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十八章:个体户典范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七十八章:个体户典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十八章:个体户典范(第1/2页)
    焦香居被街道评为“个体经济典型“的消息,像腊月里的炮仗,在四合院炸开了花。
    大红奖状贴在饭铺最显眼的位置,金灿灿的字晃得人眼晕。
    何雨柱特意买了挂干响鞭,在门口噼里啪啦放了一通。
    马华和雨水笑得合不拢嘴,连一向沉默的秦淮茹,眼角都漾着笑纹。
    “哥!这下看谁还敢说咱们不正规!“马华擦着奖状玻璃框,手都在发抖。
    何雨柱没说话,目光扫过围观的街坊。
    刘海中背着手,远远站着,脸色阴沉得像要滴出水。
    许大茂蹲在胡同口槐树下,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烟头扔了一地。
    阎埠贵倒是凑过来说了几句恭喜的话,可那眼神,总往奖状后面的柜台瞟。
    “何师傅,“老王握着何雨柱的手,“这典型可不好当啊。往后更得严格把关,不能出半点差错。“
    “您放心。“何雨柱点头,“我知道轻重。“
    典型的名号确实带来了实惠。副食品公司的周科长主动找上门,说可以优先供应好肉好油。
    街道还给协调了煤票,冬天烧灶不用愁了。
    连平时爱刁难的税务所小张,来查账时都客气了几分。
    生意越发红火,饭铺每天不到饭点就坐满了人。
    何雨柱不得不又招了个帮厨,是马华的表弟,叫马小军,才十六岁,但手脚麻利。
    “柱子哥,“马小军颠着炒勺,有模有样,“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开个大饭铺!“
    何雨柱拍拍他肩膀:“先把勺颠稳再说。“
    秦淮茹现在专管前厅,她把桌椅擦得锃亮,碗筷摆得整整齐齐。
    遇到熟客,还会送碟小菜。人们都说,焦香居的老板娘比国营饭店的服务员还周到。
    只有何雨柱心里清楚,这红火底下藏着暗涌。
    典型的名号是护身符,也是靶子。树大招风,这个道理他懂。
    果然,没出三天,麻烦就来了。
    这天晌午,店里正忙,街道李干事领着两个生面孔进来。
    一个戴眼镜的瘦高个,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
    “何师傅,“李干事介绍,“这是区里报社的记者同志,要来采访咱们的典型。“
    瘦高个掏出笔记本:“何老板,听说您这饭铺卫生搞得好,我们想做个报道。“
    何雨柱赶紧让座倒茶。
    记者问得很细,从进货渠道问到经营理念,连每天用多少酱油都要记录。
    胖妇女还拿着相机,里里外外拍了个遍。
    马华激动得直搓手:“哥,咱们要上报纸了!“
    何雨柱却留了个心眼。
    他让秦淮茹把最近的进货单都拿出来,又让马小军把后厨再打扫一遍。
    记者刚走,刘海中就溜达进来。他背着手在店里转了一圈,突然指着墙上的卫生许可证:“何雨柱,你这证...好像快到期了吧?“
    何雨柱心里一紧。许可证确实下个月到期,他早准备好了材料,就等去换新证。
    “劳二大爷惦记,“何雨柱不动声色,“材料都齐了,明天就去办。“
    刘海中“哦“了一声,慢悠悠地走了。可他那眼神,让何雨柱心里直打鼓。
    果然,第二天何雨柱去街道办证,办事员小赵面露难色:“何师傅,您这证...得等等。“
    “为什么?“何雨柱问。
    “有人反映...“小赵压低声音,“说你们后厨卫生有问题,用的肉不新鲜...“
    何雨柱立刻明白是谁在捣鬼。他不动声色地问:“反映的人,是不是姓刘?“
    小赵尴尬地笑笑:“何师傅,您别为难我。按规定,有人举报就得调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八章:个体户典范(第2/2页)
    从街道办出来,何雨柱直接去找了老王。
    老王一听就火了:“这个刘海中!典型是他能随便诋毁的?走,我跟你去找李干事!“
    李干事听完,皱起眉头:“老刘这是要干什么?典型是街道集体决定的,他这不是打街道的脸吗?“
    “李干事,“何雨柱说,“我不是非要当这个典型。但有人无中生有,往饭铺泼脏水,这我不能忍。“
    “你放心,“李干事表态,“典型是区里备案的,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我这就去跟刘海中谈谈。“
    刘海中被李干事叫去谈话后,暂时消停了。但更大的风浪,还在后头。
    一周后,区里召开个体经济表彰大会,何雨柱作为典型要上台发言。
    他特意穿了件新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马华和雨水非要跟着去,说要去见见世面。
    会场里坐满了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何雨柱坐在第一排,手心微微出汗。他识字不多,发言稿是请老王帮着写的,练了好几个晚上。
    轮到何雨柱上台时,他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上去。
    刚开口说了两句,台下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许大茂不知什么时候溜了进来,正扯着嗓子喊:“典型?我看是典型的黑店!用的都是病死猪肉!“
    会场顿时乱成一团。主持会议的领导脸色铁青,保安赶紧去拉许大茂。
    何雨柱站在台上,握着话筒的手青筋暴起。
    “何雨柱同志,“领导示意他继续,“清者自清。“
    何雨柱定了定神,继续念稿子。但他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压抑不住的颤抖。
    散会后,老王气得直拍桌子:“这个许大茂!无法无天!必须严肃处理!“
    何雨柱却异常平静:“王干事,您别动气。他越是这样,越说明咱们做对了。“
    回到饭铺,马华和雨水还愤愤不平。秦淮茹红着眼圈说:“何师傅,他们就是看不得咱们好...“
    “让他们看不得吧。“何雨柱系上围裙,“火开大点,今天多加两个菜。“
    典型的名号保住了,但何雨柱知道,往后的路更难走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现在他在明处,多少双眼睛盯着找茬。
    果然,没过几天税务所就来查账,比平时仔细得多。防疫站也增加了抽查频率,有时一周来两次。连自来水公司都来找茬,说水表转得太快。
    何雨柱一一应对。账目做得清清楚楚,卫生搞得一丝不苟,连水龙头都换成节水的。他像护崽的老母鸡,把饭铺守得滴水不漏。
    但暗处的较量,远没有结束。一天深夜,何雨柱对完账准备关门,发现门口被人用红漆写了“黑店“两个字。他默默打水擦掉,第二天照常营业。
    又过了几天,马小军买菜回来,说有人在菜市场散播谣言,说焦香居的油是地沟油。何雨柱当即拎着油桶去防疫站化验,结果出来是优质花生油,他直接把化验单贴在门口。
    最险的一次,是有人往后院扔死老鼠。幸亏马小军发现得早,及时清理了。何雨柱没声张,悄悄在院墙加了铁丝网。
    这些事,何雨柱都没告诉老王。他知道,典型就要有典型的样子,不能动不动就找街道撑腰。
    腊月三十,焦香居贴出告示:年三十到初三歇业。何雨柱给每人发了十块钱红包,又割了五斤肉让大伙带回家过年。
    关门那天,何雨柱最后一个离开。他站在门口,看着“个体经济典型“的奖状,轻轻叹了口气。
    典型是光环,也是枷锁。往后的每一步,都要更稳,更小心。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正等着看笑话。
    夜色中,焦香居的招牌静静伫立。何雨柱锁好门,转身走进胡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