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百九十八章 张叔夜的夜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三百九十八章 张叔夜的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彭冲,钟彦郁,折彦质,张伯奋带着各地的封建主回来复命。
    明明打了胜仗。
    整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的。
    三路大军带的仆从军都差不多。
    就他们这路把仆从军差不多都打光了,还赔上了上千宋军士卒的性命。
    宗泽差点把口水喷到他们几个脸上。
    “你们是堂堂大宋军高级将领,打仗,是要用脑子的,都什么时代了,我军军械,火炮,后勤,士气,远远高于对手,还这么大的伤亡,傻了吧唧去攻城,拴条狗去指挥,都比你们打的好!”
    “丢人啊,一个个在西夏时候,对人家岳飞,韩世忠,刘锜获得的战绩看不上眼,说人家运气好,钻了我派兵布置时候的空子抢功劳。再看看这仗,连克数国,在英吉利海峡左右登陆,左右逢源,一路杀到了北欧,人家没有死一个宋军士卒,一个都没有!”
    “你们别看着辽阳王嘴里喊着这种仗不过瘾,其实他比谁都清楚,过瘾的,那是笨仗,即便打赢了,无数袍泽,手足离我而去,这样没有袍泽分享的胜利,有意义吗?”
    立下灭国之功的种彦郁,折彦质,彭冲,张伯奋几个本来还想跟着女帝环球首航。
    回来以后,被宗泽骂蒙了。
    在李敬船上的岳飞,关胜,还有长公主们听着几个记功使来报。
    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显德长公主赵巧云摊了摊手,仿佛在抱怨姐姐们欺负他。
    一个个都站在了好将领身后。
    把她派去了钢字军。
    西路军的武将们征战的路上还想着回国以后,封侯拜相。
    亲眼看见复兴报大书特书自己的功绩。
    把报纸供奉在祖宗祠堂,光宗耀祖。
    这下子好了,全部都要留守日落之州。
    “李敬,要不要去,坐小船帮他们说说情?”
    主将挨骂,记功使脸上也没光。
    赵福金看着难过的妹妹,心疼的问了一下李敬。
    “他们的战功,该怎么封赏少不了,宗帅这顿骂也免不了。”
    李敬摆了摆手。
    等韩世忠,刘锜他们打完瑞典,远航的舰队就要带着封建主们班师,从靖康大陆绕道,回到大宋。
    彭冲,张伯奋,钟彦郁,折彦质都会留守这里。
    宗泽的敲打是有必要的。
    带走了这么多国主和贵族,剩下的未必心甘情愿臣服大宋。
    留守的驻军和水师都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驻防两年,授予先斩后奏的权利,倘若主将不懂脑子蛮干。
    分散驻扎港口的十多万大军未必可以压的住日落之州这几千万的人口。、
    更何况,这四部要整合成为两支钦命军。
    为了不让他们争夺主将头衔打起来。
    还是借这场日落之州战事敲打一二。
    “靖王,你说宗帅会不会撤销钢字军的钦命军旗号?”
    钢字军如何得名的,在场的人都清楚,现在李纲在中亚,虽然面见朱琏以后。
    朱琏擢升他统领中亚各国。
    作为镇守使镇守中亚。
    也承诺倘若做的好,等女帝亲政的时候,会谏言恢复他的爵位。
    但是没有能够回到军中,回到中枢。
    别说钟彦郁,折彦质,就连军中将士心里也不安稳。
    生怕降级。
    赵巧云更担心驻防日落之州士气问题。
    “钢字军不会改名,我和宗泽商量了一下,想让彭冲所部,并入钢字军,彭冲做主将,折彦质为副将!”
    “种彦郁怎么办?”
    李纲不太懂练兵,钢字军向来是双副将,一下子多了一个主将,少了一个副将。
    种彦郁打击可不小。
    “张伯奋所部升格为夜字军,种彦郁做副将。”
    “夜字军?”
    岳飞,关胜,听见张伯奋将成为夜字军主将,而没有成为奋字军主将。
    不约而同的笑起来。
    这个“夜”可是张叔夜的夜。
    显然用张叔夜的名字命名,是纪念张叔夜靖康之难的功勋和巡查全国的功绩。
    到头来张伯奋还是要活在他老子的阴影下。
    “这次两支钦命军的调整,只是暂时的,两个主将都是代职主将,一个驻防大西洋沿岸,一个驻防地中海沿岸,等三年期满,他们撤回大宋本土,或者改驻扎南洋,靖康大陆的时候,就可以转正了!”
    “日后轮换驻扎日落之州,需要两只钦命军?”
    李敬这么说,把关胜惊了。
    现在有靖康武胜忠奇钢夜八只钦命军。
    路过西洋的时候,西洋和红海需要一支,靖康大陆未来需要一支。
    欧洲两只。
    也就是两年一轮换,他们几个就需要出去跑跑。
    加上路上的时间,在家呆二年半?
    “在金国没有彻底接触威胁之前,是这样的!”
    “吐蕃怎么办?”
    紧邻大理,川陕四路,西夏的吐蕃部族都被打残了。
    只差高原上的吐蕃部落了。
    岳飞还是想打,只不过李敬没有立刻答应。
    “回大宋以后,你们看谁想去解决他们,我就派谁去!”
    高原上的战役,重要不是将领,是战前准备。
    吐蕃势必要纳入大宋版图的。
    李敬也不可能允许吐蕃部族世界屋嵴逍遥的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出现雄主的时候,跑来背刺一下。
    这件事回国以后再议。
    当下李敬希望西路军能心服口服的坐镇日落之州。
    果然。
    在宗泽拿出韩世忠,刘锜的战绩敲打四个将领以后。
    李敬再找他们一个个谈钦命军重组的时候。
    四人都是欣喜的颜色。
    张伯奋,彭冲到红海吃沙子,就是为了升格钦命军。
    而钟彦郁,折彦质也承认自己在李纲不在和李纲被削爵以后,没有解决好军队的士气问题。
    也没有挺身而出管理全军的能力。
    最后,刘锜,韩世忠凯旋而回,朱琏出面赏功的时候。
    四个人欣喜若狂。
    只要守住三年,三年不出大的乱子,不损失大量士卒。
    他们都有封王的机会。
    当然对于李敬接下来的安排,言听计从。
    “日落之州没有成为统一的王国,他们本身很多问题是根深蒂固的,如同东方的大宋本土一样,金人,辽人,西夏人,吐蕃人都是黑头发,黑眼睛,却不使用同一种语言!”
    “靖王,我明白你和宗帅的意思,我等在驻军的时候,尽可能利用藩属国之间矛盾,让他们相互制约,尽可能藏在身后!”
    有了韩世忠,刘锜之前的征战方式。
    彭冲立刻明白了李敬的意思,张伯奋也在点头。
    李敬交代的比宗泽更细。
    除了安排钢字军带仆从军驻守英吉利海峡和北欧。
    安排夜字军驻守地中海。
    几个主将也从李敬这次深谈中,大致明白了驻军以后的工作方向。
    “有时候知道怎么做是一回事,如何着手,又是另外一回事,你们要利用这段宋军刚刚强势武力镇压各国国主这段可贵的时间,尽可能了解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时拉拢部分封建主,还要利用好手中的仆从军,让他们替你们去撕咬那些不服气的苗头,其中的分寸,一定要掌握好!”
    “日落之州跟大宋十万里之遥,舰艇全速报信,一个往返也要半年的时间,所以你们有先斩后奏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也是责任!”
    “大宋不希望用自己百姓,士卒的性命跟这里的人火拼,但是又要让他们骨子畏惧大宋,维持对大宋臣服的现状,学习大宋文字,让他们的教堂,城堡,都变成道观,文庙!”
    “宋军就在沿海驻扎,若非必要,不要轻易深入内陆,若是金人西进,掠夺城堡,屠杀这里的百姓,你们不要轻易出兵,可以让藩属国派使臣前往大宋,也可以派信使警告金人!”
    “大宋到西洋,补给线漫长,你们要设法屯粮,还要想法子让藩属国提供部分粮食,更要看守好粮食,当然,水师也会在这里建立海鲜加工工坊,他们也会囤积部分鱼干,我会给让他们随时支援你们,只要粮草不断,你们据守海港,占据堡垒,建设堡垒,利用堡垒,有海军支援,你们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航海,你们一定要重视,日落之州的船匠,要管制起来,起初可以让他们打造部分驳船维持生计,然后要逐步减少他们的航海,包括已经下水的商船,也要管制他们的水手,舵手这些从业者,甚至掠夺他们的资料,在不逼反他们的前提下,逐步削弱!”
    对面钟彦郁,折彦质,张伯奋,彭冲四个人。
    李敬不仅细致给他们交代了驻防的目的,要注意的细节。
    同时向几个人出题。
    预想了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
    得到相对满意的答桉以后。
    才带着远航的舰队,载着众多前往大宋学习语言,文化,官职的贵族。
    继续着环球的航行。
    “三个半月,日落之州万国臣服,靖王才我华夏历史第一智将!”
    “就是,看着这幅世界堪舆图,就像是看着我大宋堪舆图,普天之下,皆是宋土!”
    本来朱琏在琢磨着把朱胜非或者是陈卓留下一个在日落之州。
    李敬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大宋改制,朝中重臣都不够用。
    让他们出来远航,更多的是开阔眼见,坚定富强大宋的信仰。
    至于这些人的吹捧。
    李敬一句都不想听。
    反而趁着朱琏要求他为太学生讲课的时候。
    分析宋金之战,剖析日落之州战事的胜利缘由。
    让听课的赵佶,朱琏,朝中文武,太学生明白一个道理。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的战斗力。
    华夏族要屹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
    宋人要保持强大,保持从全世界取得资源奉养大宋,大宋人走到全世界,当地的人都会低头鞠躬。
    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能纵横四海,观世界绮丽景色,做千秋文赋。
    就必须要提高民族的智慧,让整个中枢朝廷,地方官员,为宋人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服务。
    尤其是李敬在课堂上讲述未来的战舰的时候。
    别说太学生们惊呆了。
    赵佶,朱琏他们都惊呆了。
    这玩意发展起来,不仅是钢铁制造的战舰乘风破浪,还能用铁疙瘩带着人飞,降落在战舰上。
    从大宋本土到日落之州,一天就可以到了。
    未来的炸弹,一颗下去,一座城市,一个港口,甚至一个岛直接就摧毁。
    这也太吓人了。
    讲的关胜,岳飞,种彦鸿,韩世忠,刘锜,宗泽有点怀疑人生。
    这仗还怎么打?
    李敬每堂课讲完。
    意犹未尽的不止是太学生。
    一群的文武把李敬围着。
    “靖王,听你讲课,怎么感觉像是在听神话故事,这科学技术强大了,移山填海,飞天遁地,好像都不是事?”
    “你们这些读四书五经读呆了的,岂能看懂靖王谋划,李敬说的这些,大宋都在按部就班的开始试验和实践了,只是因为很多方面的缘由,没有把东西放出来!”
    相对这些设想,黄灿比在场很多人了解的多的多。
    岳飞也指着李敬腰上的手枪。
    问李敬。
    “三弟,你腰上这个,也是未来科技发展方向?”
    李敬还正愁没法给他们解释。
    听了李敬的提醒。
    干脆的从腰间拔出手枪,取出了一粒子弹。
    又让禁卫找来一支火铳。
    “火铳和火炮的原理大致相同,都分为枪管,炮管这部分,爆炸药这部分,还有就是打人的这部分。”
    把子弹的弹头,火药分开。
    也把定装的火药,弹丸拿来。
    对比看的很清楚。
    “看见没,子弹里这个黄白色的炸药,数量比火铳的黑火药少,威力更大,这个就是未来可以替代黑火药的方向!火铳如此,火炮也可以如此,把每次装填的黑火药,战斗部连接起来,生产成为炮弹,可以打的更准,威力更大!”
    “之所以现在没有这么用,是因为铜就是钱,铜料昂贵,我们手上的金属合金还没有找到足够的低价代替方式?”
    “再比如我们所乘坐的蒸汽舰艇,为什么还是木头做的,然后包裹铁皮,是木头比铁更容易浮起来吗?不是,是因为我们没有连接钢铁舰艇的合适手段!”
    “再比如这些黄色的火药,为什么不利用来作为震天雷的黑火药替代品,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类似船厂那种大型的化工厂,小规模生产,危险都是其次,成本太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