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十二章 清汤寡水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七十二章 清汤寡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民夫们这才安静下来。
    就听肖正雄接着念道:
    “预报名者,于各村村正处登记后汇总呈报。”
    “此外,南阳难民亦可报名,可至老山村村长刘广田处登记造册,一并呈送。”
    附近也围着不少看热闹的南阳难民。
    起先听到前半段时,他们还以为今后自己要断粮,买不到饭吃了。
    待听到这里,个个喜出望外。
    又有些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落到他们这些难民头上。
    纷纷往前挤来,要一探究竟。
    其中有识字的,挤到告示下面看了好几遍,才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谁是刘广田?”
    “谁是老山村村正刘广田?”
    人群里,外地人到处寻找着老山村村长刘广田。
    有好心的民夫们向着人堆里一指。
    那些外地人顿时就把刘广田围在了中间,纷纷自报家门。
    刘广田蒙了,事先没人告诉他呀!
    不过他认识告示上那个鲜红的大印。
    那是县府的官印没错!
    他只能赶紧回到老山村的工段,叫人搬来桌子,给这些外地人登记造册。
    各村村长依葫芦画瓢。
    既然上面有规定,那就好办了。
    以后就不用躲躲藏藏,一家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吃公粮了。
    难民们闻讯赶来,拖家带口。
    北城墙下,好久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接近午饭时间,各村才终于登记完毕。
    工地上的人数比之前膨胀了好几倍。
    各村村长心里都惴惴不安,生怕这名册呈上去,上面会怪罪。
    几人一商量,由肖正雄带头,把名册交到了刘广田手里,让他一起报上去。
    刘广田被人当了冤大头,却也只好硬着头皮。
    “咣——开饭啰——”
    他正准备去找杨墨,忽然听见一声铜锣响,工地上要开饭了。
    登了记的难民和民夫们,纷纷拿上家伙什围上前来。
    到了近前一看,他们才发现,今天送来的工饭,和平时大为不同。
    堆积如山的杂粮窝窝头冒着热气。
    旁边就只剩下一锅锅清汤寡水。
    工饭变成了粗粮窝窝和野菜汤!
    “怎么改了麸子窝窝,这东西是给人吃的吗?”
    “对呀,昨天还是麦饭,前天是黍米,大前天还吃包子呢!”
    “这是谁的主意,叫他出来!”
    “对,咱们要吃包子。”
    “我要吃麦饭!”
    “当当当当……”
    村民们都不约而同的敲响了饭碗,表示抗议。
    各村的村长听见这边吵吵。
    挤进来一看,全都傻眼了!
    他们这才明白,这是扩招的代价呀!
    粮食就这么多,要喂饱这么多人,可不就得吃糠咽麸吗?
    这年月,有这待遇,已经是烧了高香了。
    “都别吵了,才吃了几天饱饭,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先生体谅咱们,咱们难道就不能体谅先生吗?这么多人,都要吃饭,照之前那么吃,早晚大家都得挨饿。”
    肖正雄怒其不争的挤到饭棚前,瞪着为首的几个闹事的。
    这几个家伙,大多是各个村子的光棍。
    一个吃饱,全家不饿。
    他们还指着卖饭发财呢!
    杨墨这告示一出,等于彻底绝了他们发财的念头,他们当然不答应。
    其它人也逐渐有些明白过来。
    这时,肖正雄眼皮一抬,忽然发现众人身后的城头上蹲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本能的惊呼一声:“先生!”
    在场众人听见这两个字,纷纷回头去看。
    就见他们的监工杨墨,正蹲在高高的城头上。
    左手握着俩窝窝头,右手端着一碗野菜汤,吃得正欢!
    民夫们本来还有些怨气,看到这一幕,全都不吱声了。
    老老实实的排起了长队,依次领了窝窝头,盛了野菜汤。
    那几个带头闹事的,更是像老鼠见了猫,领了自己那一份,躲到没人的地方吃饭去了。
    各村的村长主动登上城头。
    杨墨什么也没说,只是给了他们每人一张纸条。
    上面是工程排期,拟定了各村每日必须完成的工作量。
    每天放工时不能如期完工的村子,一切优待立刻取消。
    整个村的民夫也要提前终止服徭。
    反正现在人多的是,你不干有人干。
    各村的村长全都大惊失色,窝窝头都吃不下去了。
    这是对他们之前知情不报的惩罚。
    “压力光让我杨墨扛了,你们倒是乐得逍遥自在。”
    杨墨瞧着他们脸都绿了,心里那个高兴。
    封建时代,村长就是土皇帝。
    在村里权威很大,为了维护权威,当然愿意袒护自己村的村民。
    结果就是把压力都转嫁给了杨墨。
    这下好了,各村有了竞争,本地人和外地人有了竞争。
    你不干,大把人干。
    本地人不干,南阳难民干。
    只要有碗饭吃,就不愁没人。
    方圆几百里都买不到粮食,难民们反正短期内也走不了。
    村长们额头上的汗刷得一下就下来了,心里都充满了危机感。
    不用杨墨敦促,他们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似的,饭都顾不上吃,回去安排工程进度去了。
    杨墨把南阳难民专门编了一队,让刘广田负责。
    把他们也纳入了考核,不能按期完成每日工作量的,直接开除出工程队。
    光有菩萨心肠不行,还得有霹雳手段。
    否则势必会害人害己,一败涂地!
    经过这番整顿,当天下午,工地上就焕发了生机。
    每个人都埋着头拼命干活,生怕被别的村比下去。
    这可是要命的时刻!
    一旦被赐出工程队,整个村子的人都要沿街乞讨。
    这次这次改革后,工程进度飞快!
    等周师爷回来,见到这么多人,吓了一跳。
    再看工程几乎就要完工了,更是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
    赶紧屁颤屁颤的去跟郑仕弘汇报去了!
    周师爷刚回来没多久,姚军师也来了!
    他来是告诉杨墨,侯爷已经从京师回来。
    直接去了府城,并且已经官复原职。
    又当上了京西道的安抚副使兼襄阳知府。
    侯爷在姚军师的去信中,听说了水泥的神奇之处,心痒难耐。
    敦促杨墨尽快完工,启程去襄阳。
    侯爷等着要看水泥样本。
    如果样本合格,侯爷承诺要把水泥作为战备物资,大量贮备。
    杨墨趁机向姚军师提出了招募难民的想法。
    原来,随着工程进度的加快,绝望的气氛又开始在工地蔓延。
    工程完工,就意味着大家从此吃饭没了着落。
    工人们发愁,杨墨比他们更愁,他已经把大多数工人当成了自己人。
    有心要替他们找个出路。
    北城墙上,杨墨指着这些工人们说道:“听说襄阳府要扩军,侯爷如今新官上任,也正是用人之际。”
    “小生恳求姚老跟侯爷打声招呼,看看能不能给这些人找碗饭吃!”
    “既然小先生开口,老朽敢不从命?老朽立刻致信侯爷替你问问。当然,不管结果如何,小先生还是要早做准备,侯爷可等不得啊!”
    姚智胜眯眼盯着城上城下正在干活的民夫们,脸上也很诧异。
    这些人干起活来,与他从前见过的任何民夫都大为不同。
    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一幅生龙活虎的样子。
    府城倒是确实在扩充军备,增加兵员。
    没准侯爷会喜欢这些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