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没事,科举会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百六十二章 没事,科举会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转眼便到了傍晚。
    朱标也休息的差不多了,刚出卧室房门,便看到苏璟在教导朱橚。
    他走过去一看,说的正是卡奥斯出的那道题。
    “牛肃,这题干看似复杂,但其实理解了核心之后,并没有那么难。”
    苏璟直接在一张上画出了方格图,当然,并没有99行99列那么多。
    “棋子要填满这些方格之中,然后朝着对角移动,随着移动,必然会出现重叠和棋子和空出的格子。”
    “咋一看,每次移动的时候,乱七八糟一大片,好像无法分辨。”
    “但如果我们将这些各自分成黑白两色呢,相邻的格子,以黑白作为区分。”
    说话间,苏璟便将方格图,变成了一张黑白网格。
    “现在,再看这些棋子的移动,牛肃,你找出什么规律了吗?”
    苏璟笑着问道。
    朱橚眼前一亮道:“苏师,学生懂了,黑色格子里的棋子,无论怎么移动,都无法落到白色格子里,白色格子的棋子也是一样的。”
    苏璟点点头道:“不错,这就是这道题解开的关键了,还需要我继续讲下去吗?”
    朱橚摇头道:“不用了,苏师,接下来学生想自己解决。”
    “嗯,那你就自己再试试看吧。”
    苏璟微笑道,朱橚的实力他还是清楚的,点透了这一点,接下来的步骤应该不难了。
    一抬头,苏璟看见了发懵的朱标。
    “怎么了,牛懿?还没睡醒吗?”
    苏璟笑着问道。
    朱标晃了晃脑袋道:“没有,我只是刚刚听了一下,但依旧没有很明白。”
    不懂不装懂。
    朱标没有因为自己的弟弟朱橚比他在解题上聪明而生出什么其他的想法。
    比起他那个爱猜疑的父亲,朱标的肚量还是大不少的。
    “没事,你弟弟牛肃在这方面确实天赋异禀。”
    苏璟说道,算是实话,也算是安慰。
    “苏师,我解出来了。”
    朱橚突然兴奋的说道。
    在苏璟点破了关键之处后,朱橚的解题也是一路畅通无阻。
    苏璟拿过朱橚的解题过程一看,的确,思路清晰,答案也是正确的。
    “嗯,没错。”
    苏璟点点头,然后将朱橚写的答题卡递给了朱标:“下次写信回家的时候,捎带回去吧。”
    卡奥斯出题给苏璟的意思,虽然朱标没直说,但苏璟也能大概知道。
    罗马人么,历史上确实出现了不少数学大师。
    出点考题,半是交流,半是切磋。
    朱标接过,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解题的步骤,脸色有些奇怪。
    因为这题的解法,比他想象的,要简单许多。
    99行99列的棋盘,将格子涂满黑白两色。
    单数行以黑色开头,共有50行。
    双数行以白色开头,共有49行。
    单数行每一行有50个黑色格子,49个白色格子。
    双数行每一行有49个黑色个字,50个白色格子。
    所以,单数行黑色格子的数量为50x50即2500个。
    双数行黑色格子的数量为49x49即2401个。
    所以,黑色格子内的棋子在单双数行移动的时候,至少会空出2500减去2401,也就是99个。
    单数行白色格子的数量为50x49即2450个。
    双数行白色格子的数量也是50x49一共2450个。
    两者是正好相等的,自然在移动中是可以出现没有空缺的情况。
    这样一来,最少也就是99个格子内没有棋子了。
    朱标没费多大力就明白了,这题的计算量并不大,只是需要一点思维。
    “我知道了,苏师。”
    朱标点点头,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色。
    苏璟越厉害,作为他的学生自然也是越骄傲,自己的弟弟越厉害,他这个大哥也是越骄傲。
    “对了,苏师,您能不能也出道题?”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这卡奥斯都出了两道题了,朱标认为苏璟该还回去。
    卡奥斯一个罗马人,用这些奇怪的题来考苏璟,总不能单方面解题吧。
    “牛懿,看不出来伱还挺争强好胜的。”
    苏璟看向朱标打趣道。
    朱标立刻回答道:“苏师,学生身为大明之人,自然不甘落于那罗马之后,况且苏师学识,远胜卡奥斯,自然是要回敬过去的。”
    别看朱标大多数时候都是宽仁的,但卡奥斯毕竟是罗马人。
    这份民族自豪感朱标还是很强烈的。
    “行,那我也出道题。”
    苏璟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在脑海中搜索了起来。
    什么题比较合适呢?
    从卡奥斯出的题来看,难度都没有特别的夸张,只能算是一些基础。
    当然,这是对于苏璟这个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四年大学的现代人来说。
    在明代,这样的题目,难度还可以了。
    简单思索了一下,苏璟决定出一道小学六年级的奥数题。
    “牛懿,拿纸笔记一下。”
    苏璟朝着朱标说道。
    “是,苏师。”
    朱标立刻坐下,拿起了毛笔。
    苏璟说道:“题目内容是这样的,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
    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随着苏璟讲完,朱标也是将题目记完了。
    总的来说,这题的题干并不算复杂,就是个牛吃草的问题。
    变量也不多,但真正想要做出来,还是需要一点思路的。
    “记好了吧。”
    “嗯,苏师。”
    朱标收起了这题目,准备下次回信的捎带回去。
    一旁的牛懿问道:“苏师,我也可以试试解这道题吗?”
    “当然。”
    苏璟点头道:“不过现在我们得去吃饭了。”
    金陵饭店包厢内,苏璟三人简单的吃着小火锅。
    这已入深秋,围炉吃火锅真是好不惬意。
    新鲜的羊肉切成薄片,在清汤锅中一涮,哪怕是什么都不沾,都是无比的美味。
    黄澄澄的豆皮在红汤锅中一涮,立刻裹住了麻辣鲜香,吃的人酣畅淋漓。
    “苏师,这鸳鸯锅甚是巧妙。”
    朱标看着一个锅分出了红白两半,只觉得这样一来,两种味道都能吃到,简直是绝妙的主意。
    这鸳鸯锅的想法,自然是苏璟提出来并实行的。
    不仅仅是在金陵饭店内,只要有火锅的餐饮店里,全都争相效仿。
    没办法,人的口味各不相同,这种一锅两味的吃法,自然立刻就受到了追捧。
    当然,对于大部分的百姓来说,还是红汤更好。
    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会带走身体大量的盐分和能量,红汤锅的重油重盐正符合了他们的需求。
    油和盐,在古代那都是金贵的东西。
    “哈哈,饮食的智慧,那是无穷的。”
    苏璟笑道,又涮了一片羊肉。
    这明代的羊肉,别说,品质上佳,非常的够味。
    没有科技与狠活的时代,纯天然的食物,味道也是纯天然的。
    “苏师,这次回家,学生听说,明年天子就会昭告天下,科举重开了。”
    说话间,朱标朝着苏璟说道。
    科举的事情,一直都在朱标的心里记着呢。
    “嗯,挺好的。”
    苏璟点点头,继续吃着。
    朱标问道:“苏师曾言科举八股取仕之弊害,难道就真的没办法解决了?”
    “这能有什么办法,我当时不是告诉你为什么不能改了么。”
    苏璟淡淡道,完全没在意。
    朱标放下了筷子,朝着苏璟说道:“学生以为,若是真如苏师所言,这科举还不如不重开呢。”
    虽然八股取仕的科举,是为了给大明甄选人才,协助朱家治理天下。
    但苏璟所言之后果,是阻碍科学的发展。
    没有科学的发展,那就是生产力无法提升。
    生产力无法提升,大明的各种问题,甚至是灭亡都无可避免。
    所以,此刻的朱标,才会有如此之言论。
    听到朱标这话,苏璟停下筷子,仰头回忆了一下道:“没事,这次科举应该不会很好,估计也就明年一年,之后就要停了。”
    关于科举的历史知识,凑巧苏璟还是知道些的。
    尤其是在明朝朱元璋当政的时期。
    这一开始刚重开科举,第一批甄选出来的读书人,效果很差劲,没什么处理实务的能力。
    老朱大手一挥,直接将科举停了。
    苏璟记的,好像差不多是过了十年才恢复科举。
    这也是苏璟对朱标讲述了科举弊害之后,却也没着急谈什么改革办法的原因。
    这事,还早着呢。
    只是,这话落在朱标的耳朵里,就变得很震撼了。
    什么叫只有明年一年?
    这科举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吗?
    苏璟竟然有这般预测未来的能力?
    “苏师,学生不明白,为什么科举还未开始,为何苏师就知道这次的科举不会行呢?”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脸上的疑惑没有丝毫的掩饰。
    苏璟继续吃着火锅,淡淡道:“这个么,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反正明年很快了。”
    解释什么的,苏璟也没法说。
    总不能告诉朱标是历史书上看的吧。
    不如留点悬念,到时候自然就揭晓了。
    听到苏璟的话,朱标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了。
    若是这科举继续不下去,倒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苏璟说的八股取仕的危害,能迟点到来。
    思考改进办法的时间,也多了许多。
    “对了,牛懿,你父亲让我做的望远镜我也做的差不多了,你可以派人送回去了。”
    苏璟突然想到这些日子做的望远镜够了,便直接提了一嘴。
    “我代父亲多谢苏师了。”
    朱标立刻道。
    苏璟摆摆手道:“不必如此,我知道这些望远镜的用处,算是我为大明做的一份贡献吧。”
    “苏师高义。”
    朱标再度赞美道。
    苏璟无奈,朱标这性子,自己也劝不住。
    算了,高义就高义吧。
    很快,三人便吃完了晚饭,出了金陵饭店,天色也有些晚了。
    晚秋的风,十分的凉。
    街道的行人,这个点也是稀稀落落的,见不到几个。
    落叶飞舞,昏暗的道路上,十分萧瑟。
    “快点吧。”
    苏璟朝着朱标和朱橚说道,顺便裹了裹身子。
    然而朱标却在一处巷口停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两个人。
    准确的说,是两个乞丐。
    一老一少,浑身上下,就两件满是破洞的衣服,面前有着两个破碗,碗里啥都没有。
    即便是在溧水县,乞丐也是无法断绝的。
    没办法,这就是这个世道。
    朱标走到两人的面前,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一锭银子就要放进破碗里。
    然而,他还没将来得及完全拿出来,苏璟便已经拦住了他:“不要给。”
    “为什么?”
    朱标有些不解道。
    他印象中的苏璟,心地是很善良的。
    苏璟淡淡道:“你给的太多了。”
    说完,苏璟便从袖口里掏出几个铜板,直接放进了破碗内。
    “多谢这位老爷!谢谢老爷!”
    老乞丐立刻朝着苏璟跪了下来,那是相当的激动。
    这大秋天的,想要讨到钱那是很难的。
    大部分心善的人,给的也多是馒头之类的吃食。
    “多了?”
    朱标不解。
    苏璟解释道:“牛懿,还记得我和你说过么,财富这种东西,得有与之相对应的能力才行。”
    “你要是给了他们这锭银子,明天他们俩就得曝尸。”
    此话一出,朱标的脸色也是骤变。
    “苏师,应该不止于此吧。”
    朱标有些不相信的说道。
    毕竟如今的大明,已经统一了华夏大地,这种事情,应该是战乱时候才会发生的。
    苏璟早就料到朱标会有此疑问,说道:“那你就跟我先走,待会你就知道了。”
    说完,苏璟便拉着朱标和朱橚两人远离了这条街道。
    不过,他们并未真正的离开,只是在街道尽头转角处躲了起来,目光正看向了那两个乞丐。
    随着三人离开,立马有两个年轻力壮的乞丐径直朝着那一老一少两个乞丐走去。
    虽然距离有点远,但朱标还是真切的看到,刚才苏璟施舍的几个铜板,直接被新来的两个乞丐抢走了。
    眼前的一幕,让他分外的震惊。
    大明治下,有乞丐就算了,乞丐之中,竟然还有这般之事!
    他的怒火,顿时就升腾起来,马上就欲冲出去,要找那新来的两个乞丐算账。
    然而苏璟一句话,便直接让他冷静了下来:
    “牛懿,你要现在出去了,倒霉的只能是他们。”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