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33 面临大时代的变革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133 面临大时代的变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果然媒体在报道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时候,不只是详细描述了整个颁奖典礼的盛况,把《风声》狂揽6大奖项的事儿摆上了头条。
    也提出了对陈默这个导演,明明出现在了举办地,却并没有在典礼上露面的疑问。
    只是这样的疑问,很快就被人为的压制下去了。
    而且各方面,也开始对此三缄其口,所以这个疑问,也就渐渐的湮没在了层出不穷的新资讯里,后续再无人提及。
    陈默更是躲进了北影里,绝口不提这一茬。
    《士兵突击》已经开始进入剪辑阶段,陈默不太放心,所以跟着汪迪看了几天。
    还好,这次汪迪是真的下了死功夫,不管是从道具、场景调度还是演员调教上,都在细节上抠的很厉害。
    而剪辑出来的效果,其表现也就很自然的超越了原版。
    当然了,这也是建立在陈默对原版的二次优化基础上的。
    他没有太刻意的把未入伍的许三多,给刻画的那么废,因为那太不现实了,不能为了渲染冲突和反差,来强行凸显角色的变化。
    过犹不及啊!
    另外,草原五班也进行了稍微的修改。
    即使是“小散远”的单位,担负着看管油料管道重任的单位,在管理上也不可能散漫到那种程度。
    上级领导不给你来个三天一检查、五天一提溜,那都算是失职。
    所以,不能为了刻画主角,就故意用反衬手法,去表现剧情上的张力,完全可用一些其它的表现手法,来完成对角色的塑造……
    这样的小细节很多,该考虑,陈默基本上也都考虑进去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优秀底子,汪迪才得以有了把一众男演员摁在地上摩擦,死抠细节和演技的机会。
    但也确实有付出就有收获。
    这一番折腾,不但直接拉高了剧集的品质水准,也让陈默对汪迪更加高看了一眼。
    部队相关部门在看过之后,也是惊喜不已,当场就拍了板。
    至于他们会和央妈怎么谈,那就不是陈默需要去操心的事儿了。
    反正在老妈这边有了交代,那就是无债一身轻了。
    ……
    11月8日,宝岛金马奖公布新一届金马奖的入围名单。
    《风声》再次凭借13项提名,引起了万众瞩目。
    实话实说,这会儿的金马奖,在影响力上还是远超内地那些电影奖项的,和香江金像奖,一起被视为华语电影的两面旗帜。
    当然了,影响力归影响力,随着宝岛电影产业的没落,如今他们也只能靠着香江和内地的影片,来勉强维持金马奖的热度。
    这也使得组委会,每年都在奖项评选上,纠结的不要不要的。
    自家的电影人不争气,总是靠着内地和香江来撑人气,三年五年还行,但一直这样下去,心里真的很憋屈啊。
    这难免在奖项的评选上,不得不一边心酸的要死,一边还要努力做出公平公正的样子,顺便让宝岛电影,在里面捡点儿残羹剩饭。
    说白了,就是强行给它吊着一口气,不至于让它直接死掉……
    也正是因为怀着这种复杂的感情,才让金马奖这几年来,办的疲态尽显。
    一直在陈袭旧式,没有新意、没有热点,让观众看的乏味至极。
    再这样下去,难免就会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变态了……
    如果陈默没有记错的话,这一届,好像就是走了边缘题材,最大赢家一部是内地的《蓝宇》,一部是香江的《榴莲飘飘》。
    两部电影瓜分了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新人等奖项。
    但前一部是男同题材,后一部是妓女题材,口味真的很重。
    很有种宝岛电影拿不了奖,也得恶心你们一把的意思……
    所以,陈默是没打算跑过去参加的,但卫莱倒是颇感兴趣,打算替陈默出面,跟着《风声》剧组一块儿出席金马奖。
    陈默对此没什么意见,反正过去那边,也有仑子照应着,不怕出事儿。
    现在的仑子,可不是两年前的仑子了。
    虽然还是吊吊的,整天就知道耍酷,但不得不说,凭借着不到两年就出了三张专辑的实力,已经俨然是新一代天王的范儿了。
    杰威尔音乐工作室,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前景良好的音乐公司。
    所以,到了他的地盘上,以仑子现在的影响力,陈默还是很放心的。
    至于陈默自己,则继续宅在家里,辛辛苦苦的搞大IP的“二次创作”,履行着自己时空搬运工的职责。
    ……
    11月11日,时任外经贸部领导的石广晟,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上,代表国内政府签字。
    这也代表着经历了15年从“复关”到“入世”的漫长谈判,在这一刻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当时签字用的三件套,签字笔、墨水瓶、吸墨器,后来也被收藏进了国家博物馆里。
    但是,入世的成功,也意味着需要面临更复杂的国际形势。
    可以预见的到的,就是从此以后,国内与国际经济体制将会逐渐全方面接轨,以后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将会大幅度的降低。
    这也就迫切要求,国内必须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与世界各国建立相关领域的工作机制,进而构建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和国内实际国情相结合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就比如影视行业。
    入世后,以分账形式引进的进口电影,会增加到20部,同时还会有限制的放开相关的音像制品、广播、广告等市场。
    这必然就会为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影视业改革所带来的冲击力和紧迫感。
    以当前国内影视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面对欧霉发达国家成熟的影视工业体系的竞争和挤压,显而易见是捉襟见肘的。
    当然了,这还只是摆在明面上肉眼可见的东西。
    涉及到西方世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才是那场看不见的文化战争。
    所以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陈默之前就给过三爷一个很清晰的观点:
    对内,深化市场改革、提高作品质量、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行业秩序;
    对外,加强审查能力、甄别文化渗透、鼓励反向输出、提高竞争意识。
    当然了,这是长远目标的大框架,并不是说,一上来就需要全面铺开的。
    那不现实,国内也没那个能力。
    所以就目前而言,主要还是在于该怎么先站稳脚跟。
    说白了,就是咱们自己不能先自己乱了阵脚。
    真要是被进来的影视作品一冲击,这边就稀里哗啦直接碎了一地,那就忒丢脸了。
    所以,之前三爷为了求稳,才刻意淡化了赵燕子事件所引发的舆论风潮,尽力的安抚着陈默。
    但在陈默看来,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说他是在掩耳盗铃,都不算夸张。
    他为什么要提前几个月引爆这件事情,又不惜抛出了老阿姨的小三心理,借着《流星花园》,痛批这种病态的审美?
    就是想直接从方方面面,打掉三爷这类人的侥幸心理。
    人家常凯申还说过“攘外必先安内”呢,虽然原创是大宋的宰相赵普,但是不得不说,话里的道理还是很值得深思的。
    因此,反倒不如借着这次外在的压力,打破常规,放下心里所有的负担,直接先理顺国内的行业秩序,整顿好相关市场,把底子夯实的牢固一些来得实在。
    就像一个人,自己身上还生着病呢,就别想着先出去打猎了,先养好病才是关键。
    否则的话,猎物不一定能逮到,一个不小心,说不定还会搭上一条性命。
    而把国内行业秩序和风气环境搞好了,就算起点低了些,但胜在留不下太多隐患啊。
    然后再凭借庞大的市场,一点点的去发展崛起,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否则真要和原来一样,市场做大了,再回过头来想整顿,那就已经晚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