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百章 该改变了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六百章 该改变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一脸血渍的周大虎望着这一切,长舒一口气。
    这是一场大胜。
    他大约估计了一下,足有六千余人清军被歼灭。
    没有俘虏。
    这也许是清军的大部队就在身边不远的地方,这些清军很是顽强,几乎没有投降人。
    个别想投降的清军,也被战场上杀红了眼的明军顺手砍了。
    此时大量的百姓,满山遍野,开始疯狂地向明军这里跑。
    周大虎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幕,心中暗道这样的混乱可不是好事,万一清军杀回来怎么办?
    这些尸体首级,盔甲兵器,大量的百姓,钱粮牛羊骡马等,既然抢到手了,就不能放过再次丢了。
    但这需要时间。
    时间太少,东西运回口内不会太多。
    现在形势很是危机,也很诡异。
    辎重的车队两头,一头是清军,一头是明军。
    这就看双方的速度和实力了。
    这时,祖大寿也是快马赶了过来。
    他没有想到,自己一部还没有参战,清军殿后的部队数千人,就被周大虎宣大山西兵马给消灭了。
    什么时候,清军这么不经打了?
    紧跟着,其他几镇总兵也赶来了。
    眼中望着遍山广野的清军尸体,心中很是震撼。
    眼中更是放着光芒。
    但大家随即就看到了问题。
    要和清军争夺这些绵延十余里的辎重百姓牲畜等。
    周大虎望着大家,快速说道:“这些辎重百姓牲口等决不能全部落到清军手里。还望各位总镇将军,与我一起出兵前出阻击清军过来,时间越长,我们抢回来的东西就越多。”
    说完,他望着大家。
    祖大寿先开口道:“我出兵一万,前去阻挡。”
    这位辽东总兵一开口,表示愿意出兵,其他的几镇兵马也各自表示了出兵的人马数量。
    周大虎很欣慰,虽然不是雪中送炭,但是锦上添花也行。
    当然眼前是巨大的好处利益,谁出兵,当然就有份,不出兵者,自然不会有。
    而且只是阻击战,不是野战,只要不是野战,明军就不太怕对方,还能一战,伤亡也不会太多。
    更重要的是,如此好机会不出兵,回去必会被弹劾,罢官落职是必然的。
    如果运气不好,皇上震怒,入狱戍边甚至被杀都有可能。
    周大虎亲自带着本部兵马和辽东等各镇兵马,也是顺着山脊去阻击清军以及来援兵马。
    并派出大量夜不收,分散四方,严防清军绕路迂回背后两翼偷袭。
    一个时辰后,双方兵马山脊上相遇,互相战在一起,受到胜利激励的明军,以及对财货的渴望,加上周大虎所部的精兵加持,少见的和清军战在一起不分胜负,渐渐地僵持在一起……
    而山谷中两头的明清两军,则是奋力的抢运着堆在山谷中的辎重车队,就看谁的速度快,谁能抢回更多的东西。
    这也是一场的无声的战争。
    明军这里,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现在双方兵力无法接触,谁抢到东西就是谁的。打通辎重的通道后,要再想夺回东西,那就是血的代价。
    现在吗……真的是大好机会。
    大家干劲十足,挥汗如雨,也不停歇。
    大家穷怕了。
    ……
    京师。
    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皇帝揉揉干涩的眼睛,闭目养神,准备休息一会。
    今日他接到了内臣援兵总监高起潜的奏疏。
    疏中是历数宣大山西提督周大虎的妄自尊大藐视上官与诸将不合群擅自行动军法严苛草菅人命……等等十余条。
    让人突然一看,觉着罪行严重无比,甚至该杀。
    但是对崇祯这样常看奏疏的人来讲,从来就不是光看奏疏上的表面意思的。
    这封奏疏,虽然是他重用且比较相信的,宫中派出去的内臣高起潜上疏的,但他也不会就会理所当然相信的。
    魏忠贤的例子可是历历在目,并没有过去几年。
    周大虎给他的印象可是胆大直性子没有城府的人。
    从其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竟敢在自己面前,为自己亲自定下的钦定逆犯魏忠贤等逆党说话,可见对方的没有城府。
    人如白玉,可他也担心被别人教坏了。
    如今看着这封奏疏,崇祯皇帝心中更是放心了。
    对于武将,他可以容忍对方直言贪财好色等一些缺点,但绝不能容忍不能打仗私下武将相互勾连,和结交朝中大臣。
    这个周大虎是他重用的人,有很强大的打仗带兵能力。
    与其他军中将领不和与内臣不和,是个孤将的话,他就更放心了。
    再信任的武将,也需要有力量平衡。
    这不是他的喜好,而是这是帝王之道。
    尤其是在这动乱的年代。
    武将的作用,比承平时期,重要了不知多少。
    他深读史书,焉能不知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他拿起这份奏疏,又再次看了一遍,随即闭目思考了一会,决定把板子分成三七开,板子打周大虎三成,高起潜七成。
    现在大明军队最大的毛病就是军法不严,训练荒废,遇见清军懦弱不前,不敢一战。
    他要鼓励像周大虎这样敢战的将领。但自己的身边的人,也要照顾一下面子。
    这份奏疏传递了一个好消息。
    清军要出关了。
    这可是好消息。清军在关内肆虐烧杀抢掠,他心中是一直忧心和坐立不安。
    出关了,朝廷和百姓总算是能喘一口气得些安宁了。
    同时。
    他也不知道周大虎这次无令出关,在草原上打的怎么样?也不给他上疏告知一声。
    但他从高起潜上疏的奏疏中,可以从中得知周大虎进入草原一切顺利,就是不知战果怎么样?
    要知道这可是朝廷近十几年首次军队大规模进入草原上,扫荡蒙古兵马。
    清军暂时退走了。
    可是……崇祯皇帝又拿起几本关于农民军的奏疏,眉头再次紧皱起来。
    虽然陕西新任巡抚孙传庭活捉了流贼渠魁,号称闯王的高迎祥,并已经在押送京师的路上。
    但各地肆虐的流贼依然猖狂,多地城池告急失守,百姓受难,城池被毁官员被屠戮。
    崇祯皇帝看到这里,心中只发苦,流贼已进剿了数年,迟迟不能解决,军饷越来越多,朝廷无奈只得加地赋,天灾也是不断,百姓不能休养生息,加上躲避兵荒马乱,大量土地被抛荒,朝廷税赋减少,财政日益困难,入不敷出,如此,形成了一个无解的怪圈。
    天下形势已是如此,该如何破解?
    很快,他脸上闪过一抹焦虑,如此下去,大明江山不保,得有所改变才行。
    并且时间越拖下去,大明元气就越损失的多,不能这样下去了。
    兵部得换人了,得有一番新的谋划,限期各级将领在规定时间内,剿灭国内流贼,其后,精兵简政,与百姓休养生息。
    如此,才能抵御辽东建虏清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