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十章 影响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五十章 影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题记:连续两天都是青山县的整版稿件,县里领导与相关人等有喜有忧,李锋芒只是坚持自己作为记者的良知,但“连续被坏事”,这让盖子文有些按捺不住了。
    ————————————————
    采访后一直在酝酿,这几天真是不吐不快,李锋芒开了头就一直往下写,三千字左右结束,返回头正在修改,热线部的门被推开了,李锋芒头也没回,以为是热线值班人员回来了,继续盯着稿子看。
    进来的人径直走到他跟前,“李锋芒啊,你不要命了,一个稿子接着一个稿子,不至于这么拼吧。”
    听声音是田禾,赶紧站起来:田社长,我等夜班编辑,怕有问题,左右无事,就往前赶赶,写出个大概来。
    田禾满身酒气,但看走路说话不至于醉,他笑着说:夜班都没有人了,你还等什么啊?
    啊,李锋芒看了下表,已经凌晨一点多了,随即不好意思笑了:我就没看表,咱们走吧,明天一早不是还有会吗?
    田禾说你这个稿子打印一份给我,我今晚就在办公室睡了,这样的批评稿件你应该是第一次写,政府也有政府的难处,我给你修改修改。
    很感激,李锋芒说:行,田社长,您先回办公室喝杯茶吧,我校对完这一遍打印出来给您送过去。
    田禾说你小子不错,仇普光刚才接我的时候说了特稿部办公室的事情,做的好,早晚的事情,做人低调没坏处。
    说起来李锋芒在报社的学习,李甫对他帮助最大,刚开始就是手把手,随后随着他进步就是提纲挈领的指导;孙继全呢,从新闻理念、新闻角度等方面加上自己的新闻经验给他也在不断提醒;田禾天马行空经常不在,这是第一次给他改稿子,所以李锋芒不敢马虎——又校对了一遍,结尾又修饰了一段才打印出来送过去。
    敲门进去,李锋芒发现甄青梅在泡茶,田禾扶着脑袋在沙发上斜躺着,听到声音睁开眼:李锋芒,你把稿子放我办公桌上,我改完明天给你,早点回去休息吧。
    李锋芒放好稿子对甄青梅点头打招呼,然后对田禾说:谢谢社长,我真累了,先回了。明天见。
    田禾坐起身,把茶几上一包没开封的烟拿起来扔给李锋芒:不累才怪,坐了一路火车,来了后五六个小时写三个大稿子,回吧,这是“赏”你的,邮局老总给的,说是招待国宾的烟。
    知道田禾性格,李锋芒没有客气笑嘻嘻说:“谢主隆恩”。
    他出门关门,听甄青梅问田禾:李锋芒说啥呢,什么协助弄嗯?
    忍着笑,去热线部关电脑,看一圈这个办公室,怅然若失,一部步话机在靠墙的桌上充电,一个声音仿佛在响起:“这里是龙安九号,《河右晚报》热线值守记者,请重复一下刚才的火灾报案信息”,摇摇头,关门锁门。
    真是累了,躺倒就睡着,闹钟叫醒七点半,洗脸刷牙三分钟,想参加会议肯定有表态发言,就又换了件外套。下楼吃早点发现原来的摊点都没开门,门上基本都贴着纸条,纸条上前面都是“过年放假”,后面大多是“初八正常营业”,也有懒家伙是“正月十六营业”。
    无奈只能买方便面,到单位八点整,先去拿报纸,意外发现特稿部的柜子里放着六份报纸——河右晚报社的报纸分发是按照人头,记者编辑两份,行政后勤人员一份,这是很人性化的,记者编辑无论发稿还是编辑版面都需要留存资料。
    分发报纸的办公室人员看见他就说:李首席,你的报纸以后就在特稿部了,恭喜你啊。
    人事变动、部门调整,办公室肯定是最先知道的,这个不意外,说了谢谢,拿上报纸就去了特稿部,本来上楼的时候还斟酌去热线还是去特稿,现在看,热线已经无他了。
    泡上面,翻看报纸,很是开心,尤其是这个“全国离村庄最近的原生林在咱青山”,肯定会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敢去毁这片林子的那得冒天下之大不韪。再想盖子文看到这个报道,肯定会气歪鼻子,不由就笑了,正在这时手机响了,拿起来看是老家号码,想不是李煌就是李江的父亲,果然是李主席,老爷子非常高兴:小锋啊,我拍照的时候就说署你名就行,怎么署了叔叔名了?
    李锋芒笑着说叔叔好,这是您的成果,我不敢剽窃。您拍得真好,我们社长、总编辑都夸您呢。
    哈哈笑,李主席说小锋啊,我是服了你,这个稿子写得也好啊,刚才书记让通知,今天县里的三大班子九点集合,要去咱这林子边开个现场会,下一步县里宣传要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个牌。我刚在他办公室,你稿子提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县委书记在下面画了圈,说这就是我们要做的。
    李锋芒又客气了几句挂了电话,心里乐开了花:保护这片林子的目的完美达到了。他很感谢张文秀父母的指点,真想马上打电话说声感谢,但想着他们也看了报纸,肯定心知肚明,再看时间马上要开会,赶紧吃了方便面,随即去卫生间扔了垃圾漱了口。
    刚要进会议室,手机又响,看还是老家那边号码,接起来是李煌,他问了好接着说:李部长,我马上进会议室,稍后我打给您。
    李煌说我也没啥事,感谢老弟给老哥长脸,刚才书记表扬了李主席,也表扬了我,咱们姓李的一起荣光。好了,你开会,得空聊。
    第二天几乎相同时间,李煌又打了过来“老弟啊,你这是给一块糖,马上就是一个耳光啊,这个养猪扶贫补贴的稿子让县委书记发了好大的火……”
    会议很简短,李甫主持,田禾宣布:特稿部正式成立,根据社委会编委会意见,结合个人意愿、工作情况,李锋芒同志任特稿部首席记者(主持工作),黄长河、赵晨阳同志分别从经济新闻部、社会新闻部调整到特稿部。
    没有让李锋芒表态发言,但给出了明确的任务:全力保证报纸的头版头条。
    一个首席记者两个兵,但这三个人是报社最能写最有名气的三个记者,此后一年,他们三个人发了一百余条头版头条,拿了二十多次总编辑奖(全报社一半还多)。
    当年底,报社打乱所有部门,先是竞聘部门主任,然后主任跟记者双向选择。特稿部没有人报名竞聘主任,李锋芒不是清高是烦透了这个主任(主持工作)的事情,主持这一年工作,天天报题会、编前会、审稿会、评稿会,他就想去写稿子,这一年他请假不参加各种会的次数多得编委会都懒得说了。
    尽管没有人报名,最后李锋芒仍被指定成专特稿部的副主任,主任空缺,继续括号主持工作。报名来特稿部的除了原有的黄长河、赵晨阳,多了三个人,敢来的都是觉着自己不含糊,也确实是河右晚报社这一年涌现出的力量,李锋芒照单全收。
    黄长河、赵晨阳被提拔成首席记者,李锋芒很开心,除了必须部门主任参加的会,其余的就他们老哥仨轮着去,新来的都也努力,孙继全、田禾、李甫设置特稿部的初衷,在这五个人的奋斗中基本实现。
    文人扎堆,好事之人不少,从李锋芒、黄长河、赵晨阳、洪启明、刘兴五个名字里各找一个字给联想调侃成了“晚报五绝”,读过金庸先生著作的都知道,这个是《射雕英雄传》中五位武功登峰造极的绝世强者,即指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阳。
    除此之外,大家都也说“西毒不毒,东邪真邪”,这个黄长河写稿子不依常规,他是学经济的,喜欢用各种数字各种术语来佐证新闻实例,夜班编辑跟校对经常叫苦不迭,为此李甫总是训他“你就不能写点老百姓能看懂的话”。
    对此李锋芒笑笑,理论上特稿部他是主持工作,黄长河与赵晨阳的稿子是要他审定修改后才给李甫,但他自己每天的采访不断,所以稿子到了他名下,基本就是直接点给李甫,很多时候他不在,这俩人都是自己开李锋芒电脑点过去。
    春节长假过后没多久,田禾不知用什么办法弄回来一批电脑,随后就上了编采系统,每个编辑记者都配上了专属电脑,河右晚报社开始逐渐过度成无纸化办公。
    上面说的“点稿子”就是这个意思,记者在自己电脑上写好稿子,传给主任,主任修改后传给分管老总,分管老总再审定就给了夜班值班老总,最后稿子见报后,点开原稿子,每个人修改的都能显示出来,添加、删除、修改都是每个人一种颜色显示,报社内部管这个叫“大花脸”。
    李锋芒还没掌握这个采编稿件的“大花脸”,他关于青山县的两条稿件已经让“盖青山”变成了“大花脸”,第一天看到那条“原生林”的稿件及一个连版的图片,他倒吸一口冷气:这个李锋芒怎么使出了这样的“阴招数”?
    第二天“盖青山”又看到“三千头猪养在纸上”,马上就把积攒的怒气全发了出来,他喊来盖子武:怎么才能给这个为所欲为的李锋芒一点教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