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十八章到达苏州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三十八章到达苏州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原本在县衙领钱时,受灾百姓认为县令暴发慈悲,领到钱后对霍略感激不已。
    这让韩旭、肖志很不高兴,显然霍略在压榨自己,而朱高煦却成了自己的大恩。
    所以韩旭与肖志想了个法子,自己在县衙挂了块很大的招牌,招牌上写道,承宣布政使司的朱大人赈济灾民!
    这下朱高煦顿时名声大振。
    承宣布政使司朱大人何许人也?这个问题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也曾被提到过。可是,这一次,却让我有了新发现:原来是个神秘人!他叫韩旭东,今年已经五十三岁了。经韩旭、肖志有意披露得知承宣布政使司仅有朱大人一人。
    即布政使、朱高煦、朱大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是朱高煦以前的思想,但真正有名气时,感觉这个名气似乎还是有点小。
    “没准再积累点威望就能使皇爷爷更器重我了!”
    朱高煦认为他这一次做得异常对。
    一天半后,朱高煦见赈灾银发放得井然有序,亦能放心离去。
    本来打算3天就到苏州,不料到昌平县又浪费了1天,于是第5天朱高煦总算到苏州。
    与昌平县相比较,苏州繁华已凋零将近一半,难民遍地,放眼望去疮痍不堪。
    受洪灾的地区损失仍然很大。
    苏州知府唐璐知道朱高煦来了后,马上带上几人去迎,对比霍略之姿,唐璐要敬重很多。
    而在唐璐的话间,朱高煦也能感受到他是个心系人民的好官员。
    只可惜时运不济使他遇上洪水这档事儿。
    尽管朱元璋目前并不责怪,可等洪水处理完了,早晚要算帐。
    据唐璐介绍,这次洪水为近年来最严重,它直接冲垮了两岸堤坝。
    堤坝被冲毁了,水潮还未退去,根本无法再修新堤。
    而由于大水,唐璐要解决的不只是堤坝问题,还包括当地受灾群众的安置。
    这让唐璐略显无奈。
    得知这些情况后,朱高煦前往洪水倾泄处实地查看。
    他对抗洪虽无多大研究,但有一定的切身体会。
    他前生,曾在抗洪救灾中做过志愿者,因此一些基本的治理方法还了解一些。
    洪水把堤坝冲得水泄不通,蔓延到了将近大半个苏州的土地。河道里有很多漂浮物。水面上是一片水洼。河水从这里流过。突然间就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被水淹没得无影无踪。大地上全是流水下一道道裂缝。
    如今苏州根本无法正常开展生产和生活活动,洪水如不及早控制,那将恶性循环。
    朱高煦才1个月,如今已是5天后,他不得不尽快地去做打算。
    唐璐确实恪尽职守,洪水暴发后,便已面向全国公布了寻找治水能人的信息,目前已有不少能人接连不断。
    在这几位的鼎力相助下,朱高煦反而放松下来。
    但朱高煦在提笔筹备治水方案设计时却突发奇想。
    笔头又放了下来,悠闲地趴在病床上开始想别的事。
    决定等朱允炆。
    ······
    “煦儿真没辜负我。刚从江南走没几天,便已被江南百姓所接受。看来治理洪水给他确实是对的呀!
    朱元璋这时手里有一道奏折,奏折上讲了件事情。
    是朱高煦发放昌平县赈灾银。
    其前因后果,朱元璋早有所知。
    只不过在这件特定的事上,却隐藏着一个人物的存在,而那个人物就是鹤庆侯张翼。
    而要将此人藏好,则是蓝玉集团替朱高煦上书此功的重要原因。
    对了,朱元璋手里的奏折也就是蓝玉集团成员的奏折。
    奏折中,客观上讲朱高煦之功,并将罪责全归霍略,霍略成了背负万罪的替罪羔羊。
    朱元璋终于下了一道命令:等洪灾过去后,马上收押霍略斩其头。
    “皇上本天纵神武。皇上龙子龙孙皆出众!”
    吏部尚书詹徽赞说。
    “煦儿与炆儿皆为难得之才。如今煦儿已立下汗马功劳,下面就看炆儿如何发挥吧!”
    “要是他们真能成功控制洪灾并使标儿康复的话,那就该为自己记大功了!”
    朱元璋还那是迷恋风水朱元璋。
    近来他想念昔日那、风华绝代、连卧龙诸葛都能与之媲美的刘伯温。
    要是伯温来了,肯定能给你一个比风水先生还高明的回答!
    ······
    唐璐原本满心欢喜地等待朱高煦给她一个治理洪水的计划,可朱高煦进了屋子久久没有出来。
    急中生智的唐璐走进去查看,没想到朱高煦已是卧床难眠。
    这使唐璐觉得很力不从心,很生气,但眼前这个男人就是他的首长,他也说不出话来。
    苏州的老百姓还处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而他束手无策,沮丧呀!
    事实上,朱高煦很清楚唐璐是走进来看望他的,当时他还感到或多或少的尴尬。
    但转念一想,即使自己现在已经拟定了计划,若不是得到朱允炆的首肯,就没有出路。
    因此,还是躺在床上等待朱允炆的到来吧。
    而且朱高煦所想,唐璐也不知道,自己只当朱高煦是从上派来的无能长官,才会在此捞到钱。
    但当朱高煦所从事的昌平县工作传达到此处时,唐璐却被蒙在鼓里。
    他不就是个没本事的长官?他没有什么政绩可言,但他在苏州人民心目中却享有很高的地位。他就是吴江县县长沈德潜。怎麽会有这么多人说自己是个爱民如子、救助过许许多多苏州难民的好人呢?
    多大的状况?自己眼前这东西是不是个伪?
    唐璐提出的问题,朱允炆来了以后,就会有一个圆满的答案。
    而接下来朱允炆来朱高煦的日子,终于到苏州来。
    “王兄虽有病痛,但这个速度并不慢。我昨天刚到!”
    知道朱允炆来了,朱高煦还是去迎了。
    “煦儿才不取笑我呢!我早就知道您在昌平县的作为。老百姓喜爱,当官的佩服,煦儿的才能比我还高呢!”
    当朱允炆与朱高煦用恭维话交谈时,韩旭始终凝视着朱允炆背后的某个男人。
    他从记忆深处抓拍到一张酷似他的面孔。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