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34章 世事千重明素志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34章 世事千重明素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34章世事千重明素志(第1/2页)
    楚凡的心被深深触动,想起楚吞岳当年为护他被强敌重创,甘愿自废半成修为根基,从此大道有缺。他轻声道,带着刻骨的感念:“脱凡境的‘舍’,是悟透了‘亲’之一字,不止于血脉相连。是将别人曾给予的、足以照亮生命的温暖,化作自己此生必须偿还、必须传递下去的……心头之债。”
    **道不同行关**
    混沌之气沉降,铺展成一条清晰的分岔路口。尘土飞扬,两个风尘仆仆、结伴赴京赶考的书生虚影在此驻足。左路平坦宽阔,车马痕迹清晰,却需绕行一大段路,且必经一位以贪婪闻名的州府大员府邸,明码标价——“礼至则路通”。右路荆棘密布,崎岖难行,却能直抵考场,只是要翻越三座陡峭险峻的大山。
    “不过些许黄白之物,送他便是!省时省力,何乐不为?”胖书生掂了掂包袱里沉甸甸的银两,语气轻松,眼中是对捷径的渴望。
    瘦书生却眉头紧锁,望着那看似平坦却需折腰的左路,缓缓摇头,脊背挺得笔直:“临行前,家父再三叮嘱:‘读书人,脊梁骨要直’。这般屈膝折腰,行贿买路,纵使考中了功名,又有何光?心不正,文章焉能正?”
    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在岔路口,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背道而行,身影在混沌中渐行渐远。
    三个月后,贡院大门开启。瘦书生一身布衣早已被荆棘刮得褴褛不堪,脚上的草鞋也磨穿了底,带着满身的疲惫与尘土走进考场。然而当他提笔蘸墨,落于纸上的文章,却字字如刀,力透纸背,带着一路行来的风骨与不屈!而那位早早就抵达京城、走通门路的胖书生,却因替贪官传递密信,卷入一桩惊天舞弊大案,不仅功名被革,更身陷囹圄。
    叶昭凤的目光扫过混沌中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左路光滑如镜,却透着油腻的污浊;右路布满碎石和隐约的血痕,却有一种不屈的清气。她轻声道,带着洞悉世事的了然:“道不同行的‘不同’,从来不是意气用事的争执,而是你汲汲以求的那个‘结果’,与他誓死守护的那份‘体面’与‘脊梁’,从根源上……就不在一条路上。”
    楚凡心中微动,眼前浮现出当年那个风雪漫天的夜晚,他与楚凛在王府书房中的最后一次长谈。对方眼中是对权柄巅峰的灼热渴望,而他心中装着的,是边关冷月下戍卒的脸庞,是黎民百姓的炊烟。他唇角勾起一抹释然又略带苍凉的弧度:“脱凡境的‘离’,是终于明白,有些路,注定只能独行。不是因为孤僻,而是因为害怕并肩而行时,彼此心中那截然不同的‘道’,会在碰撞中……互相玷污。”
    **知难不退关**
    混沌翻腾,凝聚成一处令人望之胆寒的绝地!一座残破不堪的吊桥,仅靠几根锈迹斑斑、嘎吱作响的铁链维系,悬挂在万丈深渊之上。桥身木板朽坏断裂,山风呼啸而过,整座桥便如同垂死巨兽的枯骨般剧烈摇晃。桥的对面,峭壁之上,几株散发着奇异清香的药草在风中摇曳——那是能救活身后整个被瘟疫笼罩村庄的唯一希望!
    一个郎中虚影背着沉重的药箱,站在断桥边缘。他回头望去,身后是聚集在崖边、面黄肌瘦、眼中只剩下绝望与最后一丝期盼的村民。瘟疫的黑雾仿佛已经扼住了他们的喉咙。前是死路,退亦是绝境。
    郎中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他毅然踏上了那仿佛随时会彻底崩解的吊桥!
    “嘎吱——轰!”脚刚落下,一块腐朽的木板应声断裂,坠入深不见底的黑暗!身体瞬间失衡!郎中惊出一身冷汗,死死抓住旁边冰冷刺骨的铁链!铁链剧烈摇晃,将他甩向深渊边缘!手心瞬间被粗糙锈蚀的铁链磨得皮开肉绽,鲜血染红了冰冷的金属。
    “郎中!回来!太危险了!”“别去了!我们认命了!”村民们哭喊着,声音被山风吹得破碎。
    郎中艰难地稳住身体,半边身子悬在深渊之上。他回头,望向那些绝望的面孔,用尽力气嘶吼,声音在峡谷中回荡,盖过了风声:“再退?!再退就真的一点活路都没了!!”吼完,他不再看身后,咬着牙,忍受着掌心钻心的剧痛和刺骨的寒风,用尽全身力气,一寸、一寸地向着对岸挪去。每一次移动,都像是在鬼门关前跳舞。
    当他最终捧着那几株沾着他自己鲜血的救命药草,从对岸爬回崖边时,半边身体已被冰冷的铁链勒得血肉模糊,几乎不成人形。药箱滚落在地,染血的草药却被他紧紧护在怀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4章世事千重明素志(第2/2页)
    “知难不退的‘难’,”叶昭凤望着那染血的药箱和郎中虚影消失的方向,凤眸锐利如剑,仿佛穿透时空,看到了自己初登大宝、独坐深宫的那个冰冷夜晚——朝堂之上暗流汹涌,外戚虎视眈眈,边关烽火连天,每一份奏章都重若千钧。她握着冰冷的玉玺,熬过无数个通宵,与此刻那用命去搏一线生机的郎中,身影何其重叠!“从来不是匹夫之勇,逞强好胜。只因为身后有必须守护的人,退一步,便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楚凡指尖一缕灵力拂过吊桥断裂处残留的一块朽木。令人动容的是,木板上那斑驳暗沉的血痕,在灵光映照下,竟隐隐显现出两个铁画银钩、带着不屈意志的大字——**不退!**他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脱凡境的‘进’,是终于懂得,‘难’字本身并非路的尽头。那是老天爷在你耳边喝问:‘你心中所求,究竟有多重要?’——重要到敢用性命去交换,这‘难’……便不再是难!”
    **得陇望蜀关**
    混沌中显化出一片宁静的田野。一个勤恳的农夫虚影,正对着自己精心侍弄的三亩良田露出满足的笑容。田里稻穗饱满,金黄一片,在阳光下闪烁着丰收的光泽,足以养活他一家老小,略有盈余。
    然而,他的目光却总是不自觉地飘向邻家那更为广阔的十亩田地。看着邻家忙碌的身影,看着那似乎更加丰厚的收成,他心底渐渐滋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和不甘。“若我也有十亩地……”这个念头如同藤蔓,缠绕住他的心。
    终于,他做出了决定。用自己那三亩上好的良田,换了邻家尚未开垦、看似广袤却贫瘠的十亩荒地。他憧憬着开垦出更多的土地,获得更大的丰收。
    然而,荒地贫瘠,灌溉艰难,远非他想的那般容易。任凭他如何挥汗如雨,那十亩荒地依旧如同吝啬的铁公鸡,颗粒无收!更雪上加霜的是,他失去了原本赖以生存的三亩良田。秋收时节,邻家田里金黄满目,他的荒地却一片枯黄死寂。
    “唉,人心不足啊……”邻居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摇头叹息,却还是默默给他送来了一筐救命的粮食。
    农夫捧着那筐沉甸甸的粮食,望着自家那片荒芜死寂的土地,再看看邻家丰收的景象,巨大的悔恨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再也忍不住,像个孩子般蹲在田埂上,嚎啕大哭:“我原来的田……我原来的田……够吃了啊!够吃了啊!!”混沌光影流转,农夫的身影在悔恨的泪水中渐渐变得透明、消散。唯有那片被他亲手舍弃的三亩良田虚影,始终长满着象征富足与安稳的金黄稻穗,成为一道无声的警示。
    “得陇望蜀的‘望’,”叶昭凤望着那片象征贪婪与愚蠢的荒芜之地,凤眸中闪过一丝冷冽的锋芒,她想起朝堂上那些总将目光投向邻国沃土、鼓噪开疆拓土,却对境内流民遍地、灾荒四起视若无睹的贪婪大臣,“从来不是上进的雄心,而是被欲望蒙蔽了双眼,看不见自己手中紧握的‘陇’是何等珍贵!总觉得别人碗里的‘蜀’,才是更好的。”
    楚凡的思绪飘回北疆,耳边仿佛响起镇北王楚吞岳那沉稳如磐石的声音:“小子,记住了!守好自己手里的一亩三分地,让它年年丰收,比去贪图别人十亩长满荆棘、浇不上水的荒地,强百倍!”他轻声道,带着历经沧桑的智慧:“脱凡境的‘止’,是明白了‘够了’这两个字,并非懦弱与懈怠。是懂得了珍惜手中已有的珍宝,才能守住安身立命的……根本!”
    **知足常乐关**
    混沌光影变得柔和,显出一间依山傍水的简陋茅屋。屋主人是个樵夫虚影,每日上山砍一担柴,换回两文铜钱,买些米面油盐。日子清贫,他却总爱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声音洪亮,透着由衷的欢快。
    有人不解,问他:“你身强力壮,为何不多砍些柴?多攒些钱,盖座遮风挡雨的瓦房,岂不更好?”
    樵夫闻言,放下柴刀,指着茅屋前一株开得正盛的桃树,笑容憨厚而满足:“瓦房是好,遮风挡雨。可你看我这桃树,春天一树粉花,香得很!秋天结满果子,又甜又解馋!砍柴换的铜钱,够我买米买盐,身上有衣,肚里有食,夜里听着虫鸣睡个安稳觉。何必为了那瓦房,把自己累得跟拉磨的驴一样,连看花吃果的功夫都没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