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十八章 特稿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四十八章 特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题记:第二天宣布李锋芒为特稿部首席记者并主持工作,头天晚上得写两个整版的稿件,此外,李锋芒得到河右晚报社历史上的第一个总编辑奖,因为敬业。
    ————————————————
    下了火车,李锋芒回去放下行李,简单洗了把脸就去了报社,他年前本请假说过了初十再上班,但明天是春节长假后第一个正式出报日,把春运这稿子交了,也销假看有没啥事情。
    李锋芒出现在李甫办公室,他有些吃惊:你不是回去订婚,请假吗?仪式放在龙脊了?
    笑着问过“过年好”,李锋芒说我初三把事情办了,然后就开始采访,在老家比在单位还忙,所以我就回来了。
    李甫还没说话,田禾从外面进来:你采访了啥?今天没有好的头条,说说看,能不能撑起来今天报纸。
    “我有两个稿子,不,三个稿子,”李锋芒从兜里掏出一叠纸:一个是春运的,一个是稀缺的原生林,一个是县里养猪补贴不落实的。
    李甫伸手说我看看你这个春运的稿子,李锋芒就递了过去:李总,我在火车上写的,采访也不够扎实,需要的话我马上改,再补充采访,我认识一位火车站的站长,还有一位列车上的乘务长。
    田禾笑着对李甫说:好记者就是好记者,我觉着编委会决定咱们明天见报主打的“第一天上班” 的稿子分量不足,明晚再组这个稿子差不多,弄个策划,让社会部经济报明天把记者撒出去采访回来,那样才详尽。
    说到这里他看了眼李甫的脸色,然后才接着说:春运呢正当时,这四十天可不是闹着玩的,尤其铁路运输是重中之重,每年都是“基本方案”、“预备方案”、“应急方案”三套运力方案,分别应对正常客流、高峰客流和突发客流,就是这样的准备,仍旧是怨声载道一片,得给他们正正名。
    李甫抬起头:明天四个版面都是“上班第一天”的内容,我也觉着交回来的稿子分量一般,李锋芒这个改改补充一些内容可以打头条,只是需要一些数字等内容辅助。
    田禾说那简单,网上下载一些,填满一个版就好,剩下的三个版面再想办法,对了,李锋芒,你说的原生林是怎么回事?
    李锋芒便介绍了下内容,然后说需要补充采访省林业厅及国家林业相关部门,稿子我也写出来了,说完他把在老家写的稿子及李江父亲拍的照片拿了出来:这就是我们老家后面的原生林。
    拍了拍李锋芒的肩膀,田禾由衷地赞扬:你这回家探亲订婚,也就一周时间,看你这稿子一个接一个,真是佩服你,等你结婚的时候我跟李甫给你主婚,放你一个月假。
    不好意思笑了笑,李锋芒说谢谢田社长,稿子都是碰到的。
    李甫接话说你不用谦虚,能随时碰到新闻的就是最好的记者,话说当年国外一个记者受命去采访一个教堂婚礼,他到了现场发现教堂起了大火,于是丧气地回来对总编说教堂失火了没有采访到,总编辑拍着桌子就骂:教堂着火不是新闻,你怎么能空手回来呢?
    李锋芒看李甫不说了,问后来呢,李甫拿起桌上的烟递过他一根:后来,后来这个记者被开除了。
    这故事田禾听过,他也知道李甫为啥这时候说,肯定是表扬李锋芒,但也在批评其他部门的记者,今天交上来的稿子都撑不起版面,记者放假也是记者,怎么就能心安理得放松自己呢。刚才,李甫在编前会上已经发过火了。
    叹了口气,田禾说我要有十个李锋芒,《河右晚报》今年就能在河右所有都市报里颖脱而出:老李,这样吧,咱们设个总编辑奖,一次奖励一千块钱,李锋芒是第一个,获奖原因就是放假不放松,记者在假期里也是记者。这个奖不定期推出,有了就奖,采访、策划、辛勤付出的老黄牛,等等都可以,你的意见呢?
    李甫说当然好,开个社委会咱们就推出,田禾摆手,不用那么啰嗦,你我同意就这么定了,说到这里他伸手拿起李甫办公桌上的内线拨了办公室主任电话:过来李总办公室。
    挂了电话田禾对李锋芒说:你这个原生林的稿子,我觉着不错,至于补充采访的部分,网上啥都有,现在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着重大改变,我们当年印刷的“铅与火”现在都是电脑制版,又简单又快捷,你不要骄傲,多学习,我跟李总对你的期望很高。
    点头说一定,李锋芒说我现在打字速度也差不多了,李甫说那就好,我跟田社长已经商量过了,编委会也通过了,从明天开始你到特稿部工作,任首席记者。
    李锋芒喜出望外,不是当了首席记者,是他对特稿的喜爱与钻研,晚报成立后特稿部一直就是空着,现在看来要落在实处:谢谢两位领导信任,谁是主任?
    田禾说没主任,你先带四个人干,直接归李总编管理。
    张了张嘴不知说啥,这时候办公室主任进来,田禾说了总编辑奖的事情,让他马上就起草内容:这个总编辑奖要每次都张贴到在咱们的阅报栏,要成为一种员工都来争取的动力。
    办公室主任出去,李甫已经看完了原生林的稿子:先不讨论特稿部的事情,原本想你初十回来再宣布,老田,明天上午八点半开个会宣布了吧,尽快开展工作。
    田禾说好,李甫接着对李锋芒说:这个原生林的稿子也很好,你去补充成一个整版的内容,然后发一个连版的图片视觉版,今天四个版面差不多凑齐了。
    李甫拿起李江父亲拍的照片又看了一遍:都不错,这个你就不用管了,都留下,我让美编来弄,你去补充稿子吧。记住,春运这个稿子多用细节,你这个不够,这篇报道要让那些买不到票、站在火车上,或者对铁路运输不满意的把牢骚谩骂咽回去。
    田禾点头,就这么定,李锋芒,你那个批评稿子怎么回事?
    明天发自己两个整版的文字,李锋芒伸手拿过李杜看过的稿子正准备出去,听田禾叫他就回头站住大致说了一下情况,他没有隐瞒,把各方说情及电话威胁也说了。
    听他说完,李甫马上说明天头条发,就是你到特稿部的第一篇稿子,不,今天两篇就算你在特稿部的产量。这个批评稿你采访比较扎实,写作尽量不要用感情色彩,只说事情,不能像这篇原生林的描述“萤火虫在森林里打着小灯笼飞,不知名的鸟儿在暗夜也唱歌”,当然,这话出现在这原生林这篇里是好的文字。
    田禾想了想接话说:你围绕“三千头猪养在纸上——青山县养猪补贴扶持资金调查”这个题来写,你老家这个县好像订着咱们五百份报纸了吧?
    李锋芒说是,宣传部长李煌我也见了,他是我好朋友的表叔叔,一起吃了顿饭,说知道我到了河右晚报社,就订了五百份报纸。
    田禾笑了笑说,人家为你订报纸,你却发人家的负面报道,这个事情你怎么想的?
    李锋芒还没有说话,李甫就替他说了:不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是河右日报社的子报,是省委机关报的子报,只有新闻,没有人情。对了,老田,你这个“三千头猪养在纸上”真是好标题!
    田禾笑着说这个不争论,记者也是肉身,有七情六欲,好了,李锋芒去写稿子吧,老李这版面也基本定了,我去跟邮局领导吃饭,想办法把今年的发行费率再降点。
    往外走,李锋芒心里嘀咕:这个原生林其实就是我对故乡的人情。
    他之所以没有给田禾李甫讲明白这个事情,是觉着没有必要,本身立意就是写一篇珍稀的原生林,至于背后的故事自己都装作不知道。
    回到热线部,门开着,没人在,估计是有线索值班记者外出采访了,看看这个自己新闻生涯起点的部门,没有不舍,但明天就离开也有些复杂的心态。
    没时间感慨,他赶紧打开电脑,开始上网查各种资料,出于好奇他先搜了下田禾刚才说的“发信费率”,这个真不懂,看了显示出来的如下文字他仍旧一直半解。
    邮发报刊发行费是指邮政企业发行报刊时向报刊出版社收取的手续费用。包括报刊收订、运输和投递等费用。计算公式为:报刊发行费=报刊定价x发行费率。式中的发行费率为发报刊局接收报刊发行任务向报刊社收取发行费占报刊定价的比例。
    三年后,《河右晚报》开始自办发行,这对《河右晚报》发展最迅猛的时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十年后,这个发行公司却成了河右晚报社最沉重的包袱,那时已经身为河右晚报副总编的李锋芒也对此头疼不已。
    下了火车是下午四点,一个小时左右到单位,等写完稿子,李锋芒肚子咕咕叫,看表已经是晚上九点,期间夜班编辑一再催促,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为春运这个稿子给吴站长打了将近一个小时电话,又给雷晓静打了半个多小时,最后用十多个鲜活的例子把这个稿子撑了起来,本来就是一个小小的“关系稿”,给弄成了头版头条。其中有几个句子感动了很多人,比如“也许咱们就是晚两天回家,他们四十天有家也不能回,也许咱们就挤了一段路,她们随时都挤在路上”。
    第二天见报后,龙脊铁路局领导们非常高兴,一把手亲自到河右晚报社表示感谢,田禾不会错过这机会,于是河右全省的火车站很快都有了《河右晚报》的售报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