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一早,老关把昨天喝得烂醉的儿子从床上给拽了起来,几人一起向着官塘镇出发了。
一路上,看着小关骑在马背上东倒西歪的样子,老关的心里隐隐地有些冒火,如果不是老陈他们一直在旁边劝着,沈环估计老关说不定直接在路上就开骂了……
官塘镇在扬州城北,与泗槐镇相差不远,两个镇子都挨在瘦西湖的边上,靠着这块风景名胜的宝地,两个镇子都发展的不错,无论是农业还是商业都十分发达!
但有好处同样也有坏处,或许就是因为靠着瘦西湖太近的缘故,这次的洪灾这两个镇子也因此受损地十分严重,有许多民房和店铺都在这场洪水中被冲毁了!走在已经清理出来的道路上,沈环完全能够感受到当时洪水袭来时的威力……
此刻,已经有很多人家在开始修缮或重建自家的房屋了,然而沈环却发现也有许多人还是失魂落魄地站在自己家的废墟上一动也不动,一开始他以为是这些受灾的灾民是因为失去了亲人而如此,可当他一问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无钱重建的缘故。
这些人大多都是本地没有土地的居民,平时以在镇上打工或者手艺维生,虽然沈环制定了以工代酬的赈灾方案能够让他们赚到工钱和种子,但那点工钱根本不够在镇上重建家园!至于那些种子,由于他们没有土地,只能煮了吃掉,可以说几乎一点用处也没有……
看着他们那样子,沈环心里有些难受,可现在也没有类似于救助站的救助设施,当地**也没有类似于后世之中的灾区重建计划,一时间他也想不到有什么样的好办法能够去帮助他们,就算自己把身上的财物全都用尽了,也只是杯水车薪……
沈环看着心里有点不舒服,又坐回到了马车里,今天他是来查案的,这些灾民只能等以后他和铁无双及杨明他们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想到个什么好一点的解决办法。
官塘镇和泗槐镇的情况差不多,到处都是一片狼藉,在小飞侠的带领下,沈环他们来到当初发现了银月标记的那个地方。
看着这满地的废墟,小关随意地搬开两块烂木头,不可思议地问道:“我说飞哥,你该不会是在逗我们吧?这除了一堆烂木头以外什么也没有啊!”
小飞侠没有说话,走到废墟前把压在底下的一整块木板给抽了出来,这块木板上除了刻了财源广进这四个大字以外,在这上面还刻着一个和银月鉴一模一样的银月标记!
小飞侠指着这块木板说道:“这原本是我们情义盟开在官塘镇上的一家酒楼,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店里的伙计就发现了这个标记,当时店里的兄弟还以为是哪家孩子的恶作剧,直到后来,盟里的老人来这里吃饭以后才发现这是四十八盗的独有标记。”
“那店里的掌柜和伙计呢?他们现在在哪呢?”沈环对着小飞侠问道。
“他们都是这官塘镇上的人,这次洪水,他们家里也遭了灾,我估计现在正在工地上清理杂物赚钱呢!”
小飞侠的话音刚落,小关就叫了起来,“啊?飞哥,他们可都是你们的人,你们也不管管?还让他们自己赚钱造房子?你们这也太抠门了吧?”
“这也没办法啊,这次洪水造成的破坏实在太大了,不说其他地方,就连我们情义盟开在附近城镇的产业有很多也受到了重大的损失,盟里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我们情义盟向来以情义为先,受了灾的兄弟为了不给盟里增加负担,于是就把这事自己承担下来了,不过你们放心,等以后缓过来了,盟里一定会给他们补偿的!”
小飞侠说完四下找了找,果然在不远处的清理工地上找到了掌柜和伙计,招手把他们给叫了过来。
“飞子,你怎么来了?今天是有什么事吗?”掌柜的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走过来问道。
“老郑,今天我们过来其实是为了这个银月标记。”
小飞侠向沈环介绍道:“这是我们客栈的郑掌柜,沈兄弟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他!”
“老郑你好。”沈环向他行了一礼问道:“老郑,当时你最早发现这个印记是什么时候?”
“那是初五那天,晚上我们打烊了以后我和以前一样里里外外地把店里打扫了一遍,就是在那时候我发现了这牌子上刻的银月标记。”
“你怎么那么肯定?万一是你当时没注意,直到初五那天才发现的呢?”
老郑微微一笑,“那是不可能的!我这个人有个毛病,打烊以后都会里里外外打扫一遍,连犄角旮旯都不会放过,更别提这块匾了,我每天都会擦一遍!要是之前就有了的话我肯定早就发现了!”
“哦,这样!这可真是难得!像老郑你这么爱干净的掌柜真是少见的!”沈环夸了有着强迫症的老郑一下,又问道:“那初五那天你记不记得有哪些人来这里吃过饭?或者记不记得有那些接近过这块牌匾?”
“这您可就为难我了……”
老郑皱着眉头说道:“初五那天是开市的时候,镇子上有许多做生意的人家都来我这吃饭请客吃饭,那时候人多嘴杂的,忙都快忙死了,哪记得那么多!”
听着这话,沈环微微一叹,虽然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但是还是不死心地让老郑努力回忆一下,到底有哪些人来这里吃过饭。老郑的记忆还不错,除了那些散客,大半的客人都记起来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的名字老郑也是记忆犹新!那就是孟婆婆!
“孟婆婆那天也来你这吃过饭?”沈环意外地问道。
“是啊!孟婆婆是我们这里的常客,她一个人独居,这过年过节的柴火烧完了不好买,她就经常来我们这里吃饭!怎么您怀疑她?这您就别开玩笑了,孟婆婆那么一大把年纪了,腿脚又不方便,再说了她一个女人,又怎么可能是当年那骇人听闻的四十八盗呢!”
沈环知道虽然老郑的话确实有道理,然而此时在他的脑海中突然又浮现出了孟婆婆到工地上送包子时的场景,且不说当时她的反应有些古怪,单就是她为什么舍近求远放着这里平日里对她照顾有加的邻居们不去犒劳,而是宁愿推着车子走过那么长的一段路到二十四桥边上去,这一点就不禁让人感到十分怪异!这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经常在那里卖包子的缘故吗?
还有那包子,沈环相信凭借着孟婆婆的手艺,她就算不用走那么远也完全不愁包子会卖不出去,而其中更古怪的是孟婆婆这包子什么都不叫,偏偏要叫人肉包子,有这么好吃的包子她还需要借罗刹婆的名头来为自己招揽生意吗?
想到沈环对自己一开始的判断感到有些怀疑,孟婆婆如此古怪的行为反而就像是在告诉别人,自己和那二十四具尸骨有着某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