵希女士与萧铭宇先生,今日已登记结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见证。】
    【铭创不是家庭企业,但我们承认一件事:相互信任,是一切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
    张思远把这段发到朋友圈,配文是——
    【他们的婚书,写在代码底层了。】
    同一晚,几个财经节目联合推送了一支视频短片。
    开头画面,是两张户口本叠在一起,背景配着段涵希走进民政局的背影。
    镜头转场,是她从键盘前抬头,看向会议室灯光的一幕。
    旁白只有一句话:
    【你以为她在跑项目,其实她在写未来。】
    视频一挂,全网热议。
    那天晚上,铭创后台更新频率比平时高了三倍。
    有人说,是她为了系统上线前做最后一次测试。
    也有人说,她其实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写新的章节。
    她没回应。
    段涵希和萧铭宇登记结婚的事,一天内登了六家财经热搜,连老外的推特都在传,说什么“科技圈最危险的女人终于找到了稳定输入源”,底下一堆人转评:“她不是结婚,她是升级防火墙。”
    她懒得理这些热闹。
    第二天照样七点到办公室,连婚后第一天的早餐都还是泡面加鸡蛋,张思远在一边看得直咂舌。
    “你真不打算修个婚后假?”
    她摇头。
    “不是不想修,是现在根本停不下来。”
    话音刚落,萧铭宇从外头进来,把一份机密文档直接丢在她桌上。
    “联合国医疗组织给你发了邀请。”
    她抬头:“哪种邀请?”
    “不是颁奖,不是演讲。”
    “是让你参与起草‘全球人工智能安全诊断运算规则草案’。”
    段涵希手指一顿,轻轻扫了一眼文件,底下盖着清清楚楚的字——“初步参与草案委员会成员建议人选”。
    她没立马答应。
    不是因为犹豫。
    而是她知道,能让她进这种层级会议的人,不可能是无意间“发现她”。
    一定是某些人想在规则制定上再下一盘棋。
    萧铭宇坐下,说:“这封邀请是在我们拒绝麦索之后的第三天发出来的。”
    “而且背后的推动单位,里头有三家资本机构。”
    “你要是不答应,他们会找别人顶上。”
    “那草案可能会写成‘兼容性大于结构逻辑完整性’这类假中立真割裂的句子。”
    段涵希闭上眼,静了两秒。
    她明白了。
    他们是想做局。
    她如果不写,就只能接受别人写出来的。
    她要是不发声,别人就能代表她的系统立规则。
    她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字:
    【逻辑输出权≠主权让渡】
    “我去。”
    “但我不是去听课的。”
    “我是去把他们那些写歪的草案改回来。”
    “他们可以提建议。”
    “但我提决定。”
    张思远在旁边听得起劲:“姐,你这意思是——你要亲自去国际规则起草会现场,把他们那套藏刀子的语言一行行剁干净?”
    “嗯。”
    “那你打算怎么做?”
    “先把火种系统能跑出来的‘多语言逻辑一致性测试’结果打包成报告,递过去。”
    “他们讲的是规则语言,那我就用我程序里跑出的语言跟他们说话。”
    “他们不是说我闭源吗?”
    “我现在就把报告公开,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看得懂但写不出。”
    与此同时,海外财经圈也没闲着。
    一篇匿名文章在《未来技术简报》上刊出,标题是——
    【龙国人工智能医疗系统背后,是否存在本地化过度问题?】
    文章不点名,但句句针对铭创,试图影射:
    “一个没有国际授权结构的软件系统,是否适合作为全球共用框架?”
    “一个主张逻辑不可复制的系统,是否正悄悄构建新的‘技术话语壁垒’?”
    “他们说他们是开源互信的,但我们没有拿到代码。”
    “我们看到的是结果,却无法参与过程。”
    张思远气得当场翻桌:“他们不是在提疑问,是在写舆论陷阱!”
    “他们是想说——你不给我看代码,就是你有问题。”
    “他们不是要技术参与,他们是想当裁判!”
    段涵希没急,她只是把文章看完,在终端上打开一页新文件。
    段涵希把回应草案递出去那晚,中州安静得像是暴风雨前的黎明。
    没人知道她具体写了什么,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场技术规则的全球牌局,她已经不是“坐在一边”的人了。
    她是在正中心,拿笔定方向的那个人。
    就在同一时间,谢家出事了。
    起因很小,只是一封举报信。
    匿名的。
    内容是一段视频录像和一份加密聊天记录。
    举报对象:谢氏投资旗下多个医疗人工智能合作项目,存在技术合同伪造、违规改动诊疗数据、以“测试”之名规避数据安全审查的行为。
    这封举报信先是送到了中州市网信办,第二天就同步给了中央监管协调机构。
    信息一传出,医疗圈内炸了。
    没人想到——谢氏会在这个节骨眼栽这么大一个坑。
    但懂行的人都明白:
    这不是“被黑”。
    这是“被收网”。
    而这张网是谁织的?
    没人明说。
    可所有人都看着那封举报信最后的附注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