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吐一口气,沈悠道:【虽然各种自然灾害在东汉各郡层出不穷,邓绥还是凭本事稳定了大汉的基层。而随着东汉的天灾不断,难免边境的西域各国以为可以趁此机会入侵中原。】
【汉安帝永初三年,乌桓的率众王无何、鲜卑首领丘伦等,联络南匈奴骨都侯汇合七千精骑进犯五原郡,在高渠谷大破汉兵,杀郡长吏。同年十一月,邓绥遣车骑将军何熙、度辽将军梁慬等出击。】
【汉安帝永初四年正月,梁慬率八千多人到达属国故城,与南匈奴左将军、乌桓首领交战,杀其主帅,斩首三千余。南匈奴单于又亲率七八千骑兵迎战,包围梁慬。梁慬披甲奔驰,冲破包围圈,南匈奴引兵退回虎泽。】
【三月,何熙军到五原曼柏时染上重疾,不能再继续前进,便让庞雄与梁慬及耿种率一万六千步骑攻虎泽。眼看汉军大营再要继续往前,南匈奴单于惶恐,派左薁鞬日逐王投降,梁慬大摆兵阵接受投降。南匈奴单于脱帽光脚,当面受缚叩头,交纳入质。乌桓率众王无何乞求投降,鲜卑人逃回漠北。自此乌桓重新归附汉朝。邓绥拜乌桓首领戎朱廆为亲汉都尉。怎么样,天灾是不能预料不假,人祸,那须看看坐在那上头的到底是谁,别以为天灾不断,大汉就好欺负了。】
不得不说,邓绥一系列的操作让人惊叹。
懂得行军打仗的人都知道,别听着战事顺利就以为一切都好办。实则不然。
别的都不用举例了,就宋朝的情况,会打仗的宋朝将军少了吗?上头那皇帝不靠谱,江山便注定守不住。
邓绥这样子完全已经远甩了大宋的那些皇帝。再说了,能够知人善用,于天下非议,内忧外患时依然能够保得大汉的江山稳固,果真是谁都能做得到的事?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并没有。鲜卑可是跑了。因此,在休养生息九年后,于汉安帝元初六年,鲜卑攻入马城塞,杀长吏。好样的,之前大汉没有赶尽杀绝,鲜卑就以为自己可以了?邓绥即派堂弟邓遵调集射手三千人,与中郎将马续率领的南单于骑兵、以及辽西、右北平兵马会和,出塞追击鲜卑,最终在漠北大破之,获其生口及牛、羊、财物甚众,后世称之为“邓遵、马续破鲜卑之战”。】
【于是在汉安帝永宁元年,也就是鲜卑进犯大汉的第二年,辽西鲜卑首领乌伦、其至鞬率众降附,并交纳贡奉。邓绥便下诏封乌伦为率众王,其至鞬为率众侯,赐彩缯。】
【北边不太平,彼时大汉的海上也一样不太平。就在乌桓国他们进犯大汉时,以海贼张伯路为首的三千余海贼入寇沿海九郡,邓绥派遣侍御史庞雄发兵讨伐,眼看不敌,张伯路率众投降。可第二年他们却再度作乱,攻城杀人,烧毁官寺放出囚犯,党众越来越盛。魁首们皆称将军,朝拜张伯路,张伯路便戴上五梁冠,佩戴印绶。这么嚣张,哪能放过他呢。】
【邓绥再度下诏征讨,发兵数万,连战皆捷,大破海贼,被斩首和落水身亡的海贼有数百人,余众皆逃遁。听到前线的情况
,
邓绥知道,
不能不给人半点活路,于是下达招降海贼的赦令。奉命前来讨伐海贼的御史中丞王宗等人认为应乘胜追击,而青州刺史法雄则认为海贼会乘船过海,深入更远的海岛,到时候攻打起来胜负难料。如今朝廷下达赦令,倒不如顺势罢兵,抚慰并诱导海贼,到时候海贼必定解散,朝廷就可以不战而胜,何乐而不为。】
【王宗是个听劝的人,于是罢兵,海贼们自是大喜。毕竟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全然没有了活路,只能拼死一战,结果朝廷竟然愿意给他们一条生路,那他们还不赶紧麻利的感谢朝廷?当即将掳走的百姓归还。可是东莱郡内的汉军却没有解甲,这让海贼们十分惊恐,赶紧逃回海岛,也因此留下后患。两年后,海贼们因为缺粮少食,再度抄掠东莱。这回法雄知道了,这些海贼是不可能安分,率郡兵将其攻破。张伯路带着海贼们往辽东跑去,结果被辽东百姓李九等人斩杀,从此,州界恢复清静。】
万万没有想到,邓绥竟然面临那么多的敌人。但凡换一个不靠谱的坐在这等形势的皇位上,果真能够应对得比邓绥更好?
诚然,不少皇帝都不喜欢女子参与朝事,可像邓绥这样能干的人,换成是他们,舍得不用?
秦始皇是不可能得到邓绥这样的人相助,但是吕雉是可以的。
“朕让你们寻的人寻得如何?”对,秦始皇让人去找吕雉了,他是认定了这样的人该寻。
“已经安排人去寻了,只是相隔甚远,一来一回没有那么快。”一旁的蒙恬立刻答来,好些事秦始皇不方便交给别人去办的,都得是蒙恬安排。
吕雉,但不知陛下如何安排这个人。况且,怎么秦始皇只要寻吕雉,却对刘邦这个开国皇帝只字不提?
蒙恬心里的想法不少,当着秦始皇的面却没有问出来。
汉和帝时,刚刚立了邓绥为皇后的刘肇在听到邓绥临朝称制时,底下的臣子已然要进言,结果接下来沈悠的话直接把人的嘴都给堵上了,哪怕他们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东汉内忧外患不断的情况下,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帮大汉度过难关。
后果,他们都不蠢,不会不知道,一但过不去这个坎,迎接他们的将是亡国。
【是以,时人颂曰邓绥为“兴灭国,继绝世”。这么一听来,可有半分不实之处?】沈悠细数邓绥的操作,自然得点题,这一位女性相当的了不起,她可是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
【当然,这是邓绥在经济上和对外军事战争的操作,却不止于此。自汉建朝以来,凡太后临朝都会放纵外戚,专权弄势,如吕雉,如窦猗房。但是有句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吕家覆灭,窦家结果也好不到哪儿去。邓绥成为太后后,那是对外戚相当的严加管束。】
吕雉......
窦猗房......
作为两个被点名的人,心情好是不可能好的。但她们虽然有千万个理由,她们也不能否认,她们那样的操作对国家和百姓确实有害。没有对比也就算了,有对比,就不
要怪她们成为坏榜样。()
“”
?行而不辍提醒您《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如果说这极有可能成为表面功夫,有一回邓绥的哥哥邓骘的儿子邓凤接受贿赂的事情被揭露后,邓骘就将妻子和儿子头发剃光,以谢罪天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这样把人的头发都剥光了,在当时的环境是极重的惩罚。但凡不是邓绥对外戚的约束,邓绥的兄长能这么做?】
【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头的人一味徇私舞弊,下头的人就不可能拿律法当回事。唯有对自己,对自己亲近的人都做到执法如山,才能真正让人将律法当回事。不管他们想犯什么法,他们都会想,太后对自己的亲侄子都能下狠手,我们犯法的事要是被捉了,断不可能有人能为我们求得了情。畏于刑罚,何尝不是让人守法的原因之一。】
秦始皇是相当的同意,谁说不是呢,执法公正公平,刑罚不变,自然就会让人生出畏惧,做什么事前都得想清楚后果是不是他们能承担得起的。
【既然说到执法了,邓绥对自家人严厉,却并非一味实施严刑峻法,相反,她广施德政,放宫人回乡,并下令宗室成员被罚入宫的,以及被囚于掖庭的宫中,一律赦免为平民,准他们回乡。不仅洛阳,各官府、郡国、王侯有姓刘的或年迈的,也都一并遵照实行。汉安帝永初四年,邓绥又下诏自汉章帝建初年间以来因言论不当获罪而被流放边疆的人,都回到各自所在的郡。其中被没入官府为奴婢的人,也都赦免为平民。】
【邓绥还平反冤狱,减免刑罚。汉安帝永初二年,京师旱灾,邓绥亲自到洛阳官舍,审视记录是否有冤狱情况。果然发现了冤案,即给予平反。邓绥还不信鬼神之说,自汉朝以来,人人皆信巫蛊之术,数数两汉因巫蛊而死的人还少吗?于是邓绥诏令一切滥设的祠堂,反对巫蛊迷信,赦免了自光武帝以来因“妖言巫恶”而犯罪的人。其中就包括曾经想要她死的阴皇后的亲属,邓绥不仅让阴皇后的亲属回原籍,更赦令归还资财五百余万。不得不说,邓绥这气度胸襟,海纳百川不过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