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593章:应对泄密之法(第1/2页)
这是要将最顶尖的人才“圈养”起来,既给予极高的荣誉和待遇,也进行最严格的管控,从源头上杜绝被外部势力接触和腐蚀的可能。
“第二,所有火器图纸、配方、工艺流程,重新核定密级。设立专人专库管理,启用新的密码本。查阅、调用此类档案,需经至少三位不同衙门的主官联署,并报朕知晓!如有违反,以叛国罪论处!”
“第三,”苏渊的目光扫过众臣,语气森然,“罪臣赵德汉,贪墨卖国,罪证确凿,罪无可赦!将其罪状昭告天下,三日后,押赴西市,以‘华奸罪’明正典刑,凌迟处死!夷三族!”
“华奸罪”这个新定的罪名,充满了警示意味。
三日后,临渊城西市人山人海。
赵德汉被押上刑场,其罪状被大声宣读,详细列举了他为贪图私利,向高鲜国出卖国家核心军机,导致北辽盟友损兵折将、大华边防面临严重威胁的滔天罪行。
围观的百姓从最初的看热闹,逐渐变得群情激愤。
当听到因为此人的背叛,可能导致更多大华儿郎在未来战场上死于原本属于自己的利器之下时,愤怒的吼声震天动地。
“杀了他!”
“华奸!败类!”
“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刽子手行刑时,百姓们的唾骂声几乎淹没了犯人的惨叫。
苏渊特意让文武百官到场观刑,许多人面色苍白,深受震撼。
处决完毕后,朝廷官员再次向百姓宣讲,痛陈此类“华奸”行径对家国的巨大危害,并首次公开揭露了高鲜国表面恭顺、实则包藏祸心,一直觊觎华夏富庶之地,妄图窃取技术、削弱大华的狼子野心。
一场血淋淋的处决,变成了一场生动的爱国教育和危机警示。
“华奸”一词和赵德汉的下场,迅速传遍天下,让所有接触到核心机密的人都不寒而栗,也让普通百姓对周边宵小之国多了十分的警惕。
苏渊站在宫墙之上,远远听着西市方向隐约传来的喧嚣渐渐平息,目光冷峻。
他知道,仅仅靠严刑峻法和管控并不能绝对杜绝间谍活动,但此举至少能极大增加敌方窃密的难度和成本,并在内部敲响一记响彻云霄的警钟。
同时,他也更加确定,高鲜国乃至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黑手,必须予以坚决的回击。
…………
赵德汉事件像一盆冰水,浇醒了沉醉于东南大胜和海军建设中的苏渊乃至整个朝堂。
泄密带来的切肤之痛,远甚于战场上一时的失利。
苏渊深知,在国与国的博弈中,无形的战线往往比真刀真枪的战场更为凶险和致命。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
苏渊面前摊开着关于赵德汉一案的全部卷宗,以及暗卫后续提交的、关于高鲜及其他周边势力在华活动迹象的汇总报告。
越看,他的脸色越是凝重。
“防不胜防……”苏渊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案卷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93章:应对泄密之法(第2/2页)
“仅靠现有的各部门的暗卫,体系重叠,权责不清,专注于内部监察和常规治安,难以应对此等专门针对国之重器的、有组织的敌国间谍活动。”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眼前的心腹重臣,语气斩钉截铁:“必须成立一个全新的、专业的机构,专职负责侦缉、防范、打击一切危害帝国安全的敌国间谍、细作以及内部的叛国、泄密行为!”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意识到皇帝又要有一番大动作了。
“此机构,朕命名为——华安军!”苏渊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定下了这个未来令无数间谍和内奸闻风丧胆的名字。
“华安军,不隶各军机部门,不归兵部、刑部管辖,直属于朕!”苏渊明确了其超然的地位,
“其职责主要有三:一,对内监察百官及要害部门,严防泄密与叛国;二,对外侦察、渗透、反制敌国间谍组织;三,护卫帝国重要工匠、学者及技术机密!”
他进一步阐述构想:“华安军需广纳人才。不仅要有身手矫健、精通追踪格杀的武士,更要招募那些精通各国语言、熟悉异域风情、心思缜密、善于伪装和分析的文士。甚至,可从中挑选忠贞可靠、背景清白者,训练后派往敌国,潜伏卧底!”
“其权柄,”苏渊目光锐利,“赋予其独立缉拿之权。凡涉及间谍、叛国案件,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职,皆可先捕后奏!各地官府、驻军,需无条件配合其行动。”
此言一出,几位老臣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权力可谓极大,几乎是一把悬在所有人头顶的利剑。但想到赵德汉事件带来的可怕后果,无人敢出言反对。
不过,苏渊并未将审讯权交由华安军,不然,将会养成前世的锦衣卫,会出现许多冤假错案!
“陛下圣明!”众臣齐声道,“此乃杜绝后患、巩固国本之良策!”
“嗯。”苏渊颔首,“首任华安军指挥使人选,至关重要。需对朕绝对忠诚,心思缜密,行事果决,且最好……不在现有朝堂派系之中,以免掣肘。”
他沉吟片刻,心中已有了决断。他想到了新近提拔负责皇家暗卫、背景干净、能力出众且只对自己负责的副统领——厉风。
此人常年行走于黑暗,精通各种隐秘手段,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旨意很快颁下。
华安军正式成立,指挥使厉风走马上任。
苏渊从内帑直接拨付巨额专项经费,允许其在全国范围内秘密遴选人员。
很快,一处处不显山不露水的秘密训练基地在各地建立起来,无数经过严格筛选的男女被吸纳其中,接受着包括跟踪、反跟踪、密写、密码、格斗、毒药、伪装、审讯等在内的全方位训练。
原有的暗卫体系中负责对外侦察反谍的部分被整体并入华安军,大大加快了其组建速度。
一张无形而严密的大网,开始悄然撒向帝国的各个角落,尤其是边境口岸、沿海商埠、各国使领馆周边以及像“天工院”这样的核心要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