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28章 沉默的威胁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28章 沉默的威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28章沉默的威胁(第1/2页)
    秋风甘爽,略带凉意。
    坐在车中,窗外的风声和车水马龙声,让商叶初的呼吸顺畅了许多。
    不知道那位绍老师,现在和艾晓东沟通得怎么样了。
    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商叶初眯着眼睛,深吸了一口郊区清凉的空气。科幻好啊,科幻是最好的片种。她爱科幻片。
    科幻小说想要改编成电影,要比别的类型作品难上数倍乃至数十倍。如果是短篇科幻小说,那就更有的磨了。
    短篇科幻小说通常只有一个设定,和一到两次反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作者的哲思。但电影毕竟是娱乐作品,不可能通篇由哲思撑起来。一个设定、一两个反转,更是连塞牙缝都不够。譬如《天君》,如果完全按照原著拍。恐怕还不够拍一集。
    这种情况下,短篇科幻小说通常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就是娱乐圈广泛运用的“戏不够,爱情凑”。用喜剧桥段或者感情戏,如亲情、爱情友情等,将这单薄的骨架填充起来。
    走上这条路的科幻片,基本上也就与佳作绝缘了。毕竟,各马有各马的槽子,各人有各人的路子。少量的喜剧桥段和感情戏是不错的调剂和点缀,填充到三分之一以上,就会成为批科幻之皮谈情说爱的注水猪肉——那观众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喜剧片或者爱情片呢?
    感情戏在科幻片中常常被称为尿点,这一点所有的科幻相关从业者都心知肚明。但没办法,因为,第二条路更难。
    第二条路,就需要编剧和导演发动自己的功力,硬生生将短篇科幻小说的单薄骨架填实。
    也就是说,编剧和导演,需要从原著小说的短短一两万字出发,补全完整的世界观、科技背景、历史脉络、社会组织,以及势力冲突,等等等等。
    如果作者的哲思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如艾晓东的“信仰已死”,这种黑深残的东西是不会吸引大盘观众的),苦逼的导演和编剧就得发动脑筋,补全或者再生出新的正能量思考和社会议题,并将之贯穿电影。
    此外,还要给原著中仅仅只出现只言片语的角色,补全人物弧光;给原著中一笔带过的科技产物,补全详细的设定;甚至连一道门、一堵墙,也得绞尽脑汁勾勒。
    不夸张地说,将短篇科幻小说改编为电影,需要创作者围绕小说原设定,原创大量内容,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世界——不,比再造世界更难。因为从零开始,总可以肆意发挥;而科幻电影的编剧,必须完美地对接原著的世界观和作者的脑回路,不能脱离设定,几乎是戴着镣铐跳芭蕾。
    绍光济想拍好《天君》,当然是选第二条路的。
    难处就在于此。科幻小说,可不是人人都能写好的。如果随便摸个编剧就能对上艾晓东的脑回路,补全出和他同一水平的科幻设定,构建出与他的原著小说毫不违和的融洽世界,才真是闹了鬼!
    绍光济拍纪录片出身,对于这种瑰丽的、天马行空的文学,天生不擅长。让他填充《天君》那几万字的文本,扩成一部两三小时的电影,实在是有些为难。但艾晓东又是个疏懒的人,卖版权卖得痛快,让他亲自动笔写剧本写设定,那就是另外的价钱了。
    《天君》的剧本和设定,绍光济写了很久。始终无法达到艾晓东原著那种信手拈来的深邃、冷酷和壮美。把他愁得要不的。
    苦思冥想之下,绍光济走上了最常见,也是最好用的一条路——
    缝合。
    将艾晓东其余短篇小说的设定缝进《天君》中,一切困难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一来,这些作品系出同门,风格近似。不会像绍光济本人写出来的四不像一样,产生巨大的割裂感,让观众看出两位作者巨大的水平差距。
    二来,这些小说都是艾晓东的作品,谈起来也方便些。
    三来,还能增加作品的厚度和丰富度,比《天君》那根骨头棒子,不知道丰满了多少!
    绍光济如获至宝,立刻将这事知会了艾晓东,表面上是征求意见,实际上不过是通知罢了。
    艾晓东对绍光济的想法不置可否。他是个懒散的人,在前世,他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的小说是我的小说,电影和电视剧,只是小说的克隆羊。”对于影视化改编,艾晓东没有什么管控欲。绍光济想缝就缝呗,又不会少块肉。
    有了艾晓东的默许,绍光济自然开始了他的缝合大业,一口气缝了十几部小说的设定给《天君》。艾晓东两眼一睁,成日家不是和新空出版社打官司,就是在外面度假,连问都没问。
    虽然如此,绍光济却并未购买这些被缝合小说的版权。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这在内娱,乃至世界娱乐圈,是一条被默许的潜规则,叫作“灵感吸收式开发”。
    说得直白点,就是买了同一个作者的甲作品,顺手把他的乙作品里的精华部分薅走,并且不用支付版权费。
    这种做法虽然有失厚道,却是这一行里常见的勾当。作者不会反对,因为没必要为了这点事跟合作方撕破脸;连作者都没说什么,其他人更不会吃饱了撑的上去管闲事;当然,购买了乙作品的版权方肯定会有些不痛快,但只是一些碎片式情节和“点子”而已,犯不着为了这个去打官司。如果甲作品改编火了,以后还能蹭一蹭热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8章沉默的威胁(第2/2页)
    绍光济是老编剧、老导演,对这一灰色地带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他的做法正是内娱最常见的做法,从前有无数次,以后也会有。如果哪个缺心眼的导演和编剧为了这几个“点子”支付版权费,才是圈子里的异类。
    绍光济的资格太老,经验太丰富了。正因如此,他从未想过这样做会出问题。
    但是,潜规则之所以叫潜规则,就是因为,它上不得台面!
    商叶初自重生而始,便时时刻刻记挂着《天君》。不但时时在脑海中回忆电影的情节,还为此将艾晓东所有的作品,都读了数遍。
    在得知《天君》已经步入选角阶段后,商叶初毅然决然,赌上全副身家,购买了所有自己能记起的、被绍光济“借用”了灵感的短篇小说!
    你的灵感很好用,现在,它是我的了。
    这一招不可谓不毒辣。
    华国著作权保护法律对版权、侵权、抄袭一类案件,在认定上一向谨慎、模糊。因此作者维权甚难。可要是一口气撞了十五本书,还牵扯到独家代理版权等白纸黑字的合同,那就另当别论了。绍光济就算浑身是嘴,也摘不干净!
    商叶初购买的,是这些作品的华国区独家电影版权代理。版权合同就像菜谱,吃一道点一道,合同上没写的,通通不作数。管你什么潜规则,在白纸黑字的合同面前,都只能无语凝噎,卷铺盖滚蛋。绍光济不可能在法官面前说“按照我们圈内默认的规矩,虽然这几本书没卖给我,但我用用也不妨事……”
    也就是说,只要商叶初想,随时可以把绍光济或者艾晓东告上法庭!
    要么,绍光济侵权;要么,艾晓东违约。
    艾晓东虽然和绍光济关系不错,但也没好到为了他顶包,赔个几百万的份上。再者说,他本来就在和新空出版社打官司,再添上这个官司,真就成了状纸篓子了。
    而绍光济……
    《天君》的剧本基本已经完成。如果撞了一部两部小说,绍光济尚且可以改改剧本,注点水,敷衍过去。可要是把十五本书相关的东西全删了,《天君》就会被打回原形,重新成为孤零零一根儿棒,漏风的毛坯房。绍光济这几年就真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
    如果绍光济厚着脸皮只当不知,硬把这部电影拍完。可操作的余地就更多了。
    倘若商叶初善良点,在电影没上映的时候发律师函,要求停止侵权,那这部吃官司的电影多半会被直接雪藏,等五六年商叶初手里的版权过期后再放出来。不过科技日新月异,那时,这部片子就不会那么惊艳了。
    倘若商叶初恶毒一些,在电影上映后提起诉讼,再要求对方赔偿收益、下架影片……那《天君》这部电影就倒霉了。因为已经上映过,网上自然会有枪版资源。如果电影下架,那枪版资源就会满天飞,本来拒绝枪版的人们也会去观看枪版。等到来日重映,就再也不会有新电影的势头了。
    无怪乎绍光济在听到商叶初购买版权一事后,便失态了。
    作者难以维权,是因为势单力孤。可商叶初背后有一整个青凭娱乐,有的是时间和金钱与绍光济扯皮!
    绍光济怎么也想不通,叶初是怎样精准地狙击了几乎所有被他缝合过的作品的。难不成流到叶初手中的《天君》剧本,并非片段,而是完整版?
    可就是完整版,与艾晓东的原著作品一一核对,也需要大量时间吧!难不成他绍光济当真运交华盖,恰巧撞上了一个艾晓东狂粉,读过艾晓东的所有作品;对方又恰巧捞到了他的《天君》剧本,又好死不死地恰好买了这些小说的版权?
    简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针对!
    商叶初不用动脑,都能想出绍光济此刻焦头烂额的模样。
    这当然是针对。不但是针对,还是威胁。
    娱乐圈中,有郑博瀚那样可以用演技和角色理解打动的人,也有古文华那样可以用情感引诱的人,更有无数可以用钱、色和权力收买的人。绍光济不在任何一种之列,所以也就尤其难下手。
    商叶初想了很久很久,才勾勒出了这条计划。
    当然,这很缺德,有些对不起一位真心想做好科幻电影的好导演,更对不起《天君》这样难得一见的好剧本。
    但正因为他是好导演,《天君》又是这么一部好本子,好演员叶初才一定要与他们合作,不是么?
    商叶初笑了,笑得很开心,甚至有点得意。
    “绍老师,”商叶初对着空气做了个口型。
    “期待和您的合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