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37章 靖难我爱靖难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37章 靖难我爱靖难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那是表演呀,那明明是表演呀!
    杨丰有把握地说。
    方翰林因在承天门门前不尊重沈阁老而遭到恼羞成怒的沈阁老的报复,被贬至南京太仆寺主簿。
    正七品改为从七品、翰林院预备役阁臣改为弼马温。
    而且方翰林并没有胡言乱语,背起行囊就默默地踏上赴任之路,沿途各地士绅官员都争相迎候,仿佛是勇斗奸臣受迫害的忠臣义士一般,这同样使杨丰恶名远播,而其弟还在诏狱中受尽酷刑。
    当然了,这也是外界盛传的话。
    其实诏狱中近来挤满了人,完全没有人关注到这么个小角色。
    这显然是沈一贯与方从哲合作的戏码,方从哲借故离开了北京,其为翰林院纂修,又为前任首辅王锡爵得意弟子,简直可称得上衣钵传人了,此身份不出意外难免将来某年某月进入内阁。沈一贯和方从哲出生于明代嘉靖年间,当时的朝廷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国势每况愈下,宦官横行,权臣腐败,民不聊生。所以大家都想出位。大明朝内阁早成规矩,非翰林不入阁,就连翰林院编修也直接进入内阁,这种身份非常特别,可谓举世仰视。
    他带着这悲怆的底色离开了北京,并在沿途上空渲染着这悲怆...
    ““我想靖难!
    杨丰恍然大悟。
    这样才能澄清头绪。
    这就是要方从哲到南京动员忠臣义士为下一步靖难制造声势。
    阁老也不笨,明确自己现在对其他地方不感兴趣,无非是自己手下人手不够,或者是自己基本盘不够,但是要是自己在顺天府把当前的改革做完的话,应该说这片土地是死给自己看。
    接着又不断向外扩展。
    明冬真应该是北直隶全境。
    照这样的速度使用时间不长,那可真是百万红巾下江来。
    这些老家伙是个明白人。
    因此他们要马上着手准备下一步靖难,方从哲南征是现身说法以他的悲惨经历来动员各地官员士绅,后来留下的只要是藩王出振手臂。
    潞王可以了。
    潞王没办法,还能换回人家。
    大明不缺藩王,任意哪一个都能振臂一呼。
    “靖难!”
    杨帅心满意足地说。
    一旁魏公公神色窘迫。
    “大帅!这几个嫌犯应该怎么处理?”
    他急忙岔开了这一显然有点敏感的问题。
    “继续关起门来慢慢审吧!”
    “只不过现在押来的人多了起来,这道诏狱要容不下!”
    “那你把它扩大吧,就是这个点人容不下来,算得了什么诏狱呢?这个诏狱怎么着也得不预备好几千个牢房吧!”
    “额,小小懂得!”
    魏公公连忙说。
    明明杨大帅这个就要大干一场呀!
    数千牢房诏狱...
    多么壮观!
    “大帅!赶兔子赎罪牛羊送!”
    随即又有宦官魏朝进来,低声下气地说。
    他是魏公公的将兄,魏公公现在抱着杨大帅大腿,让他出手相助,现在杨大帅旁边有一帮小太监,到底好男人不屑跟在他后面,这几个小太监实为万历派人借相助之名行监。他们会监视他吗?当然不会。不过,有一个人知道了这一点:他就是杨继盛,他的儿子。在《明史》里,他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有了她们跟在杨大帅的身后,万历还是能够安然入睡的,只要她们没有上报杨大帅随时弑君谋逆的消息,自己完全能够高枕入睡。
    “这么快?”
    杨丰出乎意料。
    其实,这赎身次数也不算少。
    此时蒙古牧民们其实并没有太多家畜,一个家庭一般还可以拥有以1-2匹马、数头牛、数十只羊,其日常并不食肉,其实根本不舍得食肉,只是喝牛羊奶外加食粮,特别是在冬天黑灾和白灾极易导致家畜死光,因此互市食粮对于他们而言才异常重要。
    牲畜是要病死的,粮食是不可能的呀!
    我真想救命。
    现代牧民牛羊成群则托举科技进步,加之国家支持福泽,其实外蒙牧民同样悲惨。
    “回帅,一听就是顺义王知道的,就帮忙凑点钱吧!”
    ”那些马被收归京营后,挑了可利用的战马、牛分送到京营及昌平镇上次死伤的哥哥家里,一家老小各1头,还有剩余的分送到别的参战哥哥家里,所剩的羊则赶往南苑,日后送给京营哥哥食用,然后分成5千头送到天津。
    此外还多了一些赶兔的食物,但要求它们来换取朝廷对长昂的征伐。
    如果自己兵力不足,就向弟弟求助,请弟弟告诉自己,来年朝廷将为他们在草原上建一些大寺庙。
    又令尤继先遣使通知长昂还须交出与赶兔相同之牲畜以为刑罚,不然不仅封以贡物,朝廷还会同顺义王发兵暴打,不要以为被打回后便无事可做,有罪必诛。长昂头都不抬一下,就把这件事向尤继先作了交代。尤继先是个很有学问的读书人。他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好,所以很希望能得到帮助。”
    杨丰表示。
    天津这边是忘不了的。
    下一步他还要那些戚家军对自己京营进行持续训练,而在现有装备体系之下戚家军战术才是最好的选择。
    衮衮诸公弃之,教导队却异常珍贵!
    对于赶兔子的食物是一个诱饵,诱使其与长昂展开火拼,有那么多家畜,赶兔子那肯定会饿死百姓,但是前去征伐长昂不仅能获得食物,还能抢夺一波食物,最终将灾荒转移到长昂身上。长昂会答应吗?我不知道。长昂也不会同意。长昂是哈喇慎国国王,是哈喇慎王国最重要的首领,是国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弟弟顺义王扯力克当然拥护,毕竟扯力克帮助自己走出一部分家畜之后也非常辛苦,但是长昂身后有哈喇慎作为哈喇慎塔布囊的话,那哈喇慎一定会帮助到自己。
    终于塞外再次掀起了一场混战。
    这一切杨大帅都明白了。
    这时孙暹也跑过来,手里还有奏折...
    “大帅!衍圣公捐款!”
    他眉飞色舞地说。
    “捐款多少钱?”
    杨丰表示。
    衍圣公自然一定也要捐,自己作为公爵不捐行不行?
    不独他、南京魏国公、勋贵二十馀人亦欲捐之,无非用圣旨。
    “十万两。”
    孙督公说。
    “10万两您乐成这副模样?”
    杨丰轻蔑地说。
    “呃?”
    “算了吧!指望你榨不出油来,这等事还非得日后我亲自上阵不可,十万贯钱根本就给皇上丢脸了。”
    杨大帅说。
    不仅衍圣公如此,后来的江南勋贵都必须由他亲自操持。
    还好这个不急不躁,如今杨大帅已经不缺银子了。
    。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