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好一个假的离谱,你倒说说这幅画假在哪里?”安栎话音刚落,唐樊二老还未说话,到是一旁的曾大师此时却已经冷声喝问道:“我并没有否认这幅画是赝品,但你难道真的能够一眼就看出这画真假不成?”
面对曾大师喝问,安栎顿时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这画既然是曾大师收来的,那他肯定是看过的,既然看过还把这赝品收回来,这事情本身就够丢脸了,而自己这么一个小子冒出来一眼就看出这幅画的问题,自然容易惹人不快。
想通此节,安栎急忙陪笑着拱拱手:“是小子夸大其词,还望曾大师海涵!”
错了就是错了,挨打就要立正。
“哼!”
曾大师对安栎的道歉依旧不满,冷哼道:“你不过凭借着运气登上我安宝斋顶楼而已,须知运气或许能够成为实力的一部分,但运气不可能永远跟在你身边,自己几斤几两难道心里没点数吗?”
这话说的可不好听,让安栎微微皱眉,不过自己理亏在先,他倒也没说什么。
安栎很清楚,对于自己成为安宝斋顶层楼的客人,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当做玩笑看待。毕竟自己年纪摆在那里,即使是品鉴会上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但更多人其实都认为自己依靠的仅仅只是运气而已。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位曾大师显然也是如此。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安栎不说话,曾大师却不愿就此罢休,似乎想要在安栎身上把怒火全部发泄一样,继续道:“年纪轻轻,说话行事如此不经大脑,你这种人竟然有资格持有顶楼的牌子,走出去不是降低我们安宝斋的身份是什么?”
接二连三的挤兑,即使泥人都有三分火,何况安栎了。
但不等安栎开口,一旁的樊老便已经怒声道:“小曾——!”
“樊老!”曾大师顿时闭上嘴巴。
却见樊老冷哼道:“安栎的牌子是我亲自给的,莫非你有意见?”
“不敢?”曾大师急忙摇头。
“是不敢说,还是不敢想?”樊老却面色阴沉的看着曾大师。
这话,曾大师自然不敢接。
却见樊老再次冷哼一声:“我知道你不服安栎,但我可以告诉你,安栎之才非你能比,若是不想丢人现眼,最好莫生事端,安栎是我安宝斋的贵客,永远的贵客,这一点,不论是谁都无法改变!”
此话一出,曾大师面色终于变了,诧异的看了安栎一眼,眼神之中满是不可置信。
但对他的表情,樊老却没在理会,转过头看向安栎:
“安栎,让你见笑了。”
“樊老言重了,小子和曾大师不过开个玩笑而已。”安栎急忙摇头。
“行了行了!”一旁始终冷眼旁观着这一幕的唐老,此时却已经开口打断了两人的话,笑眯眯的看着安栎道:“你既然说这幅画假得离谱,那能否说说,这幅画假在里啊?”
安栎有些犹豫:“小子方才不过是……”
“莫要谦虚,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樊老在一旁开口:“如果技不如人还心生怨恨,那也不配在安宝斋继续待下去了。”
这话,明显是对曾大师说的,听到这话的曾大师顿时低下脑袋,面色发白。
见此,安栎终于不再犹豫,缓缓起身拿起字帖:
“这幅画,问题有二,而且都是致命问题!”
“第一,是这字本身。”
说着,安栎一指字帖上方方正正的楷字:“众所周知,蔡襄的字素来号称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而且因其时常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三人的字,字迹难免带有三位的痕迹,世人评价蔡襄的字,大多都会认为其形似晋唐!”
“这张字帖的楷字端正有力,宽博大度,确实颇有几分晋唐神韵,但就是这般刻意模仿,却反而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点!”
“哦,忽略了哪一点?”唐老眼前一亮,问道。
“德!”
安栎伸出一根手指:“这字确实不凡,外形酷似,但若是仔细看却会发现,这些字一个个尽皆完美,但却并非一气呵成。虽然单个字确实和蔡襄的字一样,却忽略了,蔡襄的字真真厉害之处不在于单个字的完美,而在于通篇之下的儒雅德才之气,这画虎不成虎,反而惹人耻笑!”
“好,好好好!”唐老大笑,忍不住称赞起来:
“如今世人说起宋四大书法家,大多只提前三,因为那三位各自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唯独只有蔡襄,被人指责没有创新力。”
“但事实上,真要说起来,在我看来那四位的排序,蔡襄才当属第一,因为只有他,把字写得如同人生一般,不仅集大家之长,更是融合了儒雅理念在其中,端劲高古,德荣兼备!”
“他的名气被盖住,不过因为他存世的字帖少见而已,即使偶有出现,大多也仅仅只是私人书信,而非他特意写的字帖!”
“没想到,你的见地到是颇深!”
唐老对安栎,这下子是越看越喜欢,脸上都快笑出朵花来了。
一旁的樊老也满是感慨,随后疑惑的道:“安小子,你方才说这字帖有两个致命问题,那你说说,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自然是纸的问题了。”安栎一笑。
“满口胡言!”
那曾大师听到这话却忍不住反驳道:“这是正统宣纸,我仔细看过,绝对不可能有假!”
安栎却是摇头,诧异的看向曾大师:“你既然都知道这是宣纸,难道还想不出问题所在?”
“什么问题?”
曾大师一愣,皱眉道:“宣纸在唐代时便已经存在,后续更是发展了无数年头,蔡襄身为北宋初期的人,他本身官职就不低,用宣纸写字帖自然没什么可奇怪的,莫非他堂堂一名朝廷命官,还没资格用宣纸不成?”
“用自然是用得起,但曾大师难道不感觉这纸有些奇怪吗?”安栎却是一笑。
奇怪?
曾大师眉头微皱,不明所以。
宣纸就是宣纸,有什么可奇怪的?
见曾大师一脸茫然地样子,安栎摇头终究不卖关子:
“宣纸说是自唐朝就有不假,但其实唐朝之时称呼的宣纸其实和后世宣纸不一样,唐朝时期的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到了宋元时期,宣纸才正式出现,是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的纸张。”
“但那个时候的宣纸,因为青檀皮的纤维较长,单一用它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画时,润墨性稍逊,写意性不能得到充分展现。”
“到了明清时期,宣纸得到了质的飞跃,人们在宣纸制作上,除了青檀皮之外,还加上了沙田稻草,增加了成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
说到这,安栎随手将字帖撕下一角放入口中:
“而这纸,加了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