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62章移动网际网路,生态之争!
做普通洗衣机,很难乾的过美的丶海尔,小天鹅。
但做高端的两分区洗衣机,三分区洗衣机,直接换赛道,那就无敌了。
这种分区洗衣机,研发难度有限,但在当下是绝对市场空白!
凭藉小鸭集团的优质资产和人才,做出分区洗衣机,没有任何问题。
但即便如此,王君山也不想收购整个小鸭集团。
眼下经济危机,小鸭濒临破产,整个集团的净资产只剩下土地,产业园,旧生产线等设备,总价值也就两亿。
就连原本最有价值的ST小鸭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也在2003年,重组给了重汽集团。
当时,上市公司ST小鸭亏损严重,濒临退市,一旦退市,壳资源也没价值了。
而重汽收购又想着借壳上市。
于是双方来了一波资源置换。
ST小鸭把洗衣机业务丶资产丶债务,全部卖给小鸭集团,只留下ST小鸭上市公司的壳,向重汽定向增发。
而重汽则把自己的资产全部注入ST小鸭的壳。
后续ST小鸭改名为重汽,借壳上市,顺利融资,实现质的发展。
而ST小鸭也藉此剥离了亏损的洗衣机业务,保住了上市资格。
并因为这一波操作,原本的股份虽然被稀释了,但也因为主业从洗衣机变成重卡,变得更加值钱。
限售期后,小鸭集团将股票全部抛售,皆大欢喜。
若是如此,也就罢了。
但洗衣机业务还是严重亏损。
为了盘活小鸭洗衣机业务,济州又招商引入南都斯威特集团,希望藉此盘活小鸭洗衣机业务。
2005年,双方达成协议,斯威特集团以零资产收购小鸭洗衣机主业,计划投资2亿,重启生产,2005年年产百万台洗衣机,承接7亿左右的债务。
只需要7亿债务,就能拿下小鸭洗衣机主业,以及众多产业园资产,市场,斯威特很是兴奋。
却不想,斯威特步子迈大了,再加上之前刚收购了小天鹅等企业,最终导致未能履行债务合约,也没有投入两亿,重启生产,使得小鸭集团的债务危机更加严重。
而小鸭洗衣机的年产量更是不断降低,整个2008年也就能生产二十多万台,年营收一亿左右。
资产没多少,负债7个亿,甚至更多。
还有员工安置问题。
这种国企改制来的员工,工龄买断,安置费都得一亿多。
重启生产,升级生产线,也得花一亿多。
全部算下来,王君山要收购小鸭集团,没有10亿都难!
王君山没必要为了一盘醋,包一顿饺子。
而且小鸭集团的问题很严重,背后大股东还是济州国资委,关系错综复杂。
整个集团就是烂摊子,不百分百收购,都难以改革。
可百分百收购,除了以上花销,还得多花一亿买断国资委等股东的股份!
还有和斯威特重组的烂摊子,也不知道有没有收拾好。
难搞的很。
相反,只收购小鸭集团位于高新区的几个核心工业园区,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磨具生产中心,具备精密加工能力,可以用来生产分区洗衣机的核心元器件。
还有国家认证的家电检测实验室!
这种检测实验室,未来科技自己建造,申请国家认证,需要三年时间,直接收购最为省事。
研发中心,也可以收购。
总装车间园区,可以根据情况收购一到两个。
小鸭集团在济州各地,有多个产业园区。
这样只收购需要的,花点钱,不涉及债务问题,足够打造成未来智家洗衣机园区。
至于对方会不会卖?
应该问题不大。
无他,现在的小鸭洗衣机业务严重亏损,根本竞争不过海尔美的小天鹅。
基本上全部放弃了。
小鸭洗衣机的年产能,都从巅峰的140万台,降到了二十几万台,明年还得腰斩。
可以说,小鸭的民用洗衣机业务基本废了!
转而开始向工业装备领域转型,发展商用洗涤设备丶工业洗衣机等洗涤产业链,以及汽车装备产业链(汽车模具丶车轮装备等)。
前世的小鸭就是经历了艰难的转型期,连续亏损,在2015年后,扭亏为盈,后续在商用洗涤,工业洗衣机等领域做大,达到年营收百亿。
既然小鸭都要放弃民用洗衣机业务,那这些资产也都意义不大。
王君山出手抄底,只要价格合适,还是有希望的。
研发中心,小鸭实验室CNAS认证,精密模具中心,部分总装车间!
还有小鸭的尖端研发工程师!
王君山都很稀罕。
一旦拿下,未来洗衣机的产业基础,直接有了。
签约后,一边进行生产线升级调整。
一边突击研发双分区洗衣机,三分区洗衣机!
后续生产出分区洗衣机,直接通过唯品会,国内热销。
还可以藉助优团国际,热销海外!
今年刚起步,优团国际只是进口。
明年做大了,出口贸易,都是不必可少。
而未来分区洗衣机,就是打开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
当然,也可以利用资源生产一些普通洗衣机,蹭一波2008年家电下乡的福利。
或者将分区洗衣机,做成两个组件,分别出售,以此满足家电下乡1999的价格限制,也可以蹭一波家电下乡的补贴。
更主要的,王君山收购的小鸭集团产业园区,都在高新区。
现在看是大东郊,偏得很,可十年后,就是济州的市中心了,就成了科技城片区!
CBD丶金融中心,都在附近。
抄底这几处产业园区,也就两个亿左右,可等到2017年拆迁,补偿就是十几个亿!
而这九年期间,用来生产分区洗衣机,年产值也是大几十亿的规模。
可以说,一本万利!
完全可行!
王君山有了计较,迅速喊来崔倩,详细交代:
「崔主管,你安排团队去小鸭集团进行全方位考察,尤其是位于高新区的几处核心产业园,看看他们的生产线设备,资产……」
「好的,老板。」崔倩迅速安排人去处理。
对此,沈怀瑾有些疑惑:「老板,家电下乡是个机会,也救不活小鸭洗衣机吗?」
王君山摇了摇头:「救不活,这年头的销售主要是依赖线下。巅峰时期,全国各地都是小鸭集团的门店,渠道,现在80%都关了。」
「也是,渠道都没了,就算有家电线下乡,也没多少门店卖,也没意义了。」沈怀瑾感慨万千。
没办法,现在的小鸭洗衣机,完全竞争不过海尔丶美的丶小天鹅了。
年年亏损,导致小鸭不得不放弃民用洗衣机,转向商用洗涤。
如今王君山出手,部分收购,小鸭集团自然不会拒绝。
当然,最终能不能成,还是小鸭集团的大股东济州国资委说了算。
这种企业,只要国资委答应,那就没问题。
同样,国资委不答应,那就没戏。
「老板,我还有个问题。」沈怀瑾开口道:「我们为什麽要做洗衣机啊?感觉和我们之前的业务,不搭。」
王君山淡淡一笑:「当下传统网际网路时代的竞争,讲究跑马圈地,是门户网站的竞争,是BAT大厂的竞争。」
「但接下来移动网际网路时代的竞争,讲究的是万物互联,是生态体系的对抗!」
这是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大势!
不管是华为,还是小米,做的都是生态!
一旦生态打通,晶片,系统,手机,平板,电脑,汽车,智能家居,都能迅速做起来。
而做不出生态的巨头,就会没落,成为生态巨头的基石。
最简单的,鸿蒙智行的车主,大都用华为手机,华为平板,华为笔记本,华为手表,华为智能家居……
而小米汽车的车主,也大都是小米手机,小米平板,小米笔记本,小米手表,小米智能家居……
若是跨品牌,那体验感会很差很差。
比如用华为手机戴Applewatch。
或者反过来,用iPhone,戴华为手表,都体验拉跨,续航拉跨。
同品牌,生态竞争,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样,未来科技若想不落伍,也得提前布局。
未来智家,明年的未来手机,未来OS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收购小鸭的部分核心资产,打造未来分区洗衣机,就是未来智家的开端!
「不太懂……」
沈怀瑾刚想再问,已经被王君山打断:「通知各位高层,开会。」
「好。」
很快,会议开启。
「随着新闻的报导,想必各大城市都在争抢我们的十大国际大仓。」
众人点点头,纷纷开口:
「每个区域,都有多个城市争抢,给的政策和优惠,也都很好。」
「对,又是免费给土地,动不动四百亩,五百亩,还有六百亩的,一分钱不要。」
「还给提供贷款担保,我算了下,扣除大基建的20%补贴,基本恰好覆盖我们的建造成本。」
「加上地方贴息,利息也不高,咱们基本不用往里投钱,利息本金,运营后,利润足够覆盖。」
「税收优惠也很足。」
「之前老板就说,地方会全力支持,送钱送地,我还不信,没想到竟然真是如此。」
王君山淡淡一笑:「没办法,经济危机下,必须刺激消费,大基建,四万亿计划,就是专门补贴这些。」
其他时候,这些政策很难申请,根本批不下来。
别说送钱送地贴息退税都安排了,能有一两样就不错了。
可全球金融危机下,组合拳,都给安排。
这就是选对时机的好处。
「咱们得珍惜好这个机会,迅速推进。」
王君山记得,明年是最好的时候,也是刺激最猛的时候。
2010年,就开始踩刹车,逐步收紧。
2011年后,基本就相继全面停止了。
没办法,刺激过火,房价涨得太猛,不得不反向降温。
未来仓储的建设,如果明年建成,那补贴没有任何问题。
后年建成,也有戏。
但大后年建成的项目,就难说了。
时不我待。
「把各个区域国际大仓的招商城市,全部列出来,还有他们的政策,都做成表格,详细研究,然后确定位置。」王君山道。
「老板,已经做好了。」
未来物流主管陈嘉木打开表格,投到大屏幕上:
「这是目前已经联系我们的城市,提供的政策。」
王君山看了看,点点头:「很好,你们仔细研究,有什麽问题,和地方去对接。尽量往好的方向谈。」
「第一批咱们初步计划十个国际大仓,目前是11个,但后面可以有第二批,第三批。慢慢来。」
「好。」陈嘉木听懂了王君山的意思。
随着电商业务的的不断发展,未来的仓储需求越来越大。
11个国际大仓,明年够用,但三年后,丶可能就不够用了。
前世的京东,在十几年后,自有仓储2100万平,亚洲一号大仓25个,其他的区域枢纽,前置仓,云仓,不计其数。
而未来电商业务范围更广,很可能比京东仓储发展得还快。
正是因此,一个鲁省,就安排了济州,滨海,两个国际大仓。
济州国际大仓,覆盖鲁西,鲁中,还能疏散华北国际大仓的压力。
滨海国际大仓,覆盖胶东半岛,进出口保税仓。
「另外,提前给宝钢,济钢等企业下订单,订钢材,按照片区分布,一次性把十一个国际大仓需要的结构钢等钢材,全部预订,以此压低价格,尽快签约。」
王君山嘱咐道。
视频会议中的江帆,瞬间明白了王君山的意思:
「受经济危机影响,眼下钢材价格正处于低谷,但随着四万亿政策公布,大基建拉开序幕,下个月,钢材的价格就得飙升了,咱们提前下单,锚定低价,最合适不过!」
金融危机一爆发,基建停滞,仓储中心需要的结构钢,从3800-4000元/吨,迅速降到了3200-3500元/吨。
但王君山可是清楚,这就是最低价了。
四万亿出台,到月底,结构钢的价格就会再度涨到3600-3800元/吨。
明初会涨到4000以上!
接下来越来越高。
未来科技这个时候出手,凭藉超级大单,压价抄底,铆钉最低价,无疑是最睿智的。
随后,各个部门迅速行动,各司其职。
尤其是采购部,效率最高。
当天就向各大钢厂,抛出超级大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