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当龙帝、太后、娥皇和太子等人前往神龙殿去给小秦谕庆生辰时,殿内的小秦谕正在尝试纳元。
但与以往不同,小秦谕此次纳元的动静颇大。
小秦谕两眼紧闭盘腿而坐,慢慢的,他的身体四周竟然卷起了狂暴的彩色元素龙卷。
令龙帝他们震惊的不仅是这些彩色的元素风暴,还有这风暴中所蕴含的元素浓度,竟然高的令人发指,甚至连龙帝也难以靠近。
“谕儿!”众人惊呼。
“东玄,这是怎么回事?”
龙元大陆共有十种元素,龙帝很快就意识到,小秦谕正是在尝试同时吸纳多种元素!
龙帝纵横大陆多年,绝大多数的修炼者能觉醒一种元素之力就很是不错了,极少数可觉醒双属性,至于那更多属性的修炼者...哪怕是龙帝也是闻所未闻。
况且,地域对于觉醒元素之力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除一些稀有属性外,东域更容易觉醒火属性、金属性和木属性,南域适合觉醒水属性,西域适合觉醒土属性,而北域则是冰属性和风属性。
龙帝沉声道:“都不要靠近。”
说罢,龙帝双手瞬间燃起朱红色火焰,火焰在其手腕处迅速收缩,凝结成一个个火焰轮盘,随即,半空中也出现了一双宛如实质的火焰巨掌。
不论如何,要先把谕儿身体周围的元素风暴控制住,不能让它伤害谕儿!
天阶功法,炎皇掌!
龙帝操控空中巨掌缓缓向前探出,却在刚接触到风暴边缘时便瞬间溃散,甚至那四散的元素之力也被吸进风暴当中。
这不禁令龙帝冷汗直冒。
以他帝境修为外加天阶功法,在这风暴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要知道,这一掌即便是同级别的大帝、武圣也无法如此轻易的化解。
既然无法控制,难道只能强行打断?
龙帝快速思考着...
不行!若此刻打断他,失控的能量风暴足以将谕儿瞬间击杀!
小龙谕的这种情况对于龙帝来说也是生平仅见,他显出了少有的慌乱,手竟也不自觉的抖了起来。
忽然,风暴中心的吸力陡然提升,众人体内的元力竟也隐隐有破体而出的感觉。
龙帝随即挥动右手,磅礴的金属性元力在空中瞬间凝结成一条百丈金龙,龙身盘旋,将众人护在其中。
风暴中心,众多元素开始混合,高浓度的元素风暴如同漩涡般向中心聚拢,顷刻间便凝成光柱,透过大殿穹顶,直冲云霄。
其实,龙帝只猜对了一半。小龙谕确实在尝试纳元,但他此刻却是在被动的吸收元素之力,并且,无数的自然之力疯狂的向他体内涌进,他也没有办法停下来。
就在龙帝准备强行冲进去时,他忽然看到殿内的神龙雕像有强烈的蓝光闪过,随即,风暴骤然停歇,而小秦谕也失去了意识,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谕儿!”
......
秦谕似乎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他梦到自己进入了一个叫做“地球”的地方,进入了地球上一个叫“江上尘”的男孩的体内,他能感其之所感、想其之所想、看其之所看,他甚至不止一次感觉自己就是江上尘、江上尘就是自己,但是他对这副躯体没有任何的控制权。
江上尘是一个孤儿,从记事起便是被“师傅仁老”收养在太行山脉东部的一个竹林中,师傅是一个白发、白须的老头,没有名字,只是大家都叫他仁老。
师傅年龄很大了,究竟有多大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师傅常穿着一身洗的掉色的太极练功服,年龄虽大,但两眼炯炯有神,身形飘逸,大有小说中隐世高人之风。
师傅养有两个徒弟,大徒弟名江仙尘,二徒弟便是江上尘。
据他们师傅所说,大徒弟是1991年被仁老捡上山的,推测其应是1990年左右出生。二徒弟上尘应是91年出生,92年被师傅带上山的。
那时的山下有一个村落,村子里人虽不算多,但村民们勤劳能干、民风淳朴,常自称为愚公后人。
仁老学识渊博,以前也给村里当过教书先生,当时大家都尊称其为仁老先生,“仁老”一称便是出于此处。
老一辈的村民大都认识仁老,知道他为人宽厚,曾经也劝过仁老把仙尘、上尘两个孩子放在村子里养,他年纪大了就该多歇一歇。
但仁老执意自己养育两个徒弟,说这两个孩子不仅跟自己有缘,将来也会是他这个鳏寡老人的希望。
村中老人们也不再劝,只是跟村里的年轻人交待多给仁老送点生活物资。
而在山上的竹林中,仁老一直居住在这片竹林里的一个竹屋。
此处鲜有人来,师徒三人倒也颇为清净自在。
只是仁老常要求两个徒弟跟随他读书习武、诵经修禅,且不到十五岁不准下山。
两个徒弟倒也听话,一直跟随师傅认真修习,时而修智,时而悟道,时而修体,时而“养浩然正气”。
师傅除了教他们汉语文字,也会教他们一些符号,说是门派内自古传承的文字,并颇为神秘的告诉他们修真者是存在的。
只是每当他们问起师傅门派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师傅总是会笑着摇头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大徒弟较为宽厚,而二徒弟倒是颇为调皮捣蛋。每次二徒弟惹下事端(如偷穿师傅的衣服、去山里拍老虎的屁股等)多由大徒弟帮他挡下。
春去秋来,转眼间二徒弟江上尘也到了十五岁了。大徒弟为了不让师傅一下子少了两个徒弟在身边,自己于一年前先行下山了。并且与小师弟约定好下山后碰面的时间地点。
江上尘是92年春天被仁老带上山的,3月14日便是他的生日。
一大早江上尘便心情复杂的站在仁老屋门外,在山上跟师傅一起待了十几个春夏秋冬,他早已把师傅当作了他的至亲之人。
如今要下山去,虽然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可他还是不舍得教他养他的师傅。
“怎么还不下山去?难不成还想问老夫讨要礼物不成?”仁老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江上尘笑嘻嘻的说道:“瞧您说的,我咋能问您要礼物呢,而且您有啥我还不知道嘛...”
“就是想着我们都下山了您咋办啊?”
因为师傅曾经很严肃的跟他们两人定了一个规矩:下山后不准跟太行山以外的人提及山上的一切人和事,也不准再上山上来。
那时两人虽年幼,但仍争先恐后的问为什么,师傅神秘兮兮的跟他们说:“因为这是咱们门派的规矩,自古就有的。”
那时,月明星稀,风吹林动,竹林小屋外,一老两少,探讨着古老的神话,月光照在他们的脸上,令这普通的师徒三人竟多了几分神圣的感觉。
师傅说,他们其实是一个传承了很久的一个门派,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就已经存在了...
“上尘,记住一句口诀,就算是为师送给你的礼物吧。”竹屋里再次传来仁老的声音。
仁老的话把江上尘的思绪拉了回来。
回过神来,江上尘恭敬的向屋内弯腰行礼。
记下口诀后,江上尘怔怔的看着屋内,直到屋内再次传出仁老的声音:“去吧,有缘自会再见。”
江上尘随即行了叩首之礼,转身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