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科举到底有啥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百六十五章 科举到底有啥问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老朱的脸皮还是厚的。
    马皇后倒也没有揭穿,习惯了。
    “对了,重八,你听说了吗,上次中秋,苏先生不是送了不少月饼给下人么,现在这些月饼已经是见风猛涨了。”
    马皇后朝着朱元璋说道。
    别看她总在宫中,但宫里宫外的事情,还是知道不少的。
    朱元璋眉头微蹙,诧异道:“还有这事?那些个鲜肉月饼,能如此受欢迎?”
    一想到鲜肉月饼那怪异的味道,老朱的心里还是有些膈应的。
    马皇后说道:“那可是苏先生做的月饼,再说了,肉馅的月饼,能有几个不喜欢的。”
    在白面精米都是无比珍贵的明朝,不喜欢吃肉的,还真是少数。
    “苏璟做的月饼那也就是个月饼,我看这些人啊,心思不正!”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
    在他看来,这就是商人的无良行径。
    “重八,你可别想太多,也没多少月饼,再说中秋节已经过了,这事也很快过去了。”
    马皇后赶紧说道。
    她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几句话,直接让老朱惩治一群人。
    也就是闲谈而已,牵连到其他人就不好了。
    “知道了。”
    朱元璋立刻答应道。
    两人谈话间,一名拱卫郎出现在奉先殿外。
    正是专门负责送信的那个,在太监的通传之下,他也是来到了殿内,并将信件和物品都交了上去。
    “这次标儿的回信倒是很快啊。”
    马皇后有些意外道。
    毕竟,这离朱标离开皇宫内,也才两三天的功夫。
    朱元璋则是已经拿出那些个望远镜,开始一一查看了起来。
    “标儿是知道这些望远镜重要,特意派人送过来的。”
    朱元璋回答道。
    对于这些重要的军备物资,即便知道是苏璟走的,朱元璋还是一一检查,确保没有任何的问题。
    “苏先生真是守信之人,竟然这么快就做了如此之多出来了。”
    马皇后看着这么多的望远镜,也是颇为感慨道。
    苏璟答应给朱元璋做望远镜的时候,马皇后也是在旁边的。
    这效率让马皇后颇为赞叹。
    朱元璋点点头道:“这一点苏璟的确无可挑剔,他也很能体谅边疆的将士,相当的好!”
    “那一句我们能平平安安,都是前线将士负重前行,真是深得我心!”
    老朱那可是马上皇帝,对于军队是非常的熟悉,也有着别样的感情。
    苏璟这话,当时老朱就记在心里了,这会自然也是不会忘记的。
    “苏先生之品格,令人钦佩。”
    马皇后认真道。
    说话间,朱元璋也已经将所有的望远镜都检查完毕。
    “怎么样,没啥问题吧,重八?”
    马皇后朝着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点点头道:“苏璟的手艺还是相当不错的,半点毛病没有。”
    看着这些望远镜,朱元璋也是开心了不少。
    这是前线战斗胜利的保障。
    “这又是什么?”
    马皇后突然看到了信件附上的两张纸,打开一看。
    正是卡奥斯出的题和朱橚的回答,还有苏璟出的题。
    朱元璋也有疑惑,扫了一眼,便发现是两道数学题。
    不用想,大概是卡奥斯和苏璟之间的事情。
    “标儿在信里应该写了,妹子,咱们看看就知道了。”
    朱元璋边说边打开了朱标的书信。
    果然,这开头就直接告诉了朱元璋两道数学题的来龙去脉。
    “原来如此,苏先生和那位卡奥斯,这算是以文会友了吧。”
    马皇后说道。
    朱元璋则是摇头道:“什么以文会友,这明明就是争锋相对,不过看标儿这意思,苏璟倒是更胜一筹,不错不错。”
    虽然老朱本身对数学并不重视,不过也不能被一个罗马人给压了。
    苏璟的表现,让老朱那是相当的满意。
    马皇后看了朱元璋一眼,微微摇头,男人啊,就是争强好胜。
    而朱标接下来的内容,便让老朱的脸色顿时变了。
    苏璟预言,这大明朝重开科举之后,很快就会停。
    这.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马皇后,看到这个之后,脸色的变化都相当的大。
    “苏先生为何会这么说?”
    马皇后一脸诧异,但她第一时间不是怀疑苏璟,而是在想科举是不是有些问题。
    朱元璋神色凝重,关于苏璟的预测之能,他早就体验过一次了。
    从内心上来说,他相信苏璟的预言。
    但理智又让他无法相信,这事怎么可能呢?
    为了这科举重开,朱元璋可是耗费了不少心力,这大明的文臣也是讨论了诸多方案。
    怎么到了苏璟的嘴里就是有问题的了。
    科举可是大事,网罗大明的人才给朝堂补充新鲜的血液。
    “到底为什么?”
    朱元璋口中喃喃自语。
    马皇后则是说道:“重八,我们继续往后看看吧,苏先生有没有说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朱元璋点点头,随即继续朝后看去。
    但朱标的信中直接了当的说了,苏璟没说为什么。
    “这个苏璟,怎么老喜欢卖关子?”
    朱元璋一拍桌子有些恼怒道。
    之前的事情也是,每次和朱标提高一些事关大明的关键之事,总是说一半。
    只有问题,没有原因,更没有解决办法。
    这科举明年都要昭告天下读书人开始了,苏璟这会说一句科举有问题,搞完就要停。
    这谁受得了啊!
    “重八,你冷静点。”
    马皇后立刻劝道:“苏先生又不不知道标儿的身份,况且他不也说了,等到时候自然会知道原因么。”
    马皇后倒是挺能理解苏璟的。
    科举大事,乃是大明的重中之重,苏璟这话能和朱标说,已经是相当信任朱标了。
    若是一般人这么说,被朱元璋知道了,大概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到时候到时候,到时候知道了有什么用。”
    朱元璋依旧很急躁。
    不过这也正是因为他太相信苏璟了,苏璟说有问题,那就是大概率有问题。
    只是,不知道原因的朱元璋,内心就像是有蚂蚁在爬,根本没心思看朱标书信后面的内容了。
    “重八,实在不行,让标儿再问问呗。”
    马皇后朝着朱元璋建议道。
    朱元璋摇了摇头:“没必要,苏璟都看出问题来了,难道我大明的臣子都是废物,找个问题都找不出来吗?”
    老朱不是朱标,啥事都找苏璟,这成什么了?
    况且现在科举有问题苏璟都盖棺定论了,再找总不会那么难了吧。
    马皇后看到朱元璋这副表情,也是没再多说什么了。
    她很快告退,而老朱则是直接摆驾朝着翰林院过去了。
    翰林院内。
    以宋濂为首,几名大学士正在忙活着。
    刚修完《元史》的宋濂,并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
    因为老朱又下诏修《祖训论》,也就是后世的《皇明祖训》。
    这事和修《元史》不同,只需要查找资料,一一印证,然后再统合修订起来就行了。
    《祖训论》那是朱元璋为了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其后世子孙的训戒。
    所有的内容,全得按照朱元璋的意思来。
    老朱本人虽然在起义之后,一有时间便多读书,文化水平肯定不是泥腿子。
    但在文采方面,还是差了许多的。
    所以呢,这修《祖训论》就是得先让朱元璋提个大概意思,然后翰林院再自行润色修改,形成底稿。
    底稿交由朱元璋审核,若是通过,那么再继续往后修,没通过就改。
    这和苏璟前世领导要材料差不多,只有大致意思,没有标准规范。
    过不过,全看老朱的心意。
    而且更狠的是,《祖训论》到底要写多少条,老朱自己也不知道。
    反正就是想到了提一嘴,下面的人就得累死累活哼哧哼哧的去修。
    兴许过几天忘记了,直接否了。
    这忙活半天的人还不能有半点不满的情绪,有时候润色的不好,可能还要挨骂。
    只能说这活,是相当的有难度。
    当然,翰林院的翰林学士,一个个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水平还是在线的。
    即便是这样,也修了六年才书成。
    可以想象,这《祖训论》到底经历了多少删改,有多少个不同的版本。
    “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的传唤声响起,翰林院的众人立刻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来到了门口处集结。
    朱元璋出现,翰林院学士立刻朝着他行礼。
    “诸位,伱们都是翰林院学士,朕有一事,需要你们弄清楚。”
    朱元璋朝着宋濂为首的众人道。
    “不知陛下所言何事?”
    宋濂是翰林学士承旨,乃翰林学士之长,这里他最大,自然是他开口。
    朱元璋看向宋濂道:“明年大明即将举行的科举有问题,朕要你们找出来。”
    科举有问题!
    朱元璋此话一出,一众翰林学士的脸色皆是一变。
    这科举之事,正在他们翰林院的职能范围内。
    为了明年大明重开科举,他们也是殚精竭虑,费尽心思搞完了科举的章程。
    然而现在。
    朱元璋直接就说科举有问题,让他们找出来。
    这.
    “陛下恕罪!”
    几名翰林学士全部跪下,神情那是相当惊恐。
    科举章程都是他们商议制定的,虽然最后面呈朱元璋敲定,但有问题肯定是找不到朱元璋这个皇帝身上去的。
    所以喽,只能是他们这些人来担着了。
    朱元璋的屠刀有多锋利,那朝堂上下,文武百官谁不清楚。
    科举这种大事都出问题了,掉脑袋不是很寻常的事情。
    朱元璋摆摆手道:“都起来,朕又说要治你们的罪了吗?”
    一众翰林学士还是战战兢兢,只有宋濂开口道:
    “不知陛下所言科举之问题,到底是什么?”
    朱元璋眉头一蹙道:“宋卿,朕现在是让你们找问题,朕知道还用来问你们吗?”
    宋濂一愣,脑子里旋即想到了朱标之前和他谈过的话。
    朱标曾言,苏璟对于八股取仕这件事,相当的抵触。
    只不过当时朱标却没有说清楚,苏璟到底为什么抵触。
    现在朱元璋直奔翰林院来问他们了,宋濂肯定,这事必然和苏璟有关系了。
    稍微思索了一下,宋濂回答道:“回禀陛下,科举一事,乃是臣与诸位同僚共同讨论制定的方针,臣恐暂时找不出问题。”
    宋濂还是胆子大的,但这也是实话。
    毕竟,科举的事情,他作为读书人,当然是尽心尽力的。
    各种论证,各种考量,总算才弄出一个章程来。
    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考虑过了。
    这要是立马答应朱元璋说找问题出来,只能证明之前他们就没认真做过这事。
    朱元璋看向宋濂道:“宋卿,朕知道你们是尽心办事的,不过朕已经说了,科举一事还存在问题,你们先把手上的事情停一停,朕给你们三日的时间,到时候我要看到你们的结论。”
    三天!
    老朱不相信了,这翰林院这么多学士,比不过一个苏璟。
    三天的时间,已经是他能容忍的最大时间。
    宋濂脸色有些难看,但他也只能跪下道:“臣定当竭力。”
    没办法,朱元璋可不是在和他商量,而是直接下达了命令。
    第一次拒绝无效,就代表不能拒绝了。
    朱元璋将事情安排下去,便直接离开了翰林院。
    此时的翰林院内,一片唉声叹气。
    “三日让我们找科举的问题,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科举一事,我们商议许久,哪还有什么问题?”
    “陛下为何如此笃定有问题?”
    “三日后,我等怕是要被陛下责罚了。”
    正如宋濂所说,他们为了科举的事情,早就讨论了多次,方案的确定那是多方的考量。
    老朱直接一句有问题让他们找,连个方向都没有,这怎么找?
    没头绪啊!
    三天的时间也太短了,众人只觉得自己真是倒霉。
    此时的宋濂面色凝重,一旁的王祎朝着宋濂道:“景濂兄,你是不是有些想法?”
    宋濂点点头道:“子充,此事恐怕与那位苏先生有关。”
    他没提太子朱标,毕竟当时的朱标欲言又止他是看出来了。
    苏璟!
    王祎脸色一变,问道:“苏先生!”
    这苏璟的名号,可是最近在大明朝堂上传的沸沸扬扬。
    能被朱元璋携家带口去过中秋的人物,也难怪朱元璋会直接来翰林院来这么一出。
    和苏璟沾上关系,都正常。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