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6章 多少?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6章 多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陈守孔虽然知道国家现在有钱,孙默这种天才就算给他个十几亿也不算多,但抽成的话就太多了,毕竟一架六代机的造价最少要十几亿。
    而百分之二十,就意味着数亿的额外支出。
    若仅是一架战机抽成,陈守孔根本不在乎几亿。
    然而他此刻的身份是空军部门的代表,正与孙默商讨合作事宜。
    显然,战斗机需要订阅很多。
    数十甚至上百架战斗机累积起来,再加上那额外的百分之二十……
    哪怕对于国力雄厚的华夏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注意到陈守孔脸上的犹豫之色。
    旁边的杨广立刻领会了他的顾虑。
    急忙说明情况:
    “首长,我们已经仔细核算过,这边制造一架第六代战机的成本,仅需三千万。”
    “你这是开玩笑了吧??”
    陈守孔满脸不敢相信。
    紧紧盯着杨广,追问道:
    “不可能吧?三千万?”
    “我们已经统计很多遍了,正是三千万。”
    杨广肯定地点头,同时刘据递上了刚刚整理的成本明细表:
    “首长,这是我们根据目前那架第六代战机的实际成本所做的估算,完全没有任何错误。”
    “此外,即将启动生产的下一架战机,也将参照这份清单进行采购。”
    陈守孔心里彻底懵了,呆呆的凝视着手中的清单一句话也不说。
    三千万……
    即便加上百分之二十的服务费,这价格也太低了……
    这样的成本就连一辆坦克也制造不出来呀。
    尽管心里不敢相信,但在与孙默多次核对确认手上的数据完全正确后。
    陈守孔心里狂喜。
    此时,孙默询问道:
    “不知您计划订购多少架第六代战机?”
    陈守孔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
    “我是代表国家提出订单,因此这个数字可能会相当庞大。”
    “请问你们是否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这话传到耳边。
    大家大眼瞪小眼都不说话了。
    大规模生产……
    郭威的眼角不禁跳动。
    对他们而言,哪怕单架生产都充满挑战,更遑论大规模生产……
    因此,面对这个难题,众人一时之间都不敢轻易作答。
    就在这关键时刻,孙默打破了沉默:
    “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大规模生产很容易启动。”
    “那太好了!”
    陈守孔喜形于色:
    “资金方面你无需担忧,必定全力支持!”
    “那么,我这边初步计划订购……150架!”
    “完全可以!”
    听闻陈守孔的需求后,孙默毫不犹豫地应允下来。
    根据双方的协议。
    每架战斗机的制造成本约为三千万,其中百分之二十作为他的劳务报酬,即600万。
    150架飞机。
    合计下来,他将获得高达九亿的收入!
    这一笔下来,孙默直接成了大富翁了。
    更何况,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头……
    一笔交易便能赚取九亿。
    若是接踵而至的两笔、三笔……甚至更多的订单呢?
    眼下,孙默已与国家确立了合作关系。
    只要交付了150架战机,未来他的“改装”业务必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对于金钱本身,孙默并无过多追求。
    真正吸引他的,是资金流入背后带来的“积分奖励”。
    “九亿积分,想必能兑换不少珍贵物品了吧?”
    孙默思忖着,随即签署了刚出炉的合作协议。
    “很好,从现在起,我们便是正式的合作伙伴了。”
    陈守孔手握合同,满面笑容:
    “若条件允许,希望这批战斗机能在半年内交付。”
    “在此期间,无论遇到何种难题,随时向我反映,国家一定会全力帮忙的。”
    “那太谢谢了。”
    孙默点头,收好自己的合同,随即离开了办公室。
    重返车间。
    面对一众科研人员,这些原本承诺协助自己工作的伙伴们。
    既然合同已签,理应告知他们接下来的任务。
    “各位,我刚与空军总部的首长签署了合同,接下来我们将会有一段非常忙碌的时期。”
    “如果有谁觉得无法继续参与,请尽早提出,我完全理解。”
    这话传到耳边。
    众人感觉没什么事。
    因为他们看来,即使孙默获得了军方的订单,顶多也就是五六架飞机而已。
    毕竟他们将要制造的是第六代战机。
    此前,孙默改装上一架飞机就耗费了几个月的时间。
    不过有人好奇,所以询问道:
    “孙默同志,能否透露一下订单的具体细节,比如军方订购了多少架六代机?”
    “当然可以。”
    孙默坦诚相告:
    “也就150架。”
    “也就150架?”
    那位科研人员听后,几乎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确实不多,也就是150架飞机。”
    孙默再次确认。
    这一刻,所有人陷入了震惊之中。
    150架还不多呀?……
    这个数字已经很可怕了!!!
    这……数量实在太过庞大了吧?!
    在场的科研人员神情逐渐变得复杂。
    依照孙默以往制造六代机的速度,每架战机需耗时几个月。
    若要完成150架的任务……
    至少需要十几年时间!
    许多科研人员已步入中年。
    按此进度……
    待到订单完成之日,他们恐怕老的都快走不动了。
    尽管第六代战机的研发对所有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若要将未来十余年的宝贵时光全数投入于此……
    要说毫无迟疑,那是自欺欺人。
    此时,一直沉默的四位国家级科学家也走近了。
    郭威首先发言:
    “孙默同学,这次的订单会耗费太多你宝贵的青春的。”
    “你应该知道,制造战斗机的过程实际上颇为繁琐。”
    “至少,在成品完成后,军方会严格检验其合格率。”
    “一旦未能达标,便需返工重制。”
    “150架战斗机,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因此整个周期可能会远超你的预期。”
    “这我都明白。”
    面对好意提醒。
    孙默带着感激的神情说道:
    “为此,我计划实施流水线生产方案。”
    “届时,制造六代机的时间将大幅缩短,在规定的半年期限内完成150架飞机,很简单的。”
    “半年?”
    周围的科研人员已然感到麻木。
    至于孙默提及的流水线计划,他们并未抱持过高期望。
    毕竟,即便是汽车生产线的筹备,至少也需要数月时间。
    而孙默打算打造的,却是第六代战机的专用生产线……
    这听起来如同空中楼阁!
    然而,与陈守孔达成合作的是孙默,而非他们。
    因此,他们也无权替孙默做出拒绝的决定。
    况且。
    协助孙默制造六代机,他们皆有机会深入学习其中的技术精髓。
    一旁的徐仲安回想起目睹的核裂变装置。
    内心充满了期待。
    但转念一想,既要制造150架六代机,又要筹备一条专用于生产六代机的流水线……
    “孙默同志,若要筹备流水线,我们现有的人手是否显得捉襟见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