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2、圣明聪睿责太监、折节向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32、圣明聪睿责太监、折节向学问朝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当然还有一个锦衣卫,同样需要把控在手。
    昔日厂、卫皆为皇帝耳目,为皇帝侦查天下秘事,亦会为皇帝爪牙,做尽天下隐蔽之事。
    皇帝亦可凭借厂卫,达到天子避百司,直通行政之功。
    不过因为东厂太监,皆正德亲信,且胡作非为,惹人讨厌,朱厚熜故而与朝臣同心,将其废黜不用。
    但皇帝不可无耳目。
    诚然有都察院、给事中为耳目,然亦需锦衣卫这般做腌臜之事者。
    不过锦衣卫暂时还不可用。
    一则朱厚熜还无人选掌控锦衣卫。
    二则万事不可操之过急,亦不可东一锤子,西一榔头,更不可不分轻重缓急。
    锦衣卫暂时因江彬之事,被杨廷和所打压,无法掀起风浪,只能乖乖做一个仪鸾司,为朱厚熜值夜,掌仪銮。
    而杨廷和也因为朱厚熜之事,变得焦头烂额。
    故而此时无人去顾及,这个在洪武、永乐年间名声大噪的衙署。
    想到此处,又不得不让朱厚熜想起一股势力,如果有这些人投靠,必然可以站稳脚跟,一展皇权之势。
    固然这股势力里面,全部都是废材,而且还是废到令人窒息那种,然其势力而言,足以令朝臣不敢妄动。
    当然一切朱厚熜会谨记“徐徐图之”四字。
    “皇爷,文华殿到了!”
    坐在车内书也没看成的朱厚熜,此时听到韦霦之声从乘舆之外传来。
    朱厚熜掸掸衣衫,随后走出乘舆,径直往文华殿走去。
    文华殿居皇城之东,北面则为御药坊,南面则是文渊阁、诰敕房、制敕房,东面与东华门靠近,西面与左顺门靠近。
    当初杨廷和等人,所上《受笺仪注》便是让朱厚熜在此登基。
    因为此殿乃太子宫殿,是往日太子平常与詹事府官员视事、学习宫殿,因此朱厚熜未肯听从罢了。
    不过因朱厚照无子,倒是成了变得有些荒废,毕竟正德素来好玩,又已新建豹房,自登基之后,御驾文华殿也不过仅仅五次而已。
    文华殿主殿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华殿,殿为南向,面阔有五间,进深足有三间,绿色琉璃瓦歇山顶,瓦上亦有吻龙脊兽相立,此刻倾挂透明水线,显得郁郁葱葱……
    盖因太子初皇城之东,故被称为“东宫”,引五行学说,东乃亢青龙,属木,故以青色为瓦顶,因此东宫又名“?宫”。
    内侍手执罗伞华盖,簇拥着朱厚熜,为皇帝遮风挡雨,使其不被雨水淋湿,从而御体抱恙。
    朱厚熜甫进文华殿,只见梁储、王琼二人目不斜视,立于一旁久待,当即大怒:“何人敢如此怠慢国之重臣?”
    宫中内侍一脸茫然,不知这新君何故如此喜怒无常,旋即全体匍匐在地不敢做声。
    王琼、梁储听到声音,立即转身下拜见礼:“臣储(臣琼)拜见圣人!”
    “太宰、阁老速速请起!”朱厚熜一把拖住二人亲切说道,扶起二人转而脸色再次变得甚为阴沉,对着韦彬说道:“韦太监,尔等是如何管理宫中内人?
    国之重臣在此,居然敢不设坐,让公卿在此久立,可是国朝善待士大夫之礼邪?
    你且暂时闭门思过,宫中之事交由他人,待想好之后,再来向朕禀报。”
    “臣韦霦领旨!”
    遭受无妄之灾的韦霦,只得老实领旨。
    宫中内侍本为皇帝家奴,今日故意迁罪他也只能,伏地领旨。
    难不成他还敢造反不成?
    当初其前往安陆,为了巴结朱厚熜,故而先至,却被朱厚熜问:“国家大事,岂寺人而决?”已然与朱厚熜有所不愉。
    今日之事,已是意料之中。
    不过皇帝仅仅让其闭门思过,尚未有处罚,已然天幸,何敢再期颐其他?
    毕竟今主非正德天子。
    一朝皇帝一朝臣,非借故严惩,乃是皇帝仁慈,安敢再有妄念。
    同时,他亦觉察皇帝潜藏之意,故而老老实实领旨。
    韦霦领旨之后,朱厚熜环顾四周再道:“日后内阁大学士、翰林院先生、九卿堂官、佐贰、各地三司、以及勋贵、或年高六十之龄,或年老体衰者。
    凡谒见天子,而天子未至,当赐座等待,以全皇家厚待重臣,崇尚尊老尚贤之意,尔等可知?”
    “臣等谨遵圣训!”连韦霦都被皇帝处理,其余人又哪里敢与皇帝较劲,遂谨言唯诺。
    “臣等供奉圣主,实乃天幸耳!”王琼、梁储二人老泪纵横,伏地哭泣。
    何叫二人不是如此?
    往日谒见皇帝,莫说在皇帝不在场时赐座,便是皇帝在时,也未必能够获得赐座,反而凡奏事还需跪白。
    皇帝今日居然定下条例,凡日后皆有赐座,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如何叫二人不感激涕零?
    “先生、太宰速速起身,孤尝读历代史书,有闻古之帝王重大臣,坐而论道,值前宋乃立而奏事,胜国与本朝跪而听宣,实非重视公卿之举也!
    朕欲兴除弊政,伏望二公不吝赐教,教授小子,如何修齐治平之要也!”
    “臣等资质愚鲁,何敢有教陛下焉?圣人神明天授,有赤子之心,实乃社稷洪福,臣等惟有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不敢有谓教圣明天子耳!”二人诚惶诚恐,谦虚奏言。
    “吾尝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二公皆皇兄袒左肱骨,何有此言?难不成不欲助国朝兴盛焉?”
    “臣万不敢担此重言,实乃臣等资质驽钝,恐有负圣命!”二人哪敢承担如此罪名?
    若果如朱厚熜之言,二人岂非无君无父之辈?
    “你每休要过谦,皇兄虽荒唐任性,然非昏聩之辈,既付尔等心腹重任,公必有所长!”
    朱厚熜一改先前朝堂咄咄逼人之势,反而变得如同折节向学的书生一般,拉着二人坐在位上细谈。
    “圣人如此,我辈和何憾焉?伏问陛下,有何咨臣?我每毕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朱厚熜现今与朝廷表现大相径庭,非是有所求,又何至于如此礼貌,与二人如此废话?
    二人更非初入官场愣头青,朱厚熜这点小伎俩在二人眼里,都已经是他人用过不用手段,如何看不出,这是有所事情吩咐?
    如果朱厚熜如此对待新科进士,恐怕年轻气盛,又从未经历太多阴暗的士人,早已甘愿为皇帝抛头颅洒热血。
    可是朱厚熜面对的,是两个老狐狸,故而并为其作用,反倒是浪费一番心思。
    且二人在来之前,已然将朱厚熜之心摸得七七八八,皇帝想要干什么,其实他们心里,也大概有些猜测。
    不过既然皇帝要表演圣明君主,顺带惩戒内廷,以保证自己绝对安全,二人又何乐而不为之?
    配合皇帝演戏,同样也是官僚必须具备技能。
    如若不会,何谈混迹官场?
    哪怕再圣明之人,亦不会喜欢有人与己抬杠,哪怕明知对方乃逆耳忠言,但依然不会有人喜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