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百零七章 朕的藏品你可不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四百零七章 朕的藏品你可不能动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环球航海大半年时间。
    也就是李光,赵鼎带队二次环球航行出发之前。
    朱琏带着赵柔嘉,在汴梁开了一次大朝会。
    之后一直没开过朝会。
    即便各部在汴梁每七天把工作汇总上报。
    不管是监国的太后,还是登州的一群中枢重臣都感觉太过于懈怠。
    西洋,南洋,靖康大陆运来的物资,优先供应登州。
    荔枝,龙眼,柑橘,香蕉,榴莲,西瓜,各种水果,鲜美的鱼虾,牛羊肉。
    李敬变着法给临海居搞好吃的。
    特别是燕京到辽东,一直向东北延伸的铁路开始通车,成群的牛羊通过火车,转运海船,运到登州。
    临海居每天都有烤全羊,羊肉串,羊杂汤等菜肴供应。
    让临海居这些重臣家属,皇室宗亲敞开了吃。
    吃得好也就算了。
    穿的也好,顾无双时不时就拉着绫罗绸缎,裁缝,到临海居,大肆的派送服饰。
    连向来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赵佶,也觉得日子太过于骄奢淫逸。
    让人奇怪的是,不管是来自各地奏报,还是张叔夜等人的巡视,各州府路都向中枢提交了各自的税金使用方案,积极争取皇家银行针对地方发行的低息贷款。
    较着劲开始比拼基础设施建设,比拼国泰民安的各种数据指标。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大宋却愈发的欣欣向荣。
    宗泽,郑怜玉,朱琏,周宁接过了顾无双送上来的礼物。
    一个个都很错愕!
    “这是什么东西?”
    不锈钢的镌刻九天玄凤的一个小盒子,放在手上,沉甸甸的。
    关胜掰开盒子,发出清脆的声音,顿时乐了,不停的打开,关闭,打开,关闭。
    一群人都不知道这是干嘛的。
    “祝融之匣!”
    听见顾无双一本正经的说名字。
    李敬噗嗤就笑出声了,打火机就是打火机,还祝融之匣。
    “这玩意什么用途?”
    “奢侈品,一个卖一金元!”
    大宋一斤大米,才几厘钱。
    一金元一万厘,普通人家够吃一年的大米了。
    李敬刚说完,宗泽顿时觉得手上的钢匣发烫,周宁更是忍不住瞎咧咧起来。
    “一金元,就这么拿在手上听个响?傻子才买呢!”
    “若是能这样呢?”
    李敬从周宁手里接过了打火机,轻轻拨动,一下子点着了。
    赵柔嘉眼睛都亮了。
    “难怪叫做祝融之匣,这样以后行军就不用保存火种了,太好了!”
    “很实用的物件,可是一金元,这价格也太黑心了!”
    “李敬,我给你说,这东西能不能便宜点,对于炮兵来说,很实用的玩意。”
    “你们光说人家无双东西卖的贵,求别人帮忙兑换镌刻头像钱币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
    煤油是石油中相对比较好提取的一种油料。
    在环球航行之前,登州就可以批量提取煤油了。
    甚至环球航行回来,他陪着苏浅浅一起,还搞出了火柴,之所以没有上市。
    还是想黑一笔。
    打火机,刻花纹的牛皮带,自行车,足球,篮球,还有运动服,统统刻上了九天玄凤的logo,此时此刻,预约认购大宋钱币的藩属国国王,使者,全部被召集在一起。
    美其名曰,皇家银行给他们的福利。
    让他们提前知道运动会的事情。
    全天下露脸的机会可不多啊。
    参赛者夺魁,一枚金牌可象征藩属的荣誉。
    至少在某一领域,天下第一。
    要想夺魁,参赛国就必要要提前购买运动器械,运动装,挑选合适的人进行训练。
    当然,也可以各自属官内代销这些奢侈品,狠狠的赚一笔。
    “上皇,我把蹴鞠规则改了,以往您老张罗的比赛,缺乏速度,力量,技巧也没有建立在对抗基础上,像群娘们在玩,对了,我把球也改了!”
    李敬对着托着盘子的侍女挥手。
    侍女立刻取下盖着盘子的红绸,一个崭新的黑白相间的皮球,出现在朱琏等人的面前。
    都还没等侍女端着托盘过来,赵佶猴急的跑上去。
    “好漂亮的蹴鞠,怎么这么大?”
    都不管这里是临海居的议事厅,空抛足球,一脚踢向李敬。
    李敬胸部一停,脚一颠,立刻球持在手上。
    “上皇,陈仁俊和李逵在靖字军搞了两个蹴鞠队,把球场也建好了,要不要去看他们踢一场!”
    赵佶眼睛都亮了。
    可他没有赵柔嘉反应快。
    “靖王,真的吗?朕要去看蹴鞠!”
    看见赵柔嘉雀跃的从椅子上挣扎起来。
    朝堂上几乎所有人都很高兴。
    宗泽拍了拍李敬肩膀。
    “你小子悠着点,带着女帝,监国太后,太太上皇这么玩物丧志的疯玩,小心文官们弹劾你是下一个高求!”
    “高求可没有靖王的本事,他要是能让百姓吃到三个铜钱一斤的粮食,也不会被天下人痛骂了!”
    一行人下楼,看着临海居楼下停了一排的自行车。
    都有些傻。
    “靖王,无双,这是什么东西?”
    “夸父车!”
    “人家夸父逐日是用跑的。”
    “这也能跑!骑着跑,准确的说,叫做骑行!”
    李敬都不用自己上手,一挥手,他身边的亲卫立刻扶持一辆自行车出来,开始骑行!
    居然能这么快。
    宗泽,周宁,李清照,郑怜玉他们大眼瞪小眼。
    “朕也要骑!”
    “女帝慢点,这个可不好骑,刚上手,要摔跤的!”
    赵柔嘉最喜欢李敬搞出来的新花样了,冲下台阶,就从亲卫手上接过自行车,李敬连忙小跑着跟在她身后,扶着他上车。
    其他人也不管了。
    关胜,赵金儿,宗泽,赵佶,李清照,周宁等人,人手一辆。
    不管是女帝,还是宗泽,朱琏,赵佶这些摔不起的,李敬和顾无双都招呼着亲卫,禁卫和侍女们在后面跟着保护。
    关胜,周宁还有一些文武身后,可没这么好的事了。
    临海居到登州的,包括登州内外城,路面都是硬化了的,很好骑。
    但是绝不包括不会骑自行车的。
    关胜大大咧咧的上车,还没骑几步,重重的连人带车摔在地上。
    赵柔嘉在车上乐不可支!
    感觉很丢脸的关胜,还没有从地上爬起来,就看见周宁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的朝他撞来,嘴里还吼着。
    “辽阳王快走开!”
    吓得关胜连滚带爬的滚到一边,眼睁睁看见周宁撞到他的自行车上,结结实实的摔在地上。
    笑炸了。
    临海居外,摔跤的不止是关胜,周宁。
    禁军统领赵金儿跟几个文臣也跟着摔的七荤八素。
    乐坏了赵佶等人。
    看着手下文武出丑,朱琏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赵柔嘉笑过以后,低声在李敬耳边说。
    “李敬,自行车,蹴鞠,还有你在清单上写的羽毛球,运动服之类,统统给父皇送一份过去!”
    官家无亲情,这绝不包括赵柔嘉。
    赵柔嘉还是很挂念她的父皇。
    环球航行的时候,她每隔三五天,都会去赵桓的船上。
    别看赵桓性情古怪,可每次面对赵柔嘉的时候。
    眼里满满的慈爱。
    “要不,晚上我陪你去找大长公主,让她们去扶桑,跟太上皇要个承诺,只要他不过问政务,就让他回登州住一个月!”
    “真的吗?”
    “我们连你皇爷爷都能接纳,当然能接纳你父皇,前提是他不过问政务,他可以学你皇爷爷提出建议,但是不能决策,更不能独断乾坤!”
    “姑姑们会答应吗?”
    “应该会吧!你可是女帝,这点面子,她们难道不给?”
    “父皇要是回来翻脸怎么办?”
    “你的姑姑们肯定会教他重新做人!”
    赵桓的事情,朝廷的报纸从来没有公开评论过,朝中重臣统一说辞。
    都说赵桓病了,朱琏继续监国。
    冷处理加上偶尔乔淑云还在报纸上拓赵佶最新的书画作品。
    朝野上下并不在意夹在中间的赵桓。
    这位被营救回来的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存在感,远不如监国的太后朱琏。
    报纸上说了,日后的大宋,民贵君轻,各地的地方官,百姓说了算,中枢朝廷的命官,也要看民意,官家不得随意变更执政大臣。
    总理大臣朱胜非环球航行回来,一直坐镇汴梁,统御各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宋年年开疆拓土。
    米价,油价,布价,纸价,书价,低到令人难以置信。
    市场上咸鱼,水果,各种农具,家用器皿琳琅满目。
    能吃饱饭,有新衣服穿的百姓更加在意各地在基础建设,在经济发展上各地官员的比拼,能各地做工挣钱。
    大宋的士绅,百姓都可以用铜钱,金银,预约兑换镌刻赵佶,赵桓头像的钱币。
    从皇家银行的反馈来看。
    除了朱琏私下派人给两个皇帝预约兑换一千枚,没人主动预约镌刻着这两个倒霉皇帝的钱。
    但是大宋迁都,赵柔嘉亲政,两件举国盛事凑在一起,赵桓不出席,不太现实。
    除非他死了。
    前些天,李敬还跟赵玉盘说起过这件事。
    赵玉盘说过一阵去扶桑,代表长公主们给赵桓两个选择。
    当然,赵玉盘可以卖赵柔嘉的人情,却不能带着赵柔嘉去扶桑,那样就没法威胁赵桓了。
    笑不活了。
    赵柔嘉,朱琏,宗泽,看见平日威严肃穆的文武大臣在路上摔的七荤八素。
    笑的眼泪的都出来来了。
    偏偏李敬又骑个自行车,载着赵柔嘉,来回挑逗他们。
    一个个爬起来,不信邪的又跨上自行车。
    可这东西,上了点年纪,协调性还不好的人上手,就是摔。
    到后来,赵佶都笑的受不了了。
    连忙叫住他们。
    “这个夸父车,就停在临海居,等我们看完蹴鞠比赛,回来再骑。”
    蹴鞠是华夏国粹。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书中记载:西汉时身为“安陵坂里公乘”的项处,因迷恋“蹴鞠”,虽患重病仍不遵医嘱继续外出蹴鞠,结果不治身亡。
    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在踢球了。
    到了大宋,上行下效,宫廷民间,会踢两脚的人很多。
    《宋太祖蹴鞠图》记录了太祖蹴鞠的风采,到了赵佶执政,就更不用说了。
    经常组织球赛。
    高官厚禄赏赐球星。
    叶公好龙,赵佶本人看见李敬在登州城北搞出来的球场,整个人都傻了。
    “靖王,你这个球场好大,那个竖起的门,踢进去就算是得点数?”
    宋代蹴鞠,有一种筑球的方式,就是利用球门进行对抗的蹴鞠比赛,参加者需分为两队,每队十六人,分为球头、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
    筑球所谓的对抗,并不是互相争球对抗,而是两队轮流射门,门很小,就是一个比蹴鞠大一点的空洞。
    赵佶一看李敬那个竖起的大门,瞎子都能踢进去。
    这种玩法,没意思。
    知道李敬和顾无双会把朱琏,赵佶他们都请来。
    陈仁俊和李逵都在。
    两人从很多善于蹴鞠的将士中精挑细选,选了各队三十人。
    熟悉规则,每日训练。
    今天总算是拉出来见人了。
    看见李敬示意,纷纷开始布置上场的十一人。
    一声哨响。
    两队开始争抢起来。
    双方整齐的运动装,旗帜分明,争斗的样子,倒是棋逢对手。
    李敬则一边赵佶,宗泽耐心的讲解规则。
    一边逗弄关胜,周宁。
    “我坐庄,押陈仁俊红队,李敬的蓝队胜,都是一赔一,押两队平,一赔二!多少无所谓,大家押个乐子!亏了算无双的,我要是赚了,我给大家一人送一身运动服,一套羽毛球拍和羽毛球!”
    “靖王,朕现在不管国库,不管内孥了,朕没钱,朕看好蓝队,押李逵蓝队获胜,能否借朕五百金元?”
    没钱还赌。
    朱琏和郑怜玉都无语了。
    倒是李敬知道他的处境,赵佶手散,每月俸禄有限,孩子又多,一家子养起来挺吃力的,现在皇帝的子女除了继承大统的,其他的都不能封王了,成年后,最高也限定在伯爵,只能保证养个小家衣食无忧。
    朱琏每月除了给他的子女们封低等爵位,发俸禄,还额外的补贴他的钱。
    干脆的大手一挥。
    “五百借上皇,没问题,倘若上皇输了,得让微臣去您的书房,挑几副上皇的画作!”
    “先说好,只准挑朕的画作!朕的藏品你可不能动!”
    李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别看赵佶鉴赏能力不错,也收藏了一些精品画作,可到了后世,未必能有赵佶的画作值钱。
    “没问题!”
    “那就这么说定了!”
    一副画作,能卖二百五十金币,输赢都不亏,赵佶咧着嘴大笑,开始帮李逵队伍加油。
    在场众人也纷纷下注。
    有了支持的球队,球场边也开始热闹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