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51章开屏之羽,临冬授业(第1/2页)
“冬日学堂”的炉火,在黑石部落的中心石屋持续燃烧着,知识的涓流温暖着族人紧绷的神经,也悄然滋养着未来的希望。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老人们倾囊相授的欣慰,年轻人技能提升的满足,交织成一幅在冰封绝境中顽强生长的生机图卷。
然而,凌渊的目光并未完全沉浸在这片温暖之中。他指尖摩挲着那片七彩玉髓片,其上繁复玄奥的阵纹残痕,依旧如同深邃的迷宫,许多关键节点和能量回路的推演,让他陷入瓶颈。雀族的传承,其根基远非黑石部落现有的知识体系所能完全承载。他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视角,一个能撬动这扇大门的支点。
一个大胆而充满风险的想法,在他心中酝酿成熟。
“睿”凌渊放下玉髓片,看向正在整理学堂记录的凌睿,“替我准备一份邀请”。
凌睿一愣:“父兽邀请,邀请谁”
凌渊的目光投向东南方,仿佛穿透石壁和茫茫风雪,落在那座华美的栖霞谷:“孔雀明王,霓裳。”
石屋内瞬间安静下来。阿璃担忧地握住他的手,凌骁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连凌睿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父兽,这太危险了,那是霓裳,她”凌睿的话被凌渊抬手制止。
“我知道她的危险”凌渊的声音异常冷静,“但她也是我们目前唯一能接触到的、对上古阵纹和更广阔世界拥有深刻认知的存在。她的傲慢是武器,她的智识同样可以是钥匙。我们猎熊、重启盐矿、用符文护道…这些‘小聪明’已经引起了她的兴趣,甚至是…一丝微乎其微的‘认可’。她称我的回信为‘粗浅见解’,却珍视《生存手册》,赠我阵纹残片。她在观察,也在等待”
他拿起炭笔,在一张处理过的薄兽皮上书写,字迹沉稳而恭敬,却又带着不卑不亢的意味:
“霓裳族长尊鉴:
黑石微末,蒙赐古纹,如暗夜得星火,指引前路。然智浅力薄,推演艰难,每每思及族长‘开屏即为天谕’之浩瀚,不胜神往。今部落设‘冬日学堂’,集微末之智,授生存之基。然天地之大,草木之奇,星河之秘,远非我等蛮荒所能窥测。
闻族长博通古今,尤精草木天文,见闻广博如瀚海。渊斗胆,代黑石部族孺子老幼,恳请族长闲暇之时,不吝莅临寒陋石屋,指点迷津,开我等蒙昧之眼。若蒙垂怜,实乃部落之大幸。
——黑石部落巫医,凌渊再拜顿首”
信中没有直接提及阵纹瓶颈,而是以学堂为切入点,将姿态放得更低,用“孺子老幼”的求知欲和“开蒙昧之眼”的恳切,巧妙地将霓裳置于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位置,迎合了她“开屏即为天谕”的自矜。
信由阿璃尝试通过契约烙印的微弱联系,带着最大的诚意与敬意逆向传递。
等待是忐忑的。无人知晓这封冒昧的邀请会引来雷霆还是…奇迹。
数日后,当第一缕惨淡的冬日阳光艰难穿透云层,部落哨位的战士发出了急促而惊异的警示声。
只见风雪稍歇的天空中,一道华美绝伦的流光,如同撕裂灰幕的彩虹,自东南方悠然划来。流光之中,一只体态优雅、翎羽闪烁着七彩霞光的巨大孔雀虚影清晰可见,虚影背上,端坐着一个身披轻纱、容颜绝世的女子——正是霓裳。
她并未直接降临部落,而是在部落上空盘旋一圈,七彩尾翎洒下点点柔和的光屑,驱散了方圆百丈内的阴寒与风雪,如同神祇临尘。那强大的威压和极致的华美,让所有抬头仰望的族人屏住了呼吸,心生敬畏,连最顽皮的孩子都呆住了。
流光最终落在中心石屋前的空地上,光芒散去,霓裳真身显现。她依旧穿着那身飘逸华贵的羽衣,但周身那迫人的威压收敛了许多,冰蓝色的眼眸带着一丝审视和…难以察觉的兴味,扫过简陋的石屋和紧张聚集的族人,最后落在迎出来的凌渊身上。
“凌渊族长”霓裳的声音清冷依旧,却少了上次烙印传讯时的冰冷压迫,多了一丝居高临下的慵懒,“汝之‘学堂’,倒有几分意思。这蛮荒苦寒之地,竟还有人惦记着‘开蒙’,”她话语中带着习惯性的轻嘲,但目光扫过石屋门口探头探脑、眼中充满纯粹好奇的几个小崽子时,冰蓝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
“蒙族长不弃,亲临寒地,黑石部落上下,不胜惶恐,亦不胜荣幸。”凌渊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不卑微。
霓裳微微颔首,莲步轻移,无视了凌骁等人警惕的目光,径直走进了温暖的中心石屋。火塘跳跃的光芒映在她绝美的侧脸上,竟少了几分神性的疏离,多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柔和。学堂的布置虽然简陋,但那份凝聚的求知氛围,让她冰蓝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51章开屏之羽,临冬授业(第2/2页)
于是,在族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孔雀族长霓裳,成为了黑石部落“冬日学堂”有史以来最尊贵、最不可思议的“客座教授”。*
她的授课,为学堂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令人目眩神迷的维度:草木灵韵(远超阿璃的范畴):她并未拿出实物,只是指尖轻点,灵力幻化出栩栩如生的光影:扎根于熔岩核心、叶片流淌火纹的“地心莲”;只在千年古木树心凝结一滴、能活死人肉白骨的“青木髓”;甚至还有只在传说中、能扭曲时光的“刹那芳华”她讲述它们的习性、伴生环境、以及蕴含的恐怖能量或精妙法则,言语间展现的植物世界之瑰丽神奇,让阿璃都听得如痴如醉,更遑论那些张大嘴巴的小崽子们。
星穹秘语(雀族天赋):霓裳走到石屋唯一的通风孔洞旁,指向被风雪遮蔽的天空。她的眼眸仿佛能穿透云层,直接映照浩瀚星河。“看,那是‘北璇’,其光晦暗,主杀伐将起;那是‘织霞’,星光流转,预示暖流暗涌”她并非简单的占卜,而是结合星辰轨迹、能量潮汐、地脉波动,讲述一种宏大而精密的“天地韵律”。虽然晦涩难懂,但那恢弘的视野,让所有听众都感到自身的渺小与天地的壮阔,连最沉稳的老人都听得心驰神往。
雀族见闻(高等文明的惊鸿一瞥):她偶尔提及一些雀族领地的奇景:由整块温玉雕琢、四季如春的宫殿;沟通千里、瞬息传讯的“灵犀羽阵”;以灵力驱动、翱翔天际的“云舟”这些只言片语,如同在蛮荒部落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神话世界的大门,充满了无法想象的繁华与力量。
霓裳的授课,优雅、博学、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与疏离,却又奇妙地吸引着所有人。她的知识如同甘霖,浇灌着这片干涸的求知之地。尤其让孩子们着迷。他们听不懂深奥的法则,却被那些奇幻的光影、美丽的星辰传说和神奇的“云舟”深深吸引,看霓裳的眼神充满了纯粹的崇拜,甚至有几个胆大的孩子,在课后怯生生地用刚学会的词称呼她:“霓裳智慧者”
这个称呼,让霓裳清冷的眉梢几不可察地挑动了一下。当族老凌山和阿木叔等老人,在课后恭敬地向她请教一些关于星辰与气候关联、或者某种奇特植物特性的细节,并认真用炭笔记下时;当她看到那些原本对她充满敬畏甚至恐惧的族人眼中,渐渐被纯粹的求知欲和一丝丝仰慕所取代时,一种极其陌生却又无比熨帖的感觉,在她高傲的心湖中悄然荡漾开来。
那是被尊重的感觉。不是对力量的恐惧,而是对她所代表的知识与智慧的真诚敬仰。这种感觉,在她以力量为尊的孔雀族内,反而很少能如此纯粹地感受到。她冰蓝色的眼眸深处,那审视的意味悄然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愉悦和满足。她甚至破例多停留了片刻,耐心解答了几个孩子关于“云舟”的天真问题。
而当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那个将她“请”来、此刻正坐在角落同样专注聆听、时而陷入沉思、时而在兽皮上快速推演着什么的凌渊时,那目光会变得格外专注。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俯视,更像是一种对等的、带着探究与欣赏的凝视。看着他如何在浩瀚知识中捕捉对自己部落有用的闪光点,看着他如何将雀族见闻与生存手册的实用主义结合…这个蛮荒巫医的思维,如同一块奇特的磁石,总能从她铺陈的华丽图景中,精准地吸附住那些最朴实的金砂。
“薪火相传”凌渊在霓裳结束今日授课、幻化的星光影像缓缓消散时,望着火塘边依旧沉浸在震撼与思索中的族人们,尤其是那些眼睛亮晶晶的孩子,心中低语,“今日你播撒的星辉,或许明日,就能点亮我们黑暗中摸索的火把。”霓裳的到来,如同一只开屏的孔雀,将不属于这片蛮荒的华彩,短暂却深刻地烙印在了黑石部落的寒冬记忆里。这看似不对等的“授业”,其影响之深远,此刻无人能完全预料。
霓裳起身,指尖光华流转,一枚包裹在柔和光晕中的、如同冰晶凝结的奇异种子飘向凌渊:“此乃‘月光昙’,生于极寒月华之地,取其籽,研磨成粉,可作上等符墨,微增灵力疏导之效。算是束脩。”她语气依旧平淡,但赠出之物,显然已非敷衍。
她转身,七彩流光再次包裹全身,在族人崇敬的目光中冲天而起,消失在天际。石屋内,那枚冰晶种子散发着微凉的气息,如同她留下的惊鸿一瞥。而凌渊知道,这位“客座教授”带来的,远不止一枚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