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齐都,一间茶馆内,一个说书人正摇头晃脑讲着“世人皆知,自周废帝被各地联军枭首后,天下再次陷入纷争之中,而我大齐太祖便是其中之一,带领咱们在这儿.....”
“哎!打住”一个大汉拍了拍桌子。“这你都讲了多少回了,就不能换点别的吗?听得耳朵都生茧了!”
“就是,讲点别的....”其他茶客也纷纷起哄。
“行,那各位客官,你们可曾知道这几天发生的大事?”说书人将手中折扇一摇。
“那能不知道嘛!欧兵将军率大军连克赵国三城,那赵国的皇帝都吓得逃出首都了呢!”那大汉一脸自豪,“叫那老匹夫天天叫嚣!现在怕是吓得打哆嗦了!”茶客们哈哈大笑。
“没错,确实如此,但还有你们不知道的.......”那说书人拉了个长音。
“是什么?”茶客们竖起耳朵,生怕漏听一个字。
“欧将军率领大军,三天后就班师回朝,咱陛下龙颜大悦,三天后派太子亲自去迎接咱大齐的将士们呢!”
“这欧家真是人才辈出啊,自家老爷子官拜刑部尚书,自家女儿是宫中贵妃,如今欧将军又大胜而归,在某看来,这欧家日后是飞黄腾达了....”一名茶客感叹道。
“那可不,那欧将军还有一子,据说出生时陛下亲自赐名欧闫,六岁可将文章倒背如流,十岁便可与大儒论议,如今算来,这欧家子也到弱冠之年了...”
“为庆祝咱大齐大胜,本店今日消费,一律半价!”茶馆老板也甚是高兴。
茶馆内,每一个齐人脸上都写满了自豪。此时的角落里,一名白衣少年在桌上抛下几两碎银,急匆匆的走出了茶馆。在离开时,那面如冠玉的面庞被大汉看见。
“快看快看!”他拉了拉身边的同伴“那少年长得好像欧将军啊。”
“哪呢?你这厮,怕不是老眼昏花了吧。”同伴打趣道。
那大汉急忙回头一看,那少年早已不见,他挠了挠头“怪事,某真的看见了啊...”
欧府,一间书房内,两名老者正在下棋。棋盘上,黑白两子势均力敌,难舍难分,就当黑白两子即将分出胜负时,门外传来敲门声,其中一名老者趁敌不备,把棋盘搅乱“哎呀,重来,重来,这把就算平了....”
“你个老滑头”另一个老者笑骂一句,“进来吧。”门被缓缓推开,一名白衣少年走来进来,“见过祖父,见过老师。”那少年行过礼,脸上有些兴奋,“爷爷,闫听闻三日后父亲班师回朝,可是真的?”
“不错,不错。”还没等欧起说话,一旁的李述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陛下龙颜大悦,三句不离你父亲,更是直言你爷爷不中用了,长江后浪推前浪...”
“你个老滑头!陛下哪里这样说过老夫,分明是你老糊涂了,想教坏我孙子!”欧起气的吹胡须瞪眼。没错,这两名老者,一位是当今执掌大权,简在帝心的欧家欧起;而另一位,更是太祖时期官拜宰相,主持变法,人称法家第一人的李述。而这名少年,自然也不用多说了,他便是欧兵之子——欧闫。
“好了好了,老夫可是来谈正事的。”李述喝了口茶,“当今大齐实力强盛,又将坐拥十万铁骑的赵国击溃,定使各国恐惧,如今,楚太祖公孙演联合赵、燕二国,组成联军,驻守渔江一带。将我大齐兵力遏制在东部战线。”
欧闫点了点头,楚、赵、燕三国皆与大齐接壤,自然会结成联盟。要不是北方又匈奴牵制,齐国早就吞并赵国。而渔江隔断了齐楚两国,两国军队常年在江边对峙,屡屡爆发冲突,要想攻打齐国,渡江自然是最好的方法,一旦组成联军,齐国必定再次分兵,那攻下赵国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他看向他的祖父,可欧起却不以为然,“这三个小国,又岂敢与我大齐较量?大齐拥兵二十万,那三个小国,怕是十万都凑不出吧!”“是极是极,闫儿不必太过担心,有这份心是好的。”李述笑道,“那三国联军,不过班门弄斧,弹指可破。”
“可.....”欧闫还是有些担忧。“好啦好啦,为师会记住的。”李述摆了摆手,看向欧起“陛下打算御驾亲征,叫老夫来询问一番汝的意见。”
“老夫认为可行,是该杀鸡儆猴,敲打一番这些小国了。”欧起喝了口茶,“再说了,就算陛下御驾亲征,又有什么危险。”
“那老夫先告辞了。”李述起身活动一番,“对了,闫儿也到弱冠之年了,等你父亲回来后,也该行冠礼了。”
“谨遵师尊安排。”欧闫连忙行礼。
“行,老夫去与陛下商议一番,闫儿,你先回书房看书去吧,明日爷爷来考校一番。”欧起叮嘱了一番,这才离去。
待二人离去后,欧闫皱了皱眉,如今大齐胜战连连,所有人都骄傲不已,怕是骄兵必败啊。可他一个小小的少年,也改变不了什么,只好作罢。吃过饭食后,他回到了他的书房内。书房内摆满了书籍,少年轻车熟路的拿起了一本书,时不时写下自己的心得,到精彩的桥段还会朗诵出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
正当少年沉迷不可自拔时,房外传来了敲门声,“少爷,该用膳了。”
“知道了,李伯,这就来。”少年放下手中的书,李伯是他父亲时就加入欧家的门客,对欧家忠心耿耿,又因其武力不凡,被老爷子亲自指定保护欧闫。
刚出门,欧闫就看见坐于主位的欧起。
“爷爷?您不是去.........”
“跟爷爷来。”欧起站起了身,向他的书房走去。虽然不解,但欧闫仍是跟上了欧起。
书房内,欧起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照着以前一样,考校了一番。
“我法家以何为目的?”
“主张变法革新,加强君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以达到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目的。”
“若要变法,何为主次?”
“巩固皇权,富国强兵为主;力求改革,巩固阶层次之。”
一番考校下来,欧闫自然是对答如流。欧起欣慰的笑了笑,看了看身后,“吾儿可还满意?”
“父亲与李先生亲自教导,又岂能不满意呢?”身后,熟悉的声音传来。欧闫愣了愣,“父亲!您怎么提前回来了?”
欧兵摸了摸他的头,“陛下意图亲征,自然要把为父召回议事,接下来吾又要提前前去渔江布局一番,自然来提前看看你们,也一并将闫儿的冠礼举办一番。”
“好啊,老夫看择时不如撞时,不如就于此夜举行?”李述不知何时出现。
欧起,欧兵皆是赞同,欧闫自然不会有意见。因李述早有准备,很快,冠礼便开始举行。
“闫儿,汝背负着我欧家的未来,今便赐字兴言,望汝日后为国效力,成为国家之栋梁!”欧起细细叮嘱了一番,欧兵、李述亦是如此,欧闫自然一一应下。待冠礼结束后,欧兵笑了笑,“今闫儿既然成年,自然要有一番作为。当今陛下实行的科举因亲征而延期,进来雁门郡银川县县令告老还乡,而科举遥遥无期。”
“于是,老夫便推举了汝前去就任。”欧起顿了顿,“闫儿寒窗苦读十余年,是否有成效,就看今朝了。”
“闫必定不负祖父、父亲之厚望,定当作出一番成绩来。”欧闫十余年都以才子扬名,自然也有自己的傲气。
“好,那闫儿,三日日你便启程,前去就任。爷爷和你父亲能帮你的不多,就让李伯也随你同行吧。”
欧闫自然应下,虽说大齐也是一方大国,但身边有个人帮衬,总是好的。欧兵没有再说些什么,只是拍拍他的肩膀,父子心照不宣。欧闫回到房中,翻来覆去,自然是睡不着的。便拿起之前的书,细细读了起来,一直到了很晚,很晚。
三日后,郊外。欧闫购置好了所有东西,也是准备启程了,欧起要参加朝会,自然不能前来送别。正当他打算离去时,后面传来了一道声音,“少爷且慢!”
“黄管家,你怎么来了?”欧闫有些不解。“这是欧将军留给少爷的,说是他少年时期游历时的佩剑,让小的在今日赠与少爷。”
“知道了。多谢你了。”送走黄管家后,欧闫打量了一番手中的剑,剑鞘上还刻着一个“欧”字,他试着挥了挥,用起来倒是颇为顺手。
他将剑悬于腰间,最后看了看身后辉煌壮丽的大齐国度,坚定的转过了身,“李伯,出发!”
“好嘞!”李伯一甩马鞭,马车向着远方驶去。这大齐国都中,谁又能知道,如今的少年,日后会名传千古呢。
《风云本纪·欧闫传》——闫幼时即天资聪慧,后更甚之。于正德四十七年,受起之举荐,任银川令。
《战国列传·齐史》——正德四十七年,银川令告老还乡,朝廷遣欧闫就任。
《战国刀剑录》——闫公有一宝剑,削铁如泥,乃其父欧兵尝之佩剑,随兵游历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