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辞职了,李嫣然一心扑在农场上,想一想,这是自力更生,创建事业,一大摊子事需要去干。
她要统揽全局,还要动手具体细事,还要去跑政府部门办手续,总之是事无巨细,必须躬亲。
忙得她团团转,不知日出,不知月落。
田震中也在田庄的生态园过着逍遥的日子,每天晚上查看一下一天卖沙的收入,然后带着一群小混混们或城里或乡下喝酒打牌。
总之,李嫣然跟田震中各人在作各人的事,井水不犯河水。
这一个月过去了,田嘉禾没听到李嫣然的信息,就问田震中“李家的农场办得怎么样了?”
“不清楚,她的事我不过问。”田震中漠不关心。
“她的事?”田嘉禾冷冷地问,“她的是谁的?她不是你的老婆吗?”
“她办农场的事是她自己的决定,我怎么过问?你也说过这件事我们不牵涉!”田震中不高兴谈这件事。
“农场我们不牵涉,但是女人是我们家的。”
田震中对田嘉禾的想法不理解:“农场和女人有关系吗?一提农场就要跟女人男人扯在一起!”
田震中不耐烦。
“混蛋!”田嘉禾骂道:“两件事我要清楚,一农场的用地是什么来路;二有没有合伙人,合伙人是谁。”
田震中说:“这点事有必要清楚吗?在夏河店承包了二十亩地,近靠河边,另有有六十亩树林。树林只经营地面,树还是人家的。夏河店的书记是她姥爷的学生,那二十亩地是一个村民转手承包给她的。了解这来路有意思吗?”
“二十亩承包地,六十亩树空地,这也叫农场?”田嘉禾疑惑地问。
“现在提着一个皮包,包里带几枚公章,不都叫公司吗?名字没意义。”
“也就是说她办这个农场没有官场背景,全靠白手起家?”
“她有什么官场背景?有官场背景也就不用辞职了。”
田嘉禾轻轻地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内心也感到轻松了,心里想:看样子她是真要走自己创业的道路,——初生牛犊!
田嘉禾父子不相信李嫣然能办好农场,实际上也不希望她办好。
他们在等待着李嫣然这出戏迅速地以失败而收场,然后可怜巴巴地回来祈求田家父子的宽容和收留。
到时候,以失败而告终的李嫣然铩羽而归,再也没了傲气和底气,只好乖乖地做一个听话的田家儿媳妇。
所以田家父子在等着看李嫣然的这场“好戏”呢!
办农场这出戏台下幕后的工作已经结束,开场锣鼓即可响起,大戏已经拉开序幕。
这就是举行推介会,李嫣然马不停蹄地张罗了半个月,推介会筹备成功了,回到家里已是夜里十一点了。
嫣然简单地洗刷一下上床倒头就睡……
“嫣然,起床啦——饭已经准备好啦!”清晨,姥姥推门进来。
“姥姥,再睡一会儿。”李嫣然眼也没睁想继续睡。
“起来吧,六点半啦!不是还要举行推介会吗?”
“六点半啦?我好像刚躺下。”
“这些日子累了,起来吧,饭都给你准备好了。全是你爱吃的。”
李嫣然揉揉眼睛伸个懒腰,睁开眼一看,啊,阳光透过米黄色的窗帘照明室内。
李嫣然下床拉开窗帘,室内一下子明亮了,房间好像一下也大多了。
推开窗户一股湿润而清新的空气吹进来,吸一口浑身上下都觉得爽快舒畅。
窗外,树上的鸟儿在唱着欢快的曲子,松树的叶子绿得发亮,落叶树木的枝条被湿润后而萌发着勃勃的生机,各种花儿开得更加鲜艳,阳光下的小草把露水捧在芽尖上,像编织在绿茵上的珍珠。
李嫣然也像这春天的万物一样浑身充满了力量,昨日的疲劳早已被这盎然的春意融化了。
“好雨啊!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李嫣然想这就是诗意的生活,这就是大自然赐予我的生活。
吃了姥姥给准备的早餐,李嫣然开心地跟姥姥说个:“拜拜!”
姥姥站在门口,笑嘻嘻地看李嫣然孩子般欢快地走到车库。
车子缓缓地开出来,一个温柔地鸣笛,是在跟姥姥说拜拜。
姥姥摆摆手,李嫣然也把手伸出车窗挥挥。
直到看着车子出了小区门口,姥姥才放心地回家。
车子开出城市,在田野的路上飞驰。
雨后的天空清新而明朗,阳光洒在湿润的大地上,大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新耕耘的田野,阳气升腾,袅袅娜娜,增添了几分妩媚。
李嫣然把车子停好,没来得及喘息就带着工作人员把各个环节又逐一检查了一遍。
然后她就去了农场的大门口,等着迎接前来出席推介会的客人。
电视台的新闻采访车来了,新闻部的主任高磊第一个下车,身后是报社广告部的主任张明、记者苗春风。
李嫣然急忙迎上去,笑哈哈地说:“欢迎欢迎,诸位这么早啊。有失远迎,有失远迎。抱歉,抱歉!”
李嫣然抢先去跟张明主任握手:“你好,你好。欢迎,欢迎。”
“谢谢!”张明微笑着说。
高磊在一旁开腔了:“怎么啦?越过我去跟张主任握手?”
李嫣然佯作认真地说:“您是大领导,应该放在后面。”说着又去跟苗春风握手:“欢迎,欢迎!”
苗春风客气地点头致谢。
李嫣然转身对高磊说:“敬爱的高主任,现在该跟你握手了吧?”
高磊把头一扬板着脸说:“不握啦!”
李嫣然笑了问:“真的?”
“真的!真的你能不握吗?”高磊笑了。
李嫣然把手伸过去,高磊狠狠地抓住“这次我就不放啦!”
张明、苗春风都笑了。
“松手!看又有客人来啦,你先把张主任、苗记者带到办公室,招待好,我还要招待客人呢。”李嫣然吩咐高磊。
“唉!我这不成了你的佣人啦!”高磊叹口气说。
“走,咱先去办公室坐会儿。”高磊带着张明、苗春风去了办公室。
一辆客车开过来,车上下来的是一群老人,带队的是街道居委会的李阿姨和王阿姨。
老人们一下车就像孩子般的欢呼起来,“啊,太美啦!”
“是啊,这哪里像是农场,简直就是旅游景区啊!”
“阿姨们好,叔叔、伯伯们好!”李嫣然微笑着上前打招呼。
“姑娘,你是这农场的吗?”有人凑上来问。
“是啊!”李嫣然急忙上前去跟李阿姨、王阿姨打招呼,“李阿姨好,王阿姨好!”
“嫣然姑娘,真好!”李阿姨、王阿姨跟嫣然握手。
老人们围过来,七嘴八舌,问东问西,个个都是兴奋而好奇。
嫣然没法回答老人提问,就跟李阿姨耳语了几句,李阿姨点点头。
李阿姨拍拍手说:“姐妹们,静一静,静一静。”立马人群安静下来,“我先介绍一下,这位姑娘就是农场的李场长。”
“啊呀,这么年轻啊!”
“是啊,长得又俊俏!”
“这么年轻就当场长啦!”
李阿姨说:“安静,安静。下面我说一说今天的安排,先参观农场,现场观看一下农场的种植和养殖。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下田参加劳动,体验一下农场的劳动乐趣;劳动收工后,就是午餐;午餐后休息一个小时,下午听李场长介绍农场的情况。”
农产品经销商彭老板、商场蔬菜部的王经理一起来了,这样参加推介会的悉数到齐。
高磊过来跟李嫣然说:“提个建议,全部入会人员在农场门口合影留个念?”
嫣然说:“我之前没考虑啊,你觉着合适的话就跟阿姨们商量商量。”
高磊说:“我来说,阿姨、叔叔们。我跟大家商量个事,大家都是李场长邀请来的嘉宾。我是市电视台的,是来采访的,今天天气又好,阿姨叔叔们心情又好,我想让大家在这个场门口合影留个念;怎么样?”
“好,好!”老人们众口同声,“还上电视吗?”有人问。
“上新闻是可能,但是大家都上新闻……,还是要看情况,我会尽力安排的。”
“让我们上电视吧,上电视吧!”老人们喊。
高磊只是笑,没明确回答。
李阿姨说:“先照相吧,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老人们安静下来。
农场的大门建得并不豪华,但是清新典雅,自然而又时尚。静立在河畔道旁,给这生机盎然的田野带来一番诗意。
大门像是一只抽象的白天鹅,振翅欲飞,伸长的脖子构成了大门口。门口的两侧是两棵新栽的柳树,春风吹拂柳丝飘飘洒洒。两堆盛开的迎春花,真是繁花似锦。迎春花外面是两围青葱的翠竹。
在这黄花堆砌,绿竹婆娑的掩映中,老人们照相留念,留下了这美好的时刻,留下美好的心情。
跟随李嫣然,进入农场的田间小路,踏着松软的大地,闻着田间里湿润而带有泥土和青菜味的气息,人们真是飘飘然醉在春风里。
这是韭菜,远看菜畦平展展的像是铺在田野上绿色织锦。
露珠儿均匀地撒在上面,在阳光下闪烁,如同镶嵌在织锦上的珍珠。
近前看韭叶儿嫩嫩的、绿绿的,看一眼就不自觉地口水欲滴。
“用这样的韭菜做荷饼,我特别喜欢吃!”不知是谁情不自禁地喊出来。
“还是炒鸡蛋味道好,正宗。在农村每年清明节,这是家家户户必有的一道菜。”
“是啊,我们老家也这样,在农村没这道菜哪还叫过清明?”
“韭菜炒鸡蛋,还有一个特殊的药效。”
“药效?没听说。”
“补肾壮阳啊!哈哈……”
“对啊,那年代没有三高啊!”
“吃韭菜,还能有三高?”
“你们说得都不对,韭菜最闻名的吃法,就是韭菜馅的三鲜饺子。以前,聚福楼的三鲜饺子,只有有钱人家才吃得起,咬一口流油。饺子熟了,可是那韭菜还碧绿汪鲜。那味道……那才叫味道呢!”
说话的人仿佛嘴里正衔着韭菜馅的三鲜饺子。
有人不同意了:“其实韭菜最经典的吃法有两种。”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众人都聚精会神地听这权威人士的经典,一看时机到了,这人接着说了,话还是那么慢让人有点发急,越发急,越想听,可是说话人不急。
“其实吧,这两种吃法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是一类吧。先说这三月的春韭,头刀子韭,嫩韭,储备了一秋一冬的营养,到春天发芽了,在春雨春风下生长了,营养丰富味道自然就是好。”
“啊呀,你倒是说说怎么吃啊!”有人实在等不及了。
“早晨,韭菜带露的时辰,割下来,洗净,晾干水,然后用刀切成一寸长短,放在盘里只用味极鲜,就这么一拌。啊——!”这人一个“啊”字用得很夸张,紧接着很干脆地说:“味道美极了!”
“哈哈……”众人大笑。
“这就是你的经典吃法?”有人不屑地问。
那人却理直气壮:“原汁原味,没有任何添加剂,绝对没有地沟油,绿色、环保。你说还有比这个更经典的吃法吗?哈哈……!”
有人揶揄地问:“那第二种经典吃法是什么?”
“这第二种……简单地说还是拌韭菜。”
“还是拌韭菜?”
那人一本正经地说:“拌韭菜是拌韭菜;但是拌法不一样,一菜多吃这才见功夫呢!第二种是蒜泥拌韭菜。”
“哈哈……”众人又笑。
“你可以搞个拌韭菜宴啦!”
有人问李嫣然:“美女场长,今天的午餐可以吃韭菜宴吗?”
李嫣然说:“可以啊,但是不能只吃韭菜,不能像刚才说得左一个拌韭菜,右一个拌韭菜啊!”
那位叔叔不乐意了:“但是拌韭菜是一定要有的。”
“有的,一定有,刚才我们说得那些传统吃法都要有。不过还有新吃法,我农场里还有别的,一定让叔叔阿姨们都品尝一下。”
”这韭菜我们今天可以买一些吗?“
李嫣然回答:“可以啊,不过我还是建议少买点,先品尝一下。”
“现在就买吧?”有人迫不及待。
李嫣然说:“工人马上就来收割了,阿姨叔叔要的话不急。我们继续往下看,这只是开头呢。”
这是瓜田,有黄瓜、甜瓜、西瓜。
瓜秧如新生的婴儿,生机勃勃,茁壮成长;一片片肥大的叶子像一双双小手伸向空中承接雨露阳光;瓜藤成s形攀上了瓜架,一根根藤须带着生长的欲望在空中探索着、攀登着,天天向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接着看下去是西红柿、茄子、卷心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