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十一章 福利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六十一章 福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在下的车厂前段日子生产了一批车子,正准备运到府城发卖,就赶上了县里闹灾。”
    杨墨附在周师爷耳边,轻声说道:“这次正好趁此机会,跟县里的官船一道,把这些车子运到府城去。”
    “还得麻烦师爷为在下行个方便。师爷放心,杨某绝不会亏待了师爷。”
    杨墨看得出来,这个周师爷虽然只是知县大人的私人幕僚,手里的权利却着实不小。
    这种小事,利用的又是公家资源,对他自己又有好处,他肯定乐意成全。
    周师爷闻言,果然喜笑颜开,连声道:“小事一桩,包在鄙人身上。不知先生要几条船?什么时候出发?”
    “事不宜迟,就在今天,杨某这就派人回村,让他们准备准备。请师爷为在下准备三条官船……”
    黄天荡的水匪闹得正凶,顾菲菲和那些存货留在村子里也不安全。
    杨墨想趁此机会,让顾菲菲跟船到襄阳城去。
    一方面可以帮他推销那些成品车子;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暂时躲避二当家。
    有了官船作掩护,谅那些水匪也不敢袭击他们。
    周师爷满口答应,立刻就去安排船只去了。
    杨墨来到大堂外的月台上,把刚才的安排跟老村长他们说了。
    安排了张顺尽快赶回村子组织人手,把存放在村民们家里的成品车搬到西溪码头上。
    官船很快就会到村子里装货。
    他交待张顺,让他跟着顾菲菲一道,搭官船到襄阳城去。
    让顾菲菲帮忙采购了物料,再由张顺随船押送回县里来。
    张顺谨记杨墨的交待,骑上犁马先回村里准备去了。
    不一会儿,周师爷就回来了。
    告诉他船只已经准备妥当,庞县尉即刻就到。
    他话音未落,就见县衙前的内城河道上,驶进来两条官船。
    杨墨便跟着周师爷进了县衙府库,支取了一万两现银。
    然后让老村长他们组织人手,往官船上搬运银子。
    十只沉重的大箱子,很快就被搬上了两条官船。
    其它船都等在北河岸边。
    一万两纹银才刚刚搬完,庞县尉就带着一队羽弓手来到县衙门前。
    杨墨接住了,彼此寒暄了两句。
    就由庞县尉亲自押送着两条官船,出了内城河道,往北河岸边的码头上去了。
    杨墨让老村长也跟着上了船,引领三只官船回村搬运成品车。
    两艘载着官银的船只,则在城外的河边等候。
    安排好了这些,杨墨才带领剩下的村民,到北城墙下去接收其它村的民夫。
    周师爷给了他一份名册,那是县里百工和役夫的名册副本。
    上面清楚的记载着,此次应征前来服徭的每一个人。
    杨墨大略扫了一眼,不满千人。
    南嶂县域虽大,却以山地居多,人口本就不多。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应征去了府城服役。
    能征到这么些人,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修复城墙,县城周边的十几个乡镇,已是十室九空。
    来到北城墙下,各乡镇的民夫们基本都已到齐。
    暴雨停息之后,北河的水位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才不过一天的光景,内城的水就全都退了下去。
    只剩下满地淤泥,泥泞不堪。
    杨墨发现,很多村的村民们正三五成群的,聚拢在各处断墙底下。
    焚烧着纸钱,拈香祷告。
    这些古代人都十分迷信,以为发洪水是得罪了河神。
    甚至有些大灾之年,官府都会组织祭拜河神的仪典,以安民心。
    周师爷一来,就命各村的村正聚拢了民夫。
    代表县令,进行了一番陈词。
    他主要是告诫各村的村正,要以杨墨马首是瞻。
    等于向民夫们申明了杨墨监工的身份。
    古代可没有工程师这一说,官办工程的总负责人,一般都是主管的官吏。
    官吏再吩咐懂行的监工,在现场督导工程进度。
    周师爷讲完了话,就把位置让给了杨墨。
    杨墨走到民夫们中间,朗声说道:“杨某蒙知县大人委以重任,负责督办此项工程。”
    “只希望大家明白一点,工程能够如期完工,大家才有好日子过。”
    “中间但有差池,知县大人怪罪下来,所有人都难辞其咎。”
    “当然,只要你们尽职尽责,在下也会尽力为你们在知县大人面前争取相应的福利。”
    “你们心里有什么疑问,今天可以畅所欲言,由杨某为你们一一解答。”
    “过了今天,我不希望工地上再有多余的声音,所有事情必须做到令行禁止!”
    像这么浩大的工程,只有众人同心同德,效率才能真正上来。
    杨墨不希望工地上政出多门,谣言四起,给工程增加不必要的阻力。
    因此提前就给他们打了预防针。
    像杨墨这样的监工,民夫们以前可从来也没遇见过。
    以前的监工,手里都是拿着鞭子,一脸凶神恶煞。
    三句话不对,挥手就是一鞭子。
    对民夫们只有斥责,哪里会这般和颜悦色。
    更别提让他们提问题了。
    各村的村正听了这话,都壮着胆子上前来。
    离县城最近的肖家村村长肖正雄问道:“老爷,啥叫福利呀?”
    他们向来管监工叫老爷,杨墨听了禁不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连忙说道:“以后你们不必管我叫老爷,叫先生就是了。”
    “先生,啥叫福利啊?”肖正雄又问了一遍。
    杨墨耐心解释道:“福利就是对你们的奖赏,如果你们干得好,我会拨出专门的款项为你们改善伙食。”
    “此外,像工程所用的一应器械,物资。等工程竣工之后,如果还有剩余,也会一并赏赐给表现优秀的村子。”
    过去为公家服徭,都是民夫们自带工具。
    公家只提供民夫们没有的大型器械和物资。
    等工程完工之后,剩余的器械和物资,理所当然也是属于公家的。
    杨墨此言一出,立刻就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轰动。
    这可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
    一般的工具虽是民夫们自带,但像修城墙这么浩大的工程,还是需要很多其它东西的。
    物资如柴草,火把,灯油,帐篷,铁锅,脚手架等等,采购的时候一般都有富余。
    大型器械如水排,大车,桔槔等等,都是随用随置,工程完结之后,一般都还完好。
    像水排这样的大型器械,对村民们的日常劳作帮助很大。
    因为造价高昂,普通的村子根本置办不起。
    “先生这话可当真?”民夫们都不敢相信,有大胆的民夫大声询问道。
    杨墨笑道:“当然,知县大人已经全权委托在下督办此项工程,在下做得主!”
    “那敢情好,咱们村一定好好干,争取捞一架水排回去。”
    “水排是咱村的,咱村早就想置办一架水排了。”
    “凭什么是你们的,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怕了你们不成?”
    “都别争了,咱们李家村人最多,好东西铁定都是咱们的。”
    ……
    民夫们突然高涨的热情,让一旁的周师爷吃了一惊。
    以前为公家服徭,不拿鞭子抽,都没几个迈得开腿的。
    这还没开工呢!杨墨就把这群民夫们整得嗷嗷叫,还真有两把刷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