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242章三日后!处刑现场(第1/2页)
想把宋翎拉出来鞭尸?
沈清平闻言愣了愣,眼中快速闪过了一抹深色,很快便开口回道:
“待他日王爷登基,只要王爷一声令下,我沈清平亲自替王爷鞭尸,不让那些晦气脏了王爷的手。”
沈清平并未追问梦里发生了何事,只轻笑着为愤怒的宋裕递刀。
他沈清平只管听从王爷和郡主的命令,伤了王爷和郡主的人就是他沈清平的敌人,至于其他的,他不关心。
也不在意会为此背上多少骂名。
“既然王爷下定决心要对付平王府,宋言朝的事情我们就再推一把。”
宋裕闻言笑了,“本王正有此意。”
四目相对之时,宋裕扬了扬眉梢:
“你要你大哥一家投河自尽,沈太傅可知晓?”
“来之前已经跟我爹说过了。”
提及沈清辉,沈清平的脸色也差了起来,“我爹战战兢兢的做了数十年的官,第一次被满朝文武出言弹劾,回府后我爹还在祠堂里待了许久。”
“出来的时候就让我赶紧处理好手头的东西赶来莱津府了。”
“难为太傅了。”
宋裕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三日后,莱津府此次洪灾就能彻底有个了断了。
另一边。
莱津府的百姓几乎是度日如年的期待着三日后的到来,弥河畔上摆满了野花和馒头,都是百姓们自发的在祭奠死去的亲人。
一阵动静响起。
百姓们纷纷回头看,便看到了被簇拥着的宋时欢。
“拜见郡主。”
“都快起来。”宋时欢轻笑着开口,“我方才去看过了,你们被洪水冲毁的房屋很快就能再建,你们只管放心。”
宋时欢手里也同样拿着一束野花,像其他百姓一样把花放在了河畔。
“自然,你们也放心吧。”
这句话,宋时欢是对着滚滚东流的弥河水说的。
“郡主,我们现在只盼着三日后血染弥河。”
看着各个眼眶泛红的百姓,宋时欢也跟着开口,“我与大家同盼。”
半个时辰后,宋时欢离开了弥河畔。
“郡主,百姓们都知晓轻重,不会动乱的。”抱夏知晓宋时欢心里的担忧,这次莱津府死的人太多了,郡主怕百姓们心中的怒火被点燃,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宋时欢点了点头,似是又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
“抱夏,宋言朝的事情你让六喜派人再多宣传一番,尤其是莱津府周围的几个州府,得让咱们二皇孙好好扬名一番。”
地方官员也有上奏弹劾之权,这样好的机会她若是眼睁睁的放过,她就不叫宋时欢!
“也好让宋言朝尝尝被百官弹劾的滋味儿。”
“是。”
当晚。
六喜同样接到了宋裕的命令。
“王爷,郡主白日也是这样吩咐奴才的。”
宋裕闻言愣了愣,而后便轻笑出声:
“看来本王与阿欢想到一处了。”
……
三日后。
一大早弥河畔便围满了百姓,不同于以往听到有谁要被凌迟处死便吓得不敢观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2章三日后!处刑现场(第2/2页)
这一次的百姓们各个都恨不得能把眼睛瞪大到极致,有些手里还捧着灵位。
谢知亦直接双腿发软,走都走不动,被将士们给抬到了弥河畔。
“罪人谢知亦,行刑!”
宋裕一声令下,便有刽子手猛地灌了一大口酒,而后喷向锋利的刀刃,几息后,一阵极其痛苦的嘶吼声直冲云霄。
“谢氏族人,斩首!”
宋裕又是一句冰冷的话,话音落下,谢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便都掉了脑袋,尸体被就地焚烧。
熊熊的火焰热烈的燃烧着,映的天空一片火红。
“大祁现在不会纵容谢知亦这样的官员,以后也绝对不会。”
宋裕铮铮的声音传入每个百姓耳中,“为官者当守护一方子民,望诸位以谢知亦为鉴,做一个真正的好官。”
弥河水滚滚的流,浓烟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之中,可宋裕的面容却在众人心中越发清晰了。
处置完谢知亦后,沈清辉一家便被带了过来。
“三叔,您救救我。”沈之奎一见到沈清平便迫不及待地开口,整个人都神色崩溃,“我……我刚定下亲事,还没成婚,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做,我不想死。”
可沈清平的表情却没有丝毫的变化。
在众目睽睽之下,沈清平掀起衣袍跪了下来,“此次洪灾我沈家有愧于莱津府百姓,我沈清平在此承诺,沈家愿捐银出力帮助大家重建房屋,同时会在莱津府捐设学堂,并派沈家族人来学堂担任夫子,为莱津府贡献微薄的力量。”
“这一次,沈清辉及其家眷会投河自尽,这是给诸位的交代。”
听到沈清平的话,在场众人都沉默了。
他们知晓沈清辉已经被沈家除名的事情,所以他们没想到沈家会做到这个地步。
“大哥,大嫂,奎儿,去吧。”
沈清平伸手拍了拍沈之奎的肩膀,“身上背了那么多条性命,就莫要再去耽搁好人家的女儿,也不要让这层耻辱印在自己和后人身上。”
沈之奎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林氏也死死的盯着沈清平。
“我沈家清贵之名,容不得半分污迹。”
沈家清贵之名……
听到沈清平这句话,沈清辉仰头大笑,而后直接跳进了弥河中。
他自诩承袭了沈家清贵,不曾想最后污了沈家名声的,竟然是他自己。
林氏和沈之奎见状也跟着跳进了弥河水,沈清平眼睁睁的看着水面恢复如初,方才缓缓起身。
一个踉跄,沈清平差点摔倒在地。
同一时间。
沈家。
“老爷,这八九月的天气,竟然让人觉得冷。”沈夫人拢了拢身上的衣衫,脸色苍白。
“夫人,清辉他……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沈明文也苍老了许多,“这一次莱津府死的人太多了,他只要活着,便是皇家和莱津府百姓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皇上看重沈家,但沈家却不能因此而忘形。
“既如此,不如保全最后的颜面。”
文人从来都不怕死。
怕的是失了风骨。
“若有来生,我们再重新教清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