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卷第29章民乱!(第1/2页)
御书房内,御案上的密奏字迹犹带墨香。
崇祯手指轻敲,指节泛白。
“阁老,东厂与锦衣卫的奏报已至,陕西之灾比料想更为惨重。”
孙承宗一脸忧色,“陛下是担心陕西会民变?”
“白水县已起民变,贼首王二自立为王,带人杀县令、屠县衙,抢官仓。”
孙承宗皱眉,自古应对民变只有一个法子……
陛下所展现出的杀伐果决已注定这些人的结局。
可孙承宗万万没想到,陛下应对的法子会是这样。
崇祯声音沉而缓,话语里带着苦涩,“陕西太苦了,自开国以来,从陕西入伍的百姓远胜他地。
但……却从未给过他们应有的体面。
大明亏欠了陕西。”
孙承宗沉默不言。
作为将军,他自然知道这是实情,可他无能为力。
“朕决定让曹文诏去陕西募兵,用以填补二十一卫和京营之缺。”
孙承宗眼睛一亮,随即黯然。
他自然明白陛下此举之深意,陛下这是要从根上断绝民变。
把陕西所有的青壮抽干,结合陛下颁布的优抚令,陕西军属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样便会形成牢不可破的基本盘,从根源上断了民变之路。
可……
“陛下,若真将大规模兵源抽自陕西,农耕恐怕难以为继,只怕陕西的百姓会更苦。”
他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这已经是陛下最大的仁慈了。
可还是把担忧说了出来。
崇祯似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起身走到墙上的地图前,手指在陕西一带停住。
“这地太苦。
他们一生只在出生、成亲、入土时洗三次澡。
迎娶新娘彩礼竟是一窖雨水。
如今大旱将至,他们更是没有了活路。
朕决定要把陕西之民全部内迁。”
孙承宗一震:“太祖曾有意迁民,可故土难离,数万人跪地苦求,太祖只能作罢。
今日若再提,恐亦难行。”
“阁老言故土难离,但陕西战死之民为大明之最。”
孙承宗心头一痛。
最苦之地却承受最多战火牺牲。
只要国家有难,他们二话不说,放下锄头就上战场。
崇祯喉头发堵,他让王承恩翻查陕西奏章,即便追溯数十年,也找不到一纸诉苦的折子。
换言之,他们没有任何抱怨。
一点没有。
“朕打算下旨,召陕西百姓全部内迁,平叛乱,护卫京师!”
孙承宗明白,陛下这是用圣旨骗他们离开故土。
然而这骗却令人心头激荡。
陕西之民,为了故土之情,数万之民能坚定不移的跪地抗旨。
但若是为国平叛、护卫京城,他们一定会赴命。
说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或许不能让他们舍弃祖地,撇下祖坟。
但说需要他们保卫皇帝、护卫大明,他们绝不会拒绝。
孙承宗猛然双膝跪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搀扶起孙承宗,“他们是朕的子民,是甘心为大明献身而不求回报的子民。
若朕都不为他们着想,连朕都将他们遗忘,这世上,还有谁会记得他们的苦与忠。”
孙承宗动容,望着这位年轻英俊的帝王,他坚信大明定然会再创荣光。
大的方向陛下已然有数,他只能尽全力做好自己份内之事。
“陕西灾情严重,又起叛乱,赈灾已刻不容缓。陛下,可有合适赈灾人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29章民乱!(第2/2页)
“阁老可有推荐之人?”
“袁可立为人刚直,臣以为他是最佳人选。”
“阁老以为陕西之祸仅是天灾乎?
人祸不除,只赈天灾于事无补。”
孙承宗心头一动,他自然知道陛下所说的人祸是谁。
秦王,洪武三年被封,迄今两百余年,其根基深厚,势力庞大。
崇祯眼神冰冷,“令曹文诏、孙传庭即刻赴陕西募兵。
令袁可立领钦差,赐尚方宝剑,赴陕西巡查,直隶孙传庭、曹文诏及当地各部。
凡有奸佞欺压、贪腐为患者,可先斩后奏。”
孙承宗心中一震,陛下不仅要救民、募兵、迁徙,更要借此一举问责庙堂与地方的奸佞,把他们连根拔除。
就算袁可立去赈灾,也只能缓解一时之困,无法触及根源。
陛下让孙传庭、曹文诏赴陕募兵,其另一层用意便是镇压。
剑指宗室。
先斩后奏四字已昭示陛下的决心。
孙承宗呆呆的望着崇祯。
陛下的心智非常人也。
提升军人地位的优抚令可以帮助孙传庭、曹文诏两人顺利募兵。
这些兵士和家属将会变为朝廷的受益者与保皇派,便构成牢不可破的基本盘。
所形成的社会支撑将难以撼动。
袁可立手持尚方宝剑、铁面无私,配合孙传庭与曹文诏的军力。
不仅可以剿灭像王二这样的贼首,更可以撼动盘踞陕西两百多年的……秦王。
如此一来,民心可稳,民变便可绝迹。
但这一切,需要大量钱粮来支撑。
“陛下,八大晋商……”
“命大同总兵渠家帧、宣府总兵董继舒向张家口方向压境,配合曹变蛟剿灭盘踞的八大晋商。
张家口总兵侯世禄若有异状就地处斩。
曹变蛟剿平后进山西,会同锦衣卫、东厂将八大晋商抄家灭族。”
崇祯想了想问道:“黑云龙现在何处?”
“被朱纯臣等陷害,如今只是张家口一名把总。”
“命黑云龙接任张家口总兵,赐以军粮与赏银。
但若他练不出能打的军队,朕要他的头!
令辽东加强防务,赵率教亲领兵守喜峰口、龙井关、大安口三处。
士卒扩编至一万,军饷优先发放,火炮弓矢优先供给。
若因守备失察,皇太极趁虚入关,朕手刃赵率教。”
崇祯心知,由于八大晋商的通风报信,皇太极就是从喜峰口入关的。
他本想利用喜峰口设伏,但地形并不适合大规模决战。
于是改为先理内务、后图外事。
内部一旦梳理清楚,外患自可有千百手段对付。
孙承宗提醒道:“陛下,毕自严要进京了。”
要说理财掌管户部,毕自严更合适。
可现在的户部尚书是郭允厚。
崇祯皱眉,正在想如何能不伤老臣之心,又能妥善解决此事。
孙承宗替崇祯分忧了,“陛下,臣举荐户部尚书郭允厚赴陕西坐镇,一来能及时调度财务赈灾。
二来……”
还没等他说完,心照不宣的崇祯满意的看了一眼孙承宗。
“准奏!但从户部尚书到地方巡抚,身份落差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臣亲自去给郭尚书搬旨。”
崇祯微笑。
有这些忠贞之臣鼎力相助,他感觉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