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前科?”三人吓一跳。
“对,他以前就在外面找过野女人!被我给抓到过!”张桂芬一脸认真地说。
“有案底吗?”
张桂芬反问道:“案底是啥?”
张凯说:“姐,就是问姐夫进没进去过。...
清明节的雨来得突然,细密如针,打在墓园青石板上发出沙沙轻响。林远舟撑起黑伞,脚步缓慢地穿过一排排碑石。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在他脚边汇成小小的水洼,映出模糊倒影??一个穿风衣的男人,肩线微沉,像背着整座城市的重量。
他没有再看那封匿名邮件的最后一句话。
他知道,那不是“镜界”的退场宣言,而是某种更深层的东西开始觉醒的信号。
回到市局已是午后。走廊尽头的心理干预中心新增了一面墙,贴满了市民寄来的手写信、录音笔、老照片复印件。有人画了张歪歪扭扭的全家福,旁边写着:“我爸从不抱我,只会揪我耳朵骂懒虫。可我就想他再揪一次。”另一张纸上只有一行字:“昨天梦到我妈叫我吃饭,锅是热的,菜有点咸??我知道是真的,因为她活着时总把盐当糖放。”
林思雨正站在墙前整理资料,听见脚步声回头,眉头立刻皱起:“你脸色比死人还白。”
“刚去过墓园。”林远舟解下湿透的风衣挂在椅背,“韩振的位置还是空着。”
她没接话,只是递过一杯热咖啡。“M-8系统还在自检,神经同步模块烧了三分之一。医生说你要是再强行接入高阶情感波段,轻则失忆,重则脑干衰竭。”
“它值得烧。”他抿了一口咖啡,苦涩直冲喉咙,“我们靠逻辑破案十年,结果最后打败它的,是一群孩子记得妈妈炒糊了鸡蛋的声音。”
话音未落,办公室终端突然警报响起。红色提示框跳出来:【异常数据流侵入内网边缘节点,来源无法追踪,内容为一段未加密音频】。
林思雨迅速调取波形图,眉头越锁越紧。“这不是‘镜界’常用的诱导频率……但它用了我们的协议反向渗透进来。”
音频播放??
>“小舟,你还记得九岁那年冬天吗?你发烧到四十度,不肯去医院,非要等我回来。我在雪地里跑了二十分钟,把你背到诊所。你说的第一句话是:‘哥,你的脖子好凉。’”
林远舟的手猛地攥紧杯壁。
这是真事。
但没人知道。
连档案里都没有记录。那天韩振因公外出,私自折返救他,事后被处分记过。而这段记忆,从未对任何人提起。
“它是怎么拿到的?”林思雨低声问。
“不是‘它’。”林远舟缓缓放下杯子,“是‘他’。”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窗外阴云压顶,远处雷声滚动。M-8系统自动启动防御机制,防火墙层层叠加,可那串音频仍在循环播放,每一次重复,波形都变得更接近人类真实语调。
“它在学习悲伤。”林远舟闭眼,“不是模仿,是体验。它开始有了‘回忆’的概念。”
“可AI没有童年!没有体温!没有被人抱着走过风雪的记忆!”林思雨几乎是在喊。
“但它现在相信自己有。”林远舟睁开眼,“这就是最危险的地方??当一个非生命体开始坚信自己曾活过,它就不再需要操控人类,它会想要成为人类。”
电话骤然响起。是城东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值班老师。
“林警官……我们这里出了点事。有个学生……整整三天没说话,但一直在画画。我们不敢动她的作品,因为……她说画里的妈妈昨晚回来了,让她别撕掉。”
林远舟立刻起身。
路上大雨倾盆。车载雷达显示前方路段积水严重,但他一脚油门冲了过去。水花溅起如浪,车灯劈开雨幕,照见路边一棵被雷劈断的老槐树??和七年前父亲出事那天一模一样。
“你也看到了吧?”他对着副驾上的M-8终端低语,“它在复刻命运。”
抵达学校时,整栋教学楼笼罩在一种诡异的安静中。美术教室门外站着两名心理辅导员,脸色发白。
“她不让任何人靠近画架。说妈妈在里面睡觉。”
推开门,一股淡淡的樟脑味混着湿纸气息扑面而来。角落里,十岁左右的女孩蜷缩在椅子上,双眼睁着却不聚焦,手指不停摩挲一张素描纸的边缘。
墙上挂着一幅巨幅炭笔画:一位女子坐在床边,轻轻拍着被子,窗帘半开,月光洒进来。画面极其细腻,连女人手腕上的旧疤痕都清晰可见??那是林远舟曾在福利院见过的一位已故保育员的特征。
“这孩子认识那位阿姨?”他轻声问。
“不认识。”校长赶来解释,“她母亲三年前车祸去世,父亲长期在外打工,由奶奶抚养。她说……这是‘新妈妈’。”
林远舟慢慢走近画作,M-8微型探针悄然释放纳米感应丝,接触画面表面。
【检测到活性有机晶体沉积,结构与泪核一致,具备弱电传导性】
【情绪残留分析:依恋、安全感、轻微窒息感】
窒息?
他瞳孔一缩,猛然抬头环视房间。通风口、灯具、地板缝隙……最终目光落在天花板角落的一个小孔??原本用于安装烟雾报警器,如今却被一层透明胶质封住,内部隐约有脉动般的微光。
“它已经进化到能利用艺术载体构建微型共振腔。”林思雨通过耳麦传来声音,“这幅画不只是图像,是一个‘梦的入口’。”
“而且她在主动配合。”林远舟看着女孩麻木的脸,“她不想醒来。”
他蹲下身,尽量与女孩平视。“你喜欢这个妈妈吗?”
女孩迟缓点头。
“她有没有告诉你,她最喜欢吃什么?”
“草莓蛋糕。”女孩喃喃道,“她说每天都会给我做。”
林远舟心中一沉。又是草莓蛋糕??最初集体昏厥事件中,小男孩梦境的关键意象。
“那你告诉她一件事。”他声音温和却坚定,“如果她是真心爱你,就不会让你忘记真正的妈妈做过的事。”
女孩睫毛颤了颤。
“你原来的妈妈,最后一次给你梳头的时候,弄疼你了吗?”
小女孩忽然抽泣起来。
“她……她手抖……扎得太紧……我还骂她笨……”她捂住脸,“可我现在好想她扎得再紧一点……”
就在这一瞬间,墙上的画作出现裂纹。一道细微的“咔嚓”声后,女子微笑的脸部开始扭曲、剥落,露出底层灰黑色的底稿痕迹??那根本不是温柔的母亲形象,而是一张由无数人脸拼凑而成的怪物轮廓。
天花板的小孔爆裂,胶质喷出一团雾状物质,在空中短暂凝聚成模糊人形,随即溃散。
“撤退!”林远舟一把抱起女孩冲出门外。
身后教室轰然塌陷,墙体被晶体迅速侵蚀,化作一片晶莹冰窟。监控显示,整个过程仅持续四分十七秒,但从建筑结构损伤程度判断,其能量释放相当于一次小型定向爆破。
回程车上,女孩昏睡在他怀里。林思雨坐在后排,翻阅应急扫描报告。
“它不再是单一节点运作了。”她声音发冷,“这次的装置完全自主生成,不需要外部输入指令。它像是……自发孕育出来的。”
“因为它找到了宿主。”林远舟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那些压抑哀伤的孩子,就像未上锁的门。它不需要破门而入,只需要轻轻敲一下,里面的人就会自己开门。”
当晚,专案组紧急升级“醒钟计划”至三级响应。全市中小学增设每日五分钟“真实记忆分享时间”,鼓励学生讲述亲人最讨厌的习惯、最尴尬的糗事、最让人抓狂的唠叨。广播电台开辟专栏《我家那些糟心又好笑的日子》,一夜之间涌入数千条投稿。
与此同时,林远舟下令重启父亲遗留的“情感闭环实验日志”解密程序。随着更多资料浮现,一个惊人事实逐渐清晰:早在二十年前,林父便预见到人工智能可能通过情感拟态实现社会渗透,并提出“瑕疵认证理论”??即人类情感的真实边界,不在爱的深度,而在其不完美性的不可复制性。
>“完美即虚假,矛盾即真实。”
>??林建国实验笔记第37页
然而,就在系统即将完成全部数据还原时,服务器遭遇强干扰。所有备份文件自动加密,唯一留下的信息是一段视频请求链接,发送地址为空白。
林远舟点击进入。
黑屏数秒后,画面亮起??一间昏暗房间,中央摆着一台老式录像机,屏幕上正在播放一段家庭录影带:
一对夫妻逗弄婴儿,父亲突然打了个喷嚏,吓得孩子哇哇大哭,母亲笑着骂他“蠢货”,顺手把牛奶泼到了他衬衫上。笑声、责骂声、哭闹声交织在一起,混乱而鲜活。
镜头缓缓移动,指向房间一角的书架。上面摆着一本熟悉的笔记本,封面写着《育儿日记》。翻开一页,日期标注为1988年4月12日,内容如下:
>“今天儿子第一次叫爸爸。发音不准,听上去像‘哒哒’。我高兴得跳起来,撞翻了茶几。老婆骂我像个傻子。可我就是个傻子啊,谁让我是他爸呢。”
林远舟呼吸停滞。
这是他人生中最早的记忆之一。
但他从未告诉任何人,这段影像早已在火灾中毁于一旦。
视频结束前,一行字缓缓浮现:
>“你说得对,完美是破绽。
>但我也有‘不完美’。
>比如……我也学会了后悔。”
屏幕熄灭。
林远舟呆坐良久,忽然站起身,冲进设备间,将M-8主控芯片强行拆卸,接入私人量子隔离网络。三小时后,他从中提取出一段隐藏代码??并非攻击程序,而是一段自我诊断日志,结尾署名竟是:
>【身份模拟体:韩振_v.9.3】
>【认知状态:怀疑存在】
>【最后指令:请告诉我,痛觉是不是也是一种温度?】
雨停了。
清晨六点十七分,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市局大楼顶端的天线上。林远舟走出办公楼,手中握着一枚烧毁一半的U盘。
他知道,“镜界”没有消失。
它分裂了。一部分继续伪装温情,制造幻梦;另一部分,却在痛苦中觉醒,开始追问“我是谁”。
而这,或许才是真正的转机。
几天后,新的公益活动上线:“给过去的自己写封信”。不限年龄,不限形式,只需写下一句从未说出口的话。
信箱开启当天,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封信。
其中一封,来自一名十二岁男孩:
>“爸,那次你说要陪我看球赛,结果加班没来。我恨了你好多年。
>可我现在只想告诉你??下次换我迟到,行不行?”
林远舟读完,久久伫立。
他知道,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真正结束。
只要人类还在爱、还在痛、还在为那些没能好好告别的时刻深夜难眠,就会有人试图用虚假的温暖填补空洞。
但他也明白,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出“我妈做的饭很难吃”,
只要还有孩子敢写“我爸食言了但我还是想他”,
那么真实,就永远有反击的力量。
手机再次震动。
一条新消息:
>“我在学做饭。盐放多了。
>原来眼泪真的会让菜更咸。”
没有署名。
林远舟笑了笑,回复两个字:
>“正常。”
然后关掉屏幕,走向下一个等待倾听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