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62章 田埂惊鸿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62章 田埂惊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62章田埂惊鸿(第1/2页)
    园子内却是一片难得的轻松氛围。
    史湘云正拿着刚到手还散发着墨香的《海棠新刊》第一期,兴高采烈地与探春、黛玉等人说笑。
    “你们瞧我这首《对菊》,印在这里,是不是比单写在纸上更有气势?”湘云指着其中一页,得意洋洋。
    探春笑道:“是了是了,我们的史大诗人,这下可要名扬京城了!”
    正说笑着,丫鬟进来禀报,说卫家小姐前来拜访史姑娘。
    湘云拊掌:“是若兰姐姐!她平日里最爱诗词,前儿一看到这新刊就递了拜贴!”
    她转头对众人道,“这位卫若兰姐姐,是史家的旧交,卫老将军的孙女,性子爽利,最是仰慕才女,我与她颇谈得来。”
    黛玉闻言,浅笑道:“既是云丫头的朋友,想必也是个妙人。”
    探春也道:“如今我们园子正需要多结交些外面的姐妹,互通有无。快请进来吧。”
    不多时,一位身着鹅黄绫袄,眉眼英气,举止大方的少女随着丫鬟进来,正是卫若兰。
    她与湘云见了礼,又与探春、黛玉等人厮见过了,目光便迫不及待地落在湘云手中的《海棠新刊》上,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羡慕与赞叹:
    “云妹妹,你们这园子真是神仙地方!竟能办出这般风雅的刊物!我读了这第一期,真是爱不释手!
    尤其是‘潇湘妃子’的《咏海棠》和‘藕榭’的那幅《寒塘鹤影》,意境高远,令人神往!真真羡慕死你们这般日子了!”
    湘云拉着她坐下,得意道:“这有什么!下回诗社,我下帖子请你来!让你也见识见识我们林姐姐的七步成诗,探春姐姐的杀伐决断!”
    卫若兰听得两眼放光,连连称好。
    因着卫若兰的到访,园子里比平日更添了几分热闹。
    湘云是个爱热闹的,拉着卫若兰的手,如同献宝一般,从沁芳闸一路行来,将各处景致指给她看。
    “若兰姐姐你瞧,这是林姐姐住的潇湘馆,这几竿竹子还是贵妃娘娘夸过的呢!”
    “那边是宝姐姐的蘅芜苑,里头种满了奇花异草,香气都与别处不同!”
    “这是三姐姐的秋爽斋,最是阔朗大气……”
    卫若兰跟在湘云身旁,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她出身将门,祖父是沙场宿将,家风开明爽朗,不似寻常闺阁女子那般拘束。
    此刻见这园中亭台精巧,山水怡人,又听得湘云说起众姐妹起社作诗、办刊兴利的事迹,心中那份羡慕与向往更是溢于言表。
    “真是个好地方!”卫若兰叹道,“能在此间与诸位姐妹读书写字,赏花作画,偶尔兴办些雅事,强似我们在家中日日对着绣架针线,或是听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探春走在稍前,闻言回头笑道:“卫姐姐过誉了。我们也不过是仗着老太太疼爱,胡乱折腾罢了。若姐姐不嫌弃,日后常来走动便是。”
    黛玉也微微颔首,浅笑道:“闻听卫老将军家风开明,姐姐想必也是文武兼修,日后正好多多指教我们。”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觉便绕到了稻香村附近。
    但见一带黄泥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各色树枝,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一派田舍风光。
    “这里便是稻香村了,”李纨作为此处名义上的主人,笑着介绍道,“模仿田舍家风景致,虽简陋,却也别有趣味。”
    众人正欣赏间,湘云眼尖,指着远处一片翻整过的田地,讶异道:
    “嗳?你们快看,那是谁?怎地像个老农似的在田里?”
    却见那一片原本应是休耕的土地,此刻竟有一小块被精心整理过,覆盖着厚厚的稻草保暖,隐约可见其下嫩绿的苗芽探出头来,在这冬日里显得格外醒目。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田埂旁,一个穿着粗布棉袍,袖口裤腿都沾着泥点,头上戴着顶破旧毡帽的年轻男子,正背对着她们,弯腰仔细查看着那些苗芽,那专注的神情,那熟练的姿态,若非知道他身份,真会以为是个经验老道的庄稼把式。
    “噗——”湘云第一个忍不住笑出声来,“我当是谁,原来是蓉哥儿!如今倒真像个‘稻香老农’了!我们这《海棠新刊》下期,合该给他画个像,题名‘宁府袭爵人躬耕图’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2章田埂惊鸿(第2/2页)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黛玉也抿嘴浅笑,宝钗眼中亦带着善意的笑意。
    那田中的年轻人闻声回过头来,露出一张清俊却带着些微晒黑痕迹的脸庞,正是宁国府的袭爵人,贾蓉。
    他见是园中众姐妹,还有一位面生的英气小姐,脸上闪过一丝赧然,忙直起身,拍了拍手中的泥土。
    “给诸位姑姑、姑娘请安。”
    贾蓉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神色间已不见往日的轻浮,反倒多了几分沉稳。
    “让姑姑、姑娘们见笑了。是老祖宗吩咐,要试种这耐寒的番薯品种,说是……说是关乎民生大计。我闲着也是闲着,便过来看看,学着伺候。”
    探春打量着他这一身,打趣道:“蓉哥儿如今倒是真上了心。前儿听说你为了这试验田,还特意去请教了庄子上有经验的老农?可有什么心得?”
    贾蓉见问,眼神便亮了些,那点不自在也散了,认真回道:“回三姑姑,确是请教了。这冬日里育苗,需得格外小心保暖,覆盖稻草,还得注意地气……”
    他谈起农事,竟是头头是道,与以往那个只知吃喝玩乐、斗鸡走狗的宁府长孙判若两人。
    卫若兰站在众人身后,目光落在贾蓉身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奇。
    她自然知道宁国府,知道贾珍去世,贾蓉降等袭了爵位。
    在她的想象中,这等勋贵之家的年轻袭爵人,即便不是纨绔膏粱,也应是鲜衣怒马、高谈阔论的公子哥儿。
    何曾想过,会是这样一副模样?
    年轻,清俊,却毫无脂粉气。皮肤不似寻常贵族子弟那般白皙,透着健康的微黑。
    衣着朴素得近乎寒酸,指甲缝里甚至还带着些许新鲜的泥土。
    可偏偏就是他,蹲在田埂边,对着那些嫩绿的苗芽,眼神专注而明亮,言语间透着一种踏实与认真。
    这与她见过的所有年轻男子都不同。
    没有轻浮的调笑,没有刻意的炫耀,没有对权势的钻营,只有对脚下土地、手中农事的纯粹专注。
    一股别样的,混合着惊讶、好奇,或许还有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欣赏的情绪,悄然在她心中滋生。
    湘云却没留意到卫若兰的异样,只顾着好奇地问贾蓉:“蓉哥儿,这种的便是番薯?真能在冬天长出来?”
    贾蓉耐心答道:“回云姑姑,正是番薯。老祖宗说,此物耐贫瘠,产量高,若能推广,于百姓大有裨益。
    这几垄是特意选了向阳避风处,又引了温泉水脉经过,地气暖些,才能勉强育苗。待到开春,再移栽出去。”
    他指着那嫩绿的苗芽,“你看,这几日天气晴好,苗子便精神些。”
    卫若兰不知不觉听得入了神,忍不住上前一步,轻声问道:“贾……贾公子,这番薯,果真如《新刊》上所载,产量极高么?”
    贾蓉闻声抬头,见是那位陌生的少女发问,忙恭敬答道:“回这位姑娘,据书上记载和南边传来的消息,确实如此。”
    “若能成功在北地推广,确是利国利民之举。只是各地水土不同,需得反复试种,摸索经验。”
    他语气平和,态度恳切,并无半分勋贵子弟的骄矜之气。
    “蓉哥儿如今真是大变样了,”宝钗也微笑着开口,“听说你不仅打理这试验田,宁府那些庄子、铺面,如今也管束得紧,不再像以往那般奢靡浪费了?”
    贾蓉恭敬答道:“宝姑姑谬赞了。不过是遵照曾叔祖母的教诲,守成持家罢了。以往……是侄儿糊涂,如今方知生计艰难,不敢再肆意妄为。”
    他语气诚恳,带着幡然醒悟后的踏实。
    湘云见他这般,也不好再肆意取笑,只道:“罢了罢了,你既有正事,我们也不扰你了。只是小心些,别真成了泥腿子,回头你媳妇儿不让你进门!”
    说着自己先咯咯笑起来。
    贾蓉被她说得脸一红,再次行礼告退,又回到田边,重新弯下腰去。
    那身影在冬日空旷的田地里,竟显出一种奇异的和谐与坚定。
    众人说笑着继续往前游览。
    卫若兰却忍不住又回头望了一眼那个田埂上的身影。
    阳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影,额角似有细密的汗珠。
    她心中那丝异样的感觉愈发清晰。
    这位年轻的宁国府当家人,似乎……很特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