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卷 第41章 “耿氏”一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卷 第41章 “耿氏”一号雷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41章“耿氏”一号雷(第1/2页)
    后山,那个曾经幽静的秘密山洞,如今已经大变了模样。
    在李云龙那不计成本的资源倾斜下,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热火朝天的“技术研发中心”。
    山洞被拓宽了,里面用木板隔出了好几个独立的功能区:原料区、反应区、成品区……
    赵刚,也以他惊人的效率,从全团一千多号人里,精挑细选出了十几个,识字、手巧、而且绝对可靠的战士,组成了独立团的第一支,“技术学徒队”。
    此刻,技术科的“总部”,也就是那个最大的山洞里。
    耿忠,正站在一块用木板搭起来的“讲台”前。
    给他的第一批“学生”,上着,独立团历史上,第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军工技术课。
    他的手里,拿着一颗,从靶场上捡回来的,“二踢脚”哑弹。
    他的面前,坐着那十几个,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崇拜的年轻战士。
    “同志们。”
    耿忠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今天,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研究,这玩意儿。”
    他晃了晃手里的手榴弹。
    “在研究怎么让它变得更好之前,我们得先搞明白,它为什么,不行。”
    他拿起工具,当着所有人的面,熟练地,将那颗手榴弹,给拆解开来。
    露出了里面,填充得满满的,颗粒粗糙的,黑火药。
    “我们看,这东西为什么不行?”
    “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它肚子里的货,不行。”
    他指着那些黑火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
    “这玩意儿,叫黑火药。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厉害吧?但它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第一,威力小。烧起来,大部分能量都变成了烟和光,真正用来炸的劲儿,没多少。”
    “第二,烟大。你们都见过,这玩意儿一响,冒出一大股黑烟,不仅呛人,还容易暴露咱们自己的位置。”
    学徒们听得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所以。”
    耿忠的语气,充满了自信。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给它,换芯!”
    “换上咱们自己研制的,那种,没有烟,威力还比它大上十几倍的,新炸药!”
    他指了指旁边,一个用油布盖着的,被严密看管的木箱。
    那里面,装的,就是他这几天,带着两个老徒弟,冒着生命危险,赶制出来的,第一批,硝化棉!
    “但是!”
    耿忠话锋一转。
    “光换了芯,还不够!”
    他拿起那颗手榴弹,那光滑的,铸铁的外壳。
    “你们再看,它的第二个问题,出在这个壳子上。”
    他指着那厚实的,甚至有些笨重的铸铁弹体。
    “你们觉得,这玩意儿,结实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个学徒,想了想,回答道:“当然是好事啊!结实,才不容易坏!”
    “错!”
    耿忠摇了摇头。
    “对于一颗手榴弹来说,太结实了,反而是坏事!”
    他解释道。
    “因为它太结实,太光滑了。爆炸的时候,里面的劲儿,没办法把它均匀地撕开。”
    “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砰’的一声,把它炸成了两三块,或者四五块,大铁疙瘩。”
    “这些铁疙瘩,飞得不远,数量还少,杀伤半径,小得可怜!”
    “除非是,鬼子运气不好,被这铁疙瘩直接砸在脑门上,否则,根本起不到有效的杀伤作用!”
    “这,就是浪费!”
    ……
    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的学徒们,茅塞顿开。
    他们第一次,从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角度,去审视自己手中,这件最熟悉的武器。
    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那……耿先生,我们该怎么办?”一个学徒,急切地问道。
    “问得好。”
    耿忠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微笑。
    他知道,他已经成功地,在这群求知若渴的年轻人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科学”的种子。
    他拿起一截木炭,在身后的木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让这铁疙瘩,变得‘脆弱’一点。”
    “我们要想办法,让它在爆炸的时候,能顺着我们给它规划好的路线,碎裂成成百上千块,锋利的,致命的小铁片!”
    “这就好比……”
    他打了一个极其生动的比方。
    “一块完整的玻璃,你随便拿锤子一砸,它也就是裂成几大块。”
    “但如果你,先用金刚钻,在上面,仔仔细细地,划好一道道格子。”
    “你再轻轻一敲。”
    “它就会,顺着你划好的那些格子,‘哗啦’一声,碎成一堆,整整齐齐的小方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41章“耿氏”一号雷(第2/2页)
    “咱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就叫,预制破片!”
    ……
    预制破片!
    这个充满了现代军工气息的名词,从耿忠的口中说出。
    虽然学徒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但他们,都从耿先生那自信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即将要创造历史的,万丈光芒!
    而耿忠的脑海里。
    那张,早已被系统解锁的,【预制破片套筒(土法版)】的图纸,正在熠熠生辉。
    图纸上,清晰地,展示了两种,极其符合根据地现有工业水平的,天才般的解决方案。
    【方案A:铸铁内刻法】
    在浇筑手榴弹弹体的,泥制模具的内壁上,预先,用工具,刻出纵横交错的,网格状的凹槽。
    这样,浇筑出来的弹体,其内壁,就天然地,带上了一层,可以引导爆炸应力的“伤痕”。
    爆炸时,弹体就会,优先沿着这些脆弱的凹槽,撕裂!
    【方案B:铁皮外置法】
    找到最常见的,薄铁皮(比如从缴获的罐头盒上剪下来)。
    将其,制作成一个,大小刚好能套在手榴弹外部的简易套筒。
    在套筒的内部,用胶水,或者动物胶,密密麻麻地,粘满,收集来的碎铁钉,钢珠,甚至是坚硬的碎石子!
    爆炸时,手榴弹本身的冲击力,就会将这些,预先准备好的,“破片”,以一种极高的速度,向四周,抛射出去!
    ……
    耿忠,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
    决定,双管齐下!
    他让一部分学徒,带着他的亲笔信,和那张画得清清楚楚的草图,立刻,前往团里那个,简陋的铁匠铺。
    去指导那些,经验丰富,但思想僵化的老铁匠,如何,改进他们的模具。
    他知道,这需要时间去磨合。
    而眼下,他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拿出第一批,能让李云龙看到效果的成品!
    于是,他将重心,放在了那个,改装效率更高,也更简单粗暴的,方案B上!
    在他的指挥下。
    整个技术科,十几号人,立刻,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了起来!
    一条,充满了土法智慧的,简易的,手榴弹改装流水线,就在这个小小的山洞里,奇迹般地,建立了起来!
    几个力气大的学徒,负责第一道工序。
    他们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工具,拧开那些“二踢脚”的底盖,将里面,那些劣质的黑火药,全部倒出来,统一收集。
    另一些手巧的学徒,则负责第二道工序。
    他们将缴获来的,各种罐头盒,剪成大小统一的铁皮。
    然后,用一把把的小锤子,叮叮当当地,将它们,敲打成,一个个圆柱形的套筒。
    还有一批人,则负责,最“恶心”的工序。
    他们从后勤处,领来了熬好的,黏糊糊的动物胶。
    然后,将从各个连队,搜集来的,数以万计的,生了锈的铁钉,一颗一颗地,密密麻麻地,粘在那些铁皮套筒的内壁上。
    最后,也是最核心,最危险的一道工序。
    则由耿忠,亲自负责。
    他戴着手套,和蒙着好几层湿布的口罩。
    将那些,威力巨大,但性质也极其不稳定的硝化棉装药,按照一个精确的配比,小心翼翼地,重新,装填进那些,被掏空了的弹体里。
    再将引信,重新安装好。
    最后,套上那个,看起来,就狰狞无比的,“铁钉马甲”!
    ……
    几天几夜。
    不眠不休。
    当第一批,五十颗,崭新的,充满了冰冷的,致命的美感的,手榴弹,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木箱里时。
    整个技术科,都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这些新生的“宝贝”,比原来的“二踢脚”,要稍稍重上一些。
    它们的外表,不再是光滑的铸铁。
    而是被一个,布满了锋利铁钉的,狰狞的铁皮套筒,包裹着。
    光是看上一眼,就足以让人,头皮发麻!
    耿忠,为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耿氏”一号,预制破片高爆手榴弹】!
    李云龙和张大彪等人,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兴冲冲地,赶了过来。
    他们看着木箱里,那些外形狰狞,充满了杀气的新式手榴弹,一个个,都啧啧称奇。
    “好家伙!”
    李云龙拿起一颗,在手里,沉甸甸地,掂了掂。
    “光看这卖相,就比以前那个烧火棍,强了不止一百倍!”
    他抬起头,看着耿忠,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无穷的期待和火热。
    “小子!”
    “这玩意儿,威力到底咋样?”
    “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遛遛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