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八十二章:一些心思(第1/2页)
    南苑公社的猪肉不仅新鲜,价格还比市场低一成,何雨柱索性把红烧肉的价格降了一毛,这下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食客。
    “哥,照这个势头,咱们这六张桌子可不够用了!“马华一边颠勺一边喊,灶火映得他满脸通红。
    何雨柱没吭声,眼睛盯着门口排队的人群。确实,店面太小了。可要扩大经营,钱从哪来?场地又选在哪?
    这天打烊后,他特意留下马华和雨水开会。
    “我琢磨着,“何雨柱摊开账本,“照现在这个流水,半年能攒下五百块。要是能把隔壁空着的铺面租下来,打通了,能多摆八张桌子。“
    雨水眼睛一亮:“哥,那咱们不是能多挣一倍?“
    “想得美。“马华泼冷水,“租金、装修、添家伙,哪样不要钱?再说,人家肯租给咱们吗?“
    何雨柱点点头:“马华说得对。这事得从长计议。“
    正说着,老王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喜色:“何师傅,好消息!区里要选一批个体户当‘重点扶持对象‘,你们焦香居上榜了!“
    “重点扶持?“何雨柱一愣,“什么意思?“
    “就是贷款优先、场地优先、政策优先!“老王拍着账本,“听说还能减免部分税费!“
    何雨柱心里一动:“王干事,这扶持...包不包括扩大经营?“
    “当然包括!“老王压低声音,“我听说,街道正准备把隔壁那两间空铺面收回来,就是要给典型单位扩规模用的!“
    这消息像颗炸雷,把三人都震住了。马华激动得直搓手:“哥!这要是真的...“
    “先别声张。“何雨柱冷静地说,“八字没一撇的事。“
    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翻腾起来。要真能拿下隔壁铺面,焦香居就能上个台阶。可树大招风,扩大规模意味着更多眼睛盯着,更多麻烦等着。
    果然,没两天风声就漏了出去。先是刘海中在院里阴阳怪气:“听说有人要吞并公家房产了?好大的胃口!“
    接着许大茂在胡同里散播谣言:“傻柱要霸占整条街了!个体户要成资本家了!“
    最麻烦的是,街道李干事突然找上门来。
    “何师傅,“李干事皮笑肉不笑,“听说你想扩大经营?“
    “是有这个想法。“何雨柱谨慎地回答。
    “想法好啊!“李干事话锋一转,“不过呢,这隔壁铺面...已经有意向了。“
    何雨柱心里一沉:“谁?“
    “区饮食公司。“李干事慢悠悠地说,“他们要在这开个分店。国营单位嘛,优先考虑。“
    马华当场就急了:“李干事!这...这不合规矩吧?“
    “规矩?“李干事冷笑,“国营单位支援社区建设,就是最大的规矩!“
    人一走,马华气得直跺脚:“哥!这明摆着是截胡!“
    何雨柱没说话。他知道,这是有人在下套。国营饮食公司早不扩张晚不扩张,偏偏这时候来插一脚,背后肯定有人使坏。
    “雨水,“他吩咐,“你去趟区工商联,找刘秘书长打听打听,饮食公司到底有没有这个计划。“
    “马华,你去南苑公社找王书记,问问他们能不能长期供货。“
    两人分头行动。何雨柱自己则去了街道找老王。
    老王一听就火了:“饮食公司?根本没这回事!李干事这是胡说八道!“
    “王干事,“何雨柱平静地说,“空口无凭。咱们得拿出证据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二章:一些心思(第2/2页)
    “证据好办!“老王抓起电话,“我这就问饮食公司!“
    电话打完,老王脸色铁青:“饮食公司说...确实有同志去打听过铺面,但不是公司行为...“
    何雨柱心里明白了七八分。这是有人假借饮食公司的名义,要断他的路。
    “王干事,“他说,“这事先别声张。我倒要看看,是谁在搞鬼。“
    晚上,秦淮茹悄悄来找何雨柱。
    “何师傅,“她压低声音,“我今天听见许大茂跟人吹牛,说...说饮食公司的事是他姐夫牵的线...“
    何雨柱眼睛眯了起来。许大茂的姐夫在商业局,确实能说上话。
    “还有,“秦淮茹更小声了,“刘海中前天去了李干事家,拎着两瓶酒...“
    线索串起来了。刘海中出主意,许大茂找关系,李干事具体操作。三人联手,要堵他的路。
    “哥!查清楚了!“马华急匆匆跑回来,“饮食公司根本没计划!是有人冒名顶替!“
    雨水也带回好消息:“南苑公社答应长期供货,价格还能再优惠点!“
    何雨柱心里有底了。第二天,他直接去找街道主任。
    “主任,“何雨柱开门见山,“听说饮食公司要占隔壁铺面?“
    主任一愣:“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何雨柱把情况一说,主任当场拍了桌子:“胡闹!我这就查!“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李干事擅自假借饮食公司名义,企图阻挠典型单位扩大经营。街道党委决定给李干事党内警告处分,调离现岗位。
    刘海中听说后,好几天没敢出门。许大茂更是在家摔东西骂街:“废物!都是废物!“
    障碍扫除了,但何雨柱却犹豫起来。扩大经营是好事,可风险也大。钱从哪来?人从哪找?管理怎么跟上?
    “哥,“雨水看出他的顾虑,“要不...先缓缓?“
    “不能缓。“何雨柱下定决心,“机会不等人。“
    他算了笔账:现有积蓄三百,再贷两百,勉强够启动资金。人手方面,马华可以独当一面了,再招两个帮工就行。管理...可以请老王当顾问。
    说干就干。何雨柱一边跑贷款手续,一边着手装修新铺面。他特意请来南苑公社的建筑队,工钱便宜干活实在。
    装修期间,焦香居照常营业。何雨柱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白天盯工地,晚上炒菜算账,人瘦了一圈。
    马华心疼他:“哥,你歇会吧,工地我看着。“
    “不行。“何雨柱抹把汗,“典型单位,一点差错都不能出。“
    一个月后,新铺面装修完毕。打通后的焦香居宽敞明亮,十四张桌子摆得整整齐齐,新灶台擦得锃亮。
    开业那天,区里市里都来了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何雨柱穿着新中山装,站在门口迎客,手心里全是汗。
    “何师傅,“老王拍拍他肩膀,“别紧张。典型单位扩大经营,这是好事!“
    刘秘书长也来了:“何雨柱同志,你是我们个体户的榜样!“
    看着满堂宾客,何雨柱心里百感交集。从六张桌子到十四张,这一步迈得不容易。但他知道,这才是开始。
    晚上打烊后,何雨柱独自在新厨房里擦拭灶台。马华走进来,欲言又止。
    “哥...听说许大茂他们...又在憋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