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73章 任命赵刚为政治主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373章 任命赵刚为政治主任,全面收编伪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楚云飞入驻兰封城,三个军的兵力依次部署开。
    留下98军打扫城内,毕竟是武世民的部队付出最大,应该由他们打扫21师团的驻地,所缴获的物资也该优先补充给他们。
    缴获的武器装备堆积如山,日军的三八大盖、歪把子、野鸡脖子等枪械,密密麻麻的堆成一团。
    掷弹筒、山野炮等,经过清点后分配下去。
    正规部队看不上这些玩意儿,手上有更好的。
    暂编师倒是不嫌弃。
    只要有武器,就能拉出部队来。
    另一边,
    加藤园的栗色战马在惠济河北岸刨着蹄子,对岸传来的欢呼声像针一样扎进耳朵。
    当21师团覆灭的消息通过电台传来时,他立马拿出地图思考撤退路线。
    加藤园不是傻子,连21师团、独立重炮第八联队都被干了,留下他一个骑兵旅团,还不够楚云飞塞牙缝的呢。
    “立刻向东撤退。”
    “放弃所有警戒阵地,辎重全部销毁,轻装前进。”
    鬼子少将很果断的下令向东撤退,并入徐城方向。
    日军骑兵们纷纷翻身上马,混着拆卸重武器的叮当声。
    骑兵旅团的撤退像道黄色潮水,迅速漫过荒原。
    阵线迅速向东退缩,被迫放弃多个县城。
    周边的日伪军心生寒意,是否还要跟着鬼子混,似乎第八战区更猛啊。
    已经连续吃掉多个师团,照着眼下的局势发展下去,整个华北都会成为囊中之物。
    张岚峰的治安旅已经被打残了,还剩下两千多人。
    心腹凑过来询问他的想法:“旅座,咱们还跟着鬼子跑吗?”
    这话让他心里咯噔一下,第八战区连21师团都能吃掉,自己这些伪军根本不值一提。
    “找个地方休整。”
    “等看清局势再说。”
    士兵们面面相觑,却没人敢反对,谁都能感觉到,跟着日军混的日子怕是到头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作为汉奸、伪军头子,他们得提前为将来打算。
    伪军是一个大盘子,至少有几十万兵力,陪着鬼子为虎作伥。
    这群家伙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但你没办法忽略他们。
    这是毒虫,也是祸害,总归要想个法子解决。
    此时的第八战区司令部,李峰正对着电台发布指令:“给各伪军据点发通牒,既往不咎,投诚者保留编制,立功者有奖。”
    “告诉他们,跟着鬼子只有死路一条,投向我们,才有活路。”
    通牒像雪片般飞向各个伪军据点。
    有的指挥官将通牒撕得粉碎,眼给太君看,却在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有的悄悄派人与第八战区联系,用粮食和弹药换取投诚信号,还有的干脆杀了据点里的日军顾问,举着白旗开城投降。
    第八战区收编的伪军的消息一出来。
    很多人再也无法把持了。
    现在起义还能混个职务,等灭了鬼子,再灭他们的时候,那可就全完了。
    起义的浪潮迅速蔓延。
    接连出现治安军哗变的情况,扣押了日军联络官,以此作为投诚里。
    这些人上赶着找上楚云飞的龙城集团军,请求第八战区收编,主动接受整编。
    整编还有活路,作对必死无疑。
    暗地里更有主动联络者,愿意配合第八战区,甘愿潜伏在日军手下,等待命令投诚。
    任命赵刚为伪军起义政治部主任,全权负责对接伪军起义事宜。
    成立单独的领导班底,做其他伪军的心理工作,负责收编部队的思想建设。
    这是赵刚最擅长的任务。
    既需要组织能力,也需要思想建设能力。
    除了伪军之外,不排除地方武装,其他势力的收编。
    李峰难得张开手,放开了门槛,愿意主动吸纳一大批兵力进入第八战区。
    放在之前,伪军想投降,第八战区还不要呢。
    作战会议的余温还没散尽,李峰的任命状已经送到赵刚案头。
    收编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做好了可以扩充兵力,做不好,那就是引进来一群老鼠屎。
    “这担子不轻啊。”
    赵刚喃喃自语,看向石门的收编处,刚投诚的伪军正乱糟糟地列队,有人还在偷偷往枪套里塞烟卷,队列里不时传出粗野的笑骂。
    被日军驱使了数年的士兵,身上还带着匪气与奴性的双重烙印。
    “主任,第一期学习班的名单拟好了。”
    干事捧着花名册进来,纸页上密密麻麻写着伪军军官的名字,不少人备注栏里标着“曾镇压抗日武装”“手上有血债”。
    周刚的眉头皱在一起,想要完好执行长官的任务,必须考虑软硬兼施的手段。
    该拉一批典型出来,杀鸡儆猴,以此来用于整顿军纪。
    赵刚接过名单,钢笔在“王怀庆”三个字下画了道横线。这位伪均的司令,投诚时带着全师的轻重武器,需要重点关注。
    “把他调到学习班第一排,我亲自带。”
    “告诉各区县,成立临时宣讲团,每个起义部队派驻三名政治指导员,从最基础学起。”
    第一期学习班就在石门,赵刚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看着台下坐得歪歪扭扭的伪军军官,突然将手里的搪瓷缸重重顿在桌上:“你们当中,有人说自己是被逼当汉奸的,有人说为了混口饭吃,可枪口对着同胞的时候,谁犹豫过?”
    台下的窃窃私语瞬间停了。
    很多人涨成猪肝色,手指下意识攥紧了衣角。
    想起围剿游击队的场景,想起助纣为虐的场景,那些被日军机枪扫倒的农民,此刻仿佛就坐在台下盯着他们。
    “但现在不一样了。”
    赵刚的声音缓和下来,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摞油印的小册子。
    “第八战区给你们机会,不是让你们继续混饭吃,是让你们把枪口调过来,对着真正的敌人。”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想要获得原谅,不是靠第八战区,不是靠我赵刚,原谅你们的不是我。”
    赵刚指着窗外飘扬的军旗,“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是你们将来在战场上流的血。”
    ……
    思想建设像春雨般渗透军营。
    赵刚带着政治部的干部们逐营座谈,在马灯下听伪军士兵讲被迫当汉奸的经历,把那些沾满血泪的故事编成小册子,用于警示。
    他组织投诚士兵与抗日家属见面会,当老太太给曾经的伪军端来热粥时,不少硬汉当场哭成了泪人。
    让士兵知道为民族而战,为家人而战,知廉耻,明是非。
    保家卫国,不是一句空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