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37章,自己受过的苦不让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37章,自己受过的苦不让别人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林母便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她并不是易水村本地人,小时候跟着家里的大人逃荒才来的易水县。
    她们落户的地方是县城北边一个叫孙家坳的村,林母家里也没有兄弟姐妹,只有父母。
    具体是哪儿的人,家里人都是干啥的,家里人倒是提过好几次,只不过时间太久远,经历的事儿太多,林母已经记不太清了。
    在林母的印象中,父母除了要为一天三顿饭发愁,大多时候都提心吊胆,没有一天踏实轻松。
    好像他们的日子是偷来的一样。
    林母模糊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条件还不错,一日三餐不愁吃喝,每个季节都有三四套衣服换着穿,平时还能有些糖果跟零花钱。
    林母甚至读过几年书,不仅识字,还擅长算术,蔬菜基地的账本收入支出,一笔一笔地记录的十分清晰。
    那算盘用的更是十分熟练。
    小豆包跟着秦老师学知识跟画画,林母休息的空挡也跟着学到了不少。
    李校长给林知瑜的那些小学课本,上面的字林母大多都认识,陪小豆包练字的时候,林母也在一旁在草纸上写写画画。
    时间一长,写出来的字竟也十分清秀工整。
    这学习速度让林知瑜觉得既惊喜又意外,她是真没想到林母学东西这么快。
    思来想去,可能是因为林母现在心态发生了变化,人在放松的状态下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往往能激发出自己的潜能。
    她不用再像以前一样,给林家操持着大大小小的琐事儿,更不用跟林老太太和林芳平这两个烦人玩意儿喘瞎。
    在蔬菜基地忙忙碌碌,一天下来过得十分充实,这心情一放松,人也会变得比以前更开朗。
    这是好事儿。
    以前林母在林家过得多苦呀,跟泡在苦药汤子里似的。
    她跟林建军是媒人介绍认识的,当时那媒人把林建军吹的天花乱坠,什么要长相有长相,还是个大高个,性子也好知道心疼人,关键还有一门木工手艺,十里八乡的有想打家具的都来找他,在挣钱这方面村里同龄的小伙子们哪个也比不了。
    家庭成员也很简单,林建军他爸早早地去了,只有一个妈跟一个出嫁的姐姐。
    媒人还说,林老太太是一个十分好相处的人,为人特别老实,从来不跟人吵架红脸,是个没脾气的老好人。
    更不会像别家的婆婆一样喜欢挤兑欺负儿媳妇。
    姐姐已经出嫁,只有过年过节的才会回家来看看,不会搅合家里的事儿。
    因此根本不用担心姑姐给气受。
    林母若是嫁过去,林建军在外面打木工活儿挣了钱自然得全交给她。
    当然了,结婚的时候林家肯定给不了彩礼,因为林建军刚开始自己接木工活儿干,以前跟着师傅干活儿挣得钱他一分没要,算是报答也算是给师傅的学费。
    刚开始单干,所以挣得钱也不多,手里攒的钱只够请村里人吃席。
    条件是清苦了些,不过等两人结婚后,两口子踏踏实实生活,努力挣钱攒钱,以后的日子绝对差不了。
    媒婆的嘴骗人的鬼,为了能把婚事儿说成,什么谎话都能说出来。
    黑漆漆的乌鸦都能变成洁白优美的天鹅。
    林母当时只看中了一点,那就是林建军有手艺,性子好知道疼人。
    她单纯觉得只要人好对她好,有这一点就足够了,至于家里有没有钱,家里的人咋样,结婚时有没有彩礼,那都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过多考虑。
    反正她嫁给林建军,是同这个男人过一辈子,又不是嫁给他家里人,至于他的家人是否和善好相处,那也不重要。
    林母想的十分简单,若是相处的来就在一块儿好好处,相处不来就同林建军过自己的小日子,少跟他家里人相处。
    等看到林建军本人之后,林母更坚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所以即便林建军啥都没给,林家除了一栋破土屋啥都没有,林母还是义无反顾地同他结了婚,就跟飞蛾扑火似的,那时候她眼里只有那丁点儿的温暖,哪儿管什么危险不危险。
    结婚之后,日子过上了,林母才渐渐发觉问题。
    比如,林建军确实会木工手艺,也能挣到不少钱,但这钱大部分都孝敬了林老太太,留给她的只有一点点。
    林老太太跟媒人说的一点儿都不一样,媒人说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好相处,为人老实本分,从来不跟人吵架红脸,是个没脾气的老好人。
    可林母接触之后才发现,林老太太蔫儿坏,把自私刻进了骨子里,平时对她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各种阴阳怪气指桑骂槐,还撺掇林建军同她离心,只要林建军表现的同她亲密些,林老太太就好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恨不得冲过去把林母挠死。
    即便林母处处忍让,每天任劳任怨地包揽
    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还像男人一样下地干活儿,就算林建军把干木工挣来的钱都交给林老太太,她也没有半分怨言。
    她甚至为了讨林老太太欢心,在林老太太跟前做小伏低,她以为人心可以换人心,只要她善良行事儿,时间长了,老太太看到她的心意,一定会对她改观,会把她当成真正的儿媳妇。
    结果……林母的善良能干跟小伏地并没有得到林老太太的尊重,林老太太这个老虔婆见林母这么低三下四,并不以为林母善良尊重,只觉得林母天生的下贱,愿意给家里当免费低贱的仆人。
    本人都愿意自甘下贱,她还不可劲儿指使。
    林老太太也算体会到了被人伺候的感觉,浑身舒坦心情也好。
    那时候她年纪还不大,按理来说正应该帮着小两口过日子,帮着做做家务带带孩子,小两口的压力就能小很多,全部的心力放在挣钱上,家里的日子也会更好过。但林老太太被伺候惯了,想让她跟仆人一样做这个做那个,伺候儿子媳妇儿一家子,她才不干呢。
    一个是伺候人,一个是被人伺候,傻子都知道该选哪个。
    何况林老太太一点儿都不傻,她精明着呢,不仅一双绿豆眼成天提溜提溜乱转,心里更是有一把小算盘,有事儿没事儿地就算计这个算计那个。
    好像不算计儿子媳妇儿,她就活不下去似的。
    要说林建军摊上这么一个妈也是实惨,不仅自己委屈,还让媳妇儿跟孩子们一块儿委屈。
    林老太太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理所应当地享受着老太后的待遇。
    当甩手掌柜多舒服啊,每天琢磨吃喝琢磨穿新衣服,顺便再琢磨着怎么戏耍羞辱儿媳妇,以此为乐。
    一天天的循环往复没完没了。
    有的老人就是这么坏,从骨子里坏到外面。
    林母这一忍就是二十几年,她原本以为林建军心地善良,为人好对她也好,一定会给她撑腰,让她不受那么多委屈跟痛苦。
    林建军哪儿会给她撑腰呢,他自己在老太太跟前都直不起腰来,一旦有不满的情绪,林老太太便会一哭二闹三上吊,还会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在院门口哭哭啼啼地诉说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有多不容易,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正需要孝顺的时候,他们却不管不顾,任由她一个老太太自生自灭。
    林建军被拿捏的死死的,只要林老太太来这一套,他肯定会先败下阵来,什么都不说直接向老太太妥协。
    这也让林老太太尝到了甜头。
    所以接下来便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只要林母不高兴或者林建军想为了媳妇儿出头,她便用这一招。
    有时候即便他们做的非常好,老太太心里不痛快了,有了邪火,也会搅合他们,让他们大吵一架,她自己在旁边看热闹,还帮着林建军跟林母吵,看林母气的浑身哆嗦,满脸泪水她的心情才好,也才会罢休。
    林建军也知道这不正常,但林老太太再怎么不对也是他亲妈。
    这孝顺孝顺讲究的就是一个顺字。
    除了顺着林老太太,别的他什么也做不了。
    因为老太太一哭二闹三上吊,他见了又烦又痛苦,为了能让日子过得舒坦一些,他只能选择妥协。
    他也会劝林母。
    他父亲去的早,老太太一个人把他们姐弟又是当爹又是当妈的把他们姐弟两个拉扯大,十分不容易,几乎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如今他结婚了有了能力自然得对老太太好一点儿。
    老太太那么作威作福阴阳怪气肯定不对,但他作为儿子也不能拿林老太太怎么样,只能让林母多忍忍,等老太太年纪大一些,她就作不动了。
    到时候他们就能过好日子了。
    林母心里失望透顶,为了孩子也只能忍着,她没手艺挣不来钱,根本没能力拉扯三个孩子,也因为从小到大接受的思想便是女主内男主外,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过日子要以男人为天。
    所以她只能忍,以至于她被生活磋磨的看着比林老太太苍老多了。
    让外人看了,人家还真分不出到底哪个才是儿媳妇。
    遇上了一个愚孝的男人,又碰上了一个极品老虔婆,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艰难,只能凑合着活下去,结果林芳平带着两个闺女来投奔林建军,林建军顾及着姐弟情意,不仅接纳了她们,还什么活儿都不让她们干,在家里好好待着就行,不仅好吃好喝地伺候,还掏钱供两个外甥女上学,为了能全力支持他们,林建军甚至不惜让自己的孩子辍学。
    林芳平更是一副女主人的派头,理所应当地把她当成了仆人,成天让她干这个干那个。
    林建军却说,他姐夫不是东西,不仅酗酒不过日子还像禽兽一样动手打人,他姐姐这么多年过得十分不容易,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
    他作为弟弟有能力就应该帮衬一把。
    那时候林母才知道,自己在林家任劳任怨了一辈子,到头来都是应当应分的,林建军说他妈辛苦说他姐不容易,就是从头到尾都没考虑过自己是不是也不容易。
    还有他愿意伺候他妈,愿意帮扶他姐姐,他自己去做啊,自己顶着孝顺跟姐弟情深的名义,却把所有的事儿全推给她来做。
    这便是后世所说的孝心外包。
    林老太太跟林芳平的不容易是林母造成的吗?
    怎么她没进门以前,林建军不说他妈他姐不容易,这儿媳妇一进门便开始说他妈他姐不容易。
    好像林母理所应当地是这个家里的仆人一样。
    林母早就绝望了,不再对林建军报以任何期待,她甚至想日子就这么凑合着过下去得了。
    为了给林国庆跟林向前准备婚房,林母没少跟林建军打架,什么夫妻情分早就在一次次的争吵中耗尽了。
    她就想着,趁着自己还没死,给儿子们把结婚的房子院子都准备好了,熬到孩子们都结了婚,她便再也不受这种委屈。
    离不了婚还不能死了么。
    可惜,林母还是低估了林老太太跟林芳平的无耻程度。
    她们逮了一个免费的仆人,还有林建军这个摇钱树,可不得使出浑身力气,可着劲儿把他们身上的价值都榨干么。
    这两个无耻之徒,见她给儿子们建好了房子,又把主意打到了房子上。
    林母当然不同意,她知道林老太太跟林芳平臭不要脸的秉性,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真让她们搬进去了,再想让她们搬出来就难了。
    时间一长,这房子可能就成为她们的了,那她两个儿子结婚,没个新房,谁家的姑娘愿意嫁呀?
    林老太太跟林芳平见林母不同意,就去磋磨林建军。
    她们为了搬进新房,在村儿里又耍又哭又闹的,根本不怕村里人看笑话,总而言之,她们连基本的脸都不要了。
    村里人每次见了林建军都会在背后指指点点。
    林建军那么好面子的一个人,肯定受不了这个,所以也就松口了。
    林老太太跟林芳平欢欢喜喜的搬进了新房。
    林母已经彻底绝望,她甚至想去死。
    两个儿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因为房子的问题根本说不上对象。
    林老太太跟林芳平也不会让他们谈对象。
    这俩人儿要是结了婚,那新房她们就不能再住了。
    所以也没少在这事儿上搞破坏。
    林家都快散了,说是家破人亡也不为过。
    好在林知瑜及时回来,把家里的一切撑了起来。
    还给他们找了工作,就连林母也能跟着做事儿。
    这让原本绝望的林母看到了希望。
    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儿。
    这才鼓起勇气跟林建军离了婚,彻底断干净。
    林母的想法很简单,她自己受过婆家的委屈跟琢磨,就不会让自己的儿媳妇儿受同样的委屈跟搓磨。
    所以她不仅要给两个儿子盖独立的房子,还要给他们把婚礼办的风风光光,另外也不会亏待了儿媳妇。
    别家儿媳妇儿有的,她一定会尽自己的全力给。
    什么三转一响,两个儿子通通给安排上。
    另外礼是礼,钱是钱。
    总之她这段时间攒的这些钱,除了置办彩礼,还有礼钱也足够了。
    她更不会像林老太太跟林芳平一样去掺和搅合自己儿子跟儿媳妇儿的小家。
    林母想的明白,自己有钱就出钱,有力就出力,在自己能动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孩子们过日子。
    至于老的不能动了之后,孩子们若是愿意孝敬她,她自然也开心。
    如果不愿意,她也不会责怪。
    就像闺女说的一样,她会提前给自己存一些养老的钱,如果孩子们忙,她可以请个人来照顾她一下。
    不过林母觉得自己干劲儿十足,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身上的力气也都回来了。
    再让她干个十三十来年完全没问题。
    林知瑜了解自己母亲的心意。
    林国庆结婚,她心里也跟着高兴,林母置办彩礼是林木母的,她作为小妹也会表明自己的心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