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百零五章 软广教学!春秋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二百零五章 软广教学!春秋笔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朱元璋这突然的反转,搞的苏璟都差点闪了腰。
    好家伙,还以为朱元璋这家伙,要强留自己了。
    “多谢父亲!”
    朱标立刻朝着朱元璋说道,打破了尴尬的氛围。
    他很高兴,父亲朱元璋总算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父亲,孩儿也想和苏师一起去。”
    朱橚见到自己大哥可以去,那是立刻跟进。
    “橚儿,你年纪还小,等以后苏先生再有外出的时候,再带着你啊。”
    马皇后走到朱橚的旁边说道。
    朱标毕竟这么大了,马皇后担忧但也没有到不能放行的地步。
    朱橚的话,不行!
    “好吧。”
    朱橚低着头回答道,他知道马皇后这是关心自己。
    “大叔,你这是想蹭我的顺风车啊!”
    苏璟朝着朱元璋笑道。
    顺风车?
    朱元璋一愣,苏璟倒是会造词,他笑道:“没错,想来这个你应该不会不同意吧,我这义子当兵多年,一路上也好保护你们的安全。”
    沐英的武艺,在军中那也是相当出色的。
    有他在,也不用费劲派驻什么拱卫郎的监视保护了。
    在溧水县里,跟踪保护监视是比较容易的事情,毕竟人多眼杂,各类藏身处也多。
    若是在官道上,苏璟肯定备着望远镜,跟踪难度大大增加。
    “请苏先生不要推辞!”
    沐英立刻朝着苏璟拱手道:“苏先生制作狼宪,创出鸳鸯阵,对于我大明军队都是极大的助益,请让我为苏先生做点事。”
    沐英言辞恳切,无比的真诚。
    或许朱元璋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但他就真的只是想为苏璟做点做什么。
    “怎么样,苏璟,你觉得如此?”
    朱元璋看向苏璟问道。
    苏璟淡淡道:“行吧,反正此行我也挺无聊的,既然大叔你给我安排了,那最好。”
    苏璟没有点破,也无需点破。
    对他来说,朱元璋的态度已经足够了。
    “好,那苏先生今日就先在府邸之中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再出发吧,正好我也准备些东西,可以带上。”
    马皇后十分高兴的说道。
    现在的局面,是她最想见到的。
    一切都很安稳,苏璟和朱元璋之间,并未有什么嫌隙或者是矛盾诞生。
    夜色渐渐降临,月亮高悬。
    房间内已经备上了火炉,全是上好的无烟碳。
    苏璟并未奇怪,这样的家庭,用这种碳才是正常的。
    “苏璟,你看看这个。”
    朱元璋手中拿着一份民报,递到了苏璟的手里。
    苏璟一愣,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笑笑道:“民报。”
    民报!
    苏璟明显一愣,一旁的朱标惊讶道:“父亲,您真的弄起来了?”
    朱元璋颇有些得意道:“没错,老大你将这民报的想法告诉我之后,我便立刻上了折子,然后这天子就让我去做了。”
    “现在就是成果了,不过现在仅限于应天府内。”
    朱元璋这会可以模糊了下自己的身份,好让苏璟不要把他和天子的身份联系到一起。
    但苏璟根本就没有关心这事。
    他只是仔细的看着民报,一旁的朱标也是凑了过去,认真的看了起来。
    朱标没想到自己父亲朱元璋真的如此的重视这民报的事情。
    出乎意料又理所当然。
    看着民报上关于大明国师的描述,朱标只觉得很好。
    这对于大明有一个十分正向的作用。
    朱元璋看着苏璟,那是相当的得意,他就想听听苏璟的夸赞。
    毕竟,自己这事做的还是很漂亮的。
    “不行,太蠢了。”
    苏璟的话语直接让朱元璋的脸皮跳动了起来。
    什么不行?
    还太蠢了?
    这民报,不就是按照苏璟的思路来弄的吗?
    “苏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他和朱元璋一样困惑,在他看来,这民报不就是按照苏璟的思路来操作的么。
    朱元璋也是压下情绪问道:“苏璟,你说说看,到底是怎么个不行法?”
    苏璟把民报往桌上一放,淡淡道:“很简单,这民报的内容,太单调了。”
    “太单调了?这写的不都是大明的国事,如何单调了?”
    朱元璋看着苏璟问道,疑惑完全没有减少。
    苏璟笑道:“大叔,这民报你说已经在应天府内普及了是吧,那我倒想问问,到底有多少寻常老百姓看过?注意,要把读书人排除在外。”
    多少寻常百姓看过?
    苏璟的这个问题让朱元璋愣住了,他还真不知道。
    因为李善长和崔亮的汇报里,并没有如此详细的信息内容。
    只是说现在卖的很火爆,印的赶不上卖的。
    “嗯?”
    苏璟眉头一蹙道:“大叔,看来你这个负责人当的很不称职啊!”
    “这民报办起来了,销售数据没有,购买人群的分布也没有,购买时间和购买习惯这些,恐怕也没有吧。”
    苏璟一连串的问题,那是问的朱元璋直挠头。
    他说是自己负责,其实就是将事情给分发了下去。
    毕竟,老朱就是自己口中的那个天子。
    实际具体的工作,老朱并没有参与。
    当然也不是他懒,而是他有更多的国事要处理。
    这些琐事,让他来干那就是大材小用。
    “这个……我以后注意,苏璟,你先说说看,这民报的问题到底在哪?”
    朱元璋有些尴尬,连说话都没有什么底气了。
    朱标看着有些惊讶,这还是自己印象里的那个父亲吗?
    苏璟淡淡道:“虽然你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我可以猜出来,这民报,在百姓之间的受欢迎度肯定非常低!”
    “为什么?”
    朱元璋问道:“怎么会低呢?平常想要了解国家大事他们可没什么途径,现在我都写的明明白白了,怎么会不想看呢?”
    在朱元璋的认知里,自己这民报,应该是相当具备吸引力的才是。
    “大叔,你已经陷入了错误认知了。”
    苏璟说道:“你凭什么觉得,咱大明的普通百姓,就会很关心国家大事呢?”
    百姓会关心国家大事这种事,苏璟是很清楚的。
    键政人士的共同特点,就是衣食无忧,才有闲心操心这些事。
    苏璟一反问,朱元璋愣住。
    百姓为什么就会关心大明国事,朱元璋一时间还真没想到理由。
    “那百姓为什么就不会关心国家大事呢?大明强盛,百姓的生活才能更好啊!”
    朱标开口说道。
    此话一出口,朱元璋也是立刻附和道:“老大说的不错,苏璟,这大明强盛了,百姓才能生活的更好,他们为什么不关心呢?”
    苏璟看向朱标,笑道:“牛懿,你也和我在溧水县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俩出去吃饭,你听那些百姓谈论的最多的是什么?”
    朱标回忆了一下,说道:“都是些家常里短,或是神怪志异之事,还有贪官被抓的事情。”
    “大叔,听到了吧。”
    苏璟看向朱元璋道:“寻常百姓不是读书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可不是民报上对大明的歌功颂德,而是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琐事,又或者是灵异神怪,再不然就是坏人被惩治。”
    “你再看看你这民报上的内容,百姓真的会有心思看吗?”
    苏璟的话语落下,朱元璋再度拿起了那份民报仔细的看了起来。
    朱标同样思考着苏璟的话语。
    这民报的意义是什么,仅仅是为了给读书人看的吗?
    读书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可比普通百姓来的多。
    民报的核心意义,可不在读书人身上。
    “的确,苏璟你说的有道理,那应该如何改进呢?”
    朱元璋朝着苏璟问道。
    苏璟眼睛一皱,看向朱元璋道:“我都说这么明白了,你咋还没懂呢?”
    “民报上别写这些假大空的事,多来点实际的,这大臣之间的摩擦,各地的神怪志异传闻,再有就是又有哪些坏蛋被抓了。”
    “得有话题性知道吧,不能干巴巴的,有时候甚至给适当的润色下。”
    这……
    朱元璋直接宕机,因为这和他想象的相差太多。
    “苏璟,这可是民报,是天子亲自下令做的东西,怎么能写这些东西呢?”
    朱元璋终究还是忍住了怒意,朝着苏璟说道。
    在老朱的眼里,朝廷就应该是严肃的认真的。
    绝不能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么做,简直就像是在耍宝搞笑。
    “那就继续这样呗,百姓可不会因为几句话就改变自己,他们对大明的感触也没那么强烈。”
    苏璟淡淡道:“大部分的百姓,只要是事不关己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漠视的,除了大叔你嘴里的这些东西。”
    “大叔,你还记得你第一次遇见我的时候,我在干嘛吗?当时周围又有多少百姓呢?”
    苏璟教导朱标信息传播,设立民报的好处。
    但他仅仅是教学,不保证教学后的效果。
    这民报被搞出来,他已经很意外了。
    搞的不好,他就不意外了。
    朱元璋听着苏璟的话,自然就想起了和苏璟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
    那时的苏璟周围,围满了人,全是寻常百姓。
    而苏璟讲的东西,是神怪故事。
    当时的苏璟,每天都会过去讲,而百姓每天会准时过去听。
    “苏璟,即便如你所说,但民报若是要遍及全国,耗费必将是巨大的,内容写这些,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朱元璋再度开口,但很明显,他这已经等于承认了苏璟的看法。
    他只能从更实际的方面去反驳苏璟。
    明朝可不是苏璟的前世,信息的传播可以以秒来计算。
    如今这应天府内还好,真要是遍及了全国,那可就不一样了。
    苏璟双眼一翻,有些无语的看着朱元璋道:
    “谁说应天府的民报一定要遍及全国了?”
    一听到这话,朱元璋和朱标同时呆住了。
    他们都震惊的看向了苏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苏师,您不是说,若是民报只能在应天府传播,又有什么意义呢?”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这些信息,只有一地的百姓得知,作用也不大吧。”
    朱元璋补充道:“苏璟,你可知这民报搞出来,也是颇为人力物力的。”
    “你今天要是不说明白,那我可不会让你安安稳稳的睡觉。”
    苏璟看着这两父子笑道:“别急,我一个个来告诉你们。”
    “首先是这个内容上,肯定给改变形式,要让百姓感兴趣才行。”
    “但民报又是让百姓了解大明的好机会,所以得学会植入软广告,比如在在某些志怪故事里,让百姓体会到大明的好!”
    “这样一来,潜移默化中将大明给宣传到百姓的心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软广告?
    朱元璋和朱标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听不懂。
    “苏师,这软广告是什么意思?”
    朱标朝着苏璟开口问道。
    他作为苏璟的学生,直接问比朱元璋合适。
    苏璟本想解释广告的定义,但想想还是举个例子更为实际。
    “这样吧,我就直接编一个,你们听听。”
    苏璟说道:“话说在胶东沿海的某个渔村里,生活着一群渔民,有个渔民捡回来一个海螺,他没有在意……”
    ……
    苏璟直接将海螺姑娘的故事,给朱元璋和朱标诉说了一遍。
    不过在最后的结局上,有了一些改变。
    “很快,有人发现了海螺姑娘的情况,然后就有人以妖怪为由要打死海螺姑娘,小伙奋力阻止,最后闹到了官府。”
    “县丞听过案件经过之后,直言海螺姑娘未做伤天害理之事,没有违反《大明律》里的任何一条,哪怕是妖怪,也不能随意处罚,凡大明境内,《大明律》就是最高的律法!”
    “海螺姑娘因此生还,和小伙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苏璟轻吐一口气道:“故事大概就这样,我也是随口编的,相信肯定有人能比我编的更好,润色的也更好。”
    “好了,听完这个故事,大叔还有牛懿,你们觉得,我想表达什么呢?”
    “或者说,我有夸赞大明吗?”
    朱元璋看向苏璟,他听得很认真,也听明白了。
    “苏璟,你这是在强调《大明律》,所以,这就是你所谓的软广告?”
    朱元璋说道:“你这就不是春秋笔法么!”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