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宋濂解词,苏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百九十六章 宋濂解词,苏璟造枪!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真是苏璟!
    朱元璋得到了宋濂肯定的答复,虽说早有预料,但内心还是稍稍震动。
    “宋提举,你还是说说这词里苏璟到底表达了啥意思吧。”
    朱元璋催促道。
    既然确定了是苏璟,那就更得知道苏璟的想法了。
    宋濂略作沉吟道:“这首词中上阙‘欲跨彩云起’,有超俗之想,而下阙‘莫负广寒沈醉’又略显伤感,似乎有出世不得之意,大起大落之间,有种矛盾的心理。”
    “老臣以为,苏先生可能是想做事但又做不得。”
    矛盾的心理?
    想做事又做不得?
    朱元璋听着宋濂的话语,眉头紧锁。
    “你是说,苏璟其实并不想窝在溧水县那个小地方,而是想要一展宏图?”
    朱元璋不会作诗,赏析也差了点,但宋濂都解释这么明白,他还是懂的。
    宋濂躬身回答道:“从这首词中的反应是这样的,但诗词一道,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臣的看法也只是一家之言。”
    宋濂说的很是保守,没有敢打包票。
    涉及到苏璟的事情,慎重点总是没错的。
    “朕知道了,此事记得保密,不要和任何人说起。”
    朱元璋朝着宋濂嘱咐道。
    诗词一道,谁不知道宋濂乃是当时诗文大家,他的看法就是权威了。
    朱元璋可不会相信宋濂这等自谦之言。
    “臣遵旨。”
    宋濂立刻点头。
    心中纵然有万般疑惑,此刻也是没有表现出分毫。
    “好了,你继续忙吧,朕先走了。”
    问完了事情,朱元璋那也是直接离开。
    “恭送陛下。”
    宋濂躬身送别了朱元璋,转身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找到那张写着《念奴娇·中秋对月》的纸,立刻将其撕碎。
    但考虑了一下,宋濂又觉得不是很保险,又将碎纸片搜集起来,全部丢进了火盆之中。
    “苏先生,希望我没有害伱吧。”
    宋濂微微叹了口气,他也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是何想法。
    这诗词解读,对于苏璟来说到底是福是祸,无从了解。
    从翰林院离开的朱元璋并未直接返回奉先殿处理政务,而是晃晃悠悠又到了工部。
    这动滑轮的事情,那可是让朱棡刚刚才推行了下去。
    工部内。
    各官员都相当的忙碌,因为如今大明需要建设的地方很多。
    同时工部需要管辖的内容也很广,除了工程建设之外,还有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及交通驿道建设等诸多重任。
    这是个花销很大的部门。
    朱元璋简单的巡视了一下,对于众人的工作状态很是满意。
    “臣张昺拜见陛下。”
    工部侍郎张昺来到朱元璋的面前,跪下道。
    朱元璋摆手道:“张侍郎,起来吧,朕只是随便看看。”
    “谢陛下。”
    张昺起身来到了朱元璋的身侧。
    朱元璋问道:“前几日我让三皇子来这宣扬了一下那个什么动滑轮,工部都学得怎么样了?”
    张昺立刻回答道:“回禀陛下,动滑轮已经在着手制造了,接下来就是对工匠的培训,到时候可以普及到大明全境之内。”
    工部普及动滑轮组和简单的教学可不同。
    大明太大了。
    一切必须有条理有秩序的进行,而不是靠着简单的讲解。
    “干的不错。”
    朱元璋点点头夸赞道。
    张昺立刻道:“一切都是苏先生和三皇子的功劳,这动滑轮的构想,简直就是天才般的想法。”
    身为工部侍郎,张昺本人可不仅仅是管理型的人才。
    他的技术,一样也不错。
    动滑轮组省力的构造,让他颇为沉迷。
    也就是现在没机会,日后见到了苏璟,他必然是要好好的和苏璟讨教一番的。
    听到张昺的话,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对于老三朱棡的行为,朱元璋早已知晓。
    苏璟在工部能露露脸,也是不错的事情。
    “好了,你继续做自己的事吧,朕自己看看就行了。”
    朱元璋朝着张昺说道。
    “是,陛下。”
    张昺点头,转身便离开了。
    不过,他已经安排了官员在一旁看着,朱元璋一旦有事,他立马就能赶到。
    能当到这个级别的官员,没几个是草包。
    世家宝的情况,纯属特殊。
    朱元璋又简单看了看工部的账目,并没有什么问题。
    单安仁这个工部尚书他还是很满意的,工部油水不少,但单安仁却始终都克己奉公。
    本来是属意让单安仁去当兵部尚书的,但因为年老推脱便没有接受。
    从工部离开,朱元璋又转到了大都督府。
    “父皇。”
    沐英看见朱元璋过来,立刻行礼道。
    “英儿,不必如此,朕只是随便看看而已。”
    朱元璋笑着说道。
    沐英点点头道:“父皇久居宫中,确实应该多出来走走,活动活动对身体好。”
    “哈哈!”
    朱元璋看向沐英道:“英儿,你这是说朕老了吗?”
    沐英立刻道:“儿臣不敢。”
    “走,校场上练练。”
    朱元璋十分高兴,这手也不安分了。
    “是,父皇。”
    沐英立刻带着朱元璋来到了大都督府内的一块小校场上。
    虽然这里不是练兵的地方,但作为大都督府,在职的大多都是领兵出身,偶尔还是可以练练的。
    刚到校场,朱元璋便发现一杆狼宪树立。
    “这里也有狼宪吗?”
    朱元璋走到狼宪面前,伸手就取了下来。
    沐英回答道:“没错,这是儿臣自己做的。”
    说话间,沐英已经取出了一把倭刀握在了手里。
    狼宪对倭刀。
    经典对抗!
    “不错,正好试试看,狼宪对倭刀到底情况如何。”
    朱元璋两眼放光,双手握住狼宪,朝着沐英发动了攻击。
    别看这狼宪十分的笨重,但朱元璋挥舞起来却是相当的灵活。
    就体能而言,朱元璋依旧非常的能打。
    只不过,沐英二十多岁,又是少年将军,比之朱元璋那是丝毫不差。
    一柄倭刀不断挥舞,倒是也将朱元璋的攻击尽数都挡下了。
    “好!”
    朱元璋相当的兴奋,挥舞的更加频繁。
    这时间稍微拖得久了一点,朱元璋便感觉到体力有些跟不上了。
    “呼~~~~~呼~~~~~”
    朱元璋大口的喘息起来,挥舞的动作也慢了起来。
    终究还是年纪上来了,又久不在前线,跟不上也正常。
    “停下吧,这狼宪舞起来太费力了。”
    朱元璋朝着沐英说道。
    沐英随即收起了倭刀,来到了朱元璋面前说道:“父皇,这狼宪本身就应该配合阵法使用,不适合单兵作战。”
    “苏先生设想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狼宪体积重量的问题了。”
    说道此处,沐英对于苏璟的崇敬又多了几分。
    “的确,苏璟发明的这狼宪,着实不简单,明年的倭寇,可以让他们吃点苦头了。”
    朱元璋点点头,又说道:“我听说老四最近老往你这跑,缠着你学习兵法是不是。”
    虽然没有像关注朱标那样事无巨细,但每个儿子大致的动向,朱元璋还是很清楚的。
    “是的,父皇。”
    沐英点头道。
    朱元璋看向沐英继续问道:“那老四学的怎么样?这小子对读书没什么天赋也没有心思学。”
    沐英说道:“四皇子在军事上相当的有天赋,日后必能成为一员大将!”
    这一点,沐英说的还是很公允的。
    “是啊,老四是最像我的。”
    朱元璋感慨道:“以后,他必然能够成为标儿的左膀右臂。”
    别看这会皇子们的年纪尚小,但朱元璋心里早就为他们安排好了去处了。
    在老朱的设想中,这大明的天下,全部都应该由朱家人掌握。
    朱标作为皇帝,坐镇京城,而他的弟弟们,各自在自己的封地内,抵御外敌,镇压内乱。
    “可惜了,儿臣水平一般,能教导四皇子的始终是有限。”
    沐英朝着朱元璋说道:“四皇子对于苏先生十分的向往,依儿臣之见,苏先生精通军略,倒是可以成为四皇子的老师。”
    话题扯着扯着,又到了苏璟的身上。
    让苏璟成为朱棣的老师。
    听到这话,朱元璋并未表态,只是说道:“此事之后再说吧,英儿,你好好努力,日后这大都督府,朕是全部要交给你的。”
    “是,父皇,儿臣觉不会让父皇失望。”
    沐英十分认真的回答道。
    “好了,今日朕也有些累了,先回宫了。”
    朱元璋简单松了一下筋骨,便要回宫了。
    ……
    溧水县。
    晚秋的寒风越发的寒冷,冬天越发的近了。
    铁匠铺里,苏璟正在不断的锻打着一柄刀。
    虽说他要学的是铸造,因为枪械的构造很复杂,想要靠锻打出来是不现实的。
    但苏璟一直秉持着一个态度,学就要学全了。
    锻打的学习,对于铸造也是有着帮助的。
    砰!
    砰!
    砰!
    ……
    随着大锤不断的落下,火星四溅。
    锻打台上的刀刃也初具雏形了,苏璟依旧在不断挥舞着大铁锤,每一下的力道都力求差不多。
    “翻面!”
    “叠起来!”
    “掉头!”
    ……
    一旁的铁匠师傅不断的指挥着苏璟,几乎就是手把手的教学了。
    事实证明,一项技术,如果不藏私的直接教学,学起来还是很快的。
    呲啦!
    随着锻打好的刀刃进入冷水中冷萃,一柄直刀已然出现在苏璟的手中。
    “还是不行。”
    苏璟看了看自己的成品,只觉得和铁匠师傅的相距甚远。
    “苏老板,可以了,您是我教过的学徒里学的最快的,就您这几天学会的东西,搁其他人起码得半年多。”
    铁匠师傅朝着苏璟说道。
    虽然他才是师傅,但面对苏璟他可不敢摆什么架子。
    这年头,有钱才是爷。
    苏璟给的报酬,那是他无法拒绝的价格。
    这样的徒弟,他可不敢打骂或者是摆谱。
    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刘师傅,我知道自己的情况,你不用安慰我,我们继续。”
    苏璟看向铁匠师傅,又开始继续炼铁打铁。
    学习打铁铸造技术的这么些天,苏璟的铁匠台也全部搭建完成了,就在他的小院后面。
    半个月后。
    苏璟在铁匠铺的学习,正式结束。
    小院后的铁匠台里,苏璟和朱标二人正在熔炼铁水。
    苏璟这里采用的正是高炉炼铁法,他负责填料和整体把控,而一旁的朱标则是负责不断的鼓风。
    仅仅是低温炼铁是无法满足苏璟的,他需要的是将铁熔炼成铁水。
    而在熔炼铁水之前,他便已经用失蜡法做好的磨具了。
    这失蜡法还是苏璟在古籍之中找到的办法,就是先用蜂蜡雕刻成铸件的样子,然后再用耐火的泥料将其包裹,一次性的形成外范。
    等外范完全成形之后,再对整体加热,这样一来外范会固定,而蜂蜡受热之后会从预先留好的孔洞中流出。
    这样,一个可以直接浇筑的空壳便出现了。
    找到这个办法的苏璟,那是对于古人有着无限的崇敬之情。
    这种铸造的办法,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需要铸造物件需要的精度,在没有现代化设备辅助的情况下。
    “继续加大火力!”
    苏璟朝着一旁的朱标喊道,他同时将制作好的外范放在了出铁水的口子处。
    朱标不断的拉着风箱,高炉内的温度已经超过了铁的熔点。
    随着时间的流逝,铁水出现。
    苏璟小心的将铁水注入到制作好的模具内。
    一个接着一个,半点不敢大意。
    “好了,可以停下了。”
    随着面前十几个模具全部注入了铁水,苏璟这才喊停了朱标。
    等待模具降温之后,苏璟将它们全部敲碎,取出了其中的铸件。
    这些,都是他设计的燧发枪配件了。
    苏璟有些激动,这可是他自己尝试制作的第一支枪械。
    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
    苏璟迫不及待的开始组装起来,因为先前早就用木头雕刻过零件组装试过了,所以这会装起来也是相当的顺畅。
    没一会,一把十分简单的燧发枪便出现在苏璟的手里。
    当然,仅仅是对于苏璟来说很简单。
    这把燧发枪,在朱标的眼里,还相当的陌生。
    “苏师,这就是您改进的枪械吗?”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苏璟拿起燧发枪,点点头道:“没错,不过到底有没有改进成功,还得试过了才知道。走,去试枪!”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