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864章 药一分钱一分货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864章 药一分钱一分货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王牧野是一个185厘米的壮大汉,一听便是哈哈笑了起来:
    「林董,你谦虚了,老周可是跟我说了,说林董属于深不可测的大老板,哪里是我们这些制药人可以比的。
    就你们的岭南堂野山参,卖掉一支产生的利润,估计要我们辛苦生产好几十吨原料药了。所以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
    当初我也是脑子一热,觉得我们都加入WTO了,要成为世界工厂了,就凭咱们国家的效率,那还不占领全世界的医药市场?
    于是我投入了全部家产,又从银行贷款欠了一屁股债,02年花了整整10个亿才建了这个药厂。
    02年的10个亿啊,啊哟喂,现在可后悔死我了。
    当年我这钱要是全部都买了房子,买了首都的四合院,我现在早踏妈成了全国首富了。」
    说完,王牧野心疼得直拍大腿,又指着眼前一排仪器说道:
    「这原料厂可真是一个无底洞啊,林董你别看我这药厂规模那麽大,头孢菌素的产量已经国内最大的供应商,但竞争压力也大呀。
    现在我们公司其实完全就是在跑量,薄利多销,能挣一点是一点。
    否则这机器一停,每天的损失不得了,重新开机又要花费大笔的清理费用,停不下来啊。
    林董你看,就说这一个个反应釜吧,什麽玻璃钢反应釜丶不锈钢反应釜丶碳钢反应釜等等种类繁多。
    妈呀,技术部门一天到晚申请技术升级费用丶机器更新支出,我头也大了。」
    周达新在一边也苦笑道:
    「现在也真是见了鬼了,我们这些做实业的都在苦苦支撑,不亏本就是万幸了,市场稍微一个风吹草动就是破产的命运,非常惨。
    而那些炒房的,炒股的,玩金融的,一个个都赚得是盆满钵满。
    就我们同一代出来闯天下的老朋友,徐保润,还有郦保国丶罗兴余什麽的
    好家夥,这几个人现在混得是风生水起,只要电脑上敲几下,钞票跟发大水一样哗啦啦来,年年都出现在福布斯财富榜上人物。
    像我跟老王这样的苦哈哈,别看出去都是这个董事长,那个老总,人五人六的,可是你要我们拿几个亿出来,反正我是拿不出来的。」
    还没等林三七开口,王牧野又接话道:
    「以前都说要实干兴邦,要我们都做实业,说这样国家才能富强。
    结果现在只要有关系有门路的人,都踏妈去炒股做庄家,玩什麽P2P,搞什么小额贷款。
    钱生钱,自然是来钱快,但这不就是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嘛?
    如果人人都不做实业了,全都关了厂子去炒股票玩期货,经济脱实向虚,那我们四个现化代什麽时候能完成?我们的国家什麽时候能真正富强?
    这一切都不正常嘛,国家也不管管。」
    林三七心想,这怎麽管?市场经济讲究的就是一个自由。
    但是自由过头,就代表着资本全面入侵。
    当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时,这绝对不是什麽好事,国家的确应该管管。
    最简单一个,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得不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想发展都难。
    而大量的贷款全部都被投入到各个大型企业,或者直接就进入了股市房市,在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
    问题是国内能玩金融,玩资本的都是些什麽人?
    这批人……咳咳……杰克马都打不过的天龙人,谁能管得了他们?
    林三七也玩金融,他几百亿美元全部都换成美股,但他收割的是米国人。
    不像某些国内资本,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只会收割国内同胞的钱,然后跑出去给外国人上贡。
    几人一边参观,一边抱怨着。
    林三七听了有点想笑,心想估计这两个老男人也是被企业经营压力给搞得焦虑了,哪里还像个大老板的样子。
    于是他扯开话题道:
    「王总,你刚刚也说了,你们肯孚制药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头孢类原料供应厂之一,我有个疑问:
    为什麽同样一只药,国产药和进口药的疗效会差这麽多?问题出在哪里?」
    王牧野和周达新两人一听,纷纷笑了起来。
    「这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想听真话有真话的解释,要听假话有假话的说法。
    林董你是老周的朋友,也是我们医药圈的同行,咱们关起门来可以说说实话。
    如果是其他客户过来问,那我肯定告诉他们,药物成份一样的,疗效是没什麽区别的。
    其实怎麽可能一样?
    就打个比方,茅台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米,农村普通烧酒也是高粱米做的,成份的确一样。
    但是不是两种酒味道也是一样的?那为什麽一个几千一斤,一个几元一斤?
    药品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研发成本丶生产工艺丶原材料丶专利保护丶市场营销等等。
    而药物的疗效,则取决于其中的生产工艺的高低丶原材料的好坏丶还有一个就是质量品控是否严格。
    我再给林董举一个例子,进口头孢的原料药是从青霉菌科细菌中提取,而国产头孢主要是从头孢菌素C水解得到。
    这两种工艺的差别,成份就相差很多,而带来的后果是药物浓度丶纯度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疗效。
    所以在医药这一块,就是一分钱一分货,我们出口的头孢原料药,给欧米国家的,一吨就是上千万的,当然给他们好货了,钱到位了嘛。
    而我们出口给阿三国的,那就便宜了,一吨顶多收他们一百万,那阿三国还想要什麽好药?我肯定给他们最差的嘛。
    你采购商给我什麽价位,我就给你什麽样的药。
    我们是做企业的,又不是做慈善的,怎麽可能放着钱不赚,亏本生产药品?我们图什麽?
    就算卖给阿三100万一吨,我照样也要赚钱,原料可想而知的差,林董,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林三七竖起一个大拇指:「王总是个实在人,我觉得你说得对。」
    王牧野一听林三七赞同他的观点,于是就更来劲了:
    「如果客户一味要求低价,不讲究疗效,不顾上游原料药厂的死活,这其实是对正常市场的一个极大破坏。
    因为最后就会良币驱逐劣币,真正做好药,但价格比较贵的药厂拿不到订单,生存不下去,只能关门大吉。
    而那些一心想赚黑心钱,用最劣质的原料,最简易的工艺,甚至连无菌厂房都没有的四丶五流药厂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一味用低价攻占市场。
    除了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副作用多不多外。还有一个要命的地方,那就是研发新药物投入都是巨大的,这需要药企有大量资金支撑。
    如果药企不赚钱,没有钱研发新药,那医药行业怎麽进步?人类还有那麽多疾病没有攻克,难道我们就可以躺平了?这显然不合理。
    更可怕的是,如果我们国内药企没钱投入研发,而国外药企却在拼命搞科研,最后所有专利药丶特效药就全部掌握在外企手里。
    到时我们又要吃大亏了,因为外企完全可以利用垄断狂喊报价了,一盒药收你几万丶几十万的,只有他家有,别无分店,你病人买还是不买?」
    这话一出,林三七和周达新都有些发愁了。
    周达新直接拍着大腿,非常不甘心道:
    「对呀,这不是白白将市场拱手相让嘛,我们这方面的亏吃多了,吃大了,怎麽现在还不吸取教训呢。」
    林三七却是重重叹了一口气道:
    「主要还是穷闹的,没钱啊,老百姓没钱,国家也没钱。
    用哲学的观点来讲,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一方面却是落后的药物生产和经济制约,矛盾啊。
    所以王总说得有道理,但各国各有各的国情,发达国家嘛有钱购买好药,穷国跟不上怎麽办?先解决有或无的问题,再谈疗效。」
    两位山东大汉一听,愣了一下,随后都只能继续苦笑点头:
    「林董说得也对,我们几个虽然在喊穷喊累,但至少我们已经财务自由,衣食无忧,却忘了国内还有六亿人口收入低于一千元每月。
    这是忘本了呀。
    对了,林董,不知道你这次过来准备采购哪种原料药?数量是多少?
    你放心,你是老周的朋友,就是我老王的朋友,我保证不赚一分钱,就当交个朋友了。」
    跟南方人说这句没用,对南方企业家来说,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
    该谈判还是要谈判,该还价也绝不手软,这也是北方人觉得南方人不爽快的原因所在。(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