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19章 提升眼界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19章 提升眼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219章提升眼界(第1/2页)
    这天的培训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总部大楼,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个庞大商业帝国的中枢如何运作。
    我们首先来到了数据监控中心。
    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全国各地的订单数据,不同颜色的线条交织成密集的网络。
    “这里就是公司的心跳。”培训老师指着屏幕。
    “每秒钟处理成千上万的订单,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预警。”
    我看着屏幕上流动的数字洪流,忽然想起自己当骑手时。
    每天在街头巷尾奔波,从未想过背后的系统竟如此精密复杂。
    接着我们来到客服中心。整齐排列的工位上,客服人员戴着耳麦,处理着各种事情。
    我不禁想起自己当骑手时,被顾客投诉,就是经过这些客服处理吧?
    最让我震撼的是战略决策层,可以看到分析师们正在讨论市场趋势,墙上的地图标注着新业务的拓展方向。
    “公司每年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调研,这些分析结果将直接决定业务布局。”培训老师解释。
    作为一个从骑手一步步走上来的站长,这一幕让我深深触动。
    参观结束时,培训老师在电梯里对我说:“陈豪,听说你当过骑手?”
    “是的,三年。”
    “那你要好好看看这些。”他意味深长地说。
    “能从配送一线来到总部的人不多,你能站在这里,说明公司看到了你的潜力。”
    难得有这次机会,我便问培训老师,有些事情我一直没想明白:“你对这次外卖大战有什么看法?”
    培训老师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饶有兴致反问我:“先说说你的看法!”
    我从一线市场的角度分析道:“公司每年拿这么多钱出来补贴,不会亏钱吗?据我所知,每家外卖平台都拿出几百亿在拼。当然,有部分是商家买单。”
    培训老师继续追问:“那你觉得哪家公司会赢得这场外卖大战?”
    我想起从王秋雅那里了解到的信息,回答道:“淘闪购虽然亏钱补贴,但为电商平台引来了大量活跃用户。”
    最先撑不住的可能是袋鼠外卖。东哥外卖虽然同样有电商平台,但问题出在管理上,毕竟是新介入做外卖,不像淘闪购的底子是饿了么。”
    培训老师露出赞许的微笑:“分析得不错。不过你只看到了表面。”
    他示意我走到窗边,指着楼下川流不息的配送车辆,“你看,每一辆配送车都是一个移动的广告牌,每一次配送都是一次品牌曝光。这场大战,表面是在争夺市场份额,实际上是在抢占用户心智。”
    他转过身,语气变得深沉:“你觉得我们在亏钱?但我们用外卖业务构筑了一道护城河。”
    “数据显示,使用我们外卖服务的用户,在电商平台的复购率提升了30%。这才是真正的战略价值。”
    我恍然大悟:“所以补贴不是目的,而是获取用户的手段?”
    “没错。”培训老师拍拍我的肩膀。
    “你能想到这一层很难得。记住,站在总部看问题,不能只盯着一个业务的盈亏,而要看清整个生态的布局。”
    “你在一线的经验很宝贵,但还要学会用总部的视角思考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9章提升眼界(第2/2页)
    这番话让我陷入沉思。原来我以为的烧钱大战,背后竟藏着如此深远的战略考量。
    作为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管理者,这确实是我需要突破的思维局限。
    培训老师临走前又补充:“想走得更远,就要学会把一线经验和总部战略结合起来思考。这才是这次培训的真正意义。”
    回到酒店,我还在思考这些问题。
    在一线当外卖员时,关注的点都很实际:这单能赚多少钱,会不会超时,顾客给不给好评。
    可站在公司高层的角度往下看,全国几十万骑手就像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每一次配送都是数据在流动。
    我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今天参观时记下的笔记:“这就是商战吗?”
    如果袋鼠外卖最后输了,那上百万骑手将面临失业。
    这个念头让我心头一沉。但转念一想,或许是我自己想太多了。
    国家已经出手了,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反垄断调查,不会让任何一家外卖平台独大。
    然而明面上虽然保持着平衡,三家外卖平台却仍在暗暗较劲,互相抢占着市场份额。
    我想起王秋雅曾经透露,现在各家的策略已经从明面的补贴战,转向了更隐蔽的运营效率竞争。
    谁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谁才能在漫长的消耗战中笑到最后。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白蚁群落的生存法则。
    看似混乱的表象下,实则遵循着精密的自然规律。
    每个骑手就像工蚁,按照信息素留下的轨迹有序工作。
    而平台则像蚁后,维系着整个系统的运转。
    我合上电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在继续,但规则已经改变。
    不再是简单粗暴的烧钱大战,而是转向了更考验内功的精细化运营。
    两周后,这一期的培训迎来了尾声。
    总部领导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晋升的安排。
    我隐约明白了这次培训的真正意义,这更像是一次人才储备,为持续扩张的外卖站点网络培养潜在的管理者。
    离开前,李振又组织起聚餐:“晚上一起吃饭?算是给大家饯行。”
    我自然也同意去参加,这是难得能扩展的人脉关系好机会,哪天我当上了区域经理,免不了跟这些人打交道。
    包厢里,几杯酒下肚,话题自然转到了这次培训。
    李振转动着酒杯:“折腾了大半个月,总部也没个明确说法。你们说,这次培训到底有什么用?”
    坐在对面的王琳接过话:“我听说总部今年要新增五百个站点,估计是在提前储备人才。”
    我放下筷子,想起培训老师临别时的话。总部看的不是一时得失。外卖业务每年都在扩张,需要更多既懂一线业务,又具备全局视野的管理者。
    李振若有所思点点头:“所以这是在为开新站点做准备?”
    不止如此,总部需要的是能理解整个系统运作的人。
    王琳若有所悟:“这么说来,晋升反而是水到渠成的事?”
    重要的是我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这种视野的提升,比一纸任命更有价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