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67章 去也!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67章 去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庄毅这些日子往秦王府跑,也是为了这个。
    无论是历史,还是两部小说本身,后面都不太妙。
    水浒传结束不久,就是靖康之耻。
    三国演义结束,迎来了一段太平,然后急转直下,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原。
    总之,天下再度陷入分裂。
    而既然这本小说,需要起到警示作用,那么就不能结束在所谓的三分归一,得往后延展。
    这时候,红楼梦就很好衔接上。
    巧的是三国演义有个贾充,正好对应上红楼梦的贾家。
    而且贾充授意当街杀害天子。
    这样的人,他的家族,下场能好吗?
    于是第七部《百年一梦》就出来。
    但红楼梦和本朝是两个时代,又写贵族,所以需要重新采风。
    面对一厚叠小说,皇帝看爽了。
    他一有空就看,看完后,就把庄毅叫来。
    “毅哥儿,别考乡试,朕赐给你功名,你进翰林院,当朕的词臣算了。”
    “官场太复杂,你还小,等你大些,再放你出去历练。”
    “哈哈哈就留下吧。”
    庄毅无语了。
    你这个皇帝做事,怎么像个三岁小孩,你赐的和我考的,能够一样吗?
    所以,他就看着皇帝,也不说话。
    换做一般人。
    不用皇帝,汪忠贤这个狗腿子就要开骂。
    但汪忠贤没骂,只看着皇帝,觉得皇帝真的在胡闹。
    小庄毅是‘小三元’,努一把力,可能是‘大三元’!
    好在皇帝就是随口说说,兴奋劲儿一过,立马知道自己这话其实不该说。
    他赶紧改口:“别误会。我的意思是说,你想不想当词臣,不想的话继续考。”
    “不想。”庄毅干脆。
    “那就没问题。”皇帝笑道,“看在你这么辛苦的份上,朕给你放几天假。”
    放假!
    庄毅眼前一亮。
    “齐地最近百花盛开,尤其是牡丹花,当地为了赏花,搞了个文人聚会,就叫牡丹花会。”
    “你可以去瞧瞧,但不要用本名,用化名参加。”
    “你想去的话,朕派大内高手保护你。”
    当然想去。
    庄毅眨眨眼:“四位皇子也很辛苦,不如……”
    “不行。”皇帝摆摆手,“他们休息一两日,就得进学。”
    庄毅就没再提,别怪我没帮忙,皇帝不许。
    不料,皇帝想了想,又道:“这样吧,问问他们,如果有人愿意的话,就跟着去。”
    “反正保护你一个是保,多一两个无所谓。皇子嘛,到民间去看看也好。”
    皇子院。
    庄毅把去齐地的事一说,四位皇子反应不一。
    首先是太子杨衡。
    他想了想,摇头道:“我身为太子,不能轻易离开。”
    这是主要的,其次就是怕皇帝以退为进,试探他们的好学之心。
    呜呜呜……其实,他还是很想去的。
    二皇子杨律,一听这话,太子不去那我也不去。
    “我好累,想歇一歇。”杨律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
    再是三皇子杨彻,他道:“我和三哥一样,困得不行。”
    只有四皇子,杨征高兴坏了。
    “哥儿,皇帝真的准许,我要跟你一起去。”
    “跟着去可以,但你要听我的话,不许乱跑。”庄毅认真道。
    皇子出事,他赔不起。
    杨征当即表示,完全没有问题。
    而让大家没想到,皇帝居然真的恩准,还让杨征听庄毅的话。
    然后,汪忠贤拿出两张牌照,是二人的通行证。
    牌照上,庄毅叫韩毅,杨征叫韩真。
    户籍不在京城,而是开平府。
    再然后,还有两份请柬。
    皇帝笑道:“齐地巡抚连夜赶制。”
    原来皇帝早知道,只有庄毅和杨征愿意去。
    庄毅接过牌照和请柬,试探性地问道:“那,臣就出发了。”
    皇帝高高在上,笑呵呵地道:“去吧,趁这个机会历练一番,见见世面。”
    “父皇!”杨征激动坏了,“儿臣真的可以去吗?”
    皇帝摆摆手:“赶紧走,赶紧走,看到你,我就头疼。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出去历练一番。”
    杨征美滋滋的收下。
    下一刻。
    庄毅和杨征对着皇帝,恭敬地施了一礼。
    然后一起从麟德殿退出去。
    皇帝起身,深深地望着,心里有滋味难以言明。
    汪忠贤担忧道:“牡丹花会,每年一次,去的人很多。万一,要不要给齐地巡抚下道密旨。”
    皇帝笑道:“密旨是要下的,但要他别声张。唉!孩子大了,总是要出去闯荡的。”
    “可惜呀,可惜。”
    一连两个可惜,引起汪忠贤的警觉。
    他隐约感觉,皇帝说的是太子、二皇子和三皇子,这三位果真和皇帝所料那般,不肯走出宫闱。
    其实,这些年,发生在王朝的事,一件接着一件。
    明德十四年。
    南北两大官僚集团联手,迫使皇帝贬吕大监守陵。
    同年。
    北虏突破长城防线,入犯天朝。
    不久之后,北虏又往西消灭了异姓势力,劫掠大西北。
    这两件大事,好似导火索一般,引爆了天朝多年的弊病。
    第二年,明德十五年。
    西南土司叛变。
    皇帝震怒,派大军前去围剿,耗费千万两白银才剿灭。
    刚消停。
    内部争斗又起,以毛贤为首的南党和以袁崇桂为首的北党,你争我夺,大量官员牵涉其中。
    第三年,明德十六年。
    也就是庄毅过科试的那一年,西北和江南呈现出两种极端。
    西北的官方牧场,被北虏洗劫一空。
    而江南,改良的脚踏三锭纺车,让纺纱效率倍增。
    进而带动整个纺织业,呈现出空前繁荣。
    到了今年,明德十七年。
    一开年,整个北方边防压力陡增,几乎全线开花。
    当初,庄毅说的隐患,这下应验了。
    北虏实现内部统一后就南下,也不打算取而代之,纯就是抢劫。
    更有一支越过西北边墙后,往西南走,到了西海驻牧。
    这给河西带来了西北、东北和西南的三面压力。
    皇帝不得不思考,一件他担心的事。
    如果王朝长期被这么放血,很有可能出现彻底衰败。
    到时候,青史上,就会留下一笔——
    天朝之亡,始于明德帝。
    不!
    绝不!
    朕绝不担这个名!
    第二日。
    三位皇子和教习们,都早早赶来为庄毅和杨征送行。
    然而,两个人的卧房是空的。
    庄毅的桌上,只留了一张字条:去也!
    皇帝得到字条,笑道:“去吧,去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